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口语交际教学课《请教》为例,论述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明确目标,把握交际方向;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际情境;迁移运用技巧,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交流和运用。
【关键词】口语交际 目标 情境 请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5A-0122-02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在现代社会,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尤显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精准确定目标是前提,创设情境学习是核心,迁移运用方法是关键。下面,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请教》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谈笔者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目标,把握交际方向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一到三年级每一册都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课,交际话题各有侧重点,既有着重于发展学生口语叙述能力的独白类话题,也有侧重于培养交流讨论能力的对话类话题,还有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交际任务和功能性话题。不同类型的交际话题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从不同角度推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统编教材依托各种交际话题,建构起系统连贯的口语交际目标体系,各个年段的目标互有勾连,呈螺旋式上升梯度发展,逐步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交际原则和交际礼仪,最终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在上册口语交际课主要培养他们“敢说”和“注意听”,到了下册就要“说清楚”和“听清楚”,对“听”和“说”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二年级侧重培养学生“说清楚”和“听明白”,从“清楚”到“明白”有了质的提升。到了三年级,更是从倾听、表达和应对这三个角度推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树立起目标意识,明确目标侧重点,依据目标设计有效的任务驱动,组织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教材中的每一次交际活动都以“小贴士”的方式呈现至少两项重要的交际原则,这些原则以倾听、表达、应对几个维度为出发点,都可以迁移运用到日常生活交际当中。换而言之,这些交际原则就是口语交际课的核心任务和要落实的具体目标。
口语交际《请教》一课,让学生学习通过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材中“小贴士”明确揭示本课的两个训练目标,即“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在一年级下册《请你帮个忙》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会了“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的使用方法,以及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动物》一课的目标之一是“对感兴趣或有疑问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由此可见,《请教》一课的教学目标并不孤立存在,而是建立在口语训练目标之上,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发现目标的前后勾连,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和组织相应的课堂口语交际活动。
二、创设情境,学习交际规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需要学习和指导,但不是通过生硬的说教来传授方法。教师要创设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交际情境,提出恰当而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各种情境的交际行为。
为了引出话题和打开学生的思路,《请教》一课用泡泡图的方式,提出了两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我经常丢三落四,上课了才发现忘带作业本,出去春游又忘记带水……”“邻居小辉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他把我的足球借走了,到现在都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我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这两个都是学生在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选择本班学生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视频、微课或师生模拟对话的形式,演示向别人请教的恰当方式,给学生提供学习范例。
情境的演示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触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围绕“向别人请教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一问题开展小组讨论,通过师生交流,整理出向别人有礼貌请教的“小秘籍”:要用上礼貌用语,找准提问的时机,请教时要把问题说清楚,别人说话时要注意倾听,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记得向帮助你的人表示感谢等。通过情境演示和小组交流,学生对“如何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进行了方法的探究和建构,“请教小秘籍”是学生在本节课练习的标准和评价的依据,要将其贯穿整个课堂的学习。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是《请教》一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难点,可通过微课展示“问路”这一情境。小朋友向一位老爷爷问路,老爷爷指路时用了“向东走”“往北走”等方位词,小朋友听得一脸茫然,大部分学生也表示没听明白。于是,教师把问路的情境在课堂中再现。教师扮演指路的老爷爷,学生对刚才没听明白的地方进行追问,具体情境对话如下。
生:爷爷,我没听明白,您能不能再说一遍?
师:好的,爷爷就再说一遍。你在前面的十字路口往东走,经过一家新华书店就往北走,一直走到第二个红绿灯路口就到了。
生:爷爷,您说的“往东走”在十字路口是往哪边走呢?
师:原来你是分不清东南西北啊。爷爷这么和你说吧,在十字路口往右走,到了书店就往左拐到第二个红绿灯路口,你听明白了吗?
生:爷爷,我听明白了,谢谢您!
师:不用谢!
