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苦与学习的苦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导引】
  很多人觉得自己非常努力,但生活没有什么明顯的起色。他们或许该停下来看看,是不是自己“吃苦”和“努力”的方式出现了问题。
  人们常常误解“吃苦”的含义,甚至还有家长刻意缩减孩子的吃穿用度开支,美其名曰“让孩子学会吃苦,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这种生活上、肉体上遭受的没什么必要的苦难无益于孩子坚韧人格的培养,反而会让孩子苦不堪言,不得不花费额外的精力来应对。大多数人对于“吃苦”含义的理解太肤浅了,以为“吃苦”就是“受穷”。事实上,吃苦并不是“受穷”的能力,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地为了一件事聚焦的能力,以及在为了做一件事长时间聚焦的过程中,所放弃的娱乐生活,所放弃的无效社交,所放弃的无意义的消费生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忍受的不被理解和孤独。它的本质是一种自控能力和自制能力,以及坚持能力和思考深度。
  在文章中,作者区分了生活的苦与学习的苦的差别,告诫我们:如果不能承担学习、思维锐化的过程中带来的辛苦,就要在今后不得不以生活、身体的劳累作为代价。学习还能帮助转换思维,帮助我们走出原有的困境,改善生活,逐步让生活脱离苦难。贫乏的思维则通常和贫困的生活相辅相成。而学习的苦带来的思维锐化则能带来思索和反省,让我们对未来多做打算。吃苦是长期聚焦于一件事的能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吃苦是即使自己身处泥潭,也不忘给自己增加更多的技能,一步步地走出困境;是即使自己身处高位,也要勤奋上进,稳固现有的生活,向更高的目标前进。这才是有价值的“吃苦”。
  【附文】
  许多人并不明白究竟什么是吃苦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点赞数最高的答主特雷西亚是这样回答的: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和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生活的苦大多是可重复性的。
  而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持续地经历同样的苦时间久了,痛苦的体验和效应会逐渐减弱,让人进入习惯性无助的状态。这种状态虽然不是特别舒服,但久而久之也不会特别难以忍受。
  但是学习的苦是非重复性的。
  学习本就是认知边界不断扩宽的过程,需要你主动思考和汲取,而学习的内容往往是循序渐进,不如生活的痛苦那样重复,所以你无法进入麻木的状态,而是需要不断面对新的知识和学习目标。
  前者可以通过眼前的娱乐来自我麻痹,让自己对痛苦的感知渐渐丧失。而后者却只能在长久的学习积累中,慢慢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好处和力量。
  一个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一个是延迟满足感的精进过程。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毕竟这个世界愿意主动给自己找罪受的人总是少数。
  最近看到了一篇关于在校大学生的报道。即将面临大学毕业的老岳,在高中时就是一个网瘾少年。高考之前,爸妈为了防止他分心,连手机、电脑,甚至电视都不给他碰。上大学后他觉得放松了,想把以前没有玩够的游戏都玩回来。他在游戏里建了帮会,为了把帮会发展好,他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了游戏里。大一时逃了一节课之后,发现大学管得并不严,胆子大了。于是就有了第二次逃课,从此接二连三,一发不可收拾。天天在寝室像个蓬头垢面的疯子,外卖盒堆了一地,期末挂科也成了常态。当室友拿到了名企的工作时,除了游戏没有任何爱好的他,连毕业都成了问题。“如果在简历上能填上LOL王者段位、500人大公会管理经验,那该有多好。”
  虚拟世界里的游戏虽然精彩,现实生活里的残酷却真实得可怕。游戏里的情节可以提前设计,然而现实里的残酷却是用一生的时间去体验。
  2006年河南考生蒋多多高考主动交了白卷,高考后她曾试图出门打工,但学历不高,加上没什么专业技能,找工作的路异常艰辛,最终发出“压力特别大,老觉得对不起父母。好几次连死的念头都有了”的感慨。后来几经周折,蒋多多进入了一家技校就读。回忆高考,她坦言“现在我觉得有点可笑”。
  2007年交白卷的考生陈圣章的经历更加曲折,高考后他做过药品推销员、保险公司业务员、公益活动策划员等工作,每样工作都做不长久,频繁跳槽。期间也做过些小生意,都以折本告终,只好去酒店打工和给人开车来还债。后来成了开货车运土方的司机。早上7点开始工作,晚上10点结束,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2008年高考交白卷的吉剑曾是个数学上很有天分的孩子,高考后他一直辗转各地打工。做过餐馆杂工,当过建筑小工,贴过考研海报,给文化传播公司写过软文;生活上,他睡过公园边的长凳,为吃饭捡过垃圾换钱。回想起最初几年的打工生活,吉剑泣不成声,认为自己毫无尊严,“像狗一样活着”。
