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命教育已成为当代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课堂教材中的内容,深度解读人物特色,并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进一步在真实写作和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生命的意义,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一、深度解读,体验生命
语文学科的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识字断句,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农村教学资源匮乏,更要求在教学课文的同时,分析文中优秀前辈的优良品质,在他们的身上体会生命的不同,读出生命的含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在理解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深度解读文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
例如,我在为学生讲解《轮椅上的霍金》这一课的内容时,先带领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为学生解读文中霍金的人物形象,以及霍金在面临命运挑战时所做出的决定和所坚持的人生态度。文中讲述的是著名科学家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的情况下,仍旧孜孜不倦地探索未知宇宙的奥秘,敢于与命运作斗争,最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么,霍金一开始便是如此的坚韧吗?在此过程中,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基于这两个有关人物形象分析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再一次通读上下文,从主人公的遭遇和内心斗争出发,更深层次地分析人物形象,进而从主人公的身上发现生命的意义,体验生命的价值。
教师引导学生在识字、断句、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文章中人物形象的设定以及主旨大意的表达,让学生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生命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注重文章人物形象的分析,深入解讀文章大意,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人物形象,更好地体验生命的价值。
二、课外阅读,思考生命
想要拓宽农村语文教学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开展课外阅读。课外的许多图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名人事迹,激励着我们思考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扩展生命教育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思考生命的重要性及生命的意义。
例如,教学《轮椅上的霍金》这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了著名科学家霍金敢于与命运作斗争的事迹。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类似的与命运作斗争的名人故事,让学生从这些名人的身上探索思考:生命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也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悟,最终以观后感的形式说说自己的读书感悟。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了课外阅读当中。有的学生阅读了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了解了主人公苦难但又传奇的一生,知道了一个人只有在艰难困苦中不放弃、不退缩,勇敢地与敌人作斗争,最终打败敌人也战胜自己,才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才能成为钢铁般的战士。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结合主人公的遭遇,进一步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生总结出了从保尔身上所看到的生命的意义,即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珍惜只有一次的生命。
通过为学生引入一些课外阅读,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了更多的仁人志士的事迹,不仅能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品中人物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追求,用他们的人格精神进一步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
三、真实写作,享受生命
生命教育并不只是名人事迹的渗透教学,还应当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生活遭遇来对比分析,并记录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语文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学习前辈们顽强拼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和生活感悟,更好地享受和珍惜所拥有的生命和光阴。
例如,我在为学生讲解《生命的壮歌》一文时,引导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进行真实体验的写作。《生命的壮歌》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羚羊面临着狩猎者的追击时,老羚羊用死亡架起了生命之桥,保证了年轻的羚羊能够生存下去。这种献身精神在当世是尤为可贵的。学生在学习了这则故事之后,被老羚羊的牺牲精神所震撼。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真实写作,以此来烘托“生命可贵、珍惜当下”的主题。学生结合当下的时事新闻、个人感悟进行了写作,总结了自身对于生命与光阴的感悟,教师从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意识动向。
通过引导学生以写作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真实体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心中的共同体验,也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和写作的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的美好,充分享受现有的精彩人生。
四、实践活动,升华生命
生命教育的渗透不能只渗透到理论教育中,还应当体现在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的实践,充分体验,丰富农村教学内容,进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升华理论知识。除此之外,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感受具体情形下人物的所思所想,才能够更好地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能懂得珍爱生命、珍惜光阴的重要性。
例如,我在为学生讲解《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先是让学生熟悉这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在此基础上,我为学生深入地讲解了作者与祖父的园子之间的故事,带领学生了解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那些自由、美好的生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祖父对“我”的爱,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给出的几个小故事,在课堂中进行表演,将文中的祖父与“我”之间的对话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心境。我要求一名学生扮演“我”,一名学生扮演祖父,将祖父与“我”在田间铲土时的对话与情形直观地表演出来。在得知“我”将狗尾草误认为谷子后,祖父耐心地讲解了谷子与狗尾草的区别,“谷子是有芒针的,而狗尾草没有”。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进一步链接自己的亲身经历。
农村的学生大都有田间劳作的经验,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教材,亲身参与到课程实践当中,才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大意,深切的体会主人公的遭遇与心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不能一味地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开展一定的课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
总之,生命教育已成为当代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将生命教育有效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从课堂深度解读、课外名著阅读、真实写作练习以及开展实践活动这四个方面入手,将生命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当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余东小学)
