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yy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电影《醉乡民谣》中,科恩兄弟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讲述了勒维恩·戴维斯的故事。其中音乐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可以说是整部影片的灵魂所在。文章通过对影片《醉乡民谣》展开多方面的分析,解释音乐在电影《醉乡民谣》中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音乐 《醉乡民谣》 电影灵魂 音画结合
  电影《醉乡民谣》是科恩兄弟在2013年创作的。它的故事取材于美国民谣歌手范·桑克的生活,讲述了歌手勒维恩·戴维斯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民谣盛行时期不懈奋斗的故事。这部影片最大的特别之处,就是电影中所有的音乐都是电影中的真人发声及其里面黑胶唱片中的音乐。这使得电影既没有过多的修饰,又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电影中的音乐是《醉乡民谣》的灵魂所在与成功之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醉乡民谣》的灵魂——音乐,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音乐推动电影《醉乡民谣》的情节发展
  在电影开头部分,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以无家可归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烦恼的勒维恩·戴维斯在煤气灯咖啡馆听音乐,试图消愁。而此时在煤气灯咖啡馆里唱歌的正是他的朋友吉姆、吉恩和特洛伊,演唱的是The Brother Four这一组合的名曲“500 Miles”,中文译名是《离家500里》。它以苍凉感情基调表达了身在异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无家可归的人的无助,《离家500里》可以作为电影《醉乡民谣》的主题曲来看待。这首苍凉的名曲也深深触动了勒维恩·戴维斯,激发了他内心对于音乐的深深热爱。受到这首歌的影响,勒维恩·戴维斯决定通过一路搭车的方式去寻找剧团和酒吧演出,目的地是芝加哥。用衣不蔽体和身无分文两个词语形容当时的勒维恩·戴维斯一点儿都不过分,他是一路流浪到芝加哥的。而电影情节中的这一设计十分符合电影剧情的发展。
  到达芝加哥之后,勒维恩·戴维斯找到了巴德·格罗斯曼,他是当时的“应验之梦”剧团的负责人。为了打动这位剧团负责人,勒维恩·戴维斯在不明亮的剧场里演奏了一首名为“The Death of Queen Jane”的歌曲,中文名字是《王后简之死》。在这首歌曲当中,勒维恩·戴维斯借由王后简的死亡来昭示自己的被拒绝的音乐命运。此时,《王后简之死》这首歌曲表达了勒维恩·戴维斯的心声。最终,勒维恩·戴维斯没有被允许在“应验之梦”剧场里演出。在电影《醉乡民谣》中运用音乐代替了台词,利用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增强了影片情感说服力。同时,作为电影叙事的一个节点,这首歌曲迫使勒维恩·戴维斯返回,宣示了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的音乐逐梦之旅告一段落。另外,“The Death of Queen Jane”也暗示了后来电影中的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可以说,《离家500里》与《王后简之死》两首歌曲连接了电影剧情两个重要的情节,就是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的音乐梦的开始和一段梦的结束,在情节上,使得电影的衔接自然流畅,巧妙地推动了电影《醉乡民谣》的叙事。
  圆形的故事结构是电影《醉乡民谣》最突出的特点。一九六一年时,勒维恩·戴维斯在那个煤气灯咖啡馆里弹唱了一首“Hang Me,Oh,Hang Me”(绞死我,哦,绞死我)。这是电影开头时的场景,而在电影的结尾处,导演依然安排了勒维恩·戴维斯唱“Hang Me,Oh,Hang Me”这首歌,这就预示着音乐不单是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的起点,也是他的终点。而从整部电影的布局来看,无论电影的剧情怎么发展,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都会返回到这个小小的煤油灯咖啡馆,回到他曾经演唱过的这首“Hang Me,Oh,Hang Me”当中,音乐不仅推动了电影《醉乡民谣》的情节发展,还与电影开头的那首弹唱相照应,实现了影片在结构上的圆满。
  二 音乐突出了人物的遭遇和性格特点
  电影《醉乡民谣》可以说是一部讲述失败者的电影,电影中的人物总是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处处碰壁。勒维恩·戴维斯就是那个处处碰壁的失败者。而且失败得很彻底:身无分文且无家可归,勒维恩·戴维斯的生活简直是一团糟。为了能够在剧场演出,到处借宿。终日与他为伴的只有许多无人问津的唱片和一把老吉他。为了追求音乐的梦想,勒维恩·戴维斯把自己的海员证收了起来,却被当姐姐做垃圾扔掉了。
