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抬工号子;民问文化;音乐性;原生态;民间创作;张扬性
摘 要:抬工号子是广泛存在于我国山区丘陵地带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有其独特的源流,而且还有别具一格的民间音乐性、民间原生态性、民间创作性和张扬性等文化特质。
中图分类号:120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7)05—0075一04
抬工号子是一种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而产生的最古老的劳动歌谣,它不仅是较强的体力劳动与民间歌谣的有机结合,而且是音乐美与劳动美的和谐统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仁寿抬工号子是四川省政府公布的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以其为例,分析它独特的源流,并且对其民间文化特质加以阐释。
一、抬工号子源流探析
仁寿抬工号子的发源地仁寿县位于四川省中部,全县辖区以丘陵地貌为主,龙泉山脉横亘于全县,出县必须翻越高耸的二峨山,交通非常不便。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仁寿经济十分落后,当地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是沉重的石头和木材,加之当地没有养牲畜替代人力的习惯,所有物资都是靠肩挑背驮,人工搬运,这是抬工号子产生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抬工号子的源流在现存的史料里很难觅到,即使它是底层劳动话语的代表,现存的文物文献也没有直接有关抬工号子产生于何时的记载。但从考古学来看,早在远古时期甚至更早,人类便开始了劳动,倘若有劳动就有号子的逻辑成立,那么那时便有了劳动号子,其代表就是单纯的呼喊号令,这其实就是抬工号子的雏形。由于抬工号子属于民间文艺,在古人看来内容粗俗,格调低下,所以史书、文献一般不作系统记载,大都是只言片语,而且这些文献对抬工号子的记载,内容上都大同小异。如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淫辞》中日:“举大木者,前呼舆樗,后亦应之。”又如《淮南子·道应训》也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从古人记载的“舆樗”和“邪许”中,我们只能推知抬工号子很早就形成了,文献中的“大”和一“前”一“后”也告诉我们抬工号子与早期人类抬重物时的集体劳动有着直接联系,而其产生的具体时间却不得而知。俄国的民间文艺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里鲜明地提出“劳动先于艺术”、“诗歌是生活的产物”的观点。法国的伊克维兹在《唯物史观的文学论》中将普列汉诺夫的观点表达得更加清楚:“人当集体地而且韵律地劳动之时,……在起初忽发喊声,是极不清楚地声音,但其后渐渐具有调子而变化为歌声。”从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及论著中可以看出抬工号子是伴随人类集体劳动形成并在集体劳动中不断完善的,有一个“自然流露”到“有意刻画”的漫长过程。如果真要按照考古训诂学的科学性原则来看,那么有关抬工号子“生辰八字”的实证就一直是缺位的。在中国的文明史里,没有留下有关抬工号子源流方面现存而准确的结论。既然人类的劳动有个人到集体合作这样一个过程,那么抬工号子只能是在人类抬重物的集体合作劳动时才开始出现的,而非劳动出现抬工号子就出现了,但它比传统意义的劳动号子(如装卸号子、川江号子和打夯号子等)出现得要早。这是抬工劳动的原始性决定的。集体劳动虽不是抬工号子起源的唯一原因却是重要或主要原因,抬工号子同时也是坎坷不平的山区地理自然条件和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生活在山区的劳动者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充分利用力学原理,融合各种技能,将所抬物体的重量均匀地分解到每个人肩上,随着抬工的人数从两人发展到多人而形成抬工队伍,并喊号子来统一行动,从而产生抬工号子。抬工号子的回肠荡气与震撼人心,雄浑粗犷与悠扬绵长,正是山区的崇山峻岭羊肠小道所具有的特性的反映,也正是崇山峻岭羊肠小道的山区孕育了抬工号子这一旷世绝伦的民间音乐事象,是勤劳质朴的劳动者,喊出了高亢嘹亮的抬工号子。以抬工号子为代表的劳动歌谣,淋漓尽致地彰显了山区丘陵的地理特性和山里人与大自然对话的胆识与勇气。勤劳的仁寿抬工编成的抬工号子广为流传,全县60多个乡镇,共有抬工号子3万余首,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极具文化艺术价值。
