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边疆地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现状
   (1)作文教学只为考试服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应试"痕迹颇深,表现出严重的功利性,学生作文缺失个性,成为千篇一律的考试作文。
   (2)作文教学过程中偏重于或局限于作文知识的传授和技巧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作文素养的提升。
   (3)部分教师作文教学松散,没有预先的全盘考虑,无系统写作计划,作文课上,随手拈来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写,或是零星的讲点作文技巧让学生练,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4)课堂仍以“教师,黑板为中心”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失去写作文的兴趣。
   (5)作文批改不详,大多只根据作文篇幅打上一个“神仙分”,写上一个日期;讲评畸形,教师在写作之前,缺乏有效的指导,在写之后大多只展示一下好的作文,或介绍一下观后感,或解释一下考试时作文打分标准,缺少必要的讲评。
   2、学生的写作现状
   (1)学生普遍对写作文不感兴趣或兴趣不浓,一提起作文就头疼,不知道如何下笔。
   (2)学生所写的作文大多只局限于农村生活题材,视野狭窄,立意不深,取材俗套,语言空洞,行文按老师提供给的模式套化。
   (3)绝大部分作文水平低下,大部分作文只会叙述一件简单的生活琐事,并且结构层次不明,叙述语句不通,错别字较多,乱涂乱画严重,文面十分的不好看。
   (4)抄袭现象严重。因为可供农村学生阅读的书籍贫乏,他们的知识容量也就相应地变小,学生作文时“无米下锅”, 自然就只能按照作文的要求整篇或者部分抄袭已有作文范文应付老师。
  (5)作文中出现了虚构内容、拔高立意的现象。学生虽然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但为了交作文和考试就不得不编造,于是作文中就出现了大量以“贫困生”、“残疾人”,甚至是“单亲家庭”“、孤儿”等为题材的文章,但作文却语言干瘪,情感干枯,难以动人。
   二、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改变的对策
   要想改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我们就必须改变:
   1、转变教学观念,张扬语文学科的个性,变“课堂作文”为“生活作文”。
   要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首先要改变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不能只搞作文的“应试教育”,其次要把作文教学与农村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打破传统“封闭式”的作文方式,引导学生从课堂中、学校中走出来,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提高作文指导课和讲评的实效。
   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从写作实际出发,认真作好每一节作文指导课和作文讲评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引导,鼓励让学生放手去写,写自己想写的话,“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3、抓好阅读这条线,引导学生从课文里找作文教材,做到活学活用。同时,指导学生,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提供学生喜欢读、适合读的图书,丰富拓展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积累写作素材。
   4、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开展与作文教学相关的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
   (1) 搞好校园广播、演讲会和辩论会等宣传活动,反映新人新事,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作文的乐趣。
   (2) 创办班刊或校刊,让学生亲自参加撰稿、编辑、排版、装订等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3) 举办作文竞赛活动,在竞赛中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
   5、立足农村写农村,素材走农村特色之路
   立足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有意识地把“书本”与“乡土”紧密联系起来,把来自身边的乡土资源融合到作文教学中,为作文教学独辟蹊径。
   (1)采集乡俗民风,写自己熟悉的事 。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农家农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村俗、民风。许多乡俗民风,随社会的发展,还增添了新的内涵。因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2)观察农村景色,写自己看到的景。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就能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这样也避免了“闭门造车”,胡编乱造。
   (3)收集民间俗话农谚,感受语言气息。
   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学习农村的谚语、俗语,积累写作素材,写进自己的作文里。
   (4)引导学生观察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现代文明发展对农村生活的冲击,感受时代的气息,丰富写作题材,扩展写作的空间。
   6、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相互连接的关系,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也不断扩大,他们不但在校园里、家庭里和社会上建立了一定的人际关系,而且由于近年来电脑设备渐渐步入农村,学生上网的机会也慢慢增多,部分学生有机会建立人机关系。在人际对话和人机对话的过程当中,学生往往参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思维碰撞,信息集约,他们的思维角度、深度不断变化,思维品质得到优化,思想逐步摆脱幼稚偏激,看待事物,分析问题逐步趋于客观全面。经历了深层次的思辩,能够写出更为成熟的东西来。
其他文献
