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企业成功过,然后又失败了。这些企业都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僵化。僵硬、循规蹈矩、反应慢、循着过去的轨迹走,忽视创新的重要性。现在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制度化建设和进行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一些企业还处于有制度却形同虚设,制度化建设也只是停留在口頭阶段。
制度化管理是企业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企业实现法治的具体表现。有利于企业运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一切按制度办事是企业制度化管理的根本宗旨。制度化管理是企业的低文本文化向高文本文化过渡的具体表现。企业通过各种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员工更多的是依据其共同的契约即制度来处理各种事务,而不是以往的察言观色和见风使舵,更不是使企业制度被禁锢在“僵化”的牢笼里。
一则故事引发的“制度话题”
有一则关于“一条鞭子”的故事曾流传甚广。故事的大意是,英国剑桥大学有一位著名的校长,治校有方,培养出了很多名满天下的学生,有人问他为何能把学校管理得这样好,这位校长告诉问他的人,那是因为他用“一条鞭子”来惩治那些不听话不上进的学生,并且奖罚严明。又说,如果给他一把手枪,他会把学校管理得更好,能培养出更多的好学生。
“一条鞭子”的故事,其实明确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严惩重罚,高压管理”。虽有其可取之处,但也暴露无遗地指出了许多不足的地方。尽管如此,很多领域却俨然将 “这条鞭子”当作了严格执行制度的代名词,不单管理学校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制度也在大量、疯狂地追逐着这“一条鞭子”。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单位、组织、机构、团队等,都需要建立制度。一套好的规章制度,甚至要比多用几个管理人员还顶用。无论制定什么样的规章制度,事前都要详细了解实际情况、整理分析各类问题,再制定规则,这样才有意义。但在当下,许多企业中仍然大量存在制度僵化,管理过度、模式陈旧、缺少创新等情况。仅运用“一条鞭子”管理企业的大有人在。这些企业管理制度、方式与手段大多停留在“管物”与“管人”较低的水平阶段上。不仅制度建设薄弱,人治代替法治,领导上的家长制、职工构成的家族制、权力控制的血缘制依旧严重;而且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等现代管理手段与营销方式还只停留在理论宣传上,与当下升级了的现代管理制度相形见绌。
现实呼唤制度,但不能“盲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制度为企业的管理带来诸多利好,企业中更不能没有制度,但制度的成效决不能盲目。而《众酒成水》的寓言则给予管理者深刻“制度启示”。在一次隆重的丰年庆典上,部落大酋长要求每一户家庭都捐出一壶自己酿的酒,并且将酒都倒在一个大桶里,准备在庆典最后让大家共享。当由几个人抬着的大桶经过各家门口时,每户都郑重其事地倒下了自家酿的酒,很快就将木桶装满了。终于到了可以共享美酒的时刻了,酋长拔掉了木塞子,每个人的杯中都倒满了一酒,当大伙一饮而尽时,却发现喝下去的都是清水。
大家之所以喝的是清水,分析后不难发现:缺乏一个明确的制度约束机制,也可以说是管理上的制度漏洞,造成了这样的后果。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部落,每一个员工就是部落的居民,从企业的整体利益来讲,假设每个员工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岗而不作为,都心存侥幸忽略自己这一个体的作用,那就会出现寓言中的结果,使得企业利益根本无法保障,最终大家只能喝清水了。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呼唤科学合理的制度,拒绝“盲目”的制度灵活。人人都以为一点点小问题不会影响大局,而到最后却发现没有不出现问题的地方。由此可见,管理者在决策的同时,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必须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约束和任用奖惩机制,才能逐步地优化员工队伍结构,发挥出1 + 1 大于2的整体合力;而且在科学机制上控制住源头,也才会最终“众酒成酒”。
时易事易,制度需要“变革”