  想起以前湖南卫视播出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变形记》,无论城市的孩子多么嚣张跋扈,也无论他们的家庭如何富足优渥,身处一贫如洗的大山深处,精神世界的荒芜让他们很快就臣服于现实。
  相反的是,许多在贫困地区长大的孩子,十分珍惜在城市里生活和学习的机会,因为他们知道,这种生活可能穷极他们一生的努力也难以企及。
  后来我才明白为什么那些城里的孩子在穷乡僻壤里转了一圈回来就会变了一个人。
  不想读书,觉得读书辛苦?现实的生活会诚实地告诉他们,不读书的人生会更苦。
  穷则思变,真正苦到一定程度了,人会自发地挣扎起来改变现状,对于有些背负着沉重生活的人来讲,学习才是脱离生活苦难既轻松又有用的途径。
  没有谁愿意吃真正的生活里的“苦”,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没有足够的糟糕。有时候学习的那种“苦”和沉重粗粝的生活比起来,真的可能连个喷嚏都算不上。   美国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纳什做过一个实验:在印度克延比都蔬菜市场,生活着一群很穷的小商贩。每天清晨,他们会向富人借1000卢比,然后去进货,卖完可收回1100卢比。晚上,他们要还给富人1050卢比。
  也就是说,他们一天的收入是50卢比。后来纳什告诉小贩们说,只要小贩不把这50卢比全花掉,每天省下5卢比用于第二天进货。由于复利效应,他们只需要50天,就不用再去借这1000卢比的本钱了。从此,他们的收入就会节节攀升。这样美好的结果,几乎是触手可及。
  但是,没有一个小商贩这样做。
  “他们天天就那样重复着,分出利息达九年之久。”
  纳什教授说:“那些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培养出了短缺头脑模式,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的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
  过去不按思维而生活,终将有一天按照生活而思维。
  这就是为什么这群小贩宁可每天去借钱度日,也不肯从本钱中拿出一部分做长期投资。因为和眼前的温饱相比,他们根本没有兴趣花时间去思考未来的长线回报,因为从不考虑更优方案来解决问题,所以又陷入了靠借钱度日的烂泥潭死循环中。
  柴静在《看见》里说,痛苦之所以不被人喜欢,大多数是因为人们从不会思考自己为何痛苦。
  然而,这世上还有另一种痛苦——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失望的情绪,然后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失望,當作是自己该如此,甚至误以为这就是吃苦的好处。
  我总觉得苦难的意义,在于我们更好地去思考人生为何如此苦难。没有经过思索和自省,苦难终究只是苦难而已,没任何意义。
  这些年来看过很多年轻人在走他们父母长辈的老路,年轻时总觉得学不学习无关紧要,反正自己的体力好得很,只要自己身体好就能混口饭吃,长此以往终究是依靠出卖劳力度日,类似于那些从不思考明天出路在何方的卖菜小贩。
  茨威格在《断头王后》里写道: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所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我们终将明白:那些为了讨生活不得已而吃的苦,就是当年不吃学习苦的代价。
  学习的苦,是枯燥的苦,是短期没有回报的苦,这种苦看得见,摸得着,谁都不愿吃;生活的苦,是绝望的苦,是长期没有出路的苦,这种苦看不见,摸不着,谁都不想吃。
  学习其实并不苦,苦的是早已被生活消磨掉的好奇心和敢于对未来抱有期望的勇气;生活其实并不苦,苦的是那个不知苦也不知如何避免吃苦的人生。
  (附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富书)
其他文献
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有两个“我”,一个是小序中的“余”,已经去异地候补的“余”;另一个是正文中的“我”,吃人的人的兄弟,恐怕也难免吃人的“我”。  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中,一个真实世界里的九品文官,一直觉得司长是个聪明的人,司长家的小姐是个漂亮的人。当这位九品文官呈现出“狂人”状态时,他是懂狗语的人,能听见狗说人话;借由狗与狗之间的对话,发现司长是贪图名利的人,司长家的小姐是爱慕虚荣的人。这位九品
期刊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杰出的怀古词。古人凭吊历史古迹,常常推人及己,怀古伤今,融合多种情怀。正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凭吊王谢豪宅巨室更换主人的感悟,产生一种繁华到幻灭的瞬间感悟。  写吊古诗词时,作者的心绪越复杂,越会写出意蕴深刻的作品。由于作品内容丰富、情感复杂,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因此,今人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尾句“一尊还酹江月”,甚至有截然相反的情况:或表
期刊
