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寒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xleo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说不出我对故园的秋天有一种怎样的情感。
  我曾多次咏哦过小小的傍河而居的故园,当然也描绘过故园的秋日,仿佛只有大片成熟的金黄色泽才能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故园的深刻和完美。事实上,故园的秋日在我印象里是极其模糊的,它远没有春季去田间偷听拔草女人们火辣辣的情歌,或者在盛夏到村外小河里嬉水捉鱼更有趣并让人记忆犹新。可是,若干年后当我远离故园的时候,面对一枚恬然飘零的枯叶,一匹静立于寂寥旷野上的老马,以及凝视一位端坐于秋日下的安详的老人……为什么会深情地遥想故园的秋景?秋天是适合回忆和冥思的季节,它只能属于沧桑岁月里一些最平实最真诚甚至最卑微的事物,就像种子只能属于大地,马蹄只能属于道路,颂歌只能属于心灵。我不知道自己的心灵愈加衰老了,还是愈加幼稚了,每当置身于这个秋季,去回忆那一年秋季里父亲佝偻的背影,我总伤感不已。它已定格在我心灵的一隅,并一度成为我回首故园寻找生命风向时的一个抒情片段。
  那时,我身上依然荡漾着春天的骚动和夏天的激情,却喜欢怀揣无限明媚的憧憬坐在庭院里。金质的阳光从容地抚摸我,偶尔会有三三两两的瘦薄叶子在细碎的簌簌声里缱绻坠落,很无奈很哀怨的样子。这是我看见的这个季节里最后的一批守望者,或者倾诉者。那么谁是它们忠实的倾听者?一切生灵井然有序地忙碌着越冬的活计,谁还留意自然界稍纵即逝的或透明或黯淡的暗示?我沉默无语。自然的启迪是微妙的,我正被那个生活二十多年的故园描述着。
  庭院里一派肃静。长久的慵懒坐姿使我倍感不适,就在我准备动身转换一下姿势时,父亲的身影便猝不及防地撞进了我的视线。我无法忽视那秋阳下精美如画的一幕——父亲蹲在庭院的葡萄架下,很吃力地擦拭农具上的干泥块。他的身子佝偻得很厉害,头整个地低进了怀里。有几片叶子栖落在他的脖子上,像顽皮的蝴蝶或麻雀,从上面跳到膝盖,又从膝盖窜到地下。随着胳膊的晃动,父亲的肩胛以及后背就像秋风下沉甸甸的麦穗起伏不定,他的脚跟放着已擦过的几把铁锹、犁铧,锃亮刺目。
  这是任何一个农人都有过的生活过程里一个微小细节,可以忽略不计,但那个很平常的秋日午后,我无意瞥见的那一幕如此令我怦然心动!它远远超出了劳动本身的意义。这分明是父亲细心精致地为这个季节举行的简洁的告别仪式,这是粮食送进高台上的仓廪,田间黝黑的土壤被翻晒在秋阳下,红苹果的琼浆醉倒村庄,麦草垛诗意地蹲居在房前屋后,福音与鸟群降临吉祥的天空……之后,父亲用无声的语言表达辛劳和喜悦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独特方式,含蓄而生动。父亲总是如此,他的许多朴素语言仅仅表现在默不作声的劳动里。如果你不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弟子,如果不领略耕耘和收获的欢愉,你就读不懂他的语言。
  那个秋季里的父亲其实已经苍老了,像垂挂在树枝上的一片秋叶。苍老就意味着结束。这是生命的必然。所幸的父亲承认了这种法则,并力所能及地把谢幕后的生活道具伺弄得如此干净而有条不紊。他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装饰和点缀了一个季节乃至一片世界的风景,而这片风景被他走出村庄的儿子,在若干年后的同样的一个秋季里捕捉到了,他的生命从此变得纯粹和丰富起来。而此刻的父亲,徜徉在被汗浸泡的土地上,满足而平静。这应该是父亲生命中一次短暂的休整。
  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就置身于异地一片极不真实的秋天里,我是如此悲伤地怀念和感念着故园里寂寞的父亲。我的心灵时时被那一个秋季的片断灼伤,而父亲擦拭过的农具,却抚慰和医治着这种疼痛——那些农具,作为农业的象征物,或作为参与生活开垦生活的证据,至今悬挂在故园老屋的墙壁上,熠熠生辉,诗意宛然。
其他文献
你伟大的爱神,你呼吸的婚礼。  然而是哪种婚礼?  自从大地存在,欲望迎娶了两个躯体,  闪电就不曾接近  人类的眉额。  这道闪电落下,  这道闪电全能,  这道闪电随心所欲地对待人类的孩子。
期刊