一、教学背景   那天是一个夏天下午的课,我刚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学生已经趴在课桌上一大片了。我开始讲授现代诗歌《夜》时,我注意到虽然学生齐刷刷在 位置上端坐着,但他们的眼神有点散漫冷淡,甚至还带有困倦的情绪。我立刻意识到原先设定的教学环节有了纰漏,显得枯燥呆板,便果断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一改老师的讲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这首诗歌内容浅显,我要求他们先自由朗读说说夜的特点,接着就让学生改写诗歌
期刊
那年我刚参加工作,带着满腔的热情,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来到一所乡村小学担任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初衷是是要做一位好老师的,然而我却犯了一个错误,一个很大的错误。   初次上任他们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上课了,我在黑板上写字,转过身来不见了一位学生,就在我不知所措时,教室后面传来了一阵笑闹声,原来他是从座位下面钻到后面去了;取暖季节到了,我下午刚给教室里配发了炉具,第二天早晨他们已经在打快板,是用
期刊
生态语文课堂的构建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形式,而这种生本形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更要尊重语文课堂的本质要求。所谓“生态”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健康模式,不受外界过多的干扰,以尊重学科内涵为核心。我觉得生态语文课堂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形成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   一、生态语文课堂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态语文课堂的前提应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情
期刊
一、宏观把握作文教学整体结构,密切配合阅读教学实践材料  1、运用讲读课文,渗透写作方法  作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讲读课文,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渗透写作方法:  ①从讲读课文中,探究课文写作技巧。在授课前,将单元作文训练要求化整为零,有计划地分散在具体的课文中,结合课文内容系统探究写作技巧。  ②从典型例段中,领悟表达的具体技巧。如《苏州园林》一文中的第二段是总结苏州
期刊
语文课外活动是某些教育教学专家研究的成果,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根据辩证统一的认识规律,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规定和具体要求,我们结合我校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课外活动,收到了一定的实效。   班级结合学校在每年春游及“五·一”、“五·四”等节日期间,安排不同的活动项目,如开展“五·一”劳动教育;“五·四”青年节革命传统教育,春游时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活动等。这些活动都是
期刊
㈠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关环境保护、赞美大自然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在读书中享受自然美,也应让他们明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描述的是罗布泊的今昔,表达了作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遭破坏而痛惜的心情,呼吁人类增强环保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你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增强学生的环保
期刊
一、 古文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中重要一项,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与我校学生的实际,可能更有难度。学生积累少,基础薄弱,知识面相对狭窄,为此预习在学生生活中就尤为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先在头脑中有疑方能在后续学习中有问,从而在解疑过程中认知得以深化,这也就是为什么要预习的主要原因。   二、预习什么内容呢?这个问题也不是可以泛化的,学生程度不同,预习内容也应有所侧重,这也为后续学习中的交流
期刊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至四单元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根据平时学生朗读课文存在的毛病:唱读、语句不连贯、句读停顿不恰当,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相去甚远,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朗读的要求可概括为四点十六个字:读准字音、找准重音、正确断句、流畅自然。其中找准重音和正确断句是朗读的关键环节。   1、重音   说话和朗读时,把句子中的某些词语读得较重的现象,叫语句重音,它
期刊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是中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和起点。文言文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财富。将这些珍宝传承下去,是我们全体语文老师肩负的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是必要的;对于老师而言,教授文言文是重要的。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言:“今日学生所读中国书中,今人之著作太多,古人之著作太少。
期刊
学校教育受到社会、家庭等方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日益繁盛复杂,学校教育的难度也逐步上升。在教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导致了一定数量的“后进生”的产生。在一般人心目中“后进生”似乎什么都差,是所谓的双差生,是“朽木不可雕”。那么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是不可能放弃这些所谓的差生,不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应正确地对待他们、帮助他们、对他们努力做好转化工作,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