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掘美的潜质加强美育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eg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初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如字词的美、修辞的美、文章结构布局的美、自然之美、人间真情及心灵之美、人格魅力之美等。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美的世界,语文老师要善于发掘美的潜质,引导学生品尝美,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揣摩语言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揣摩语言美是发掘教材中美的潜质的主要方法。领悟绚烂多彩的语言美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語文课文中反映的各种美都是借助语言实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慢慢体味它的真正含义。朗朗的读书声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通过朗读被各种情感感染而动情,有对美好事物的热切向往,有对高尚人格的至诚赞颂,有对恶势力的愤怒鞭挞,还有对生命的执著追求等,这些都给学生以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如朱自清的《背影》,先写看见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十分准确。最美的一笔是写父亲怎样爬上去,用一个“攀”字写两手的动作,吃力程度可以想象;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的方法写得细致极了,又点出他爬的困难,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动作描写细腻而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感,调动读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去感受这种形象,栩栩如生,流露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二、感受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
  自然美是现实生活中自然景物的美,是自然界中一切使人赏心悦目的事物具有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感受作品的自然美,让学生充分领略自然风光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自然美是非常广泛的,写景状物的文章往往表现出了多姿多彩的自然美。如朱自清的《春》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景物,从而表现春到江南的艳丽、柔和、温馨、生机勃发的美。《荷塘月色》则为我们描绘了明净清亮的月下荷塘、轻盈多姿的荷花、沁人心脾的缕缕荷香及心怀淡淡的哀愁和喜悦,作者独步月下组成静谧、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之美。《听潮》尽情地描绘了海睡、海醒、海怒的画面,真切地揭示了大海刚柔相济的美。《苏中园林》则让读者感受到园林的图画美。每次品析这样一个个精彩的写景文段,我都会让同学们合上课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文中所描绘的内容在脑海里绘出生动美丽的画面,再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自然美教育,学生将会铭记在心,终身受益。
  三、领略情感美,让学生拥有高尚的情操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切作品都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判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魅力。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体验美的情趣,领略作品的情感美,受到作者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教育,从而拥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如阅读《赠汪伦》时能感悟到李白豪放的性情及对朋友真挚的情意;从《木兰诗》中可以感受到木兰深明大义、刚毅勇敢、勤劳善良、不图功名的柔情。学《我的老师》体会到蔡芸芝热爱学生、热情公正、温柔美丽、教导有方的高尚情操;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可以感受到杜甫由己推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阅读《岳阳楼记》感悟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悟保尔顽强的意志和勇敢自信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心感悟、体验主人公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洗涤灵魂、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
  四、体会形象美,渗透美育教育
  美育是德育教育的摇篮、智育的风帆。美育是美的事物所展示的社会和人生画卷,它能启迪学生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深入思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美丽的事物能陶冶性情,使人愉悦,让人净化。美育对于人格的完善、人生境界的升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化,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塑造了敢于斗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蔺相如的形象,从蔺相如的形象美让学生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把热爱祖国的感情倾注在他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上,韩麦尔先生把爱国主义精神铸造在他付出全身力量写出的“法兰西万岁”五个大字上。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和高大形象将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杂剧《窦娥冤》通过塑造的一个纯朴善良、坚贞不屈的元代女性形象,反映了元代恶人横行、管理昏庸、法制黑暗的社会现实。这个震撼人心的感人故事能触发学生的同情心,并被主人公的形象感染。《白杨礼赞》的作者以流畅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白杨树雄壮、伟大、不平凡的形象,让学生体会到白杨树的不平凡气质,将白杨树人格化,作品塑造的形象美无疑会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五、感悟作品的艺术美,提高审美能力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由艺术形象的整体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接触最多的艺术美的形式就是文学美。我们在读作品时透过语言文字可以感受到艺术美。字句的锤炼也可以达成各种美。比如:为了增强文学语言的艺术美,课本中的文学作品里少不了“丑”如《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装在套子里的人》里的别里科夫、《守财奴》里的老葛朗台等。这些“丑”毫无美感,这是因为作家从正确观点出发,对“丑”进行揭露、嘲讽、否定,激起人们的厌恶、憎恨,从而让读者更加热切地向往美,达到审美效果。又如《一夜的工作》、《江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文章,可让学生结合课外读物写读后感,进一步感 受文学作品体现的艺术美。
  总之,语文课是一门有灵性和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可以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还可以实现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在语文教材中发掘其中美的潜质,加强美育教育,使语文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寻美的乐趣,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就中职语文课堂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提出几点建议,对课堂中具体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的方法,真正有效实施教学措施,从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是指有效率又有效果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中职语文课堂的有效性问题,更是中职教师经常提起并积极探讨的问题。我们的教学是不
期刊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所谓教师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不绝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了原有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学习的主体,这样的课堂并非要摒弃教师的指导,相反更应该发挥好教师的“导”的作用,为学生的“学”服务。不同的老师,导的风格方式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充分运
期刊
摘 要: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就要求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情感培养,学生应和阅读主体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效果,孕育出灵动的课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文章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怀、完善人格。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情感
期刊
摘 要: 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作者结合教学实际,从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引导学生探究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语文课堂 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
期刊
现今社会,到处充满绿色,食品要吃绿色的,衣服要穿生态的,游玩要到自然之中。当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贴近自然的时候,教育也顺应时代趋势,把绿色引进了我们的课堂。创建
期刊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历史筛选的素有定评的名篇,这些作品不仅语言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而且立意深远,结构严谨,堪资借鉴。但在实际教学中,文言文的得分率达不到80%,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有惧怕情绪,觉得学文言文时负担极重。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多从理性分析方面贯彻教学内容,这种重视理性思考的教学方法虽然比较科学,但很枯燥,忽视了初中生的特点,忽视了从感性认识方面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