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双循环” 打造新高地

来源 :唯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ap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对经济发展的模式、动力、方法、路径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尤为需要在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自主创新、促进消费、对外开放等方面加快实现新突破。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扬州将以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关键突破点,扎实推动实体经济稳步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循环韧性和活力,积极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让“好地方”扬州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一、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扬州实践
  “十三五”以来,扬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聚力打造产业科创名城,推动产业科创,发展科创产业,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持续做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扬州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在全省率先出台总体意见并分产业制定专项行动计划,编制16條重点产业链、52条细分行业链图谱,狠抓项目招引建设,市、县两级每年拿出不低于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企业技改,引导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先进制造业汇聚。在近年来先后关闭500多家化工企业的情况下,2020年全市工业开票销售突破6100亿元,先进制造业集群占比超过70%,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产业集群规模均超千亿元。
  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持续优化科创生态环境。2016年,扬州成功获批全省唯一的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并以绩效评价全国第一的成绩通过验收。近年来,又紧紧围绕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产业综合体,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成功引进了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中心、清华MEMS研究院等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特别是扎实有效地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扬州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连续四年综合排名全省第一。
  始终坚持合作包容,持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扬州近年来先后围绕招商引资、推进开发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专门政策意见及实施细则,选聘招商大使,开展世界500强招商和外资并购,实施“保主体促两稳”行动,提升开发园区产业集聚、土地利用、项目审批效能,全市开放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全市共有外资企业近1400家,年利用外资近15亿美元、进出口额近800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货物贸易比重保持在75%以上,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贡献了全市超60%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时扬州成功申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打造了扬州三把刀特色步行街、东关街等特色商业街区,显著提升了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有力促进了与国内国际城市的交往与合作。
  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突破重点
  “十四五”时期,扬州将立足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本点,保持投资和消费双向发力,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以“强产业”和“壮企业”为根本,以“畅流通”和“促消费”为抓手,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为支撑,加快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产业高地,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践中积极作为。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创新引领、集聚集群的产业新生态。实现从“国际大循环”到“双循环”的转变,需要以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为基础,加快提升制造业整体实力。一是狠抓产业集聚集群。进一步培育做大软件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航空等新兴产业,巩固提升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支柱产业,着力推动高端纺织服装、食品、海工船舶等传统特色产业优化转型,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打造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细分产业链。二是狠抓科创蓄势蓄能。深入实施“科教合作新长征”“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重点支持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实现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进一步巩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扬州分中心的核心地位,打造华东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交易市场之一,并以扬州—镇江主城区、仪征—六合等跨界融合组团为突破口,打造G328科创走廊,形成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三是狠抓工业有效投入。全力招引和建设一批制造业重特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企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推进智能车间建设诊断、改进联动工作,打造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四是狠抓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行动,培育一批在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大企业、大集团,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战略重组、混改上市。建立初创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加快培育一批竞争优势突出、科创能力强的高成长性企业,帮助企业引入资本、进入上市轨道。加快民营企业创新转型,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确保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保持平稳健康增长。
  以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为目标促进消费提档升级,打造丰富多元、特色鲜明的消费新生态。只有深入挖掘市场优势和消费潜力,才能真正让“双循环”畅通起来。一是放大“三都”品牌促消费。加快建设世界运河之都,主动扛起“让古运河重生”的重大使命,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争当标杆、争做样板。加快建设“世界美食之都”,壮大美食产业规模,推动美食传承创新。加快建设“东亚文化之都”,深化与东亚文化名城的交流互动。二是优化市场流通促消费。进一步完善城乡商业网点布局,构建多中心、多层次、多功能的商业服务设施网络。加快培育和建设一批高品位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区,推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加快城市末端和县、乡、村物流网点建设,促进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三是完善体制机制促消费。加大新型消费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汽车、家电等实物消费提档升级,促进文旅、康养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引导全市重点商贸企业开展主题活动,鼓励企业探索应用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满足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消费需求,持续挖掘和释放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消费潜力。完善老字号政策体系,促进老字号传承创新,力争2025年扬州老字号突破50个。   以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动力融入国际经济循环,打造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开放新生态。“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双循环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一是更大力度推动招商引资。