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民营文化产业有好戏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lok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载:2012年,中国民营文化产业有望成为“当家花旦”,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中央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2016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民营企业参与文化产业将会好戏连连。
  文化产业重大机遇
  今年,民营文化产业可谓迎来了重大机遇。中央决定: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事业性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增强服务能力。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政府将保障公民“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首次提出扩大文化消费概念,明确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消费场所,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鼓励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网络文化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
  文化产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意味着政府新一轮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开始。深入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不久,财政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税务总局等部委纷纷表态,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文化部提出加强规划指导,将发布实施《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和《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充分发挥文化部与科技部部际会商机制的作用,将制定发布《文化部文化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家工商总局出台《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要求工商部门通过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等,支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支持和鼓励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外商投资文化领域鼓励类项目等。
  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积极运用税收政策,支持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非营利性文化组织的税收政策,减轻文化产业税收负担,促进公益性文化组织的蓬勃发展。金融方面的支持政策,也将陆续出台,证监会负责人强调: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文化发展繁荣的服务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文化企业发行上市,鼓励文化类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
  这一切对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动力。
  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近10多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异常迅速和广泛。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从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快速、最有前途的产业。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美国的音像业,仅次于航天工业,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占据了40%的国际市场份额;英国文化产业,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早在1993年就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加拿大文化产业,产值也超过了农业、通讯及信息技术等行业。这些文化产业都是民营企业性质。
  中国文化产业起步虽晚,短时间内就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00年底,仅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娱乐业、音像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等单位,已达22.3万个,从业人员91.5万人,年上缴税金20.2亿元,创增加值118.9亿元。图书出版单位500多家,总资产已达700亿元。民营文化产业的繁荣将深刻地改变并将继续改变原有的文化发展模式、文化发展前景。
  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发展之本。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对实现民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极为重要,无论何种成分企业,都面临品牌的课题。创立品牌,发展民营文化产业,要把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才越具竞争力。创品牌,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要把丰富的、独特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和包装,使之转化为全中国、全世界都能享受的文化商品。这样,既可以创造数以百亿计的利润,又可以把中国民营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传播到全世界。
  2011年,上海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文化创作成效凸显,精品佳作相继推出,成功举办了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全市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市属文艺院团实行体制改革,16家区县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启动,世纪出版集团与文艺出版集团重组完成。
  文化广场、市群众艺术馆新馆投入使用,钱学森图书馆、巴金故居建成开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项目全面启动。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服务项目,实现免费开放。民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首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成立,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开工建设,民营文化产权交易、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技术服务等平台加快建设。
  创新驱动上海文化
  文化是城市生存发展、振兴繁荣的本质性力量,彰显着城市的特色和魅力,国际化大都市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也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核心平台。要充分认识上海在全国文化建设大局中的地位和责任,切实提高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自觉和自信,坚持不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融化为市民的自主意识和自觉行动。
  坚持政府主导,贴近市民需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重软硬件并举,充分利用世博会场馆资源,建成中华艺术宫、上海艺术博物馆,推进虹桥国际舞蹈中心建设,重塑人民广场剧场群。因地制宜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积极将中心场地向各类文艺院团开放,增加公共文化品种和数量。
