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老夫子的形象扎根于炎黄子孙的心底,孔老夫子的形象外观于各种庙堂殿内,有画像、印制、刻石、雕塑等几十种类型;孔老夫子的形象出现在戏剧舞台上;孔老夫子的形象在文学创作中除了诗词中的描写外,还有用小说形式刻画的。
用小说形式描写孔子,最有影响的应首推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的长篇小说《孔子》,他创作的这部小说是继以中国古代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天平甍》、《楼兰》、《苍狼》、《敦煌》等之后的又一展现中国远古文化多姿历史的佳作,获得“野间文学奖”。他七十岁开始读《论语》,获得创作这部小说的灵感,到八十岁完成作品,八年间六次到山东、河南实地考察,其中两次走进鲁都曲阜,四次踏入河南中原,甚至为了搞清一个地位,特地到信阳郊外,探寻叶公问政于孔子的城镇负函,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以巨大的魄力,超越二千五百多年的时空,用沉默而透彻的眼睛,力图把人类文明史初期的结晶化为“通向廿一世纪的希望之书”。书中通过虚构人物蔫姜的叙说,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历史、社会的沧桑巨变的心灵的呼喊。他企图在孔子和儒家的巨大思想文化宝库中寻觅一种透明的纯洁,把人类从痛苦、不幸、矛盾、灾难的相克中拯救出来。他把孔子作为一个“人”来描写。为了写人物,才借来“历史”这个场景,又借人物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心灵深处奔腾着的历史长河。这是一部富有哲理意义,又有艺术价值的“大书”,读后无不为之震颤。
中国历史小说家杨书案笔下的《孔子》,是表现中国古代文化氛围和文化心理,充满中国社会风情和生活色彩的艺术典型,迥异于井上靖笔下的孔子,作家把史书上的断简残篇和孔子的片言只语,化为有声有色的故事和生动感人的艺术情节。作者在对孔子这个人物的把握上,避免了过去对孔子的所谓“阶级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而是从研究具体历史环境出发,把孔子作为活生生的人,由此而把握孔子的性格。作者在开掘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方面下力气,把孔子置于春秋战国后期的社会历史环境和传统文化氛围之中,表现出孔子的社会理想和文化心理。从而使《孔子》富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理性内涵。
在杨书案的《孔子》中,涵盖着浓重的悲剧意识,体现了从“奋斗—失败—再奋斗—再失败”的悲剧历程。
如果说井上靖先生的历史小说《孔子》中,虚构的人物蔫姜在深山寒林独居三十二年的孤独、与内心对话的岑寂正是作者对历史感情的浓缩,美学观念的抒发,那么,在杨书案的历史小说《孔子》中的孔子的一段内心独白,又何尝不包含着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和美学观念的阐发呢?
孔子和他的几位弟子“周游列国”,困在陈国和蔡国的边界上,一连七天没有饭吃,只得用野菜充饥。孔子不馁,仍然采取乐观的态度,“弦歌不绝”。随同出游的学生子路和子贡困惑不解,便问孔子道:“我听说,为善的人天报以福,做坏事的人天降以祸,夫子一向积德行义怀美行,为什么总是受穷困呢?”孔子回答说:“你把问题看得太绝对,想得太简单。有才智的人都能被任用吗?那么王子比干为什么被商纣王剖心而死呢?忠心的人都能见用吗?那介子推为什么抱木焚死?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的多着呢!难道只我仲尼一人?贤与不肖素质不同,遇与不遇时机不同,生不逢时贤才无用武之地。姜太公八十才遇文王,当了周的军师!管仲囚于槛车,遇到齐桓公才为相。芷兰在深山之中,人不见也就不知道它的芬芳,所以君子好学,修身端行,以待其时。”孔子对子路、子贡的这番话,包含着孔子对人生的理解,也透露出孔子的悲剧命运是时代使然。
井上靖的《孔子》中同样潜藏着悲剧气氛,较杨书案的《孔子》来说,这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井上靖把人生中年喻为一条干涸的“白色的河床”(《猎枪》),孤独悲凉的气氛如同一根主线贯穿在他的小说创作主题之中,显示出绘画色彩的轮廓的一面,映现出作者心象世界里流动的阴翳,形成井上文学的模式原型。耄耋之年所著的《孔子》里,无疑依然“流淌”着这一条干涸的人生的河道,泛着白光,而且它的境界在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中更加沉潜拓宽。
孔子属于整个世界。把“人类的导师孔子”(美·克里尔)“爱人”的思想洒遍人间,是孔子哲学思考的终极。
孔子是乱世造就的古代(公元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井上靖)他(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如此而已。
小说毕竟是文学创作,它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原样照搬,即高于生活,所以两部《孔子》中的孔子形象未必正如其人,在《孔子》中,寻觅到的只能是他的影子。还是孔子的那句话说得最地道,权且引来以作结:“人所相信的莫过于自己的眼睛吧,而有时候眼睛还不可信。人所能依靠的莫过于自己的心吧,而有时候心的判断还不可靠。可见,知人实在不易呀……”
