文言文教学的“三文”推进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历史的一个宝库,文言文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在文学和文化上更有魅力。然而,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题,学生停留字词表面的现象普遍,无法真正走进古文经典的世界去体悟它的深刻意蕴。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在这些方面多加鉴赏,不能只重视文言现象。因此,我认为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是从“文字理解”、到“文学鉴赏”再到“文化熏陶”的“三文”过程。
  关键词:文言文;文字理解;文学鉴赏;文化熏陶
  本文尝试以初中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湖心亭看雪》为切入点,尝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落实“三文”过程,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文字理解——落实基础知识
  纵观历年来的语文中考,对文言文基础字词的考查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要能够借助工具书去理解重点实词与虚词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大意。因此,文言文教学中对于文言字词的理解是基础。
  师:同学们会翻译文章了吗?“上下一白”的“白”是什么意思?
  生:全。
  师:你怎么知道解释为“全”?
  生:根据全文的意思。
  师:我们还可以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了解文言词的解释呢?课下注释,根据课下注释的标注来了解个别词的解释。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解释的方法。“一身是胆”的“一”是什么意思?
  生:全。
  师:由此可以推断,“上下一白”的“一”解释为“全”,这就是推断法。我们再来看个成语“面面俱到”,“俱”是什么意思?
  生:全。
  师:嗯,“全”的意思,“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的这个“一”又是什么意思?
  生:一个。
  师:有一个,对了。看这个句子,“是日更定”,“是”怎么解释?对,这的意思。“强饮三大白而别”,什么叫强饮?
  生:勉强。
  师:有的同学说勉强,有没有更好的解释。对,痛快的意思,在这里“强”表示痛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个“客”是什么意思?对,客居,名词作动词。
  师:我们再来看看原文用了什么量词,痕、点、芥、粒写出了什么呢?
  生:景物之小。
  通过上述交流互动的方式,教师不仅能检验学生在线预习的成效,也为分析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文学鉴赏——提高鉴赏能力
  理解和梳理重点词句可以为之后的文学鉴赏打基础,通过文学鉴赏,可帮助学生领会文章在文学意义上的妙处,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1)“人鸟声俱绝”: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西湖在下了三天大雪之后的万籁俱寂的状态。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①、这两句景物描写看似很简单却别有味道。同学们请结合朗读体会,试着去品味它的美,一起来寻找它的美点。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适当点拨明确:
  前一句张岱按照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描写了西湖的全景,突出了天地的苍茫,广阔与辽远之势,连用三个“与”,向我们描绘了天空、白云、湖水之间苍茫浑然,难以分辨的景象。着重突出一个“大”字。
  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景物由大到小,视线由远到近。作者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几个量词,表现了随着视线的移动而产生的景色的变化。在苍茫的天空之下,所有的景物都如沧海一粟,如此渺小。给人一种空旷、朦胧、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②、引导学习: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不加任何渲染文字显得简练朴素,寥寥几笔就向我们描绘出了西湖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就称谓白描。
  补充白描概念:
  白描原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巧方法,是指在画画中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当白描作为一种文学中的描写方法时,它指的是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质朴的文字的描述,用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白描手法的运用。
  ③、迁移训练:
  说说下列句子中白描的作用。如: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遠 《天净沙秋思》)——(白描)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向读者描绘出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正是夕阳落山之时,作者关注的点在那古老的藤,在那苍老的树,和那黄昏的乌鸦中。通过这三个景物的描写,从而渲染出一种凄凉萧索的气氛,给人以悲凉萧条之感。但偏偏又是在此时作者又看到美好小桥流水人家,心中的思乡思家的情感油然而生,以乐景衬哀情,而这种情感一发便不可收拾,直至断肠。再抬起头看看前方漫长的古道,耳边呼啸的是萧瑟的秋风,一直陪伴自己行在旅途的马已是这般消瘦,重重意象叠加,心中也只能是断肠!28字虽然简短,却让人的心仿佛随着作者的断肠也变得凄凉起来。这就是白描手法运用带来的效果。
  张岱写西湖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描写手法上,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的精心雕琢,而是采用了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这种手法与作者所选取的上下一白、并无二色的雪景特征相得益彰,正因如此,清远广阔的境界才得以展现.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鉴赏古代经典,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技巧,对之后的学习有更清楚的认识。
  三、文化熏陶——传承传统文化
  古代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除了落实字词以及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去探寻这些文学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魅力,大量的文言文承载着古代仁人志士的壮志与忧思。   师:接着我们来看这句话,“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读到此时,师:张岱问其姓氏,答金陵人,客此而已。是否答非所问?还是作者耳误?