二、抬工号子的民间文化特质
抬工号子不仅是在劳动中传承的口头文学,同时也是语言和音乐相互交融而成的民间艺术。它朴素而热烈,远没有那些来自达官显贵墓地文物的阴冷,其质朴简单到了最不可删节的地步;它只有简朴的民歌调,没有任何声音上故意地装扮与修饰,完全把一种无形大美深藏于简单的唱词和原始的腔调之中。其民间文化性质独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抬工号子的民间音乐性
抬工号子的民间音乐性首先表现在语调音韵的和谐上。抬工号子主要以五七言为主,以七言居多,偶尔为了意思的表达完整而用杂言,一般分上句和下句;音韵较为讲究,上句末尾一字如果是仄韵,下句末尾的字大都是平韵,平仄相对,唱起来朗朗上口。通常一首号子一个韵,如果号子较长,也有中途换韵的,但较为自然流畅。抬工号子整体上还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而且糅合川中地方次方言,其声调的四声,分别是阴平为[35],属高升调;阳平为[31],属低降调;上声为[32],属中降调;去声为[24],属中升调。其次是高亢优美的唱腔。号子唱腔分为上腔和下腔,以七字句为例,头四字为上腔,后三字为下腔,前排队伍唱上腔,后排就唱下腔,上腔的尾音未落,唱下腔的就接上腔口,称作“接腔”,这和一般劳动号子的“一领众和”式唱腔大不相同,其唱腔高亢热烈,婉转悠长。最后是抬工号子的节奏之美,民间文艺学家吴超在《歌谣缘起的动因与中介》中说:“原始人的生产活动,逐渐培养了人对于节奏和音调的特殊感觉。”这说明了抬工号子的节奏是劳动节奏的诗化,它的节奏取决于劳动的节奏和律动性。如同《礼记·郑注》所说:“古人劳役必讴歌,举大木者呼邪许。”抬工号子是伴随着集体劳动经常重复出现的有强烈节奏和简单声音的呼喊,其节奏的高低快慢随路途中的上坡下坎、转弯倒拐、路窄受阻等劳动场面的变化而变化,以此来协调行动,统一步伐,振奋精神,解除疲劳。
(二)抬工号子的民间原生态性
抬工号子,无论是其外部,还是内部,无论是形式要件,还是在内容界限上,均与以文人、宫廷、士官等为主的所谓主流精英文化保持着很远的距离和有着很深的隔膜,即使是富有人文精神的文人话语和大学话语,也依然与抬工号子保持着一种本质上的绝缘。它以轻快鲜明的劳动节奏,取代了文人创作所特有的含蓄委婉、幽美和隐喻等艺术节奏,让那种无拘无束、粗粝尖锐的特质,直接转化成审美磁场。抬工号子永远是无装饰性,永远是本真天然的民间口头文学,其感情真切自然,如明代李开先所说:“如十五国风,出诸里巷妇女之口者,情词 婉曲,自非后世诗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以其真也”。一个“真”字让多少文人作品望尘莫及。抬工号子的原生态之美还表现在语言上灵活运用当地的方言土语,凸现地方民俗色彩。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抬工号子里有的字词无法用汉字来表现,只能以拼音代替,如这首《叹口气》(节选):
人家丈夫很争气,苦巴苦做不落离。
我的丈夫犟脾气,正事不做把烟qi。
眉头吃来高丘起,脸上吃来一张皮。
“qi”在四川话中即“吃”的意思,虽无法用字表示出来,但拼音的使用使前后的音韵协调。其次是有些抬工号子中有的字别具风味,其意只在四川方言中才能得到完美表现,如《pa耳朵不靠我一个》:
千错万错自己错,不该娶个阎王婆。
心想接来伺候我,那知当了pa耳朵。
烧锅做饭全靠我,喂猪洗碗跑不脱。
说做活路她就躲,家务事儿她不做。
无事就把胭脂抹,哪管儿女死与活。
她烧烟要我点火,拿根纸捻搓一搓。
一搓二槎她冒火,我就挨到几磕磕。
叫声妻子莫打我,天晴了我给你洗裹脚。
过路人啊莫笑我,婆娘歪了莫奈何。
pa耳朵不靠我一个,沟下坝子有很多。
这首抬工号子里有几个别具一格的四川方言,“pa耳朵”在当地是怕老婆的意思,此词表现出了怕老婆的人的耳朵软,既诙谐又形象;“磕磕”的意思是踹几脚,从字面来说,描述踹得之重,像碰到石头一样;“歪”字本义为不正,在四川方言中形容人凶,不讲道理,贴切生动。抬工号子的原生态之美是它在今天不断创新的艺术殿堂里最能体现其魅力的一点。