用小说形式描写孔子,最有影响的应首推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的长篇小说《孔子》,他创作的这部小说是继以中国古代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天平甍》、《楼兰》、《苍狼》、《敦煌》等之后的又一展现中国远古文化多姿历史的佳作,获得“野间文学奖”。他七十岁开始读《论语》,获得创作这部小说的灵感,到八十岁完成作品,八年间六次到山东、河南实地考察,其中两次走进鲁都曲阜,四次踏入河南中原,甚至为了搞清一个地位,特地到信阳郊外,探寻叶公问政于孔子的城镇负函,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以巨大的魄力,超越二千五百多年的时空,用沉默而透彻的眼睛,力图把人类文明史初期的结晶化为“通向廿一世纪的希望之书”。书中通过虚构人物蔫姜的叙说,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历史、社会的沧桑巨变的心灵的呼喊。他企图在孔子和儒家的巨大思想文化宝库中寻觅一种透明的纯洁,把人类从痛苦、不幸、矛盾、灾难的相克中拯救出来。他把孔子作为一个“人”来描写。为了写人物,才借来“历史”这个场景,又借人物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心灵深处奔腾着的历史长河。这是一部富有哲理意义,又有艺术价值的“大书”,读后无不为之震颤。
中国历史小说家杨书案笔下的《孔子》,是表现中国古代文化氛围和文化心理,充满中国社会风情和生活色彩的艺术典型,迥异于井上靖笔下的孔子,作家把史书上的断简残篇和孔子的片言只语,化为有声有色的故事和生动感人的艺术情节。作者在对孔子这个人物的把握上,避免了过去对孔子的所谓“阶级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而是从研究具体历史环境出发,把孔子作为活生生的人,由此而把握孔子的性格。作者在开掘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方面下力气,把孔子置于春秋战国后期的社会历史环境和传统文化氛围之中,表现出孔子的社会理想和文化心理。从而使《孔子》富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理性内涵。
在杨书案的《孔子》中,涵盖着浓重的悲剧意识,体现了从“奋斗—失败—再奋斗—再失败”的悲剧历程。
如果说井上靖先生的历史小说《孔子》中,虚构的人物蔫姜在深山寒林独居三十二年的孤独、与内心对话的岑寂正是作者对历史感情的浓缩,美学观念的抒发,那么,在杨书案的历史小说《孔子》中的孔子的一段内心独白,又何尝不包含着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和美学观念的阐发呢?
孔子和他的几位弟子“周游列国”,困在陈国和蔡国的边界上,一连七天没有饭吃,只得用野菜充饥。孔子不馁,仍然采取乐观的态度,“弦歌不绝”。随同出游的学生子路和子贡困惑不解,便问孔子道:“我听说,为善的人天报以福,做坏事的人天降以祸,夫子一向积德行义怀美行,为什么总是受穷困呢?”孔子回答说:“你把问题看得太绝对,想得太简单。有才智的人都能被任用吗?那么王子比干为什么被商纣王剖心而死呢?忠心的人都能见用吗?那介子推为什么抱木焚死?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的多着呢!难道只我仲尼一人?贤与不肖素质不同,遇与不遇时机不同,生不逢时贤才无用武之地。姜太公八十才遇文王,当了周的军师!管仲囚于槛车,遇到齐桓公才为相。芷兰在深山之中,人不见也就不知道它的芬芳,所以君子好学,修身端行,以待其时。”孔子对子路、子贡的这番话,包含着孔子对人生的理解,也透露出孔子的悲剧命运是时代使然。
井上靖的《孔子》中同样潜藏着悲剧气氛,较杨书案的《孔子》来说,这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井上靖把人生中年喻为一条干涸的“白色的河床”(《猎枪》),孤独悲凉的气氛如同一根主线贯穿在他的小说创作主题之中,显示出绘画色彩的轮廓的一面,映现出作者心象世界里流动的阴翳,形成井上文学的模式原型。耄耋之年所著的《孔子》里,无疑依然“流淌”着这一条干涸的人生的河道,泛着白光,而且它的境界在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中更加沉潜拓宽。
孔子属于整个世界。把“人类的导师孔子”(美·克里尔)“爱人”的思想洒遍人间,是孔子哲学思考的终极。
孔子是乱世造就的古代(公元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井上靖)他(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如此而已。
小说毕竟是文学创作,它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原样照搬,即高于生活,所以两部《孔子》中的孔子形象未必正如其人,在《孔子》中,寻觅到的只能是他的影子。还是孔子的那句话说得最地道,权且引来以作结:“人所相信的莫过于自己的眼睛吧,而有时候眼睛还不可信。人所能依靠的莫过于自己的心吧,而有时候心的判断还不可靠。可见,知人实在不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