制度是一种标签或符号,它将企业中人的行为区分为“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和“不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可以据此采取奖勤罚懒的措施,褒奖“合乎企业利益的行为”,惩罚“不合乎企业利益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刺激企业中的人约束自己,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在这样的奖罚中,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得以推行和巩固。而很多企业在制度之外,还要另定一项处罚违规者的条文,以强迫他人遵守。比如:“凡公司员工一律阅读公报,不遵守者须接受处罚。”假若公报缺乏内容、空洞无物、辞不达意,又有谁会愿意去看它呢?如此生硬地执行,自然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制度化管理是企业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企业实现法治的具体表现。有利于企业运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一切按制度办事是企业制度化管理的根本宗旨。制度化管理是企业的低文本文化向高文本文化过渡的具体表现。企业通过各种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员工更多的是依据其共同的契约即制度来处理各种事务,而不是以往的察言观色和见风使舵,更不是使企业制度被禁锢在“僵化”的牢笼里。
一则故事引发的“制度话题”
有一则关于“一条鞭子”的故事曾流传甚广。故事的大意是,英国剑桥大学有一位著名的校长,治校有方,培养出了很多名满天下的学生,有人问他为何能把学校管理得这样好,这位校长告诉问他的人,那是因为他用“一条鞭子”来惩治那些不听话不上进的学生,并且奖罚严明。又说,如果给他一把手枪,他会把学校管理得更好,能培养出更多的好学生。
“一条鞭子”的故事,其实明确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严惩重罚,高压管理”。虽有其可取之处,但也暴露无遗地指出了许多不足的地方。尽管如此,很多领域却俨然将 “这条鞭子”当作了严格执行制度的代名词,不单管理学校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制度也在大量、疯狂地追逐着这“一条鞭子”。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单位、组织、机构、团队等,都需要建立制度。一套好的规章制度,甚至要比多用几个管理人员还顶用。无论制定什么样的规章制度,事前都要详细了解实际情况、整理分析各类问题,再制定规则,这样才有意义。但在当下,许多企业中仍然大量存在制度僵化,管理过度、模式陈旧、缺少创新等情况。仅运用“一条鞭子”管理企业的大有人在。这些企业管理制度、方式与手段大多停留在“管物”与“管人”较低的水平阶段上。不仅制度建设薄弱,人治代替法治,领导上的家长制、职工构成的家族制、权力控制的血缘制依旧严重;而且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等现代管理手段与营销方式还只停留在理论宣传上,与当下升级了的现代管理制度相形见绌。
现实呼唤制度,但不能“盲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制度为企业的管理带来诸多利好,企业中更不能没有制度,但制度的成效决不能盲目。而《众酒成水》的寓言则给予管理者深刻“制度启示”。在一次隆重的丰年庆典上,部落大酋长要求每一户家庭都捐出一壶自己酿的酒,并且将酒都倒在一个大桶里,准备在庆典最后让大家共享。当由几个人抬着的大桶经过各家门口时,每户都郑重其事地倒下了自家酿的酒,很快就将木桶装满了。终于到了可以共享美酒的时刻了,酋长拔掉了木塞子,每个人的杯中都倒满了一酒,当大伙一饮而尽时,却发现喝下去的都是清水。
大家之所以喝的是清水,分析后不难发现:缺乏一个明确的制度约束机制,也可以说是管理上的制度漏洞,造成了这样的后果。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部落,每一个员工就是部落的居民,从企业的整体利益来讲,假设每个员工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岗而不作为,都心存侥幸忽略自己这一个体的作用,那就会出现寓言中的结果,使得企业利益根本无法保障,最终大家只能喝清水了。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呼唤科学合理的制度,拒绝“盲目”的制度灵活。人人都以为一点点小问题不会影响大局,而到最后却发现没有不出现问题的地方。由此可见,管理者在决策的同时,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必须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约束和任用奖惩机制,才能逐步地优化员工队伍结构,发挥出1 + 1 大于2的整体合力;而且在科学机制上控制住源头,也才会最终“众酒成酒”。
时易事易,制度需要“变革”
制度是一种标签或符号,它将企业中人的行为区分为“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和“不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可以据此采取奖勤罚懒的措施,褒奖“合乎企业利益的行为”,惩罚“不合乎企业利益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刺激企业中的人约束自己,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在这样的奖罚中,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得以推行和巩固。而很多企业在制度之外,还要另定一项处罚违规者的条文,以强迫他人遵守。比如:“凡公司员工一律阅读公报,不遵守者须接受处罚。”假若公报缺乏内容、空洞无物、辞不达意,又有谁会愿意去看它呢?如此生硬地执行,自然收不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