(三)抬工号子的民间创作性
作为历史悠久的劳动歌谣,抬工号子的作者就是千千万万胸无点墨的抬工,其创作凸现劳动人民的创作特色。除借用传统的比兴手法之外,多用对偶和反复,是抬工号子修辞手法的显著特点。有时为了突出某个环境、事件或细节,强调某种属性时,抬工号子会特意重复某个句子的主要词语,甚至大量地反复用助词。在这些反复的词语中,同时会出现大量单字相叠或词语复叠的现象,以此来表达事物的状态和喊唱者的情绪。同时有很多抬工号子反复用同一字作为韵尾,这却是传统文人诗忌讳的,这些都说明抬工号子创作于民间,具有强烈的野性美、原始的活性美。抬工号子和传统民歌民谣相比,其突出特点是普遍地都比较长,通常一首号子吼下来短的也有五分钟,长的可达数小时,这主要是由劳动时间的持久性决定的。现今搜集到最长的一首抬工号子为《八仙图》,有672行,4700多字,全部唱完要数小时。
(四)抬工号子的民间张扬性
抬工号子不仅有一般劳动号子所具有的描述历史故事、宣扬伦理道德和表达爱情婚姻的内容,而且还有一部分别具特色、以描述“性”为主的花花号子。过去姑娘出嫁一般都是坐4人轿,抬工们在娶亲过程中把花花号子吼得随心所欲,既表达对新郎新娘的吉祥祝福,又把含羞的新娘调侃个够,还为婚庆倍添光彩。和传统民歌中的风流歌的敢“欲”而不敢言及文人作品中的遮遮掩掩大不一样,大多数花花号子的性描写都大胆张扬,自然本真,大有冯梦龙在《叙山歌》中所述“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特点,极具反封建礼教的色彩。请看这首《二更静》(节选):
红罗帐儿关得紧,情哥爬上奴的身。
嘴对嘴来亲又吻,红头将军入阴门。
情哥越送越有劲,越送越快痒死人。
奴把邓腰抱得紧,钢刀割颈也难分。
忽然只觉地皮震,水水儿镖进子宫城。
只听情哥出粗气,软兮软兮下了身。
综上所述,抬工号子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内容是当地的民间文学,它的唱法是当地的民间音乐,它体现的是鲜明的民风民俗。抬工号子唱出了人们的生活理想,传达出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既是巴蜀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抬工号子是广泛存在于我国山区丘陵地带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有其独特的源流,而且还有别具一格的民间音乐性、民间原生态性、民间创作性和张扬性等文化特质。
中图分类号:120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7)05—0075一04
抬工号子是一种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而产生的最古老的劳动歌谣,它不仅是较强的体力劳动与民间歌谣的有机结合,而且是音乐美与劳动美的和谐统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仁寿抬工号子是四川省政府公布的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以其为例,分析它独特的源流,并且对其民间文化特质加以阐释。
一、抬工号子源流探析
仁寿抬工号子的发源地仁寿县位于四川省中部,全县辖区以丘陵地貌为主,龙泉山脉横亘于全县,出县必须翻越高耸的二峨山,交通非常不便。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仁寿经济十分落后,当地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是沉重的石头和木材,加之当地没有养牲畜替代人力的习惯,所有物资都是靠肩挑背驮,人工搬运,这是抬工号子产生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抬工号子的源流在现存的史料里很难觅到,即使它是底层劳动话语的代表,现存的文物文献也没有直接有关抬工号子产生于何时的记载。但从考古学来看,早在远古时期甚至更早,人类便开始了劳动,倘若有劳动就有号子的逻辑成立,那么那时便有了劳动号子,其代表就是单纯的呼喊号令,这其实就是抬工号子的雏形。由于抬工号子属于民间文艺,在古人看来内容粗俗,格调低下,所以史书、文献一般不作系统记载,大都是只言片语,而且这些文献对抬工号子的记载,内容上都大同小异。