  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扶持和培育各类群众文化团队,积极发展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广泛开展多种形式、适合不同人群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加强档案信息服务,做好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扩大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用好公益性演出扶持资金,在上海音乐厅、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剧场,举办200场以上高质量公益性专场演出,推广营业性演出低票价,让更多市民有机会欣赏高水平文艺表演。
  依托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放开搞活文化市场,扶持网络视听、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发展。实施科技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与金融、贸易、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扩大文化消费。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民营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扶持一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大力培育民营骨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加强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文化企业。建立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和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稳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加快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行公共文化设施和项目委托管理,创新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运营机制。
  着力提升民营文化原创力,促进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用好文化人才发展资金,梳理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文教结合工程、演艺工作者联合会等机制,积极培育和引进优秀文化人才,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尊重创造、鼓励创新,激发文化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兴趣、创新动力、创作激情,创作生产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让民营文化产业唱出连台好戏。
其他文献
在“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的芳菲五月,上海市工商联顺利地完成了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各项议程,成功地选举产生了以王志雄为主席的新一届市工商联领导班子,圆满地落下了帷幕。本期《特别报道》对这次盛会作了相关报道。在此,本刊特献联语一副,以表达热烈祝贺:新人新进,新举新政载新史;同向同行,同心同德话同荣。  本期《经济观察》披露了本刊特约记者对《人民日报》原副总编周瑞金的专访:《民营经济改革进入攻坚战
期刊
商场似战场,更像舞台。商战讲策略,更需规则。犹如舞台演出,任何好戏,都得讲究“游戏规则”。徽商群体对此娴熟于心,其中安徽南翔集团董事长余渐富堪称典范。他荣登胡润财富榜,列为安徽首富,荣获“全国光彩事业奖章”、“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五一劳动奖章”、“优秀民营企业家”等美誉,荣任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工商联副会长。他的成功经验就是:创办企业,规则第一。  杂货批零起家 光彩事业
期刊
黄孟复殷一璀分别代表全国工商联和中共上海市委祝贺选举产生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王志雄当选主席  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商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于5月6日至7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选举产生上海市工商联(商会)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分别代表全国工商联与中共上海市委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工商联向大会发来贺信,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晓渡宣读了
期刊
徽州人好“离别”,常出外经商。《晋书》载, 齐梁时休宁人往来于江湖间,从事贾贩。唐宋时期,徽州除竹、木、瓷、漆等土产外,商品茶和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文房四宝闻世。徽商以敏锐的创业眼光,进取的人生态度,诚信的处世风格,合作的人际关系,超前的契约意识而著称,尤以“徽骆驼”与“绩溪牛”闻名天下。  徽商精神 闻名遐迩  卫国安民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度势趋时的竞争精神,惠而不费的勤
期刊
在国家号召“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民营文化产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途。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一项新兴产业,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能够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大有作为。  民企文化产业 发展大有作为  近几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系统创新文化
期刊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饱受严厉监管的房地产商,纷纷做起了电影梦。除了商业地产之外,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文化产业、电影院线等,都成了习惯一掷千金的开发商的新选择。特别是最近“文化概念”骤然升温,民营开发商希望插上“文化”的翅膀,企图实现战略转型。种种迹象表明,民间资本市场转向文化产业的号角骤然吹响。  资本市场青睐 “文化地产”  “影视搭台,地产唱戏”的文化+地产模式,正在博得民间资本市
期刊
荣宝斋原名“松竹斋”,始建于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前人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更名荣宝斋,从此以后,“荣名为宝”寓意和包含了这家老店的传统精神。1952年,荣宝斋转为国营,并逐渐由一个百年老店转型为集书画经营、木版水印、拍卖、出版、教育等于一体,具有相当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综合文化企业。“荣宝斋”三个字已经成为聚集人气、激励精神的
期刊
中国原创漫画“四大名著”数字新媒体,《聊斋》系列漫画作品,在韩国富川动漫节上凸显最大亮点。具有典型东方文化风格的中国漫画,在进军传统西方漫画市场时,一度遭遇文化理解上的困难。受益于地域优势及文化认同,中国漫画在日本和韩国颇受欢迎,大量的民营企业重点开拓日韩市场,成为中国动漫领先打入日韩市场的开路先锋。  三国漫画风靡日韩  近年来,日韩成为中国原创漫画“走出去”的重要市场。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是,很
期刊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不禁会问:颇享声誉的长三角滨海休闲胜地——象山,为什么还会有“不一样的旅游”?请允许我告诉你,那是因为半岛象山还有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的象山影视城。这座规模宏大,场景丰富、别样风情的影视城,既是中国影视拍摄基地,更是以影视文化为内容,以旅游休闲为目的的独特旅游胜地。  象山影视城果真不一样  1991年,无锡的唐城作为影视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标志着国内影视文化旅游的起始点。20多
期刊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浪潮下,民营企业的文化产品,在政府和社会民众支持下,出现了雨后春笋般的景象。随着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文化产业更加迅速崛起、广泛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从经济体系边缘走向中心;在中国,民营企业的文化产业怎样参与发展成为最活跃、增长最快、最有前途的产业呢?这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文化创意富有特色  上海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影视业、出版业、时尚设计、广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