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模型分分类,解题策略排排站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dewei6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块模型是高中物理的经典模型,它主要涉及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如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运动图像、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等。板块模型的研究对象一般有多个,并结合多个运动过程,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板块模型是高考中的热点,并且常常以大型计算题出现,是同学们在复习时必须多加留意的重难点。下面笔者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总结出这类模型的特点及解题策略,以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助益。
  一、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问题
  【例1】如图1所示,质量M=1 kg的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 kg的铁块B(大小可忽略),铁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木板的长L=1 m,用F=5 N的水平恒力作用在鐵块上,且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
  (1)若地面光滑,用计算说明铁块与木板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
  (2)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求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所用的时间。
  【答案】(1)不发生相对滑动  (2)s
  【解析】(1)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1mg=0.3× 1×10=3(N)。假设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对A、B整体有:F=(M+m)a,对B有:fAB=ma,解得:fAB=2.5 N。因为fAB <μ1mg,故假设成立,即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
  (2)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则对B有:F-μ1mg=maB,对A有:μ1mg-μ2(M+m)g=MaA
  据题意可得:xB-xA=L,xA=aAt2,xB=aBt2。由此可解得:t=s。
  【感悟提升】判断板块之间能否发生相对滑动时,可采用“假设法”。假设不发生相对滑动,由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由隔离法求出此时的摩擦力大小,与所能够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进行比较: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则假设成立,不发生相对滑动;反之,则发生相对滑动。
  【例2】如图2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取g=10 m/s2)
  (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能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时间t=1.5 s,求小物块所通过的位移大小。
  【答案】(1)2 m/s2 0.5 m/s2  (2)1 s  (3)2.1 m
  【解析】(1)小物块的加速度:am=μg=2 m/s2,小车的加速度:aM==0.5 m/s2。
  (2)由amt=v0+aMt,可得t=1 s。
  (3)在开始后1 s内小物块的位移为:x1=amt2=1 m,最
  大速度为:v=amt=2 m/s。假设在接下来的0.5 s内小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一起做加速运动,则加速度为:a==
  0.8 m/s2,此时二者之间的摩擦力Ff=ma<μmg,因此假设成立。则此0.5 s内的位移为:x2=vt′+at′2=1.1 m,通过的总位
  移x=x1+ x2=2.1 m。
  【感悟提升】在板块模型问题中,当系统出现共速时,需要判断其能否保持共速,方法为“假设法”。假设系统出现共速后,分析和计算其受力情况,看与已知条件是否符合,若符合则假设成立,系统保持共速;反之,则不保持共速。另外,在板块模型问题中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是关键,一定要先找到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方向,利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性质,得到摩擦力的方向。
  二、斜面上的板块模型问题
  【例3】如图3所示,斜面倾角为θ,一块质量为m、长为l的匀质板放在很长的斜面上,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上连接一根很长的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斜面顶端的光滑定滑轮并与斜面平行,开始时板的右端距离斜面顶端足够远。
  (1)若板与斜面之间光滑,某人以恒力F竖直向下拉绳,使物块沿板面由静止上滑的过程中,板静止不动,求物块与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2)在(1)的情形下,求物块在板上滑行所经历的时间t0。
  (3)若板与物块和斜面之间均有摩擦,且M=m,某人以恒定速度v=竖直向下拉绳,物块最终不滑离板的右端。试求板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以及μ1和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必须满足的关系。
  【答案】(1)2μ0=·tanθ
  (2) t0=
