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三题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hu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当下不少热闹的公开课相比,贾志敏的公开课安静平和。在贾老师的课上很少见到投影设备,他也从来不放音乐,更不用视频助阵,他只用最普通的教具——一块黑板、一支笔。教师泛读、学生朗读,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说、学生写……这些属于语文的教学方法,在贾老师的课堂上都能找得到。笔者尝试从中国传统教育经验的视角来分析贾老师的一堂语文课,并管窥当下优秀语文教学对我国传统教育经验的继承。
  一、关于熟读成诵
  贾老师的公开课往往从课题入手,把读和写交融在一起实施教学,尤其是对朗读和朗读方法的指导,让人印象深刻。多读不是指读的活动简单重复,贾老师认为,读的质量标准是正确、流利、有感情。贾老师会示范读,会指导学生读的方法,如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句子,等等。把字、词、课文读通读顺,才能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来看《母亲的鼓励》一课前十分钟的教学:
  师:听说你们的字写得都很不错。谁的字写得好?我叫他上来写两个字。谁愿意?(请一位男同学上前写)写世界上最伟大的名字——“母亲”。字要写工整。(学生把“母”字的笔顺写错了)注意,笔顺错了。(另请一位同学上前写)你写对了。
  师:谁来写“鼓励”这两个字?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需要的东西,谁得到了它就是幸福的人。(一位同学上前写。“励”字写错,后在贾老师的帮助下写正确)“励”字写错了。没关系。会读吗?读一读。(生读)
  师:谁再来读?读得快一点,母亲——鼓励——(生齐读)
  师:正因为母亲是伟大的人,所以许多美好的语言都送给她。听老师说三句,学着老师的样说一说。第一句,母亲生我养我,她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第二句,母亲的怀抱是最温暖的;第三句,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不喜欢我,余下一个喜欢我的人准是母亲。歌颂母亲的话,你们会说吗?不要怕,会说的举手。好的,你们来说说看。(请四位学生站起来说)
  生:母亲给了我生命,她很伟大。
  生:母亲最爱我,母亲生了我,养了我,把我养大,母亲很伟大。
  师:说过了不要重复,好吗?再来。
  生:尽管有好多人可能不喜欢我,但是可能最喜欢我的就是母亲。
  生:母亲给了我们无限的爱,却不求一丝回报。
  师:说得太好了,再说一遍,我们掌声鼓励。(生重复)
  师:好,在“母亲”和“鼓励”之间,老师加一个“的”字,就变成一件事了。谁会读这五个字?好的,请这四位同学读读看。
  (生读“母亲的鼓励”)
  师:注意了,老师的评价是读得可以,可以就是合格。要读得深情,这么读——(师深情地范读)母亲的鼓励。
  (生再读。师示范读全文后,学生读。)
  这段开场,更多地具备当下语文课堂的元素,即从思想情感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贾老师的特点是,他不会在思想内容上打转,而是迅速进入读、写、听、说等语言训练点上来。贾老师强调反复读,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贾老师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读课文,分段读、指不同学生读、重复读。在学生读时,贾老师会在读错的地方打断,以纠正朗读的语气、重音、停顿等等。他会告诉学生,读书要像说话一样。不把课文读通顺,教学就不会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熟读成诵是我国教育的传统方法,应该说包括贾老师在内的很多重视读课文的教师都深受这个传统的影响。