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呼唤教育公平的当下,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直面量大面广的薄弱高中问题。尽管教育行政一直在努力推进普、职平衡,但由于众多原因,目前人们对普通高中的选择仍远大于职业高中,这种社会需求使得一大批薄弱高中艰难地生存着。如何走出学校发展的低落洼地,成为这类学校苦苦追寻的梦想。其实,不同处境的学校,只是站在不同的“跑道”上,同样都有取胜的可能。
一、解铃还须系铃人:脱困仍赖政府出手
目前在一些地区,经政策调整、社会选择和自身发展,“国家级”、“四星级”高中大楼林立,大师济济,优生涌涌,财源滚滚。放眼四望,从县到省,往往都只是一两所优质高中“鹤立鸡群”。而群众衡量好学校最直接、最朴实的“标准”往往就是高考升学率高,于是各地的“县中”、“附中”得天独厚,步入良性循环。
地方政府花了大力气办好这类优质学校。而投入一再倾斜、资源一再集中的另一个结果,是相当一部分也曾为本地高中教育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学校渐次薄弱、一片黯然。在釜底抽薪保重点之后,所剩无几的优质资源一再被稀释。“被薄弱”的高中创造不出足够的“高分”,必定陷入愈加薄弱的恶性循环。因而至今,这些“一般高中”依然条件一般,有的甚至不能完成初高中分设,由于资源配置跨度大,发展枉谈,最多维持。同时,那些曾以优越办学条件和政府大力支持而风光一时的民办高中,在公办学校条件提升的态势下,也因没有重金继续投入而失去优势,从而加大了薄弱高中的比重。
当然,目前的薄弱学校或多或少都得到过政府的“拉”与“拽”——因为它们必须存在,不能缺少。然而这种“拉”“拽”往往是象征性的,最多也只是局部改善,走个过场,“薄”与“弱”依然是现实的存在。所以要脱离困境,依然需要地方政府普惠一下,甚至“高看一眼”,“特惠”一次:在“优质”与“薄弱”已经明显分界的情形下,少点对优质学校的锦上添花,多点对薄弱学校的雪中送炭,才能缩小一点两者的差距。
二、不用扬鞭自奋蹄:抓住时代机遇突围
严重两极分化中的那些极其薄弱的学校,显然不是单靠改善办学条件所能拯救的。如果不是新课改,如果没有新高考的深入改革,仅靠地方政府的“拉拽”去复兴面广量大的薄弱校,是难以想象的。
姑且不论新高考,新课程的价值定位也让薄弱高中再进人们视野。正是新课程的选择性特征,说明了人的发展性向是有区别的,能力展现也有先有后,所以理想的教育必须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切的课程和基础的保证。沿此思路进行的“自救性”实践说明,在新课程背景下,创设适切的课程、提供多样的发展路径,让学生在自主的选择中挖掘潜能,在感兴趣的学习中快乐成长,并且同样获取高考的成功,这绝对是薄弱高中走出困境的时代“灵光”。
以高考改革为标志,新课改的价值效能评估正日趋科学化,为薄弱学校参与竞争提供了可能。因为一个适合各类学校公平竞争的评估机制,必须是在对各类学校的生源进口状况做到“有底有数”的基础上,再根据毕业生去向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以进、出口比率来引领学校的竞争。那种仅以文化高考成绩来排定“保优率”、考核“贡献率”的做法,无疑会扼杀学校培养特长生的热情,抹黑学校特色发展的愿景,更会断送学生自由发展的大好前程。从效能理论出发,看综合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就能促使拥有大师、占有大楼的名校不再居高临下,不战而屈人;促使设施简陋、师资一般、早被生存危机警示的学校,也因有一席之地而倍加珍惜,从而在良性竞争的生态环境中充分发挥“大师”与“小卒”各自的智慧,发挥“大楼”和“平房”各自的功能。进而,随着“大师”流动、“择校”减弱,薄弱学校在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中逐步形成特色,树起品牌,融入“优质”。这样,校际间的区别依然存在,而薄弱校的崛起则春笋遍地。
三、得来还须费功夫:依靠“治理智慧”取胜
教育的发展有着自身规律,任何改革都很难普惠每一所学校。学校只有根据自身的基础和传统的惯性,趁势而动,借机而上,锐意改革,智慧管理,才能迅速崛起。
第一是愿景的打造。要从区域历史文化和地方经济人文的角度,从地方教育需求和周边学校的发展状况,从学校发展的可能等方面,通过专家引领和全体成员的研讨,扬长避短,较为科学地建构校本发展愿景。这种愿景在校外是一面旗帜,在校内是一个纲领,对历史是一个总结,对未来是一个目标,必将有力地促进学校的迅速提升。