  早年时期,勒维恩·戴维斯与迈克·蒂姆林曾经录制了一首歌,这首歌以黑胶唱片的形式在电影中出现,名字就是“If We Had Wings”(如果我们有翅膀)。这首歌以一种嘲讽的方式唱出了勒维恩·戴维斯的心酸遭遇。电影中有一段是对境遇凄惨的勒维恩·戴维斯离开教授戈菲恩家的场景的描绘。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勒维恩·戴维斯带着他家的猫穿过雾蒙蒙的街道,猫逃掉了,勒维恩·戴维斯在地铁上追猫,小孩子在一旁嘲笑。而在勒维恩·戴维斯去芝加哥的路上,他在顺风车里唱了一首“Green,Green Rocky Road”,通过这首歌,勒维恩·戴维斯表达了对自己遭遇的无可奈何之情,透过音乐,我们能感受到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的无助。在不明朗的天气里行驶在曲折而又寂寞的州际公路上,路似乎是蜿蜒而没有尽头的,仿佛要一直行驶下去,永远都到不了终点,而这正象征着勒维恩·戴维斯追逐音乐梦想的道路,曲折、蜿蜒、没有尽头。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电影《醉乡民谣》中的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注重对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性格特征的塑造,还注重对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内心情感的刻画。例如,影片中勒维恩·戴维斯放弃音乐梦想准备去做海员时,不但没有当上还被骗走了钱。在这样的遭遇之后,勒维恩·戴维斯去看望了瘫痪的老父亲,并演唱了“The Shoals of Herring”这首歌。这首歌描述了老渔夫靠打渔过生活的故事,表达了勒维恩·戴维斯既不想放弃音乐梦想,又不得不为自己讨生活的矛盾复杂的心理。再如,在戈菲恩教授家吃晚餐时,勒维恩·戴维斯受到主人戈菲恩夫人的邀请,唱起了自己的歌曲《如果我们有翅膀》,但是在戈菲恩夫人的附和中,勒维恩·戴维斯爆发了。因为,音乐对于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来说是一种职业,一种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是一种神圣的存在,而对于戈菲恩夫人来说,此时的音乐不过是为自己的游戏助兴,是一种消遣。因此,他感到戈菲恩夫人的附和是一种侮辱,并感到深深的愤怒。从他的爆发中可以看出勒维恩·戴维斯的性格特点:具有强烈的特点,隐忍当中带有一些简单粗暴,同时也反映出勒维恩·戴维斯对于音乐的尊重。影片《醉乡民谣》通过音乐以及由音乐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刻画了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的性格特点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并表达出他对音乐执着的追求与深深的热爱。   三 运用抒情性的音乐渲染电影氛围
  影片《醉乡民谣》中所有的音乐都是真人的发声以及唱片的声音,并没有制作专门的背景音乐,也就是说,并没有针对具体的电影场景制作专门的场景音乐。众所周知,场景音乐在电影中往往与电影的主题相配合,起到渲染电影情感、烘托电影主题,从而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作用。但是,《醉乡民谣》中不存在背景音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影的抒情难度。难得的是,虽然缺少了专门场景音乐的支撑,电影利用真人发声以及唱片声音依然将情感渲染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展示了电影抒情性的强大特点。例如,在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到处演出而苦于找不到机会时,一档广播节目恰好寻找录音人,经过朋友介绍,勒维恩·戴维斯和吉姆演唱了歌曲“Please,Mr.Kennedy”(《拜托,肯尼迪先生》)。对于勒维恩·戴维斯来说,这只是一首节奏快的饶舌歌曲,并不符合勒维恩·戴维斯对于音乐的追求,但是为了赚钱,勒维恩·戴维斯还是坚持唱了下来。透过这一事件,观众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郁郁不得志的情感,同时还能感动于勒维恩·戴维斯对音乐的不懈追求。再如,电影开始阶段,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唱的“Hang Me,Oh,Hang Me”同样带有强烈的抒情特征,这首歌可以说是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流浪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美国的各州流浪游走,没有食物也没有钱……这首歌不但表现了勒维恩·戴维斯流浪生活的艰辛,还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对实现音乐梦想的渴望,真实反映了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的内心情感。
  四 利用音乐衬托电影画面,带给观众视听享受
