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杰出的怀古词。古人凭吊历史古迹,常常推人及己,怀古伤今,融合多种情怀。正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凭吊王谢豪宅巨室更换主人的感悟,产生一种繁华到幻灭的瞬间感悟。
写吊古诗词时,作者的心绪越复杂,越会写出意蕴深刻的作品。由于作品内容丰富、情感复杂,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因此,今人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尾句“一尊还酹江月”,甚至有截然相反的情况:或表达豪放中的悲观情怀,或表达积极乐观旷达的情怀,或乐观、悲观兼而有之等。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释“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祭洒在地上,表示凭吊。
“酹江月”即“凭吊江月”,窃以为显得太过简单。
阅读作品,需要知人论世。史料记载,苏轼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其实这是变相拘禁;薪俸也少得可怜。因为生计问题,苏轼亲自开荒东坡,这才有了“东坡居士”的称号。被贬黄州期间,苏轼的情感有所波动,乃人之常情。《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有云,人生常有几个阶段: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是入世哲学、儒家那一套,求功名利禄,治国平天下;到了中年,大概受了挫折,官也丢了(或被贬了),于是道家来了,点你一下,有所醒悟;到了最后,要解脱,超脱人生境界的时候,佛家就来了。过去的中国人,拥有儒、道、释三个阶段并不冲突;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三样哲学都有,三者相生相克、互用互补。所以中国人既有出世情怀,又有入世的态度。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我们的人生常有一种徘徊迟疑的态度。
人生没有永远不变的生活,最后都随着时间而崩坏。从儒家、道家、佛家中汲取能量,郁闷的苏轼最终在自然山水、清风明月中获得了精神慰藉,得到暂时的解脱。“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不可为而为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东坡最终借清风、明月而获得解脱。正如《念奴娇》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结尾“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遥相呼应。
司马迁《报任安书》有云:“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落魄无助之时,人的心态复杂多变,士子常借书写他人来表达自我情怀。正因苏轼在黄州复杂的心态,赤壁的美学思想在后代影响深远,尤其对杨慎《临江仙》、曹雪芹《红楼梦》等影响极大。
杨慎词作《临江仙》,直接从东坡《念奴娇》获得灵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曾经的状元杨慎,因正直而被贬云南数十年,儒家建功立业的思想早已幻灭;尤其人生已至晚年,不得不转向道家。一壶浊酒中,杨慎借“白發渔樵”看穿历史,在“笑谈”儒家人间功业中,娓娓道出达观的人生姿态,道出历史兴亡的内在本质。冥冥之中,“渔樵”也具有了哲学家的本质,在青山绿水中,隐隐代表了道家思想。《射雕英雄传》二十九、三十回里,金庸虚构南帝“一灯大师”的四个高徒为“渔”“樵”“耕”“读”,虽为小说家言,实也隐射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影响。
人生面临入世和出世的两难。没有什么东西是长久的,“无常”才是生命的常态。《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云:“《红楼梦》的中心主题是贾府的兴衰、大观园的枯荣,最后指向人世的沧桑、无常,‘浮生若梦’的佛教思想。”《红楼梦》的动人之处,正是讲人生的某种无奈,让失意者有了更深的体悟。这种“人生如梦”的思想,唐传奇《枕中记》中也有所表达。卢生在旅社里枕一奇枕,梦中历经种种:中举,多次升官,娶妻生子,位极人臣,八十善终。卢生一枕黄粱的美梦,正如贾宝玉幻游太虚幻境:人生无常如镜花水月,度过波涛起伏的一生;梦醒时分,一切都成空;再多的繁荣、再多的富贵,最后都归于寂灭。
青春富贵皆是一场梦。贾宝玉出家,可谓看透了红楼一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巍峨的高峰。因此,从唐传奇的故事黄粱一梦、南柯一梦,直到《红楼梦》的太虚幻境,都呈现出人生如梦的图景。《红楼梦》续书在结尾阐释曹雪芹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时,设置大地上一片大雪,贾宝玉身披大红斗篷,在雪地里向父亲辞别,随一僧一道飘然而去,一声弹唱,归彼大荒。结尾“大地”“雪地”“红日”的意象,一片苍茫,不可谓不震撼人心。
