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考的改革,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在变化。从而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思维导图是一个集文字、图片、线条于一体的来表达知识形式的方法。该方法形象生动的传递出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要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方便学生以后得学习和记忆。所以老师有必要教导学生如何制作一个完善的思想导图,来营造一个高效率、令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的地理课堂氛围。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应用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134
1 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引入
为了贯彻和达到“课程标准”,培养人民的地理知识素养、满足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需求、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地理文化、提高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新的教学方式和课程理念是实现课程标准的必要手段。
地理知识和理念框架的构建是帮助学生提高地理素养的基本能力,这个也是每年高考的重点考察对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上课时讲的很详细,学生在下面的反响也很好,似乎都听懂了,而且他们也都认真做了课堂笔记。但是,一到做题的时候,就会漏洞百出。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学生一点就通。探究其原因所在,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所记忆的知识太过于僵硬,不能够去灵活的运用,阻碍了当学生做题的时候对地理知识的利用,这就导致学生所记忆的知识无用化。在此背景下,思维导图作为整理归纳知识、发散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诞生。因为思维导图可以利用线条、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来将知识形象地模拟出来,所以,地理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建立地理知识体系,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以及解题的能力。
2 思维导图的优势
对于学生来说,思维导图可以改变传统的记笔记的方式。记笔记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的学习行为。目的是记录下来课堂上所学习内容,便于日后复习。但是课堂笔记基本上是大纲式的,依靠文字和线条。看似逻辑清晰,但也存在耗时长、形式单调等缺点[1]。思维导图主要是借助中心主题、关键词、线条、图片等元素建立知识连接的结构。在地理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无论是记忆过程,还是信息提取过程,大脑都处于由中心向外发展的状态。长时间的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2]
3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中师生交互程度一般。在加入基于思维导图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新课程的导入、学生们自己学习、课堂中学习新的知识、对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对该节课进行总结并绘制一个思维导图,具体的过程为:
31新课程的导入
地理教师在上课开始的两分钟时间借助“马的死亡线”故事导入本节内容,让学生们联想到这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接下来让学生们用大概三分钟的时间回忆热力环流方面的知识,并且让所有的学生亲手进行绘制,然后请一位学生上来演示讲解。
32 学生们自己学习
教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阅读了解课本内容,以便于了解大气环流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然后老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画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循环。和上面一样,要求学生展示和解释绘图过程。
33 课堂中学习新的知识
在对学生绘制的单圈环流进行评价后,学生们进行讲解,在实际情况下,赤道和极地之间不能维持单圈环流。师生们一起学习了三圈环流的原理,但只是以北半球为例来解释压力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
34 对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这一阶段持续近10分钟。在学生开始探讨之前,老师先简单介绍说明一下该阶段活动的要求和方法。将学生们平均分组,然后让学生使用地球仪、胶带和各种颜色的硬纸等材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一个北半球的三圈循环模型。活动结束时,让各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展示模型作品和讲解创作理念。
35 课程总结
教师和学生在掌握了“气压带季节运动”的知识后,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之后,把全部的时间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这段时间内来解决难题和绘制思维导图。当然,如果时间有限,学生可以在课后完成。
虽然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活动多于老师的活动,但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还是能够看出来的。老师在这节课上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设计学生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得到了体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4 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发现,通过思维导图讲课方式教出来的学生对地理方面成绩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提升,具体的表现如下:
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所记忆的地理知识更加的条理化,更加的便于学生对于信息的提取。这样当学生做题的时候也就能够思考多個方面,让自己的思维打开,发散出去。这种教学方法还提高了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都对思维导图地理教学感兴趣,很容易适应这种教学环境,学生都表现着积极体验的态度。思维导图不仅仅对学生有好处,对于老师来讲也有好处,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而且在备课的时候更加的方便。借助色彩、推塔、线条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陈爱华.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育,2019(6)7-8.
[2]叶梓.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8:10.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应用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134
1 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引入
为了贯彻和达到“课程标准”,培养人民的地理知识素养、满足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需求、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地理文化、提高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新的教学方式和课程理念是实现课程标准的必要手段。
地理知识和理念框架的构建是帮助学生提高地理素养的基本能力,这个也是每年高考的重点考察对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上课时讲的很详细,学生在下面的反响也很好,似乎都听懂了,而且他们也都认真做了课堂笔记。但是,一到做题的时候,就会漏洞百出。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学生一点就通。探究其原因所在,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所记忆的知识太过于僵硬,不能够去灵活的运用,阻碍了当学生做题的时候对地理知识的利用,这就导致学生所记忆的知识无用化。在此背景下,思维导图作为整理归纳知识、发散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诞生。因为思维导图可以利用线条、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来将知识形象地模拟出来,所以,地理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建立地理知识体系,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以及解题的能力。
2 思维导图的优势
对于学生来说,思维导图可以改变传统的记笔记的方式。记笔记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的学习行为。目的是记录下来课堂上所学习内容,便于日后复习。但是课堂笔记基本上是大纲式的,依靠文字和线条。看似逻辑清晰,但也存在耗时长、形式单调等缺点[1]。思维导图主要是借助中心主题、关键词、线条、图片等元素建立知识连接的结构。在地理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无论是记忆过程,还是信息提取过程,大脑都处于由中心向外发展的状态。长时间的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2]
3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中师生交互程度一般。在加入基于思维导图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新课程的导入、学生们自己学习、课堂中学习新的知识、对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对该节课进行总结并绘制一个思维导图,具体的过程为:
31新课程的导入
地理教师在上课开始的两分钟时间借助“马的死亡线”故事导入本节内容,让学生们联想到这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接下来让学生们用大概三分钟的时间回忆热力环流方面的知识,并且让所有的学生亲手进行绘制,然后请一位学生上来演示讲解。
32 学生们自己学习
教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阅读了解课本内容,以便于了解大气环流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然后老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画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循环。和上面一样,要求学生展示和解释绘图过程。
33 课堂中学习新的知识
在对学生绘制的单圈环流进行评价后,学生们进行讲解,在实际情况下,赤道和极地之间不能维持单圈环流。师生们一起学习了三圈环流的原理,但只是以北半球为例来解释压力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
34 对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这一阶段持续近10分钟。在学生开始探讨之前,老师先简单介绍说明一下该阶段活动的要求和方法。将学生们平均分组,然后让学生使用地球仪、胶带和各种颜色的硬纸等材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一个北半球的三圈循环模型。活动结束时,让各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展示模型作品和讲解创作理念。
35 课程总结
教师和学生在掌握了“气压带季节运动”的知识后,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之后,把全部的时间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这段时间内来解决难题和绘制思维导图。当然,如果时间有限,学生可以在课后完成。
虽然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活动多于老师的活动,但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还是能够看出来的。老师在这节课上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设计学生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得到了体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4 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发现,通过思维导图讲课方式教出来的学生对地理方面成绩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提升,具体的表现如下:
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所记忆的地理知识更加的条理化,更加的便于学生对于信息的提取。这样当学生做题的时候也就能够思考多個方面,让自己的思维打开,发散出去。这种教学方法还提高了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都对思维导图地理教学感兴趣,很容易适应这种教学环境,学生都表现着积极体验的态度。思维导图不仅仅对学生有好处,对于老师来讲也有好处,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而且在备课的时候更加的方便。借助色彩、推塔、线条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陈爱华.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育,2019(6)7-8.
[2]叶梓.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