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载:2012年,中国民营文化产业有望成为“当家花旦”,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中央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2016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民营企业参与文化产业将会好戏连连。
文化产业重大机遇
今年,民营文化产业可谓迎来了重大机遇。中央决定: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事业性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增强服务能力。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政府将保障公民“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首次提出扩大文化消费概念,明确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消费场所,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鼓励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网络文化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
文化产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意味着政府新一轮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开始。深入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不久,财政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税务总局等部委纷纷表态,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文化部提出加强规划指导,将发布实施《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和《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充分发挥文化部与科技部部际会商机制的作用,将制定发布《文化部文化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家工商总局出台《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要求工商部门通过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等,支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支持和鼓励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外商投资文化领域鼓励类项目等。
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积极运用税收政策,支持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非营利性文化组织的税收政策,减轻文化产业税收负担,促进公益性文化组织的蓬勃发展。金融方面的支持政策,也将陆续出台,证监会负责人强调: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文化发展繁荣的服务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文化企业发行上市,鼓励文化类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
这一切对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动力。
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近10多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异常迅速和广泛。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从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快速、最有前途的产业。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美国的音像业,仅次于航天工业,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占据了40%的国际市场份额;英国文化产业,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早在1993年就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加拿大文化产业,产值也超过了农业、通讯及信息技术等行业。这些文化产业都是民营企业性质。
中国文化产业起步虽晚,短时间内就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00年底,仅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娱乐业、音像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等单位,已达22.3万个,从业人员91.5万人,年上缴税金20.2亿元,创增加值118.9亿元。图书出版单位500多家,总资产已达700亿元。民营文化产业的繁荣将深刻地改变并将继续改变原有的文化发展模式、文化发展前景。
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发展之本。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对实现民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极为重要,无论何种成分企业,都面临品牌的课题。创立品牌,发展民营文化产业,要把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才越具竞争力。创品牌,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要把丰富的、独特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和包装,使之转化为全中国、全世界都能享受的文化商品。这样,既可以创造数以百亿计的利润,又可以把中国民营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传播到全世界。
2011年,上海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文化创作成效凸显,精品佳作相继推出,成功举办了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全市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市属文艺院团实行体制改革,16家区县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启动,世纪出版集团与文艺出版集团重组完成。
文化广场、市群众艺术馆新馆投入使用,钱学森图书馆、巴金故居建成开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项目全面启动。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服务项目,实现免费开放。民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首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成立,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开工建设,民营文化产权交易、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技术服务等平台加快建设。
创新驱动上海文化
文化是城市生存发展、振兴繁荣的本质性力量,彰显着城市的特色和魅力,国际化大都市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也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核心平台。要充分认识上海在全国文化建设大局中的地位和责任,切实提高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自觉和自信,坚持不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融化为市民的自主意识和自觉行动。
坚持政府主导,贴近市民需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重软硬件并举,充分利用世博会场馆资源,建成中华艺术宫、上海艺术博物馆,推进虹桥国际舞蹈中心建设,重塑人民广场剧场群。因地制宜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积极将中心场地向各类文艺院团开放,增加公共文化品种和数量。
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扶持和培育各类群众文化团队,积极发展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广泛开展多种形式、适合不同人群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加强档案信息服务,做好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扩大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用好公益性演出扶持资金,在上海音乐厅、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剧场,举办200场以上高质量公益性专场演出,推广营业性演出低票价,让更多市民有机会欣赏高水平文艺表演。
依托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放开搞活文化市场,扶持网络视听、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发展。实施科技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与金融、贸易、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扩大文化消费。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民营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扶持一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大力培育民营骨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加强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文化企业。建立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和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稳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加快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行公共文化设施和项目委托管理,创新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运营机制。
着力提升民营文化原创力,促进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用好文化人才发展资金,梳理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文教结合工程、演艺工作者联合会等机制,积极培育和引进优秀文化人才,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尊重创造、鼓励创新,激发文化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兴趣、创新动力、创作激情,创作生产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让民营文化产业唱出连台好戏。