《红楼梦》里也有几次祭奠,似乎与“一尊还酹江月”的祭奠,遥相呼应,异曲同工。不知600多年后的曹雪芹是否从苏子的“酹江月”中得到启发,而在小说里有所阐发。金钏受辱跳井而死,宝玉一直心里有愧。一次宝玉为祭奠金钏,一大早出了城门,跑了好远的路,最终到水仙庵井台祭祀。回到贾母处看《荆钗记》,听到黛玉评价《男祭》说,不管在哪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做什么?俗话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哪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宝玉听了,却又发起呆来。此时黛玉的话,应该说中了宝玉的心思,何必舍近求远?因此到了小说五十八回,藕官在大观园里烧纸祭奠菂官时被下人抓住要遭受惩罚时,宝玉替她解了围,后来还让芳官转告她:“……以‘诚心’二字为主。即值仓皇流离之日,虽连香也无,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随便有清茶便供一盅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而到了小说七十八回,贾宝玉在大观园看见池上芙蓉,忽然想到死去的晴雯,想到古人云:“潢污行潦,荇藻苹蘩之贱,可以羞王公,荐鬼神”;原不在物之贵贱,只在心之诚敬而已。宝玉这次受到之前祭祀的启发,再不去偏远之处祭奠,也不用其他祭品,而是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以祭奠晴雯。
《念奴娇》下阕直接出现的人物有周瑜、小乔、苏轼。假如我们将“多情应笑我”中的“多情”,理解为“多情人”,即苏轼亡妻王弗,似乎更具对称美:周瑜赤壁大战时,英雄有美人相伴,踌躇满志;而苏轼被贬黄州,爱妻早亡;两者形成强烈对比。苏轼遥想周瑜当年,穿越到赤壁古战场,亡去的爱妻忽然看到他,笑他“早生华发”,顺理成章。通过两两映衬,表现周瑜年轻有为、英姿奋发、建功立业者的英雄形象,以衬托词人壮志未酬、妻子早逝、早生华发、年华虚掷的形象。在感情沉郁、抑郁沉挫中词人道出了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余音袅袅。
所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面上是祭奠江月,其实可以理解为苏子借酒祭奠亡妻,借酹江月来浇自己心中之块垒。通过对比,借用妻子以嘲笑东坡没有周瑜那般年轻有为,以一种戏谑式的欢乐写悲情——所谓“知己难求”,尤其是红颜知己。如此解读,似乎更显出东坡的诙谐幽默。正如蒋勋所说:“了解东坡如何自我调侃、自我嘲笑里完成一种毁誉之外的豁达。”
林语堂《苏东坡传》里也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蒋勋还说,豪放的大架构里都不失细节的温柔婉约。没有细节的婉约,豪放就只是粗鲁了。英雄、美人、豪放词,更符合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情趣。或许我们还可以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词句来反证:“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红巾翠袖”,原是少女装束;借代美人,指红颜知己。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连美人都没有,更别说同情与慰藉了。
古人云:“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苏子的“酹江月”可谓意蕴丰富,表面上是凭吊江月(江神、月神),其实是凭吊英雄周瑜,凭吊青春的逝去,抑或是凭吊自己的壮志难酬,甚至是凭吊亡妻。但不论凭吊什么,结果是相同的,那就是苏轼从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
写吊古诗词时,作者的心绪越复杂,越会写出意蕴深刻的作品。由于作品内容丰富、情感复杂,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因此,今人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尾句“一尊还酹江月”,甚至有截然相反的情况:或表达豪放中的悲观情怀,或表达积极乐观旷达的情怀,或乐观、悲观兼而有之等。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释“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祭洒在地上,表示凭吊。
“酹江月”即“凭吊江月”,窃以为显得太过简单。
阅读作品,需要知人论世。史料记载,苏轼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其实这是变相拘禁;薪俸也少得可怜。因为生计问题,苏轼亲自开荒东坡,这才有了“东坡居士”的称号。被贬黄州期间,苏轼的情感有所波动,乃人之常情。《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有云,人生常有几个阶段: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是入世哲学、儒家那一套,求功名利禄,治国平天下;到了中年,大概受了挫折,官也丢了(或被贬了),于是道家来了,点你一下,有所醒悟;到了最后,要解脱,超脱人生境界的时候,佛家就来了。过去的中国人,拥有儒、道、释三个阶段并不冲突;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三样哲学都有,三者相生相克、互用互补。所以中国人既有出世情怀,又有入世的态度。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我们的人生常有一种徘徊迟疑的态度。
人生没有永远不变的生活,最后都随着时间而崩坏。从儒家、道家、佛家中汲取能量,郁闷的苏轼最终在自然山水、清风明月中获得了精神慰藉,得到暂时的解脱。“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不可为而为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东坡最终借清风、明月而获得解脱。正如《念奴娇》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结尾“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遥相呼应。
司马迁《报任安书》有云:“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落魄无助之时,人的心态复杂多变,士子常借书写他人来表达自我情怀。正因苏轼在黄州复杂的心态,赤壁的美学思想在后代影响深远,尤其对杨慎《临江仙》、曹雪芹《红楼梦》等影响极大。