  电影是声音和画面的综合艺术,二者的组合对电影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电影《醉乡民谣》有很好的表现。影片中所有的歌曲采用的都是民谣的创作方式,有一些歌曲是对经典民谣歌曲的再次演绎。通过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音乐可以把观众迅速拉到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享受电影音乐观看电影画面的时候,体会到当时那个时代特有的激情。在电影的开头部分,导演就给整部电影定下了基本的感情色调:灰暗。影片中的天空以是灰暗的、雾蒙蒙的样子,而天气也是寒冷的。九莲街道都是冷清而没有生气的,树木仿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人物的服饰也采用灰暗的颜色,公路是曲折蜿蜒而漫长的,似乎没有尽头的。通过这些丰富的灰色调的电影素材,营造了阴冷的电影画面。而电影中的音乐则加深了电影画面的表达,深化了电影画面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例如,在寻找音乐梦失败以后,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从芝加哥返回到原来的小小咖啡馆,天空是阴郁的、还飘着雪花,而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的心情也是沉闷的。此时,广播里传来马勒的《G大调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通过音乐衬托出了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的一系列不幸的遭遇,并在音乐声中升华了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的情感。
  五 小结
  影片《醉乡民谣》中的音乐十分优秀,在整部电影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灵魂所在。通过精彩的音乐处理,把观众带到了那个民谣音乐全盛的时代,并通过音乐的不断渗透,推动桂视情节的不断发展,渲染出独特的情感氛围。音乐与电影画面巧妙配合,相得益彰,带给观众独特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 孙煜:《〈电影音乐,一段历史〉—译介及其音乐美学相关问题的研究》,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3年。
  [2] Xu Yue.Simple folk of the coen brothers film [J].Journal of Oriental films,2013 practices(12):82.
  [3] 托德·麦卡锡,Joker:《第66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醉乡民谣〉:》:嘲讽整个“垮掉的一代”》,《电影世界》,2013年第6期。
  [4] 王亚星:《科恩兄弟来袭〈醉乡民谣〉哼出你的梦想狂戳笑点》,《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14年第2期。
  [5] 辫子鞭:《〈醉乡民谣〉只因你是其中一份子》,《课堂内外》(高中版),2014年第9期。
  [6] 马晓晓:《音乐纪录片及其在音乐传播学中的价值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4年。
  [7] 任凡:《〈醉乡民谣〉:荒诞生活里的执拗与坚守》,《北京日报》,2014年7月10日。
  [8] 倪婷:《灰色叙事——电影〈醉乡民谣〉的艺术效果解析》,《电影评介》,2015年第7期。
  (马方方,平顶山学院助教)
其他文献
摘要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著名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经典之作,在该书中,斯威夫特首先借助夸张、象征、对比、反语等讽刺方法,深刻批判并揭露了存在于18世纪英国统治阶级中的诸多黑暗面以及当时社会环境中的诸多矛盾。本文在简要分析斯威夫特与其作品《格列夫游记》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格列佛游记》讽刺手法的运用,并对这部作品的讽刺语气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 讽刺艺术
期刊
摘要 大多数研究都认为,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主要歌颂的是人与自然的斗争精神。结合历史发展,研究《鲁滨逊漂流记》主题的深层次意图,小说带着歌颂新兴资产阶级勇于开拓、海外冒险的历史使命。从鲁滨逊的三次航海、荒岛求生、返回家园的三部曲来看,正是世界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下,大众精神的自我放逐与回归的精神旅行与冒险,这正是作品被当作现实主义文学之奠基与后殖民批判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丹尼尔·笛
期刊
摘要 本文在对美国著名文学家田纳西·威廉姆斯的经典著作《欲望号街车》主人公布兰琪悲剧命运进行详细解读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美国工业时代下,作为南方女子的布兰琪自身接受教育的不合时宜;投奔新奥尔良妹妹家时面对毫无人性的妹夫斯坦利的侵犯侮辱;放任自流、客观上推波助澜的妹妹纵容,以及南柯一梦出现的短暂幸福,在内外因全面解读《欲望号街车》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诸多因素,希望为广大学者在进行作品研读时提供一些有益
