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升教师个体的幸福能力,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幸福指教,保持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具有一定战略意义。教师应建构完善人格,注重专业成长,加强师德修养,激发创造潜能,培养审美情趣,从而发展幸福能力。
[关键词]教师 幸福能力 个体 提升策略
幸福能力包括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成就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幸福能力是有关幸福实现的主观条件。幸福是个体的心理、生理与伦理的和谐状态,是个体与物质、社会和精神相融合时的一种舒适感受,是一种优越的心理体验。能力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本领和力量,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所需的生理、心理条件。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幸福指数的高低对于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个体幸福能力问题就是教师幸福的实现问题。
加强体育运动建构完善人格
现代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依赖人格特质,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导致不同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工作,更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要树立运动理念和体育意识,坚持规律的、适当的体育运动。人在运动之后体内会产生脑吗啡、多巴胺等,激发个体的积极情绪。经常运动的人,大脑活跃、反应敏捷、身体矫健。规律的、适当的体育运动能使教师减少病痛或避免病痛,身体健康,充满活力,心情开朗。身体健康是职业幸福的保证,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基础,是提升教师幸福能力的关键。不仅如此,精神的幸福也建立在健康身体的基础上。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教师的体育运动也是对教师意志力的考量,长期坚持运动是完善人格的途径之一,当然也起着对受教育者的良好影响与引导作用。心理健康会促进个体的人格健全。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是教师幸福能力提升的基础性动力源。
注重专业成长增强职业认同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源自内在需求目标的满足是提升个体幸福能力的关键。作为一个教师,内在需求目标是教好书,当个好老师。因此,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熟悉教学过程的规律,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善于使用教学设备等。作为一个优秀教师,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高度的文化涵养,这包括社会学、哲学、科学和生活领域等文化知识。这样才能站住讲台,站好讲台,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幸福的教师。教育活动的特点是一种心心相印的主体际性的交流活动。教育活动不仅是一项严谨的知识授受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灵活性、创造性的艺术过程。
乐其道,则善其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得越来越成熟。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教师成长是沿着“专业一职业一事业”的路径发展的,社会和时代对教师个体素质的要求也是发展的。“教师给受教育者一碗水,自己要拥有一桶水”,“教师给受教育者一桶水,自己要是长流水”,“教师要教给受教育者自己去获取水,要教给其方法,授予其智慧,激发其潜能,启发其创造创新的能力。”这样的教师才是具有职业能力的教师,才是幸福的教师,才是具有幸福能力的教师。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者,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教育智慧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教师职业决定教师要不断读书学习,终生学习,不断追求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智慧的发展,加快个体的职业发展,积极向事业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经常体验到教学活动的喜悦,在教学活动中增强幸福感,不断提升个体的幸福能力。
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生价值
“幸福即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善念和善行能使个体充溢平静、踏实,充溢幸福。善是爱心,它是善待人生、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也包括善待自己。善是德性。福性与德性的联系实际上意味着实现人性价值目标的手段也必须体现人的本质。教师承担着对受教育者人格、心灵的导引责任,所以必须需要高尚的德性。教师的政治操守、民族气节、师德涵养是教师德性的内容,是教师幸福实现的根本。作为一个优秀教师要对党忠诚,对民族挚爱,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热情,对为人民服务牢记在心。具体说来,教师要对党的教育事业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体现为对受教育者的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其中主要的是个体的责任意识,责任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链。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受教育者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社会负责。教师要阅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典,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传统民族文化,思考和感悟修身的道理,提高道德智慧,按照积极心理学和健康思维的理论开展个体的教育职业生涯。
幸福既然是人之为人意义的实现,那么谁对人生意义与本质的把握最透彻、追求最执着,谁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及质量就越高。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心境是安定、宁静、快乐、充满幸福的,感觉人生是有价值的。而道德修养不高的人,心境往往是矛盾困惑、浮躁不安、迷惘不幸的,时常感觉人生是无价值的。也就是说,人生的境界与幸福的境界成正比。提升教师个体的人生追求本身是提升教师幸福水平的前提。教师幸福能力首先是一种价值生活的能力。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意义,并将自己的生命意义与之联系起来,成就自己的职业幸福,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德性水平和人生境界。教师要有对教育活动的主体实践能力,通过教育智慧包括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将自己的价值理想付诸实践并获得幸福。
积极应对压力激发创造潜能