  (3)μ1-2μ2≥2tanθ
  【解析】(1)对板m,由平衡条件可得:mgsinθ= μ0Mgcosθ,解得:μ0=·tanθ。
  (2)设物块的加速度为a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θ-μ0Mgcosθ=Ma0,由运动学公式得:l=a0t02,
  联立方程即可解得:t0=。
  (3)设板加速到v的时间为t,板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1Mgcosθ-mgsinθ-μ2(M+m)gcosθ=ma,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at。解得:
  t=。
  为使物块最终不滑离板的右端,必须满足vt-vt≤l,
  由此联立上式最终可解得:μ1-2μ2≥2tanθ。所以要使物块最终不滑离板的右端,μ1与μ2必须满足μ1-2μ2≥2tanθ。
  【感悟提升】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将板块系统的重力在沿斜面方向上进行正交分解。对第2问求解加速度也可以用整体法列出方程F-(M+m)gsinθ=Ma求解而得,第3问是一个临界问题,求解的关键是弄清两者之间位移的关系,找到临界条件。   三、有关动量的板块模型问题
  【例4】如图4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4.0 kg的平板车,车的上表面是一段长L=1.5 m的粗糙水平轨道,水平轨道左侧连一半径R=0.25 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在点O′相切。现将一质量m=1.0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平板车的右端以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滑上平板车,小物块与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小物块恰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取g= 10 m/s2)
  (1)求小物块滑上平板车的初速度v0的大小。
  (2)求小物块与车最终相对静止时,它与点O′之间的距离。
  【答案】(1)5 m/s  (2)0.5 m
  【解析】(1)平板车和小物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小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高点A时,二者的共同速度为v1,以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可得:mv0=(M+m)v1,由能量守恒可得:mv02-(M+m)v12=mgR+μmgL。
  联立方程即可解得:v0=5 m/s。
  (2)设小物块最终与车相对静止时,二者的共同速度为v2,从小物块滑上平板车到二者相对静止的过程中,以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可得:mv0=(M+m)v2。
  设小物块与车最终相对静止时,它与O′点之间的距离为x,由能量守恒可得:mv02-(M+m)v22=μmg(L+x)。联立方程即可解得:x=0.5 m。
  【感悟提升】在求解有关动量的板块模型问题时,常常需要抓住“两个守恒”,一个是动量守恒,另一个是能量守恒,通过联立方程即可求解得到问题的答案。
  【例5】如图5所示,光滑冰面上静止放置一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斜面体右侧一蹲在滑板上的小孩和其面前的冰块均静止于冰面上。某时刻小孩将冰块以相对冰面3 m/s的速度向斜面体推出,冰块平滑地滑上斜面体,在斜面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0.3 m(h小于斜面体的高度)。已知小孩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1=30 kg,冰块的质量为m2=10 kg,小孩与滑板始终无相对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 10 m/s2)
  (1)求斜面体的质量。
  (2)通过计算判断,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能否追上小孩?
  【答案】(1)20 kg  (2)不能(理由见解析)
  【解析】(1)规定向左为速度的正方向。冰块在斜面体上上升到最大高度时两者达到共同速度,设此共同速度为v,斜面体的质量为m3。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2v0=(m2+m3)v,m2v02=(m2+m3)v2+m2gh。
  已知冰块推出时的速度为v0=3 m/s,联立方程即可解得m3=20 kg。
  (2)设小孩推出冰块后的速度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2v0=0,代入数据可解得v1=-1 m/s。
  设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的速度分别为v2和v3,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2v0=m2v2+m3v3,m2v02=
  m2v22+m3v32。
  联立方程即可解得:v2=-1 m/s。由于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的速度与小孩推出冰块后的速度相同且冰块处在小孩后方,故冰块不能追上小孩。
  【感悟提升】当滑块滑到斜面或弧面轨道的最高点时,其竖直速度为零,滑块与斜面体或弧面體具有共同的水平速度,可以根据水平方向上的动量守恒列方程来求解。
  四、解决板块模型问题的一般思路与策略
  1.比较初速度大小,确定摩擦力方向。
  2.比较加速度大小,确定板块能否共速。
  3.如出现共速,则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板块能否保持共速一起运动。
  4.找准运动过程中板块分别运动的位移及相对位移。
  5.如果有多段相对位移,需要求出整个过程的摩擦发热量,则摩擦发热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乘以各段相对位移的大小之和,即Q=fS相对路程。