期刊
摘要 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在文学创作中为了突显苦难主题。“哭泣”这一特殊意象频繁出现,值得探究。这一意象凝聚着犹太人在蒙受人生苦难时产生的深沉悲哀,体现着犹太教信仰和苦难历史塑造成的犹太民族悲苦心态和情感方式。马拉默德笔下的哭泣描写尤其充满了对人类苦难的沉思和人文关怀,它不仅是悲伤的宣泄,更是激发犹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力量,使之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努力创造奇迹的艺术召唤。  关键词:哭泣意
期刊
摘要 本文从西方艺术文化思潮的角度重新审视高更重要著作《诺阿·诺阿——芳香的土地》,发现了其中西方殖民主义的强烈的政府的欲望,并以时代文化对比的角度揭示出它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保罗·高更 奥斯卡·王尔德 高贵的野蛮人 《诺阿·诺阿——芳香的土地》  一 时代的“个性强度”  高更第一次去法属塔西提岛,这座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中被人们称作“人间天堂”的最大的岛,是1891年到1893年。在塔西
期刊
摘要 塞缪尔·贝克特是文学界荒诞戏剧作品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作品《等待戈多》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说,其通过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手法刻画出了破碎、荒诞的一系列人物形象,折射出了西方人类社会的荒诞与人类思想异化的现象,怪异无比的语言形式和荒诞主旨实现了高度的融合。本文拟从荒诞、诗化、对称这三个角度对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的语言艺术进行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等待戈多》 语言艺术 荒诞 对称 诗化  塞缪
期刊
摘要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他以文坛硬汉著称于世,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同时,海明威在文学语言上也取得巨大成就,他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并以简洁流畅、清新洗练、含蓄深刻的文体净化了传统文风。本文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白象似的群山》《永别了,武器》等小说为例,分析了海明威小说质朴自然、简约含蓄、可视可感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海明威小说 语言艺
期刊
摘要 曾朴是晚清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翻译家,他的代表作——《孽海花》在晚清谴责小说中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历史性的小说形式,影响着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发展与形成。曾朴《孽海花》冲破传统历史小说的通俗演义的形式,通过世态风俗,描述时代风云和历史进程,借助平凡的人物讽刺社会不良现象,有别于传统的历史叙事性小说。本文主要从这部小说的叙事方式与小说意识方面,来探讨曾朴小说的独特性特点。  关键词:《孽海
期刊
摘要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必不可少的概念,已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评论、文学翻译研究和电影分析等当中。目前,我国对“陌生化”的研究囿于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方式,未对“陌生化”概念的起源予以关注。本文拟从“陌生化”的理论基础和“陌生化”的实现途径两点,探讨“陌生化”对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的继承与发展,追溯这一概念产生的理论土壤。  关键词:陌生化 历史诗学 俄国形式主义 
期刊
摘要 动画片《千与千寻》是日本导演宫崎骏的代表作,通过对女孩千寻意外进入一个新世界的故事进行描述,表现人性的贪婪,表达出作者对当今社会拜金主义的不满,忠告人们要找回自我。虽然这部动画片问世已久,但是它并未随着时间淡去,在当今社会仍然彰显着其时代价值,散发着独特魅力。  关键词:自我价值 国产动画 《千与千寻》 真爱  2001年,由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指导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问世,一经上映即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