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然而针对当前多数公开课的评课,与现行提倡的教学模式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协调或者矛盾。本文根据自身经历的理解从几个方面去论述,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找出平衡点,如何有效去处理教与学,达成公开课的功能。
【关键词】 公开课 教学 评价
一般来说,公开课有两大功能,一是展示好的教学方法供别人参考学习与交流;二是通过公开课来提升教师本人的教学技能。因此,作为授课者与学习者交流环节的评课尤为重要。它既体现评课者教学相长,又是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评课时,评课人往往是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适宜、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等方面进行评价。纵观这些评价,大多数是针对教者的“教”而评,鲜有从学生的“学”来评。虽说“教学相长”,但是“学”才是目的,“教”只是手段。要知道,现在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因此,是不是更应关注学生的学呢?我认为应把焦点聚在学生身上,才是一节公开课的真正意义所在。因此对于一节公开课的评价,应围绕着“教”还是围绕着“学”而评价?如何找到平衡点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与学的设计应更具有开放性
课堂不应按图索骥。除非课前有安排,要求学生如何配合,或同一节课经过多次演练,否则一节课很难完全按教学设计进行授课,特别是对课堂把控能力欠缺的新教师。教师如何教,是教师先写好教案,然后依教案教学,然而现在教育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于是又有了导学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经常看到在公开课中,任课老师担心学生突然冒出事先未设计的问题而影响教学“顺利”進行。换句话说就是很怕走出了教学设计圈外。通常正常的一节课,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会衍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设计中没想到的,但在课堂进行时也应审时处理。因此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依“剧本”演故事。“剧本”就是教学大纲,表演者是学生,教师只是导演。对于一节课来说,剧本基本上定了,若要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要靠教师引导学生尽情发挥其“演技”。我看到很多教学设计都设有老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还有设定在哪个时间点所发生的行为。这种“理想化”的设计,不但禁锢了老师的思想,还约束了学生的思考;虽然这样有利于课堂的进行,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难达成理想的教学目的。因此,教与学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
2.课堂评价的方式应更具有多元化
常听到有人说:这节课结束时没有进行总结,所以这节课不够完整。这类评价完全没有必要。一节课的完整性固然很重要,但完美处理一节课的容量、达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更重要。因为往往起到教学作用的不是有头有尾,而可能是教学中的某个环节。如:讲到加速度概念时,学生当中产生了很多疑问,而有些疑问不在老师的设置范围内,如何处理呢?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处理好学生的疑问再进行下一步教学。二是绕过问题按教案顺利完成教学。处理完学生的“额外”疑问可能导致一节课的不完整。公开课上,多数老师会选择跳过这些问题而追求完成教学,然而这恰好是学生“学”的过程。因此不能为了完成“教”而放弃了“学”,这样处理方法可能恰好把学生的热情浇灭了。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某个特定的情境里触发了学生心弦而产生的一个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处理所发现的问题比耽误这节课完整性的影响更重要。与其用“完整性”来衡量一节公开课的成功,还不如将视线转到如何引起学生发现问题的这个点上更有意义。因为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教学设计具有开放性,课堂评价应更具有多元化。我们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形成等因素来评价课堂效果。
3.应从评教师的“教”转向评学生的“学”
听完一节公开课,很多评课老师都是说这个点应该怎么怎么教,那个知识点教师应该怎么处理等意见,各人将自已的教学方案都说出来,什么讨论式、启导式等教学方法以课室论剑的方式在比教学。并且非常关注任课教师有没有熟练掌握大纲的重点、难点,这种是非常传统的评价,是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为主体。其实同样的一节课在不同的班上会由于学生认知、班风学风等差异,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一节课老师讲得很精彩,学生如同听故事一般,学生还是不会学,那意义何在呢?那么一节公开课更应关注:学生如何学?学生的表达与关注点在哪里?学生学习出现疑问如何解决?等等。讨论这些问题是不是要比讨论如何教更有意义呢?学生在讨论中有没有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意见,有没有质疑老师问题的勇气,有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这些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更重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学会了学习比老师给他灌注知识更有意义,更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人活到老学到老,而不是被灌输到老。因此公开课更应关注学生如何学而非教师如何教。
当然,评“教”对教师的成长也有一定的功效,但不应功盖过主。