(责任编辑 关志强)
一、深度解读,体验生命
语文学科的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识字断句,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农村教学资源匮乏,更要求在教学课文的同时,分析文中优秀前辈的优良品质,在他们的身上体会生命的不同,读出生命的含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在理解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深度解读文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
例如,我在为学生讲解《轮椅上的霍金》这一课的内容时,先带领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为学生解读文中霍金的人物形象,以及霍金在面临命运挑战时所做出的决定和所坚持的人生态度。文中讲述的是著名科学家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的情况下,仍旧孜孜不倦地探索未知宇宙的奥秘,敢于与命运作斗争,最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么,霍金一开始便是如此的坚韧吗?在此过程中,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基于这两个有关人物形象分析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再一次通读上下文,从主人公的遭遇和内心斗争出发,更深层次地分析人物形象,进而从主人公的身上发现生命的意义,体验生命的价值。
教师引导学生在识字、断句、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文章中人物形象的设定以及主旨大意的表达,让学生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生命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注重文章人物形象的分析,深入解讀文章大意,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人物形象,更好地体验生命的价值。
二、课外阅读,思考生命
想要拓宽农村语文教学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开展课外阅读。课外的许多图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名人事迹,激励着我们思考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扩展生命教育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思考生命的重要性及生命的意义。
例如,教学《轮椅上的霍金》这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了著名科学家霍金敢于与命运作斗争的事迹。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类似的与命运作斗争的名人故事,让学生从这些名人的身上探索思考:生命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也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悟,最终以观后感的形式说说自己的读书感悟。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了课外阅读当中。有的学生阅读了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了解了主人公苦难但又传奇的一生,知道了一个人只有在艰难困苦中不放弃、不退缩,勇敢地与敌人作斗争,最终打败敌人也战胜自己,才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才能成为钢铁般的战士。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结合主人公的遭遇,进一步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生总结出了从保尔身上所看到的生命的意义,即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珍惜只有一次的生命。
通过为学生引入一些课外阅读,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了更多的仁人志士的事迹,不仅能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品中人物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追求,用他们的人格精神进一步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
三、真实写作,享受生命
生命教育并不只是名人事迹的渗透教学,还应当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生活遭遇来对比分析,并记录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语文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学习前辈们顽强拼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和生活感悟,更好地享受和珍惜所拥有的生命和光阴。
例如,我在为学生讲解《生命的壮歌》一文时,引导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进行真实体验的写作。《生命的壮歌》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羚羊面临着狩猎者的追击时,老羚羊用死亡架起了生命之桥,保证了年轻的羚羊能够生存下去。这种献身精神在当世是尤为可贵的。学生在学习了这则故事之后,被老羚羊的牺牲精神所震撼。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真实写作,以此来烘托“生命可贵、珍惜当下”的主题。学生结合当下的时事新闻、个人感悟进行了写作,总结了自身对于生命与光阴的感悟,教师从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意识动向。
通过引导学生以写作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真实体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心中的共同体验,也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和写作的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的美好,充分享受现有的精彩人生。
四、实践活动,升华生命
生命教育的渗透不能只渗透到理论教育中,还应当体现在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的实践,充分体验,丰富农村教学内容,进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升华理论知识。除此之外,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感受具体情形下人物的所思所想,才能够更好地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能懂得珍爱生命、珍惜光阴的重要性。
例如,我在为学生讲解《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先是让学生熟悉这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在此基础上,我为学生深入地讲解了作者与祖父的园子之间的故事,带领学生了解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那些自由、美好的生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祖父对“我”的爱,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给出的几个小故事,在课堂中进行表演,将文中的祖父与“我”之间的对话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心境。我要求一名学生扮演“我”,一名学生扮演祖父,将祖父与“我”在田间铲土时的对话与情形直观地表演出来。在得知“我”将狗尾草误认为谷子后,祖父耐心地讲解了谷子与狗尾草的区别,“谷子是有芒针的,而狗尾草没有”。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进一步链接自己的亲身经历。
农村的学生大都有田间劳作的经验,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教材,亲身参与到课程实践当中,才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大意,深切的体会主人公的遭遇与心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不能一味地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开展一定的课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
总之,生命教育已成为当代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将生命教育有效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从课堂深度解读、课外名著阅读、真实写作练习以及开展实践活动这四个方面入手,将生命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当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余东小学)
(责任编辑 关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