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成才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in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现今教学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作为高中老师,应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多种教学措施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简要论述了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措施,目的在于更好的帮助学生发展,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夯实基础。
  关键词:高中 音乐教学 质量 培养
  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现今课程改革速率的逐步加快,音乐教学也出现了革新,作为高中音乐老师,应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以下简要针对高中音乐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一、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作为高中音乐老师,应结合学生们的真实水平及认知能力,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相适应,预防出现抑制学生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情况发生。教学过程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教师在进行教学期间,应合理选取课程知识点,注意难易程度,对不同音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们的鉴赏能力。不仅需要让学生夯实基础的音乐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例如:教师在初步讲解音乐知识时,可以先以培养学生们的欣赏能力为主,利用节奏分明的音乐作品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感知音乐内涵。教师需要利用为学生播放轻松、快活、悲伤等风格的曲目让学生互相交流内心感受。通过一段时间的音乐鉴赏,学生们的音乐水平获取了一定的成功,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由音乐感知相鉴赏音乐像过渡,体会音乐的内涵。学生们在学习音乐时可以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深入理解演奏者所要表述的内心感受。例如:教师在讲解“流水”古琴曲目时,就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古琴的特点、音色,演奏方法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初步对古琴有大致了解,为后续音乐鉴赏奠定基础。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为学生创建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可以更直观的同作者进行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对音乐曲目的理解。再例如:教师在讲解“金蛇狂舞”曲目相关知识内容时,就可以由更广阔的空间入手,为学生讲解音乐制作的社会大环境、作曲家的个人经历、曲风、创作意图等内容,帮助学生由整体对曲目有所了解,之后进行音乐赏析,实现心灵的共鸣,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才能。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期间,应有规划、有步骤的进行,逐步提高音乐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发展。
  二、对音乐作品的特点及形象进行整合,增强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
  在传统的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多采用理论讲解的方法,依照课本内容生搬硬套的讲解相应知识点,学生的思想被禁锢在狭隘的空间中,抑制了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后续发展。对于音乐来讲,其自身就是一门注重个性、强调自由的艺术,对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及创新思维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高中音乐老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们的想象力进行重点培养,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水平,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发展夯实基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入手:
  (一)创建教学场景,让学生体会音乐中蕴藏的抽象意境
  对于音乐来讲,其同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存在较大的差别,更为抽象、朦胧,学生们掌握起来十分困难,从而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作为高中音乐老师,应善于为学生创建学习场景,将抽象、朦胧的音符变得更加具体、直观,让学生能够在节奏、音色、和声等音乐要素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据相关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民族类音乐时,经常感觉枯燥、乏味,无法提起学习积极性。而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建特定的情景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教师在讲解“梁祝”音乐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梁祝的经典爱情故事,让学生对其有大致了解,之后再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学习相关知识点,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对比的方法增强学生们的感悟能力
  在进行艺术鉴赏过程中,对比分析的方法是较为常用的措施之一,唯有经过比较,才可以发觉艺术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同样,进行音乐学习也是如此。经过对中西方音乐、古今音乐的对比,找寻其存在的关联,学生们就很容易发现音乐曲目中蕴藏的特性。所以,作为高中音乐老师,在讲解课程知识点期间,应善于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让音乐更加具象化、突出化,并且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创建轻松、欢快、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民歌”相关知识点时,就会发现在不同的地区,其民歌的音乐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别,并具备较强的地域特性,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民歌的这一特点,利用对比分析的发方法让学生对民歌的特点有所了解,从而更加深入的掌握相关音乐内容。例如:我国民歌“茉莉花”是较广为流传的曲目,同一首歌,在南方与北方的演唱就存在很大的差别。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些茉莉花的歌曲,让学生猜测是南方还是北方的作品,然后针对歌曲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一般北方的民歌曲调较为干脆、旋律更为欢快,从而表现出北方民众们明快的性格及爽朗的个性;而南方的民歌曲调多婉转优美,内容较为含蓄,体现出北方民众的婉约个性。通过对歌曲的对比分析,学生们可以更直观的感受音乐的差别,扎实的记忆相应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发展夯实基础。
  三、结语
  伴随着现今新课程改革速率的逐步加快,教学内容及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作为高中英语老师,应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主动的进行音乐学习,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才能,为学生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牛晓琳.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艺术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2]徐茜.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提高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3]冷姿萱.中国大陆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教育性”与“教学性”问题探讨[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其他文献
本文从贝多芬晚期作品概括入手,结合维也纳会议后奥地利的文化环境,以及贝多芬个人晚年的生活境遇和精神状况,来探讨贝多芬晚期创作的精神内涵。
摘要:歌唱是人类表现情感的手段之一,情感表达越真实,其感染力越强。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种类的情感,在歌唱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歌唱艺术的目的是以情动人。在训练和演唱时,歌唱者对所演唱的作品进行合理的再创造,将吸气训练与作品的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并通过音色来表现等方式,是歌唱中情感表达的有效方式。本文结合前辈的研究成果和演唱经验,对于演唱中如何完美地表达情感做出探讨。  关键词:歌唱艺术
摘要: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针对性、主观性。每个学生、甚至每个学生的各个阶段,以及每节课程中,学生的反应都比较难以预知,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实施不同教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 声乐教学 因材施教 教育教学  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针对性、主观性。每个学生、甚至每个学生的各个阶段以及每节课程中,学生的反应都比较难以预知,需要根据学
霍金森领导哲学概念上所提出的核心内容:第一,价值优先;第二,情感分析;第三,价值审查;第四,情感控制;第五,责任感。总之,管理就是领导,领导就是管理。霍金森领导哲学的精髓还
乡村社会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参照,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从以前传统计划的乡村治理模式向开放流动治理机制转变。在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的改革创新之路上,“枫桥经验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理念已逐渐应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应用多元文化理念,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培养音乐素养,提高文化修养,实现全面发展。然而,在音乐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则重点探讨在文化视域的音乐教育。  关键词:多元文化 音乐教育 研究  音乐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因而我国的音乐教育承载了对我国文化进行继承、传播的重要作用,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重
摘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大纲的要求,为增进学生对音乐的认识、理解、鉴赏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索,同时让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性音乐知识,逐步形成受益终身的音乐欣赏能力,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交往与发展的合格人才。  在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感知音乐。发挥音乐教育特殊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合理
声乐心理学中的"移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表现。民歌中对于这种心理要素的注重,是体现民间艺术的艺术价值与生活、生产文化的重要方式。
雄安新区与京津冀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成立雄安新区之前,政府对它们的支持力度不均衡。京津冀融合发展遇到瓶颈,缺乏新力量的带动。促进京津冀区域融合发展将是一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