……
问路是生活中常见的口语交际面画。在模拟问路情境中,學生学会了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不明白的地方进行及时追问,一次追问没听明白就继续进行二次、三次追问,直到最终把问题解决。这一“追问”的训练,不是装模作样的“演”,而是实实在在的“练”,培养了学生在交际中主动交往、积极应对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创设其他交际情境,使学生有机会面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交际对象和交际话题,学习实现交际目标的方法和路径,学会遵守交际规则,不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三、迁移运用,提升交际能力
有了情境学习基础,学生学习了如何向别人有礼貌地请教。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在生活或学习等方面,最困扰自己的一个问题向大家请教。从“解决别人的问题”到“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一个迁移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将方法内化成为自我技能的过程。“请教小秘籍”提到的“礼貌用语”“表示感谢”等,是三年级学生已能熟练掌握并能运用的,属于认知的“舒适区”;而“及时追问”和“找准时机”则是他们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的交际技能,属于认知的“学习区”。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挑战“学习区”,在情境演示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别人请教,并就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进行追问。就这样,学生自觉运用课堂上学到的交际原则,进行你来我往口语交际练习,不仅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也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口语交际学习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口语交际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
对于口语交际教学,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课堂有情境,方法可迁移”,要善于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话题,创设符合生活语境的交际情境,为学生搭建起学习的平台,练就在生活中用得着的交际技能,具备文明、和谐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责编 杨 春)
【关键词】口语交际 目标 情境 请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5A-0122-02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在现代社会,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尤显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精准确定目标是前提,创设情境学习是核心,迁移运用方法是关键。下面,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请教》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谈笔者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目标,把握交际方向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一到三年级每一册都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课,交际话题各有侧重点,既有着重于发展学生口语叙述能力的独白类话题,也有侧重于培养交流讨论能力的对话类话题,还有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交际任务和功能性话题。不同类型的交际话题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从不同角度推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统编教材依托各种交际话题,建构起系统连贯的口语交际目标体系,各个年段的目标互有勾连,呈螺旋式上升梯度发展,逐步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交际原则和交际礼仪,最终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在上册口语交际课主要培养他们“敢说”和“注意听”,到了下册就要“说清楚”和“听清楚”,对“听”和“说”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二年级侧重培养学生“说清楚”和“听明白”,从“清楚”到“明白”有了质的提升。到了三年级,更是从倾听、表达和应对这三个角度推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树立起目标意识,明确目标侧重点,依据目标设计有效的任务驱动,组织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教材中的每一次交际活动都以“小贴士”的方式呈现至少两项重要的交际原则,这些原则以倾听、表达、应对几个维度为出发点,都可以迁移运用到日常生活交际当中。换而言之,这些交际原则就是口语交际课的核心任务和要落实的具体目标。
口语交际《请教》一课,让学生学习通过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材中“小贴士”明确揭示本课的两个训练目标,即“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在一年级下册《请你帮个忙》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会了“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的使用方法,以及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动物》一课的目标之一是“对感兴趣或有疑问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由此可见,《请教》一课的教学目标并不孤立存在,而是建立在口语训练目标之上,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发现目标的前后勾连,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和组织相应的课堂口语交际活动。
二、创设情境,学习交际规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需要学习和指导,但不是通过生硬的说教来传授方法。教师要创设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交际情境,提出恰当而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各种情境的交际行为。
为了引出话题和打开学生的思路,《请教》一课用泡泡图的方式,提出了两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我经常丢三落四,上课了才发现忘带作业本,出去春游又忘记带水……”“邻居小辉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他把我的足球借走了,到现在都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我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这两个都是学生在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选择本班学生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视频、微课或师生模拟对话的形式,演示向别人请教的恰当方式,给学生提供学习范例。
情境的演示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触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围绕“向别人请教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一问题开展小组讨论,通过师生交流,整理出向别人有礼貌请教的“小秘籍”:要用上礼貌用语,找准提问的时机,请教时要把问题说清楚,别人说话时要注意倾听,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记得向帮助你的人表示感谢等。通过情境演示和小组交流,学生对“如何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进行了方法的探究和建构,“请教小秘籍”是学生在本节课练习的标准和评价的依据,要将其贯穿整个课堂的学习。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是《请教》一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难点,可通过微课展示“问路”这一情境。小朋友向一位老爷爷问路,老爷爷指路时用了“向东走”“往北走”等方位词,小朋友听得一脸茫然,大部分学生也表示没听明白。于是,教师把问路的情境在课堂中再现。教师扮演指路的老爷爷,学生对刚才没听明白的地方进行追问,具体情境对话如下。
生:爷爷,我没听明白,您能不能再说一遍?
师:好的,爷爷就再说一遍。你在前面的十字路口往东走,经过一家新华书店就往北走,一直走到第二个红绿灯路口就到了。
生:爷爷,您说的“往东走”在十字路口是往哪边走呢?
师:原来你是分不清东南西北啊。爷爷这么和你说吧,在十字路口往右走,到了书店就往左拐到第二个红绿灯路口,你听明白了吗?
生:爷爷,我听明白了,谢谢您!
师:不用谢!
……
问路是生活中常见的口语交际面画。在模拟问路情境中,學生学会了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不明白的地方进行及时追问,一次追问没听明白就继续进行二次、三次追问,直到最终把问题解决。这一“追问”的训练,不是装模作样的“演”,而是实实在在的“练”,培养了学生在交际中主动交往、积极应对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创设其他交际情境,使学生有机会面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交际对象和交际话题,学习实现交际目标的方法和路径,学会遵守交际规则,不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三、迁移运用,提升交际能力
有了情境学习基础,学生学习了如何向别人有礼貌地请教。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在生活或学习等方面,最困扰自己的一个问题向大家请教。从“解决别人的问题”到“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一个迁移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将方法内化成为自我技能的过程。“请教小秘籍”提到的“礼貌用语”“表示感谢”等,是三年级学生已能熟练掌握并能运用的,属于认知的“舒适区”;而“及时追问”和“找准时机”则是他们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的交际技能,属于认知的“学习区”。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挑战“学习区”,在情境演示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别人请教,并就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进行追问。就这样,学生自觉运用课堂上学到的交际原则,进行你来我往口语交际练习,不仅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也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口语交际学习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口语交际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
对于口语交际教学,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课堂有情境,方法可迁移”,要善于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话题,创设符合生活语境的交际情境,为学生搭建起学习的平台,练就在生活中用得着的交际技能,具备文明、和谐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