以上论述,请还公开课一个公道。剥开外衣让公开课跟平时上课一样,以学生为主体,避免按图索骥。请别为一节课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了课堂的功能。应关注主体,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而“教”,为达成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而“教”。
【关键词】 公开课 教学 评价
一般来说,公开课有两大功能,一是展示好的教学方法供别人参考学习与交流;二是通过公开课来提升教师本人的教学技能。因此,作为授课者与学习者交流环节的评课尤为重要。它既体现评课者教学相长,又是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评课时,评课人往往是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适宜、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等方面进行评价。纵观这些评价,大多数是针对教者的“教”而评,鲜有从学生的“学”来评。虽说“教学相长”,但是“学”才是目的,“教”只是手段。要知道,现在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因此,是不是更应关注学生的学呢?我认为应把焦点聚在学生身上,才是一节公开课的真正意义所在。因此对于一节公开课的评价,应围绕着“教”还是围绕着“学”而评价?如何找到平衡点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与学的设计应更具有开放性
课堂不应按图索骥。除非课前有安排,要求学生如何配合,或同一节课经过多次演练,否则一节课很难完全按教学设计进行授课,特别是对课堂把控能力欠缺的新教师。教师如何教,是教师先写好教案,然后依教案教学,然而现在教育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于是又有了导学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经常看到在公开课中,任课老师担心学生突然冒出事先未设计的问题而影响教学“顺利”進行。换句话说就是很怕走出了教学设计圈外。通常正常的一节课,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会衍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设计中没想到的,但在课堂进行时也应审时处理。因此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依“剧本”演故事。“剧本”就是教学大纲,表演者是学生,教师只是导演。对于一节课来说,剧本基本上定了,若要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要靠教师引导学生尽情发挥其“演技”。我看到很多教学设计都设有老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还有设定在哪个时间点所发生的行为。这种“理想化”的设计,不但禁锢了老师的思想,还约束了学生的思考;虽然这样有利于课堂的进行,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难达成理想的教学目的。因此,教与学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
2.课堂评价的方式应更具有多元化
常听到有人说:这节课结束时没有进行总结,所以这节课不够完整。这类评价完全没有必要。一节课的完整性固然很重要,但完美处理一节课的容量、达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更重要。因为往往起到教学作用的不是有头有尾,而可能是教学中的某个环节。如:讲到加速度概念时,学生当中产生了很多疑问,而有些疑问不在老师的设置范围内,如何处理呢?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处理好学生的疑问再进行下一步教学。二是绕过问题按教案顺利完成教学。处理完学生的“额外”疑问可能导致一节课的不完整。公开课上,多数老师会选择跳过这些问题而追求完成教学,然而这恰好是学生“学”的过程。因此不能为了完成“教”而放弃了“学”,这样处理方法可能恰好把学生的热情浇灭了。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某个特定的情境里触发了学生心弦而产生的一个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处理所发现的问题比耽误这节课完整性的影响更重要。与其用“完整性”来衡量一节公开课的成功,还不如将视线转到如何引起学生发现问题的这个点上更有意义。因为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教学设计具有开放性,课堂评价应更具有多元化。我们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形成等因素来评价课堂效果。
3.应从评教师的“教”转向评学生的“学”
听完一节公开课,很多评课老师都是说这个点应该怎么怎么教,那个知识点教师应该怎么处理等意见,各人将自已的教学方案都说出来,什么讨论式、启导式等教学方法以课室论剑的方式在比教学。并且非常关注任课教师有没有熟练掌握大纲的重点、难点,这种是非常传统的评价,是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为主体。其实同样的一节课在不同的班上会由于学生认知、班风学风等差异,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一节课老师讲得很精彩,学生如同听故事一般,学生还是不会学,那意义何在呢?那么一节公开课更应关注:学生如何学?学生的表达与关注点在哪里?学生学习出现疑问如何解决?等等。讨论这些问题是不是要比讨论如何教更有意义呢?学生在讨论中有没有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意见,有没有质疑老师问题的勇气,有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这些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更重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学会了学习比老师给他灌注知识更有意义,更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人活到老学到老,而不是被灌输到老。因此公开课更应关注学生如何学而非教师如何教。
当然,评“教”对教师的成长也有一定的功效,但不应功盖过主。
以上论述,请还公开课一个公道。剥开外衣让公开课跟平时上课一样,以学生为主体,避免按图索骥。请别为一节课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了课堂的功能。应关注主体,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而“教”,为达成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