我国古代,小孩子六岁开蒙,每天的功课就是温旧书背新书。先生讲书之前的必修课,就是要求学生把生书熟读到能够背诵的程度。这是适用于四书五经的教学方法,这个方法得到了很多大家学者的认同,熟读成诵的功用在日后,甚至在一生当中。比如,周汝昌就曾经说:“小学读的‘白话文’,到今一字‘背’不出;而那些‘文言’名篇杰作,总难忘却。”[1]朱光潜先生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中写道:“想到韵文入人之深,同时,读书用目有时不如用耳。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却是一件乐事。这早年读经的教育我也曾跟着旁人咒骂过,平心而论,其中也不完全无道理。”[2]
  韵文体现出汉语的美,读来朗朗上口,是大声背诵的绝佳材料。在现代汉语作品中,也有能体现汉语音韵美的,比如贾老师经常会情不自禁背诵起的《雪地里的小画家》。如果教材里多一些要求背诵的古代经典韵文或者现代汉语的经典作品,语文老师的朗读指导和示范朗读将更加有发挥的空间,而小学语文课亦将在儿童心灵打下更深的印记。有哪些文章值得孩子们熟读成诵,这也是值得语文教育研究的问题。
  二、关于识字、写字
  和读背一样,写字也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必修课。读帖和临帖是小孩子每天必做的功课,比如小字临摹《洛神赋》《灵飞经》,大字隶书是《张迁碑》《曹全碑》,楷书是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褚遂良《倪宽赞》等等。历来我国的教育对于写字的要求有二,一是要正确,不能写错字、别字,二是字要写得优美。这也是当下语文教学对写字的要求。虽然目前书法教育重新受到重视,但从所花费的时间来看,绝不能跟过去经学综合教育下的写字相提并论。课标要求小学前三个学段,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时间随堂练习写字,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并要求在练字的过程中养成性情、态度和审美趣味。其实,如果达到后一要求,对小学语文老师的语文知识和素养的要求就不仅仅是把字写正确写工整这么简单了。好的老师可以把识字教得既有趣味又富含知识性。周汝昌先生曾说,自己是一个“汉字迷”,他在讲翻译课时,可以给学生一个字一个词列举出不同的古今人的例句,比较品评,分析鉴赏,让学生大开眼界和脑界。[3]要通过识字写字让学生认识汉字文化的魅力,恐怕小学语文老师都得是汉字迷,才能达到周汝昌的教学境界。
  在贾老师的课堂上,他不是草率生硬地让写字教学脱离课文教学,而是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把写字与朗读、理解字义词义,甚至理解课文的整体意思融合在一起实施教学。在写字过程中解释字词的含义,让学生意识到字词的准确用法,达到了课标中对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来看下面的片段:   师:这一篇课文一共960个字,大家读完了。我们看看课文里面有三行字词,先读拼音,再读词。
  (请不同学生反复读,师纠正读音,如读“快一点”“不要拖腔”等。)
  师:好,现在这么读,不要拖腔拿调:羡,羡,羡慕,羡慕,预备读。
  (生读后,老师范读并要求学生跟读一遍。)
  师:找一找黑板上跟“妈妈”近义的词是哪一个?
  生:母亲。
  师:有区别吗?妈妈就是母亲,母亲就是妈妈,那么有区别吗?如果没有区别,那只要一个词就行了。
  生:我认为母亲是尊称,妈妈是每天都叫的更口语化。
  师:说对了一半。母亲是尊称,妈妈是平常的口语。
  生:母亲应该用于书面,妈妈应该用于口语。
  师:对了,为她鼓掌。哎呀,真好,母亲是书面语言,妈妈是口头语言,所以文章中的妈妈都出现在引号里面,说话过程中有三次提到妈妈,下边两个词谁会读?
  生:两鬓斑白,悲喜交集。
  师:“斑”是什么意思。想一想斑马这种动物是什么样子的?
