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教育中塑造初中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心得体会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ily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思想健康、道德合格的人。思想教育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树立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良好的师德教养指导和引领学生砥砺品格,磨练意志,成人成才。
  【关键词】思想教育;价值取向;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我们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一点在于——向社会输送出思想健康、道德合格的人。
  作为一名长期战斗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岗位上的中学教师,在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和班主任工作中,我深切地感觉到,帮助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他们以后人生道路的圆满和求学道路的圆满,无疑都具有极大的必要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翁,他们将来会走上工作岗位为他人服务,也可能只是一名普通公民。然而无论将来如何,有一样亘古不变也是我们始终贯彻的,便是需教其先成人,而后方谈教其成才。假如我们只是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成绩上而放弃了对于学生在成长期人生观、价值观未定时的思想活动的关怀,那么我们精心培育的希冀它成为参天大树的人,不仅不能利用他的枝叶为社会造福利为他人带来荫凉,反而很有可能他的这片荫凉会给社会带来阴影——抹之不去的阴影,这无疑和我们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
  张载曾经替历代读书人说出了一番经天纬地的抱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今天的学生们虽说不上这些远大的抱负,但是也绝不应该是一群只知道考试的机器,或只知道将青春的热度挥洒在虚无暴躁中的浪费者,前者缺失创造力和抗挫能力,后者缺失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心,没有思想,没有强大而丰富的精神土壤,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迷失、会彷徨,甚至会走上不归之路。对这些鲜活的生命而言,这将是一笔无法计量的损失和无法抚平的伤痛,我的学生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一部分学生从小在师长的手掌中长大,他们顺从,学习好,但是除了学习他们缺乏了年轻人该有的朝气和创造力,也丢失了对他人对社会基本的人文关怀,接受不了挫折和人生必须的磨砺,变得冷漠、自私、懦弱,这是我们教育成绩的成功却是我们育人成绩的失败。另一类学生创造力十足,却是将其用在如何破坏上面,挥霍青春,不注意言行举止和纪律,变得桀骜不驯,狂妄暴躁,这又是我们教育成绩和育人成绩的双重失败。大部分人更是做了“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知道八卦新闻,却无心学习,连老子孔子这些民族思想的泰斗是哪国人都不知道,其精神空虚度令人吃惊。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些情况呢?这在于他们没有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方向,没有一个健康的积极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或者在青春的这片麦田里感到空虚、焦虑、虚弱,或者在这片麦田里挥霍着自己旺盛的精力,或者变成一具具枯木失去了蓬勃的生机。而我们呢?我们这些园丁该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是他们的麦田守望者,温柔的悄悄的守护者,为他们立心、为他们立志、为他们立向,让他们静对春风感形化,在这如丝的暖风中,包含着我们的鞭策和鼓励,最终春风化雨潜入心田,终将滋养出一朵朵灿烂的青春之花。
  那如何做好这春风化雨的播送者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过多的口头说教只会让青春期的孩子们反感,首先我们为人师者就该有“人师”的模范作用,言传身教,以积极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把师德规范浸润到我们的言行中,这些又将是学生们学习、思考、模仿的良好教材,身不正,不言教,此之谓也!
  其次言传也不可不做。毕竟语言是教育的载体,只是这个言传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照本宣科式的说教,或者是有口无心的应付了事,我们不要俯视他们,也不应该仰视他们,而应该以一个平等的眼光,以一个平等的姿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他们去探讨人生的方向,这样的方法也许会使他们自己学会去积淀自己的内心,氤氲出人生的芬芳。
  再者,家长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家庭的氛围如何,极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孩子心灵是否能够在阳光下汲取足够的养分而发芽、开花、结果。因此在学校教育的同时,我们要注意时刻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畅通、积极的沟通、双方随时将孩子在学校、家庭中的情况反映给对方一起携手为孩子留下一片健康的、蔚蓝的天空,让他们去自由展翅。
  美哉我中国少年,壮哉我中国少年。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后继,家庭的希冀,为了培育出更多茁壮健康的明日之花,我们这些园丁应该要大踏步的在这方面工作中前进,带领他们走向前去。
其他文献
【摘要】生动有边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农村中学如何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精神  逻辑思维是我们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如何加强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苦思冥想的一个难题。推理是逻辑思维中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初中理科就是通过逻辑论证来叙述的,应用题、证明题都蕴含逻辑推理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
期刊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和谐幸福高效课堂:  1教师要处理好以下转变  1.1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1.2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及对当前高中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英语读书习惯,进而培养他们终身的英语学习能力及其带来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书习惯;终身学习能力  1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背景与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
期刊
【摘要】钳工动手能力要求强,不仅限于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实训实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实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而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达到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面对新课改,面对每周仅有2节的课时数,面对山东省禁止中小学双休补课的新规,怎样完成教学任务,不改不行,可怎样改?我们曾彷徨过、犹豫过,原本十
期刊
【摘要】初中政治课的开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对中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如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政治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上好政治课的一些方法很值得探讨。  【关键词】转变思想;激发兴趣;课堂活动;回归生活  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根据这一理念,为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口语交际教学应尊重学生,激发兴趣;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精心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寻乐,乐中导学
期刊
【摘要】中班幼儿处于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把握时机教给幼儿自主阅读的方法,帮助幼儿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今后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从绘本的封面、绘本的设计意图、阅读绘本时幼儿喜欢的内容入手设计幼儿自主阅读前的“关键性问题提示”,引领幼儿自主阅读,以提高自主阅读的效率。  【关键词】中班幼儿,自主阅读,问题引领  绘本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载体之一,是目前幼儿园内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常用教材
期刊
【摘要】在德育教育活动中可以发掘乡土文化中的因素,以活动课的形式,来增进学生对家乡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乡土教育是德育教育一个很好的载体,这种根植的乡土文化资源,其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可以培养小学生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可以丰富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小学生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  【关键词】乡土文化;发掘;德育教育活动;拓展;教育作用  乡土文化是中
期刊
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 教学的历程逐渐由权威式而民主化,由单向而双向,由简单而复杂。在教学历程中教学者与学习者不再是单独、单向运作的,而是交互且双向的,师幼互动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师幼互动也不再是教师对幼儿或幼儿对教师的单向、直线性的影响,而是师幼间的双向、交互的影响。同时,师幼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又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师幼正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