当今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数字化信息时代,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发达的文明时代。多极化、多元化正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当前,教师面对着知识更新的压力,教师与受教育者掌握的信息量和信息源严重不对称,与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学校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冲突。教师承受着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如何正确对待压力?这是当前教师面对的一个课题。
一是要调整认识,包括调整对自己及周围环境的认知。要调整心态,改变不了世界,试着改变自己,客观分析自己,正确定位自己,相信自己。运用积极的方式看待问题,多看到发展带来的好处与机遇。面对压力变被动为主动,冷静思考,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积极寻求有利的信息和资源,正确运用社会比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勤和勉是对付压力的两剂良药,教师个体的勤奋读书,努力工作精神和不断进取的毅力都是缓解压力的有效应力。此外,教师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了痛苦向家人倾诉,感到压抑向朋友倾吐,也可向专业人士求助,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二是要变压力为个体潜能的发挥。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外部压力下,个体会在内在需求目标实现的迫切情势下激发起巨大创造性潜能,形成创造力。创造性对于幸福的意义在于:唯有创造性活动才有合乎人类自由本质目的性的活动过程;唯有创造,主体才更全面深入地参与生活,获得强烈幸福的感受。教师由于对教育的热爱,即使在巨大压力下,也能在教育活动中辛勤耕耘,提升幸福能力,创造幸福,收获并体验幸福。
培养审美的素质发展幸福能力
幸福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又是一种对主体自由的审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种生活中的美感。因此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是缺乏幸福感的人。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培养个体对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兴趣,培养美的情趣和审美的能力。要收获教育幸福,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创造性的教育能力,还应当具有对教育活动过程以及教学双方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学会以审美的心态看社会、看学生、看人生。作为教师个体要学习美,研究美,学会审美和感悟美。练练书法,陶冶美的情操;朗诵一些诗词歌赋,研讨一些乐理,探究美的发音,美的韵律;学习礼仪,讲究服饰美,容貌美和行为的端庄大方得体美,从而成就一个语言美、形象美、行为美的幸福教师。人性的最高境界是美的境界。教师爱美的力量是教师幸福的力量,爱美让教师深刻地感受人生、社会、自然以及作为个体的价值;爱美也让教师更生动、更现实地感受幸福,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有效提升教师个体的幸福能力。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推动社会文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幸福能力的提升,幸福度的提高,能促使教师积极投入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从而使教育生态系统平衡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民族的文明进步。
[关键词]教师 幸福能力 个体 提升策略
幸福能力包括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成就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幸福能力是有关幸福实现的主观条件。幸福是个体的心理、生理与伦理的和谐状态,是个体与物质、社会和精神相融合时的一种舒适感受,是一种优越的心理体验。能力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本领和力量,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所需的生理、心理条件。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幸福指数的高低对于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个体幸福能力问题就是教师幸福的实现问题。
加强体育运动建构完善人格
现代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依赖人格特质,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导致不同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工作,更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要树立运动理念和体育意识,坚持规律的、适当的体育运动。人在运动之后体内会产生脑吗啡、多巴胺等,激发个体的积极情绪。经常运动的人,大脑活跃、反应敏捷、身体矫健。规律的、适当的体育运动能使教师减少病痛或避免病痛,身体健康,充满活力,心情开朗。身体健康是职业幸福的保证,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基础,是提升教师幸福能力的关键。不仅如此,精神的幸福也建立在健康身体的基础上。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教师的体育运动也是对教师意志力的考量,长期坚持运动是完善人格的途径之一,当然也起着对受教育者的良好影响与引导作用。心理健康会促进个体的人格健全。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是教师幸福能力提升的基础性动力源。
注重专业成长增强职业认同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源自内在需求目标的满足是提升个体幸福能力的关键。作为一个教师,内在需求目标是教好书,当个好老师。因此,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熟悉教学过程的规律,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善于使用教学设备等。作为一个优秀教师,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高度的文化涵养,这包括社会学、哲学、科学和生活领域等文化知识。这样才能站住讲台,站好讲台,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幸福的教师。教育活动的特点是一种心心相印的主体际性的交流活动。教育活动不仅是一项严谨的知识授受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灵活性、创造性的艺术过程。