第二是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生成长为根本,改革教育模式,促使全员成功。本着“尊重差异、多样发展、挖掘潜能、一样精彩”的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在特长研讨和生涯规划中,摒弃自身欠缺,梳理发展兴趣,确立发展方向,寻找足够自信。同时,为每一类学生的发展设置不同的课程:文化上有基础走文考之路进高校,专业上有特长走体艺之路进高校,另外还有普职分流的对口单招、外语特长的国外高考。这样,不以文化优劣分层次,不以分数高低定班级,而是立足特长求发展,基于成长定课程。当然所有课程还必须吻合高考而使其具有足够的生命力。
第三是创新管理。必须用文化去经营,改革管理模式,激发全员内需。围绕愿景,形成学校主题文化,并依此打造主流文化,配以资源整合,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空、每一项活动都充满激励,使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组织、每一个部门都有成就愿景的欲望和机遇,努力形成实现愿景内涵的“软环境”和“硬覆盖”。明确课堂不是唯一的阵地,教材不是唯一的资源;明确有资源并不意味有价值,要充分开发利用好各种资源。这样,借助文化引领,让愿景在充实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
第四是品牌打造。必须凭品牌提升学校品质,改变发展模式,促使全面发展。品牌是学校文化建设长期积淀的产物,一旦形成便会发挥效益,加速发展进程。当然,品牌的内涵和价值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在追求教育公平的今天,以兜底为重心普适全体学生,显然超越了单向度关注优质、试图以优质拉动薄弱的取向,体现的是优先考虑一切学生、优先考虑“被薄弱”群体,这本身就是一个勇敢担当的绝佳品牌。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担当,就能使“被优质”的教育与“被薄弱”的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能使薄弱学校的现实困境转而成为其崛起、复兴的前提与基础,从而全面建构起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实践证明,只要做好多样发展、智慧管理,薄弱高中也会以各自的方式创造辉煌,书写神话。优质高中学生能够百分之百本科升学,薄弱高中也并非不可,只不过“跑道”不同而已。
(作者系江苏省洪泽县第二中学校长)
(摘自《中国教育报》)
一、解铃还须系铃人:脱困仍赖政府出手
目前在一些地区,经政策调整、社会选择和自身发展,“国家级”、“四星级”高中大楼林立,大师济济,优生涌涌,财源滚滚。放眼四望,从县到省,往往都只是一两所优质高中“鹤立鸡群”。而群众衡量好学校最直接、最朴实的“标准”往往就是高考升学率高,于是各地的“县中”、“附中”得天独厚,步入良性循环。
地方政府花了大力气办好这类优质学校。而投入一再倾斜、资源一再集中的另一个结果,是相当一部分也曾为本地高中教育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学校渐次薄弱、一片黯然。在釜底抽薪保重点之后,所剩无几的优质资源一再被稀释。“被薄弱”的高中创造不出足够的“高分”,必定陷入愈加薄弱的恶性循环。因而至今,这些“一般高中”依然条件一般,有的甚至不能完成初高中分设,由于资源配置跨度大,发展枉谈,最多维持。同时,那些曾以优越办学条件和政府大力支持而风光一时的民办高中,在公办学校条件提升的态势下,也因没有重金继续投入而失去优势,从而加大了薄弱高中的比重。
当然,目前的薄弱学校或多或少都得到过政府的“拉”与“拽”——因为它们必须存在,不能缺少。然而这种“拉”“拽”往往是象征性的,最多也只是局部改善,走个过场,“薄”与“弱”依然是现实的存在。所以要脱离困境,依然需要地方政府普惠一下,甚至“高看一眼”,“特惠”一次:在“优质”与“薄弱”已经明显分界的情形下,少点对优质学校的锦上添花,多点对薄弱学校的雪中送炭,才能缩小一点两者的差距。
二、不用扬鞭自奋蹄:抓住时代机遇突围
严重两极分化中的那些极其薄弱的学校,显然不是单靠改善办学条件所能拯救的。如果不是新课改,如果没有新高考的深入改革,仅靠地方政府的“拉拽”去复兴面广量大的薄弱校,是难以想象的。
姑且不论新高考,新课程的价值定位也让薄弱高中再进人们视野。正是新课程的选择性特征,说明了人的发展性向是有区别的,能力展现也有先有后,所以理想的教育必须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切的课程和基础的保证。沿此思路进行的“自救性”实践说明,在新课程背景下,创设适切的课程、提供多样的发展路径,让学生在自主的选择中挖掘潜能,在感兴趣的学习中快乐成长,并且同样获取高考的成功,这绝对是薄弱高中走出困境的时代“灵光”。