如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淫辞》中日:“举大木者,前呼舆樗,后亦应之。”又如《淮南子·道应训》也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从古人记载的“舆樗”和“邪许”中,我们只能推知抬工号子很早就形成了,文献中的“大”和一“前”一“后”也告诉我们抬工号子与早期人类抬重物时的集体劳动有着直接联系,而其产生的具体时间却不得而知。俄国的民间文艺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里鲜明地提出“劳动先于艺术”、“诗歌是生活的产物”的观点。法国的伊克维兹在《唯物史观的文学论》中将普列汉诺夫的观点表达得更加清楚:“人当集体地而且韵律地劳动之时,……在起初忽发喊声,是极不清楚地声音,但其后渐渐具有调子而变化为歌声。”从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及论著中可以看出抬工号子是伴随人类集体劳动形成并在集体劳动中不断完善的,有一个“自然流露”到“有意刻画”的漫长过程。如果真要按照考古训诂学的科学性原则来看,那么有关抬工号子“生辰八字”的实证就一直是缺位的。在中国的文明史里,没有留下有关抬工号子源流方面现存而准确的结论。既然人类的劳动有个人到集体合作这样一个过程,那么抬工号子只能是在人类抬重物的集体合作劳动时才开始出现的,而非劳动出现抬工号子就出现了,但它比传统意义的劳动号子(如装卸号子、川江号子和打夯号子等)出现得要早。这是抬工劳动的原始性决定的。集体劳动虽不是抬工号子起源的唯一原因却是重要或主要原因,抬工号子同时也是坎坷不平的山区地理自然条件和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生活在山区的劳动者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充分利用力学原理,融合各种技能,将所抬物体的重量均匀地分解到每个人肩上,随着抬工的人数从两人发展到多人而形成抬工队伍,并喊号子来统一行动,从而产生抬工号子。抬工号子的回肠荡气与震撼人心,雄浑粗犷与悠扬绵长,正是山区的崇山峻岭羊肠小道所具有的特性的反映,也正是崇山峻岭羊肠小道的山区孕育了抬工号子这一旷世绝伦的民间音乐事象,是勤劳质朴的劳动者,喊出了高亢嘹亮的抬工号子。以抬工号子为代表的劳动歌谣,淋漓尽致地彰显了山区丘陵的地理特性和山里人与大自然对话的胆识与勇气。勤劳的仁寿抬工编成的抬工号子广为流传,全县60多个乡镇,共有抬工号子3万余首,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极具文化艺术价值。
二、抬工号子的民间文化特质
抬工号子不仅是在劳动中传承的口头文学,同时也是语言和音乐相互交融而成的民间艺术。它朴素而热烈,远没有那些来自达官显贵墓地文物的阴冷,其质朴简单到了最不可删节的地步;它只有简朴的民歌调,没有任何声音上故意地装扮与修饰,完全把一种无形大美深藏于简单的唱词和原始的腔调之中。其民间文化性质独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抬工号子的民间音乐性
抬工号子的民间音乐性首先表现在语调音韵的和谐上。抬工号子主要以五七言为主,以七言居多,偶尔为了意思的表达完整而用杂言,一般分上句和下句;音韵较为讲究,上句末尾一字如果是仄韵,下句末尾的字大都是平韵,平仄相对,唱起来朗朗上口。通常一首号子一个韵,如果号子较长,也有中途换韵的,但较为自然流畅。抬工号子整体上还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而且糅合川中地方次方言,其声调的四声,分别是阴平为[35],属高升调;阳平为[31],属低降调;上声为[32],属中降调;去声为[24],属中升调。其次是高亢优美的唱腔。号子唱腔分为上腔和下腔,以七字句为例,头四字为上腔,后三字为下腔,前排队伍唱上腔,后排就唱下腔,上腔的尾音未落,唱下腔的就接上腔口,称作“接腔”,这和一般劳动号子的“一领众和”式唱腔大不相同,其唱腔高亢热烈,婉转悠长。最后是抬工号子的节奏之美,民间文艺学家吴超在《歌谣缘起的动因与中介》中说:“原始人的生产活动,逐渐培养了人对于节奏和音调的特殊感觉。”这说明了抬工号子的节奏是劳动节奏的诗化,它的节奏取决于劳动的节奏和律动性。如同《礼记·郑注》所说:“古人劳役必讴歌,举大木者呼邪许。”抬工号子是伴随着集体劳动经常重复出现的有强烈节奏和简单声音的呼喊,其节奏的高低快慢随路途中的上坡下坎、转弯倒拐、路窄受阻等劳动场面的变化而变化,以此来协调行动,统一步伐,振奋精神,解除疲劳。