乐其道,则善其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得越来越成熟。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教师成长是沿着“专业一职业一事业”的路径发展的,社会和时代对教师个体素质的要求也是发展的。“教师给受教育者一碗水,自己要拥有一桶水”,“教师给受教育者一桶水,自己要是长流水”,“教师要教给受教育者自己去获取水,要教给其方法,授予其智慧,激发其潜能,启发其创造创新的能力。”这样的教师才是具有职业能力的教师,才是幸福的教师,才是具有幸福能力的教师。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者,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教育智慧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教师职业决定教师要不断读书学习,终生学习,不断追求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智慧的发展,加快个体的职业发展,积极向事业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经常体验到教学活动的喜悦,在教学活动中增强幸福感,不断提升个体的幸福能力。
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生价值
“幸福即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善念和善行能使个体充溢平静、踏实,充溢幸福。善是爱心,它是善待人生、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也包括善待自己。善是德性。福性与德性的联系实际上意味着实现人性价值目标的手段也必须体现人的本质。教师承担着对受教育者人格、心灵的导引责任,所以必须需要高尚的德性。教师的政治操守、民族气节、师德涵养是教师德性的内容,是教师幸福实现的根本。作为一个优秀教师要对党忠诚,对民族挚爱,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热情,对为人民服务牢记在心。具体说来,教师要对党的教育事业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体现为对受教育者的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其中主要的是个体的责任意识,责任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链。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受教育者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社会负责。教师要阅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典,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传统民族文化,思考和感悟修身的道理,提高道德智慧,按照积极心理学和健康思维的理论开展个体的教育职业生涯。
幸福既然是人之为人意义的实现,那么谁对人生意义与本质的把握最透彻、追求最执着,谁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及质量就越高。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心境是安定、宁静、快乐、充满幸福的,感觉人生是有价值的。而道德修养不高的人,心境往往是矛盾困惑、浮躁不安、迷惘不幸的,时常感觉人生是无价值的。也就是说,人生的境界与幸福的境界成正比。提升教师个体的人生追求本身是提升教师幸福水平的前提。教师幸福能力首先是一种价值生活的能力。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意义,并将自己的生命意义与之联系起来,成就自己的职业幸福,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德性水平和人生境界。教师要有对教育活动的主体实践能力,通过教育智慧包括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将自己的价值理想付诸实践并获得幸福。
积极应对压力激发创造潜能
当今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数字化信息时代,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发达的文明时代。多极化、多元化正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当前,教师面对着知识更新的压力,教师与受教育者掌握的信息量和信息源严重不对称,与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学校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冲突。教师承受着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如何正确对待压力?这是当前教师面对的一个课题。
一是要调整认识,包括调整对自己及周围环境的认知。要调整心态,改变不了世界,试着改变自己,客观分析自己,正确定位自己,相信自己。运用积极的方式看待问题,多看到发展带来的好处与机遇。面对压力变被动为主动,冷静思考,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积极寻求有利的信息和资源,正确运用社会比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勤和勉是对付压力的两剂良药,教师个体的勤奋读书,努力工作精神和不断进取的毅力都是缓解压力的有效应力。此外,教师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了痛苦向家人倾诉,感到压抑向朋友倾吐,也可向专业人士求助,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二是要变压力为个体潜能的发挥。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外部压力下,个体会在内在需求目标实现的迫切情势下激发起巨大创造性潜能,形成创造力。创造性对于幸福的意义在于:唯有创造性活动才有合乎人类自由本质目的性的活动过程;唯有创造,主体才更全面深入地参与生活,获得强烈幸福的感受。教师由于对教育的热爱,即使在巨大压力下,也能在教育活动中辛勤耕耘,提升幸福能力,创造幸福,收获并体验幸福。
培养审美的素质发展幸福能力
幸福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又是一种对主体自由的审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种生活中的美感。因此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是缺乏幸福感的人。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培养个体对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兴趣,培养美的情趣和审美的能力。要收获教育幸福,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创造性的教育能力,还应当具有对教育活动过程以及教学双方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学会以审美的心态看社会、看学生、看人生。作为教师个体要学习美,研究美,学会审美和感悟美。练练书法,陶冶美的情操;朗诵一些诗词歌赋,研讨一些乐理,探究美的发音,美的韵律;学习礼仪,讲究服饰美,容貌美和行为的端庄大方得体美,从而成就一个语言美、形象美、行为美的幸福教师。人性的最高境界是美的境界。教师爱美的力量是教师幸福的力量,爱美让教师深刻地感受人生、社会、自然以及作为个体的价值;爱美也让教师更生动、更现实地感受幸福,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有效提升教师个体的幸福能力。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推动社会文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幸福能力的提升,幸福度的提高,能促使教师积极投入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从而使教育生态系统平衡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民族的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