  生:两边的头发有白色有黑色。
  师:好。字词会读了。课文会读吗?请同学读第四段。
  师:读到这话,语气、声调、语速、声高全变了,再读一遍。
  (生读)
  叶圣陶认为,阅读教学要“求甚解”,即逐词逐句地了解,更进一步地了解字词的使用场合,才算彻底了解。[4]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贾老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词语的意思和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到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不同,让学生认识到书面语言的规范、严谨、优美。如果语文教学在字词句的“求甚解”上花功夫,教学的空间确实很大。如果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渗透识字方法教育,科学地讲解汉字的构形规律和汉字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情感,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重视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汉字教育理念,识字教学的目标不应当仅仅是把汉字当成记录语言的工具来提供读写,而且同时要发挥汉字培养思维能力、学习习惯和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功能。小学教师站在提高民族文化素养这一奠基性工程的前沿,其实是掌控了全社会文化素质最基础的部分。“在汉字的研究和应用中,‘汉字教学’是一个最富于挑战性的尖端课题,一个外化的字符系统要进入一些语言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儿童头脑中,而且要随着认字产生潜在的汉字科学和汉字文化的正确观念,这是需要多学科知识和多种能力的保障才能做到的。”[5]从汉字学的角度来看,小学识字写字教学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应当期盼小学语文老师具有较好的语文根底和广博的汉字学理知识,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有较为深透的功夫,熟悉音、义、词、字的联系等等。由此想到,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语文素养中的语文知识构成包括什么,应当进行全面而科学的研究。
  三、关于“文”“道”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认识“文”“道”关系,反映了如何看待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传统的语文教学,讲究的是义理、考据、辞章。义理,是指探究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辞章是指探究文章的句法、章法,文章的形式,考据,是对于文章的语言文字和用典引语的考证辨伪。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文道是统一的。”[6]后来,新式学制兴起后,学校教育实施分科教学,人们对语文教学中的“文”与“道”的认识经历了分分合合的过程,是注重“道”——文章的思想情感方面,还是注重“文”——文章的语言技术方面,朱自清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双重目的:其一,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其二,发展思想,涵育情感。并且明确指出,后者是所有学科相共的,前者是国文科所特有的。“文”与“道”不可分离,但是有主次关系。[7]叶圣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样的:“只要把文章讲透了,也就是‘文’与‘道’兼顾了。那么怎样才算把文章讲透了呢?所谓讲透,就是让学生充分领会和消化文章内容,变成他们自身的东西,化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还应把这篇文章的思维方法、语言的运用方法讲透。使学生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以后,在思维方法和语言运用上也有变化和提高,能在生活中运用这种思维方法思考问题,运用这种语言说话写文章。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靠讲明语言的运用和作者的思路——思维的发展来讲内容。”[8]如果从讲解的层面看,叶圣陶认为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语文课才算成功;如果从课程目的来看,笔者认为朱自清的观点是可取的,二者应有主有次,以培养读书、思想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为主。
  我们现在在公开课上看到的情形,常常是“道”盛而“文”衰。授课老师常常会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由于设计的问题过于琐碎,结论预设过强,很多问答被批评为浅层次、无效甚至是反效的问答。过分拔高课文的思想含义,过于注重文本分析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各方面的批评。贾老师向来反对把课文讲“肿”[9],他提出,讲解课文可以一两个主问题贯穿课堂,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点。如何让语文的人文性不僭越语言运用实践?在前面的教学片段里,已经能够看到贾老师对字、词读写和课文朗读的训练,贾老师在提出主问题后,还设计了复述课文内容的训练点,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课文情节,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来看教学实录:
  师:母亲对孩子鼓励几次?
  生:三次。
  师:三次?听不懂,为什么我听不懂你的话?
  生:在这篇文章里母亲一共鼓励了儿子三次。
  师:好。要把话说完整。我们再来请同学说一说,是哪三次鼓励?
  (生复述课文内容。)
  师:好。下面我再请一个同学说,不看书,看能不能说得流畅一点。
  (请其他同学复述。)
  从这个教学片段来看,贾老师虽然是从“道”切入,但却以“文”为旨归,他设计的语言训练点是复述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口头表达。
  “语文的问题应该用语文的手段来解决;中国的语文,应该用中国的办法来教。这样说是强调语文的本色,是强调传统的继承,是强调母语本体的回归。”[10]纵观这堂课,贾老师基本上是按照中国的办法来教的,他继承了中国教育传统中的优秀经验,重视读,几乎是熟读成诵,重视识字写字、字词意思的辨析,以语言运用的训练为主,把思想内容的讲解融入到语言运用的训练之中。尤其是他坚持了语文学科独有的教学目的是语言的运用,因此,他在很多场合都在讲述这个观点:“要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多次、反复的训练,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要想学好语言必须得通过大量的练习,绝非老师大量讲解课文讲出来的。”这与我们的语文教学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文献
  [1][3]周汝昌.语文第一课[M]//王丽主编.名家谈语文学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2]朱光潜.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M].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39.
  [4]叶圣陶.国文随谈[M].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2.
  [5]温儒敏,巢宗祺主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3—64.
  [6]顾黄初,李杏保.导论[M]//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15.
  [7]朱自清.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M]//张圣华总主编.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
  [8]叶圣陶.怎样教语文课——在呼和浩特跟语文教师的讲话[M].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72.
  [9]贾志敏.“还是读得太少”[J].小学教学研究,2011(7).
  [10]贾志敏.语文课要“三看”“三不看”[J].教育旬刊,2010(1)下.