杨慎词作《临江仙》,直接从东坡《念奴娇》获得灵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曾经的状元杨慎,因正直而被贬云南数十年,儒家建功立业的思想早已幻灭;尤其人生已至晚年,不得不转向道家。一壶浊酒中,杨慎借“白發渔樵”看穿历史,在“笑谈”儒家人间功业中,娓娓道出达观的人生姿态,道出历史兴亡的内在本质。冥冥之中,“渔樵”也具有了哲学家的本质,在青山绿水中,隐隐代表了道家思想。《射雕英雄传》二十九、三十回里,金庸虚构南帝“一灯大师”的四个高徒为“渔”“樵”“耕”“读”,虽为小说家言,实也隐射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影响。
人生面临入世和出世的两难。没有什么东西是长久的,“无常”才是生命的常态。《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云:“《红楼梦》的中心主题是贾府的兴衰、大观园的枯荣,最后指向人世的沧桑、无常,‘浮生若梦’的佛教思想。”《红楼梦》的动人之处,正是讲人生的某种无奈,让失意者有了更深的体悟。这种“人生如梦”的思想,唐传奇《枕中记》中也有所表达。卢生在旅社里枕一奇枕,梦中历经种种:中举,多次升官,娶妻生子,位极人臣,八十善终。卢生一枕黄粱的美梦,正如贾宝玉幻游太虚幻境:人生无常如镜花水月,度过波涛起伏的一生;梦醒时分,一切都成空;再多的繁荣、再多的富贵,最后都归于寂灭。
青春富贵皆是一场梦。贾宝玉出家,可谓看透了红楼一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巍峨的高峰。因此,从唐传奇的故事黄粱一梦、南柯一梦,直到《红楼梦》的太虚幻境,都呈现出人生如梦的图景。《红楼梦》续书在结尾阐释曹雪芹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时,设置大地上一片大雪,贾宝玉身披大红斗篷,在雪地里向父亲辞别,随一僧一道飘然而去,一声弹唱,归彼大荒。结尾“大地”“雪地”“红日”的意象,一片苍茫,不可谓不震撼人心。
《红楼梦》里也有几次祭奠,似乎与“一尊还酹江月”的祭奠,遥相呼应,异曲同工。不知600多年后的曹雪芹是否从苏子的“酹江月”中得到启发,而在小说里有所阐发。金钏受辱跳井而死,宝玉一直心里有愧。一次宝玉为祭奠金钏,一大早出了城门,跑了好远的路,最终到水仙庵井台祭祀。回到贾母处看《荆钗记》,听到黛玉评价《男祭》说,不管在哪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做什么?俗话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哪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宝玉听了,却又发起呆来。此时黛玉的话,应该说中了宝玉的心思,何必舍近求远?因此到了小说五十八回,藕官在大观园里烧纸祭奠菂官时被下人抓住要遭受惩罚时,宝玉替她解了围,后来还让芳官转告她:“……以‘诚心’二字为主。即值仓皇流离之日,虽连香也无,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随便有清茶便供一盅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而到了小说七十八回,贾宝玉在大观园看见池上芙蓉,忽然想到死去的晴雯,想到古人云:“潢污行潦,荇藻苹蘩之贱,可以羞王公,荐鬼神”;原不在物之贵贱,只在心之诚敬而已。宝玉这次受到之前祭祀的启发,再不去偏远之处祭奠,也不用其他祭品,而是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以祭奠晴雯。
《念奴娇》下阕直接出现的人物有周瑜、小乔、苏轼。假如我们将“多情应笑我”中的“多情”,理解为“多情人”,即苏轼亡妻王弗,似乎更具对称美:周瑜赤壁大战时,英雄有美人相伴,踌躇满志;而苏轼被贬黄州,爱妻早亡;两者形成强烈对比。苏轼遥想周瑜当年,穿越到赤壁古战场,亡去的爱妻忽然看到他,笑他“早生华发”,顺理成章。通过两两映衬,表现周瑜年轻有为、英姿奋发、建功立业者的英雄形象,以衬托词人壮志未酬、妻子早逝、早生华发、年华虚掷的形象。在感情沉郁、抑郁沉挫中词人道出了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余音袅袅。
所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面上是祭奠江月,其实可以理解为苏子借酒祭奠亡妻,借酹江月来浇自己心中之块垒。通过对比,借用妻子以嘲笑东坡没有周瑜那般年轻有为,以一种戏谑式的欢乐写悲情——所谓“知己难求”,尤其是红颜知己。如此解读,似乎更显出东坡的诙谐幽默。正如蒋勋所说:“了解东坡如何自我调侃、自我嘲笑里完成一种毁誉之外的豁达。”
林语堂《苏东坡传》里也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蒋勋还说,豪放的大架构里都不失细节的温柔婉约。没有细节的婉约,豪放就只是粗鲁了。英雄、美人、豪放词,更符合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情趣。或许我们还可以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词句来反证:“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红巾翠袖”,原是少女装束;借代美人,指红颜知己。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连美人都没有,更别说同情与慰藉了。
古人云:“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苏子的“酹江月”可谓意蕴丰富,表面上是凭吊江月(江神、月神),其实是凭吊英雄周瑜,凭吊青春的逝去,抑或是凭吊自己的壮志难酬,甚至是凭吊亡妻。但不论凭吊什么,结果是相同的,那就是苏轼从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