挂在脖子上的安娜(一)  契诃夫  婚礼以后,连一点清淡的凉菜也没有,新婚夫妇各自喝下一杯酒,就换上衣服,坐马车到火车站去了。他们没有举行欢乐的结婚舞会和晚餐,没有安排音乐和跳舞,却到二百俄里以外参拜圣地去了。许多人都赞成这个办法,说莫杰斯特·阿列克谢伊奇已经身居要职,而且年纪也不算小,热闹的婚礼或许不大相宜。再者,一个五十二岁的官吏跟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姑娘结婚,那音乐就会让人听着枯燥乏味了。大家还
期刊
“裂素写远意”出自2020年北京市高考题所选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句抒发了一位慈父对儿女深沉的抚爱、思念之情。“望江抒豪情”化用了2020年上海市高考题所选宋代诗人孔武仲《江上》诗意,表达诗人面对长江抒“少年壮气”,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志向。  一、2020年高考北京卷古诗鉴赏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5题。(共12分)  寄东鲁二稚子【1】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
期刊
四行仓库,一河两岸。天堂,歌舞升平;地狱,战火纷乱。他们本是八百人,在激战中无数人失去了生命,留到最后的,仅四百二十人。他们自称“八百战士”,面对三十万敌军,背水一战,坚守上海最后的阵地。  这原本只是蒋介石安排的一场给国外“观赏”的表演,但“八百战士”立志抗战到底,在四行仓库打出了历史名战。他们,不仅是一个抗日英雄群体,也是中国人民抗战的一个传奇和精神符号。他们的勇敢无畏,让国人看到了希望;他们
期刊
苏轼《赤壁赋》中的“物与我皆无尽也”一句极富哲理意味。此句历来解说各异,很难得到一个对教学来说相对满意的答案;此句又是一篇之旨,是理解全篇的关键,要理解全文就绕不过这句。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它呢?  细读《赤壁赋》原文,理清该句在文中的来龙去脉,似乎是最好的选择。文中与该句关联最紧密的文段是:“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期刊
去年六月的天空异常纯粹——纯粹的蓝,纯粹的白。大片棉花糖似的浮云悬挂在幽蓝的天底下,似走还停。那天放学的路上,仰望苍穹的你突然喃喃地对我说:“真想变成一朵没有任何承载的云,在天空随意地飘。”  那天,你拉着我去吃了一大碗热腾腾的酸菜鱼。至今依然记得,那溢满整个喉管的酸辣的滋味,眼眶里噙着的欲滴的泪,以及你说的那句话——生活有一种酸菜鱼的滋味。我笑着说,这个比喻够俗气。  那天,我们谈了很久。我说:
期刊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均取得了很高成就,尤以诗的成就为最。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他是我国诗歌史上少有的高产诗人,而且优秀诗篇众多,他的《游山西村》《示儿》《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等都曾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其现存的近万首诗作中,三分之二以上为闲適诗,而这些闲适诗又大部分为诗人晚年闲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这些诗作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闲适、静
期刊
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许进提出要“取消英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主科地位,不再将英语设为高考必考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该提议在网上引发了争论。我认为,“取消英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主科地位”不合适,相关部门切莫冲动举起“手术刀”。  许进委员提出,现在翻译机可提供多领域的、不低于大学六级水平的翻译服务,且手机中的翻译软件的翻译水准也高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者的水平。
期刊
2021年两会期间,许进委员建议取消英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他认为,在翻译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英语作为一门成果应用率低的学科,挤占了“小三科”等素质教育课程的时间与资源,理应“出局”。我认为,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并非明智之举,莫让英语成为教育问题的“替罪羊”。  首先,英语具有实用价值,有必要在中小学开设英语学科。众所周知,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几乎是科研工作者的必备工具。科研之外,英语还运用于文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