其他文献
理解诗歌,最忌空泛。我国古典诗话,往往有些精致的感觉性断语,如说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浑厚深沉”等。这样的话语对于理解杜诗应该说是有帮助的,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内涵比较模糊,不确定。我们的任务,不是停留于古人的水平,而是在古人的艺术直觉上提高一步,对这些话语进行分析,结合杜甫的作品加以具体化。具体分析时,最好把作品放在谱系中,通过多方面的联系和对比,分析才有可能全面、深入。  一  让我们从杜甫的
儿童喜欢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标志    记者:我们讨论儿童文学的话题,绕不开儿童爱看的书。近年来,杨红樱的书尤其受到小学生们的喜爱,读她的书几乎成了小学生的时尚。而且不容否认,杨红樱的图书发行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儿童文学书籍的出版和销售。那么,您认为杨红樱的作品能够吸引孩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王泉根:进入新世纪以来,杨红樱及其作品已成为儿童文学原创与出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据相关资料。杨
就我个人的认识而言,六十年语文教育最大的得,就是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第一次明确指出的“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从而使当时的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最大的失,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不谈,恐怕要教时下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众所周知,建国以来,包括语文教育在内的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这正如
统编本教材已使用两年,其框架和体例结构已为我们渐渐熟悉,其理念正逐步影响广大一线教师,随之而来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更是方兴未艾。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考查语文阅读能力的命题形式和方向势在必行。今年的很多考试还是针对人教版教材的,但试题无不渗透着新教材的思想,尤其是中考试题,处处体现新教材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阅读部分的考查题更是其中“最敏感的神经末梢”。笔者试以2018年温州中考语文试卷阅读部分的试题为
鲍照的名作《拟行路难》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传统篇目。慷慨任气的境界营造、悲愤不平的忧愁思想和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被作者组织进精致的语言结构,使这一小篇幅作品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吸引力。不少语文教师和专家学者都参与过对此篇的讨论,他们或者分析“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中水之比兴的巧妙之意,或者探讨作者内心的矛盾起伏,作品写作艺术和时代背景等话题都纳入他们的分析视野,丰富了对该作品
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教育全球化也在不断深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渐成为当代人才必备的一项能力。南京大学何宁教授认为,当今社会,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而文学文本正是理解文化的基础。可是,大部分青年人对于英美文化的了解往往更多地来源于电影、电视和网络视频等视觉媒体,由于视觉媒体具有流行文化的特质,受众在一定程度上较
《记承天寺夜游》写苏轼在一个寒秋的深夜(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与好友张怀民在月下散步的情景。  既然是“夜游”,自然是不眠人做的事情。那么为何不眠呢?  用流行歌手张宇几年前一首歌的名字来形容,那就是“月亮惹的祸”。在那个深秋的夜晚,也许苏轼在读过了几卷书或写下了几首诗之后,略感疲倦,就要脱衣上床睡觉,“月色入户”,他发现了那含情脉脉的月光。十月十二日正是深秋天气。夜气转凉,夜色也显得格外明净。
一批又一批的语文教育研究者与从业者孜孜不倦地在“让语文回归语文”的征途上反思、创新,并积极实践。首倡“生命语文”理念并且在一线教学中取得实效的熊芳芳老师,堪称是其中颇为杰出的一位,连首倡“生命美学”的潘知常教授都对她所倡导的“生命美学观照下的语文教育”大为认同。熊芳芳等所撰写的《语文审美教育12 讲》自2018 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来,也深受读者与学者的好评。  熊芳芳老師基于自身多年的教
编者按: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制高点。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措施,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重要课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統化、全面化的过程,需要根据人才培养实际,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对于基础教育领域而言,如何通过育人方式的创新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本期专题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话题,特邀基础教
一说“细”读,吾人可能以为是美国新批评的话语,但是,我的细读,是对美国新批评的反拨。美国新批评的细读(close reading)是静止、封闭地阅读文本,完全排斥作家经历和社会历史环境。我的细读,恰恰是把文本还原到历史语境和作家特定心境中去的。另外,新批评的细读,限于文学文本,而我则坚信一切文本,不管是文学性的,还是非文学性的,作为细读之对象,是天经地义的。  一  《典论》中之《论文》,不少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