围绕扬州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科创产业和“新基建”项目,积极开展“小分队”“点对点”招商、招商大使招商、委托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瞄准大型央企国企、世界500强、中国民企100强实施产业链招商,招引和培育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加快落地一批重特大项目。二是更大力度推动招才引智。大力建好用好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和新型研發机构,加快引进一批双创团队、领军人才、优秀博士和产业紧缺高层次人才落户。进一步升级完善在扬高校“留才奖”,开展“百名博士扬州实践”“千名学子看扬州”等活动。同时大力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推进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教育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三是更大力度推动经贸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经贸扶持力度,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活动,加快开拓国际新兴市场,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全面提升扬州综合保税区发展质态,加快创建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稳步扩大一般贸易进出口规模,着力发展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等新业态。推动建筑、机械装备等优势产业、优质企业跨境投资或参与基建项目,鼓励并购境外品牌和研发机构,开展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确保“走出去”企业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坚强支撑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本质上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既要苦练内功、借助外力、畅通渠道,也要优化环境、形成合力、强化支撑。
  强化载体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新载体。扬州将把开发园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落脚点,加快推进开发园区“二次创业”。重点是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修编,优化开发园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年内盘活园区1.5万亩闲置用地、低效用地和批而未供用地以及工业集中区近2万亩低效用地,统筹推进“开发区+功能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将现有资源优化好,把未来空间规划好。同时推动各开发园区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集中力量打造1—2个主导产业、1—2个新兴产业,对重大产业项目实行预审批制度,力争实现“拿地即开工”,持续扩大总量规模、提升发展层次、构建特色优势。
  强化平台支撑。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只有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才能形成未来发展新优势。重点是加强科创平台建设,招引和培育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落户扬州,承接一批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科技专项,更大力度推进“三站三中心”建设,支持企业建立实验室、研究院,将创新主体作用从科技成果转化延伸到涵盖基础应用研究在内的创新链各环节、全链条。
  强化政策支撑。按照“双循环”的内涵要求,全面梳理、系统考虑现有政策,加强政策集成创新,在项目招引与建设、产业扶持与发展、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关键领域保持政策区域竞争优势,确保各项政策直通产业、直达企业、足额惠及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强化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综合运用水电气价格等差别化措施。深入落实扬州“2+N”人才政策体系,优化子女就学、医疗健康、住房等保障措施,统筹推进产、才、城融合发展,构建“全生命周期”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强化环境支撑。在新形势下,要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加迫切需要将营商环境建设继续推向深入。重点是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抓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一站式”政务服务和重点企业服务专员机制,推动各类开发园区审批赋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提升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水平。同时不断优化政务、商务、财务、法务、投融资等服务,推进公共服务、生活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实现产城人融合、工住娱平衡。
  (作者系扬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高 莉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数学知识难度升级,知识面不断扩展,这对学生来说难度很高,因此要想学好是不容易的。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开拓思维,进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合作学习 使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0
当前,职业本科教育中网络课程思政教育正大行其道,其主要是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体现3如何将正确政治导向予以坚持,发挥好网络与课程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在100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镇江历来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革命英烈在这里抛洒热血,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传承。結合百年党史和镇江实际,近期我重温了三个故事,深切感
让人民享有更高质量的民生保障是新时代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根本目的,其核心要义在于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尤其是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江苏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疫情防控扎实有效且成绩突出,有力地践行了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从总体上看,江苏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相关工作稳步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把脉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公共部门的专業化分工所导致的碎片化行政管理越来越难以实现对于棘手问题的有效治理。在复杂性公共议题治理中,政府或某个公共部门不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主体,相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和精细化使得公共议题治理的边界变得日益模糊,单一主体难以有效应对。跨界管理行为即跨越不同组织实体边界的交流、互动与协作已经是公共治理中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其中,跨界管理者扮演了疏通者、桥梁和中间人的角色,其职能作用具有内
【摘 要】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物理教师的共识,探寻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对策,切实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所要关注的重点。文章基于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
【摘 要】要想学好地理,需要学生具备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并且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去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051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各种奇异的地
【摘 要】本文以中职儿科护理教学质量为主题,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应用、评价方式以及学生的畏惧心理五个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的中职院校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职 儿科护理专业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056   中职儿科护理专业教学具备一定的特殊性,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外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一部署,2020年8—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联合南京农业大学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全省10个县(市、区)、20个乡镇(街道)、40个村(居),围绕民生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