我是鹰。  那就是我的自白。  不是诗人,  决不是别的一切。  我鄙视别的一切。  对于我,只有在鹰的飞翔中盘旋。  什么在鹰的飞翔中发生?  始终相同,永恒的事物。  一道闪电带着无穷热情从天劈下  犹如新世界诞生时,充满秘密的爱。
期刊
我家门前有个白马湖。我长大后才发觉,各地有不少叫白马湖的地方,但我家边上这个大概算是最有名头的。上世纪20年代,乡绅陈春澜捐资在湖边设了一座私立中学,名为春晖,一批现在想来令人艳羡的名士曾在此执教或讲学过,蔡元培、叶圣陶、陈望道、刘大白、俞平伯、夏丏尊、朱自清、李叔同、丰子恺、朱光潜……寄居期间,许多人的笔墨中又留下了对白马湖的纪念,最知名的大概是朱自清、夏丏尊的散文和丰子恺的漫画。拿今天的话来说
期刊
他站在国谊宾馆门前,再一次核查,仍然,钱夹子在左上兜里,火车票根儿在右上兜里,国产众声牌录音机在造革提包里,没发生什么意外,也不可能发生意外。他是一个远道而来的外省青年。他刚从基层工厂借调到市里,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贺主任的慧眼相中,让他随自己到北京开一个座谈会。时间:1982年年末。  “年轻人,多挑重担,”贺主任意味深长地说,“到大码头闯一闯,见见世面。再带个录音机,把精神‘搂’回来。”  预定
期刊
发财法  当年刘胡兰曾问:“我咋个死法?”  如今我也发一问:“我们咋个活法?”  其实,活法与死法是一个意思,怎么活,便怎么死。好好活,定然会好好死;不好好活,肯定也不会好好死,死后也不会好。  但我们好像把死的事忘了。把死的事忘了,活着也便没有了背景。  不仅仅是把死的事忘了,其实是把活着也忘了,忘了为什么活着了。把什么都忘了之后,就只剩下忙了,忙得都忘了目的了。  忙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挣钱么
期刊
很任性地以为,读雨君的散文集《蹲下来,抱抱自己》,应该选一个薄薄的阴天;明净里带一点点迷濛,和暖里夹一点点润湿,倚着窗户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就会有记忆的淡淡香味从舌尖生起。  然后一页一页细细地翻读,品尝天使落在头发上的甘美和怡悦,遥想从两道闪亮的铁轨延伸开去的杳无边际的世界;走过方芳的散发着太阳味儿的快乐农场,再来听雨君把百般滋味的大学生涯从头细说……岁月在轻而且巧的文字中丝一样地滑过去了,一个孩
期刊
我们小时管火柴叫自来火。这是各家灶房的必备品,通常搁在灶洞边一个顺手的小壁凹里,用作引火。一盒自来火两分钱,价格颇贱,通常人家都会在洞里多备几盒,不拘新旧,随手取用,用尽的空盒就扔进灶洞喂火。  不知什么时候,女伴中忽刮起一阵搜集自来火盒的热风。这一向隐居灶房的小小纸盒,一时成了女孩们竞相搜取的爱物。  搜得的盒子用来做什么呢?  四四方方的小纸盒,加上一瓶糨糊,就可以造出各式各样的“家具”。将两
期刊
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在他的奇幻小说《黄金罗盘》中描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的灵魂都会外化为一种动物精灵。人与他的精灵之间保持着一种奇妙的依存关系,动物精灵的心性正反映了它所对应的个体的某些心理情绪和个性倾向。  读台湾诗人林焕彰先生的猫诗,令我无端地又想起了那个奇幻世界。如果我们也能够为自己的灵魂选择精灵,我想这位诗人或许会十分愿意与一个静静坐卧着的猫咪相伴吧。  林焕彰笔下的猫
期刊
我小时候玩得极蛮,游河,爬山,打弹子,跳皮筋,哪样都不落下。玩起“捉来逃”的游戏,男孩子也撵不上我。这样玩法,裙子自然穿不住,很长时间里只穿裤子。  玩得多,摔得也多,新上身的裤子,没多久就磨穿了膝盖。妈妈给逼出个应对的法子:新裤子买来,先在两个膝盖处垫上两块耐磨的厚绒布,对齐,缝紧。这样磨破一层,还有一层,一条新裤好歹能多穿些时日。爱美的妈妈还留心把绒布剪裁出花朵或小动物的形状。而我一律不管,那
期刊
我小心地将提包掖在身前,随着湍急的人流穿过地道,越过楼梯,到达对号的站台,又找到了车厢的站位。甫一站定,火车已进站,停靠,开门。于是又夹在一撮人中一股脑儿地挤进车厢,开始循着票号找位子。  一坐下,喧哗的动车组车厢便安宁了许多。我的票是短程,只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照往常的经验,略翻一翻书,也就到了。  这时走上来一对母女。母亲很年轻,合度的身材,大方的体态,比之少女又多了一份母性的成熟亲切之美。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