  总之,解决板块模型问题,首先要从物理情景中确定研究对象,根据板块间的相互作用特点和各自的受力情况,建立物理模型。其次,按物体各自的运动过程逐一分析,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找出两物体相对运动的物理量关系。最后,挖掘隐含条件和临界条件,找出与之相对应的物理规律,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某种等量关系来列出方程,最终得出答案。
其他文献
案例:小强是一名高三尖子生,他每次考试前都会过分担忧,思前想后,六神无主,心中总惦记着考试,复习不能集中精神,从而影响了复习效果。周围跟他同等级或者比他成绩差的人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于是他拼命努力,想让自己一直保持名列前茅,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他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做。  “橡皮筋效应”指一根橡皮筋如果一直被绷得很紧,再放松之后就会失去弹力。回归到学习上来,如果让学生每天不停地学习和考试,那他们很容
期刊
巧用对数平均值求解函數不等式问题
期刊
别人怎么对待我,这是我的因果;  我怎么对待别人,这是我的修行。  麦田稻鹰急诊室  麦田稻鹰:  我是大家眼中的老好人,同学们都很喜欢找我帮忙。一开始我也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但是在高三学习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不停地叫我帮这帮那,让我完全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来好好学习,甚至还有同学埋怨说我不再热心了。对此我真的好烦恼啊,不知道该怎么办!  广西/小彩  小彩:  “你对所有人都好,只是对自己
期刊
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它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康斯坦丁·卡瓦菲斯《伊萨卡》  2015年秋,当时还是英语系大一新生的我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希腊语改革综合试点”项目,和二十多位同学一起被公派前往希腊进行为期三年的希腊语言文化学习。我们在位于希腊北部的约阿尼纳大学度过了前两年的时光,第三年转学到了雅典大学。  留学伊始,我们就和希腊现代诗人康斯坦丁·卡瓦菲斯的《伊萨卡》结
期刊
高中生物必修3一直是高考的重点板块之一,其内容包含选择性必修课程中的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两部分内容,所占分数的比例较高。为提高此板塊内容的复习效率,本文对相关高频考点进行了提炼,并给出例题解析和复习建议,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高考命题在知识板块中的“金”点  所谓的“金”点就是高频考点,也是高考复习备考的着力点。生物必修3知识板块中的“金”点主要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
期刊
我出生在江南的一个小农村里,从小便与草木清风为伴。如果说是自然赐给了我一个纯粹的灵魂,那么奶奶则是那个最先塑造我品行的人。她没有学富五车的渊博知识,更没有高居庙堂的显赫地位,她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生粗茶淡饭,勤俭至极。  奶奶是个善良热忱的人,邻里乡亲无不受其照拂。常有许多叔伯姨婶来我家,或是闲侃或是有事相求,她从不拒之门外,总是端茶移椅热情相待。  儿时家里条件不好,奶奶每天都要起得很早,
期刊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文沿用2017年高考全国卷的非连续性文本形式,试题材料形式多样化,既有文字,也有图表;既有调查报告,也有叙述性新闻、评述类新闻等。  【命题展望】2019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考命题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材料文本选择立足社会生活热点。备考时,考生需要关注新能源、人工智能、城市化、信息经济、海上风电、文化遗产保护、医疗改
期刊
犹记得长长的绿皮火车载着我缓缓驶向沈阳站的情景,广播里响起提示音:“各位旅客,列车即将到达沈阳车站,请在沈阳车站下车的旅客提前准备好自己的行李下车……”由此,沈阳这个朋友便开始走进我五年的本科生活中。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  沈阳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因地处古沈水之北,而山南水北为阳,故称“沈阳”。初遇沈阳,便可见明代、清代时期的宫殿,以及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别有一番韵味。  努尔哈赤把都城迁到
期刊
对于如何填报平行志愿这个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通用的实操要点,这些要点对于考生填报高考志愿起到了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从中也确实能够看出平行志愿的优越性。  本文对传统经典的平均梯度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提出“冲稳保”中引入局部零梯度组合的志愿填报方法,此方法是对传统经典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拉开梯度”填报方法的批判性继承和创新,希望能对各位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  一、平行志愿填报实操步骤
期刊
至今我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姥姥接到了她的母亲从家乡寄来的信。年幼的我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着坐在火炕上的姥姥反复读那封连一张纸都没写满的信。当时的我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么短的信为什么姥姥总也读不完。我只看到本来就佝偻着背的姥姥顯得更加苍老,她的两只眼睛紧紧地盯着信,她的目光似乎一秒钟都没有从信上离开过。直到许久之后,她才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然后缓慢而郑重地将信收了起来。  站在地上的我虽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