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何时,语文成了一门地位尴尬的学科,它是中考的主角之一,却又被多数学生排在了学习的最末位置,甚至有学生认为,语文课听与不听,考前复习与否,关系不大。因此,这种现象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究其根源,就在于对中考唯命是从而产生的种种偏向:重字词,轻文化;重训练,轻陶冶;重教授,轻培养;重考试,轻素质。这些偏向导致初中语文索然无味,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我们必须要打破“一切服从中考”的枷锁,把语文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一.让语文贴近生活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如今的初中生,在学习的压力下,多数只是埋头读书,不愿抬头看看周围的世界,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对生命的感悟,也直接影响到了对语文的学习:无法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哲理,无法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甚至无法产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于是,在语文课上,我增加了一些小内容。
语文晨读是从学生自主编制的《给你一刻钟》开始的,这种以班级小组为单位,涵盖时政要闻、校园动态、生活感悟等内容的活动形式,深受班级学生的喜爱。从资料的搜集、内容的选编、稿子的撰写到节目的播出,虽然形式简朴,却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感悟生活的平台。
每年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节目也成了语文课必不可少的内容。观看颁奖晚会、搜集颁奖辞、抒写感悟,解决了作文写作“无米之炊”的问题,丰富了作文题材,改善了无病呻吟的滥调,净化了作文的主题。
让语文贴近生活,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感受生活、去体会生命,那么语文也不负其人文精神传承之使命。
二.让语文回归审美
语文不等于文学,但是,语文没有文学又是万万不行的。在现行的教材当中,有许多好的作品,可供我们细细品味,但是,很多时候,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昏昏欲睡。因为在现行的教材中,文学作品“上纲上线”的多,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多。美之不在,何审之有?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指出:“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美国文艺复兴的领袖、杰出的散文大师爱默生指出:“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语文审美正是遵循着这样的原则进行,才使原本死板的语言训练被愉悦的审美阅读取代。因此,潜心感悟占据首要地位。
例如:在讲解《傅雷家书两则》的时候,我选择了杨子同题材的文章《十八岁和其他》,阅读后,同学们更好地体会到了父子间那种真挚的感情。
我选择了大型记录片《再说长江》中《水润锦官城》这一段,让学生们观看并阅读解说词,让学生充分的感受了成都文化。
文学精品的阅读,使语文课堂教学在内容、方法和结果上落实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学生不仅从中收获了审美愉悦,更在于他们在审美中获得了灵感,拥有自己的思想体验,这与应试教育中的死记硬背不可同日而语。
三.让语文走进心灵
出于学科特点,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课也打上了语文的烙印:让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学相结合。
班会课是根据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年龄特点来确定主题的,成长、亲情、梦想等成为了班会的核心词语。在一次《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父母》的主题班会后,很多学生有感于对亲情的忽视,写下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又在这个冬季,我又想起了父亲说过的话:‘天凉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的答到。猛地回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关切的眼神,进入我的视野,我的心微微地颤动了。
夜还是那么深,这样寂静。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那身影在寒风中,在月光下,我看得那样清晰。忽然之间,我发现父亲苍老了许多,瘦了许多。请原谅我不懂得你那沉重的爱。可是,现在我懂了,爱在心灵深处。”
“时光总催人老,你的身体也变得脆弱,那时不懂事的我,固执的脾气、倔强的性格总惹你生气。如今我大了,你却为我操劳得落下了病根。
真希望时光可以倒流,希望你的两鬓可以再次黑亮,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时光,早已渐渐远离……”
这些文字,都是学生净化心灵的真实写照,它们杜绝了“高空作文”,远离了矫柔造作,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出了最真挚的情感。心灵净化了文风,文章陶冶了心灵,这就是班会与语文相融合的收获。
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还有许多荒野有待我们去开发。在应试教育束缚下的语文教学,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我们不但要在中考中取得胜利,更要让语文贴近生活、回归审美、走进心灵,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闫鸣,教师,现居安徽阜阳。
一.让语文贴近生活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如今的初中生,在学习的压力下,多数只是埋头读书,不愿抬头看看周围的世界,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对生命的感悟,也直接影响到了对语文的学习:无法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哲理,无法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甚至无法产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于是,在语文课上,我增加了一些小内容。
语文晨读是从学生自主编制的《给你一刻钟》开始的,这种以班级小组为单位,涵盖时政要闻、校园动态、生活感悟等内容的活动形式,深受班级学生的喜爱。从资料的搜集、内容的选编、稿子的撰写到节目的播出,虽然形式简朴,却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感悟生活的平台。
每年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节目也成了语文课必不可少的内容。观看颁奖晚会、搜集颁奖辞、抒写感悟,解决了作文写作“无米之炊”的问题,丰富了作文题材,改善了无病呻吟的滥调,净化了作文的主题。
让语文贴近生活,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感受生活、去体会生命,那么语文也不负其人文精神传承之使命。
二.让语文回归审美
语文不等于文学,但是,语文没有文学又是万万不行的。在现行的教材当中,有许多好的作品,可供我们细细品味,但是,很多时候,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昏昏欲睡。因为在现行的教材中,文学作品“上纲上线”的多,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多。美之不在,何审之有?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指出:“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美国文艺复兴的领袖、杰出的散文大师爱默生指出:“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语文审美正是遵循着这样的原则进行,才使原本死板的语言训练被愉悦的审美阅读取代。因此,潜心感悟占据首要地位。
例如:在讲解《傅雷家书两则》的时候,我选择了杨子同题材的文章《十八岁和其他》,阅读后,同学们更好地体会到了父子间那种真挚的感情。
我选择了大型记录片《再说长江》中《水润锦官城》这一段,让学生们观看并阅读解说词,让学生充分的感受了成都文化。
文学精品的阅读,使语文课堂教学在内容、方法和结果上落实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学生不仅从中收获了审美愉悦,更在于他们在审美中获得了灵感,拥有自己的思想体验,这与应试教育中的死记硬背不可同日而语。
三.让语文走进心灵
出于学科特点,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课也打上了语文的烙印:让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学相结合。
班会课是根据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年龄特点来确定主题的,成长、亲情、梦想等成为了班会的核心词语。在一次《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父母》的主题班会后,很多学生有感于对亲情的忽视,写下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又在这个冬季,我又想起了父亲说过的话:‘天凉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的答到。猛地回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关切的眼神,进入我的视野,我的心微微地颤动了。
夜还是那么深,这样寂静。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那身影在寒风中,在月光下,我看得那样清晰。忽然之间,我发现父亲苍老了许多,瘦了许多。请原谅我不懂得你那沉重的爱。可是,现在我懂了,爱在心灵深处。”
“时光总催人老,你的身体也变得脆弱,那时不懂事的我,固执的脾气、倔强的性格总惹你生气。如今我大了,你却为我操劳得落下了病根。
真希望时光可以倒流,希望你的两鬓可以再次黑亮,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时光,早已渐渐远离……”
这些文字,都是学生净化心灵的真实写照,它们杜绝了“高空作文”,远离了矫柔造作,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出了最真挚的情感。心灵净化了文风,文章陶冶了心灵,这就是班会与语文相融合的收获。
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还有许多荒野有待我们去开发。在应试教育束缚下的语文教学,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我们不但要在中考中取得胜利,更要让语文贴近生活、回归审美、走进心灵,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闫鸣,教师,现居安徽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