文化产业重大机遇
今年,民营文化产业可谓迎来了重大机遇。中央决定: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事业性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增强服务能力。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政府将保障公民“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首次提出扩大文化消费概念,明确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消费场所,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鼓励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网络文化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
文化产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意味着政府新一轮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开始。深入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不久,财政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税务总局等部委纷纷表态,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文化部提出加强规划指导,将发布实施《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和《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充分发挥文化部与科技部部际会商机制的作用,将制定发布《文化部文化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家工商总局出台《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要求工商部门通过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等,支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支持和鼓励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外商投资文化领域鼓励类项目等。
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积极运用税收政策,支持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非营利性文化组织的税收政策,减轻文化产业税收负担,促进公益性文化组织的蓬勃发展。金融方面的支持政策,也将陆续出台,证监会负责人强调: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文化发展繁荣的服务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文化企业发行上市,鼓励文化类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
这一切对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动力。
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近10多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异常迅速和广泛。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从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快速、最有前途的产业。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美国的音像业,仅次于航天工业,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占据了40%的国际市场份额;英国文化产业,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早在1993年就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加拿大文化产业,产值也超过了农业、通讯及信息技术等行业。这些文化产业都是民营企业性质。
中国文化产业起步虽晚,短时间内就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00年底,仅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娱乐业、音像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等单位,已达22.3万个,从业人员91.5万人,年上缴税金20.2亿元,创增加值118.9亿元。图书出版单位500多家,总资产已达700亿元。民营文化产业的繁荣将深刻地改变并将继续改变原有的文化发展模式、文化发展前景。
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发展之本。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对实现民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极为重要,无论何种成分企业,都面临品牌的课题。创立品牌,发展民营文化产业,要把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才越具竞争力。创品牌,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要把丰富的、独特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和包装,使之转化为全中国、全世界都能享受的文化商品。这样,既可以创造数以百亿计的利润,又可以把中国民营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传播到全世界。
2011年,上海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文化创作成效凸显,精品佳作相继推出,成功举办了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全市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市属文艺院团实行体制改革,16家区县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启动,世纪出版集团与文艺出版集团重组完成。
文化广场、市群众艺术馆新馆投入使用,钱学森图书馆、巴金故居建成开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项目全面启动。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服务项目,实现免费开放。民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首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成立,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开工建设,民营文化产权交易、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技术服务等平台加快建设。
创新驱动上海文化
文化是城市生存发展、振兴繁荣的本质性力量,彰显着城市的特色和魅力,国际化大都市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也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核心平台。要充分认识上海在全国文化建设大局中的地位和责任,切实提高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自觉和自信,坚持不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融化为市民的自主意识和自觉行动。
坚持政府主导,贴近市民需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重软硬件并举,充分利用世博会场馆资源,建成中华艺术宫、上海艺术博物馆,推进虹桥国际舞蹈中心建设,重塑人民广场剧场群。因地制宜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积极将中心场地向各类文艺院团开放,增加公共文化品种和数量。
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扶持和培育各类群众文化团队,积极发展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广泛开展多种形式、适合不同人群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加强档案信息服务,做好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扩大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用好公益性演出扶持资金,在上海音乐厅、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剧场,举办200场以上高质量公益性专场演出,推广营业性演出低票价,让更多市民有机会欣赏高水平文艺表演。
依托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放开搞活文化市场,扶持网络视听、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发展。实施科技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与金融、贸易、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扩大文化消费。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民营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扶持一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大力培育民营骨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加强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文化企业。建立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和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稳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加快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行公共文化设施和项目委托管理,创新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运营机制。
着力提升民营文化原创力,促进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用好文化人才发展资金,梳理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文教结合工程、演艺工作者联合会等机制,积极培育和引进优秀文化人才,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尊重创造、鼓励创新,激发文化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兴趣、创新动力、创作激情,创作生产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让民营文化产业唱出连台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