(二)抬工号子的民间原生态性
抬工号子,无论是其外部,还是内部,无论是形式要件,还是在内容界限上,均与以文人、宫廷、士官等为主的所谓主流精英文化保持着很远的距离和有着很深的隔膜,即使是富有人文精神的文人话语和大学话语,也依然与抬工号子保持着一种本质上的绝缘。它以轻快鲜明的劳动节奏,取代了文人创作所特有的含蓄委婉、幽美和隐喻等艺术节奏,让那种无拘无束、粗粝尖锐的特质,直接转化成审美磁场。抬工号子永远是无装饰性,永远是本真天然的民间口头文学,其感情真切自然,如明代李开先所说:“如十五国风,出诸里巷妇女之口者,情词 婉曲,自非后世诗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以其真也”。一个“真”字让多少文人作品望尘莫及。抬工号子的原生态之美还表现在语言上灵活运用当地的方言土语,凸现地方民俗色彩。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抬工号子里有的字词无法用汉字来表现,只能以拼音代替,如这首《叹口气》(节选):
人家丈夫很争气,苦巴苦做不落离。
我的丈夫犟脾气,正事不做把烟qi。
眉头吃来高丘起,脸上吃来一张皮。
“qi”在四川话中即“吃”的意思,虽无法用字表示出来,但拼音的使用使前后的音韵协调。其次是有些抬工号子中有的字别具风味,其意只在四川方言中才能得到完美表现,如《pa耳朵不靠我一个》:
千错万错自己错,不该娶个阎王婆。
心想接来伺候我,那知当了pa耳朵。
烧锅做饭全靠我,喂猪洗碗跑不脱。
说做活路她就躲,家务事儿她不做。
无事就把胭脂抹,哪管儿女死与活。
她烧烟要我点火,拿根纸捻搓一搓。
一搓二槎她冒火,我就挨到几磕磕。
叫声妻子莫打我,天晴了我给你洗裹脚。
过路人啊莫笑我,婆娘歪了莫奈何。
pa耳朵不靠我一个,沟下坝子有很多。
这首抬工号子里有几个别具一格的四川方言,“pa耳朵”在当地是怕老婆的意思,此词表现出了怕老婆的人的耳朵软,既诙谐又形象;“磕磕”的意思是踹几脚,从字面来说,描述踹得之重,像碰到石头一样;“歪”字本义为不正,在四川方言中形容人凶,不讲道理,贴切生动。抬工号子的原生态之美是它在今天不断创新的艺术殿堂里最能体现其魅力的一点。
(三)抬工号子的民间创作性
作为历史悠久的劳动歌谣,抬工号子的作者就是千千万万胸无点墨的抬工,其创作凸现劳动人民的创作特色。除借用传统的比兴手法之外,多用对偶和反复,是抬工号子修辞手法的显著特点。有时为了突出某个环境、事件或细节,强调某种属性时,抬工号子会特意重复某个句子的主要词语,甚至大量地反复用助词。在这些反复的词语中,同时会出现大量单字相叠或词语复叠的现象,以此来表达事物的状态和喊唱者的情绪。同时有很多抬工号子反复用同一字作为韵尾,这却是传统文人诗忌讳的,这些都说明抬工号子创作于民间,具有强烈的野性美、原始的活性美。抬工号子和传统民歌民谣相比,其突出特点是普遍地都比较长,通常一首号子吼下来短的也有五分钟,长的可达数小时,这主要是由劳动时间的持久性决定的。现今搜集到最长的一首抬工号子为《八仙图》,有672行,4700多字,全部唱完要数小时。
(四)抬工号子的民间张扬性
抬工号子不仅有一般劳动号子所具有的描述历史故事、宣扬伦理道德和表达爱情婚姻的内容,而且还有一部分别具特色、以描述“性”为主的花花号子。过去姑娘出嫁一般都是坐4人轿,抬工们在娶亲过程中把花花号子吼得随心所欲,既表达对新郎新娘的吉祥祝福,又把含羞的新娘调侃个够,还为婚庆倍添光彩。和传统民歌中的风流歌的敢“欲”而不敢言及文人作品中的遮遮掩掩大不一样,大多数花花号子的性描写都大胆张扬,自然本真,大有冯梦龙在《叙山歌》中所述“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特点,极具反封建礼教的色彩。请看这首《二更静》(节选):
红罗帐儿关得紧,情哥爬上奴的身。
嘴对嘴来亲又吻,红头将军入阴门。
情哥越送越有劲,越送越快痒死人。
奴把邓腰抱得紧,钢刀割颈也难分。
忽然只觉地皮震,水水儿镖进子宫城。
只听情哥出粗气,软兮软兮下了身。
综上所述,抬工号子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内容是当地的民间文学,它的唱法是当地的民间音乐,它体现的是鲜明的民风民俗。抬工号子唱出了人们的生活理想,传达出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既是巴蜀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