  激发学生的思考。
  插入背景资料:
  材料一:“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维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材料二: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是在崇祯五年(1632);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清朝建立。这一年,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于1647年左右,作《湖心亭看雪》。
  材料三:明朝末期,随着满人的入侵,随即便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很快,朱明王朝灭亡。已到知命年纪的张岱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朝代更替,社稷倾覆,生灵涂炭,家破国亡。他虽多次想自杀,但最终还是没有自绝人世,也没有依附新的王朝,只是把自己余生的全部精力都投入著书之中,或许这是对故国最好的怀念与交代吧!
  通过背景资料的插入我们可以清楚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从而走入诗人内心,窥探其情感。《湖心亭看雪》一文是作者對往昔在西湖边生活的写照,展示的是作为文人而有的独特性情与雅致。张岱在大雪天前往湖心亭看雪,本是非常有雅致的行为活动,收获的应该是常人无法感受的视觉与精神享受。但是在当时山河破碎、家国沦丧的社会背景下,却让故国之思强占了心头。对国家的依恋与怀念仿佛笼罩在整个天地之间。可能再去西湖一看?归来可还是明朝人?张岱不敢多思,读者无法多问。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通过对这一句的分析,这样原本容易被学生忽略的问题便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悟出作者故国已不在的苦涩思念之情,进一步体会爱国情怀,进而提升学生的鉴赏品味,最终上升到文化精神的层面。
  作者在不足二百字的独具匠心中,用了极少的文字,叙述了最丰富的内容。其中不仅有超乎人间境遇的天地之境,又有意味深长的人物对话描写。笔墨虽少,可悟之点却是一个接一个。这寂静苍茫的天地,是沉醉于喧嚣尘世的人所不在意的,而张岱却因此而体会到生命的飘渺与孤独。张岱远离尘嚣,独自来到宁静的自然中,沉醉于自然的超逸空旷。在抒发深沉的故国之思时,又在探寻生命的归宿。
  文言文蕴含着古代文人的智慧,远不是读懂大意就可止步,应让学生去感受其背后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穿越时空,无缝对话。让每一节古文课变成一叶扁舟,让师生从文字中出发,往文学处漫溯,在文化里畅游。
  参考文献
  [1]刘蕴姣.《论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意蕴与内涵》.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冯竹君.《言文并举 两相照顾 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实效》.福建省永春县永春美岭中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讲,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从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呢?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笔者一直在探索这一策略,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从事多年小学体育教学经验出发,探索小学体育教学的相关策略,以此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教学氛围  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了现阶段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体育作为小学教
期刊
摘 要: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过,对微观世界的生物研究也未曾停止。在显微镜的帮助下,人类开始观看微观世界,开始注意细胞。显微镜,是人类认知微观的重要工具,而显微镜与光有不解之缘,本文通过以“光”为中心的显微镜结构教学研究,展示属于显微镜的微观世界,为学生微观世界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细胞;显微镜;微观世界;学生;光  引言  显微镜的出现与发展,将生物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今,我们对生物学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被忽视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只有提高中小学教师健康素质,才能更好更多地造就人格健全的学生,促进社会进步。  关键词: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被人们所忽视。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
期刊
摘 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将目标定位在教师探索、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基础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机会。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信息技术  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核心是学为主体,导为主线,开发智能,全面发展。它的成功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期刊
摘 要:“解题”是应对高考必经的教学过程,为了提高高考成绩,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一向重视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教授。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调整,物理教学应逐步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如何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物理教学;解题;解决问题;分析探讨  引言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基础学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
期刊
摘 要:现阶段的小学教育当中,品德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进步等,都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相对而言,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成绩,反而会造成教学的严重漏洞、不足,针对小学生的成长、进步,难以产生良好的推动效果。为此,我们需要在生活化教学模式方面,做出良好的融入,坚持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体系不断健全。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作为当前各个学科的主要教育目标,其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品质。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初中历史教学也应当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历史核心素养。本文就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历史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对于
期刊
加强体育教学研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永恒课题,运动负荷是评价一节体育质量和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针对当下不少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低、运动强度不大的现象,大密度、大强度的呼声不断,在《义务教育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119而页明确提出,“每节课应该安排10分钟体能练习”(个别课是1-2分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键博士,在《中国学校体育》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语文中的分类也是很多的,例如,拼音、汉字、句子、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高中语文由于文言文较多,所以高中语文的难度也很大,而且高考作文所占的分值较大,因此加强语文作文教学是很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了,现在需要创新的教学模式,让高中生对写作感兴趣。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语文写作是很多学生害怕的一类题型,面对写
期刊
摘 要:“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学生要从小加强教育,因此我国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历史是过去社会发展的呈现,学好历史可以让学生培养出浓厚的爱国情怀,但是目前很多高中学校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学习,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就需要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加强历史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中 生活化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