以高考改革为标志,新课改的价值效能评估正日趋科学化,为薄弱学校参与竞争提供了可能。因为一个适合各类学校公平竞争的评估机制,必须是在对各类学校的生源进口状况做到“有底有数”的基础上,再根据毕业生去向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以进、出口比率来引领学校的竞争。那种仅以文化高考成绩来排定“保优率”、考核“贡献率”的做法,无疑会扼杀学校培养特长生的热情,抹黑学校特色发展的愿景,更会断送学生自由发展的大好前程。从效能理论出发,看综合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就能促使拥有大师、占有大楼的名校不再居高临下,不战而屈人;促使设施简陋、师资一般、早被生存危机警示的学校,也因有一席之地而倍加珍惜,从而在良性竞争的生态环境中充分发挥“大师”与“小卒”各自的智慧,发挥“大楼”和“平房”各自的功能。进而,随着“大师”流动、“择校”减弱,薄弱学校在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中逐步形成特色,树起品牌,融入“优质”。这样,校际间的区别依然存在,而薄弱校的崛起则春笋遍地。
三、得来还须费功夫:依靠“治理智慧”取胜
教育的发展有着自身规律,任何改革都很难普惠每一所学校。学校只有根据自身的基础和传统的惯性,趁势而动,借机而上,锐意改革,智慧管理,才能迅速崛起。
第一是愿景的打造。要从区域历史文化和地方经济人文的角度,从地方教育需求和周边学校的发展状况,从学校发展的可能等方面,通过专家引领和全体成员的研讨,扬长避短,较为科学地建构校本发展愿景。这种愿景在校外是一面旗帜,在校内是一个纲领,对历史是一个总结,对未来是一个目标,必将有力地促进学校的迅速提升。
第二是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生成长为根本,改革教育模式,促使全员成功。本着“尊重差异、多样发展、挖掘潜能、一样精彩”的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在特长研讨和生涯规划中,摒弃自身欠缺,梳理发展兴趣,确立发展方向,寻找足够自信。同时,为每一类学生的发展设置不同的课程:文化上有基础走文考之路进高校,专业上有特长走体艺之路进高校,另外还有普职分流的对口单招、外语特长的国外高考。这样,不以文化优劣分层次,不以分数高低定班级,而是立足特长求发展,基于成长定课程。当然所有课程还必须吻合高考而使其具有足够的生命力。
第三是创新管理。必须用文化去经营,改革管理模式,激发全员内需。围绕愿景,形成学校主题文化,并依此打造主流文化,配以资源整合,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空、每一项活动都充满激励,使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组织、每一个部门都有成就愿景的欲望和机遇,努力形成实现愿景内涵的“软环境”和“硬覆盖”。明确课堂不是唯一的阵地,教材不是唯一的资源;明确有资源并不意味有价值,要充分开发利用好各种资源。这样,借助文化引领,让愿景在充实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
第四是品牌打造。必须凭品牌提升学校品质,改变发展模式,促使全面发展。品牌是学校文化建设长期积淀的产物,一旦形成便会发挥效益,加速发展进程。当然,品牌的内涵和价值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在追求教育公平的今天,以兜底为重心普适全体学生,显然超越了单向度关注优质、试图以优质拉动薄弱的取向,体现的是优先考虑一切学生、优先考虑“被薄弱”群体,这本身就是一个勇敢担当的绝佳品牌。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担当,就能使“被优质”的教育与“被薄弱”的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能使薄弱学校的现实困境转而成为其崛起、复兴的前提与基础,从而全面建构起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实践证明,只要做好多样发展、智慧管理,薄弱高中也会以各自的方式创造辉煌,书写神话。优质高中学生能够百分之百本科升学,薄弱高中也并非不可,只不过“跑道”不同而已。
(作者系江苏省洪泽县第二中学校长)
(摘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