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教学策略——以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为例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w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何为大概念rn《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修订课标”)指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新一轮课改提出并要求教师运用学科大概念来建构教学框架、整合教学内容.学科大概念,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在地位上,居于学科的中心位置,集中体现学科课程特质的思想或看法;在功能上,有助于设计连续聚焦一致的课程,有助于发生学习迁移;在性质上,具有概括性、永恒性、普遍性和抽象性特征.
其他文献
[设计说明]rn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隶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精选了魏晋、唐、宋时期不同体式、不同作者的诗词名作.rn根据该学习任务群的特点,结合“单元导语”“单元人文主题”等要求,笔者设计了三个任务、九个微专题的学习内容,分9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微专题为“进退两途皆吾心”.
期刊
教师根据设计情境任务、提供任务支架、实施任务评价、展示任务成果四个步骤设计写作任务:以真实的任务情境驱动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识;通过读写结合、写作支架让学生提升写作技巧;借助评价量表引导学生修改、评价、提升文章的感染力,让学生形成有创意的写作成果.
修改,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着力探索习作“意的修改”的操作路径,从分析学情出发,聚焦“学生习作主旨句或段浅而笼统”这一核心问题,为学生提供三种支架,旨在让习作修改有章可循,培养学生叙事之后写作议论性文段的能力.
一、梳理事件,还原与整合rn读诗第一步,我们需要明确诗歌表层语义与事实.rn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思维导图(如图1),整合《峨日朵雪峰之侧》(以下简称《峨》)一诗中的事件、细节,还原相关情景.rn通过梳理,一方面,我大致了解诗人攀登峨日朵雪峰的全过程和主要体验,“我”攀爬到了个人身体意志的极限程度.在攀登中“石砾不时滑坡”,惊险异常,“我”付出了血滴从“千层掌鞋底”不断渗出的巨大代价,终于目睹了峨日朵雪峰壮美的日落景象.诗作最后,“我”也观察到高山之巅有一只小小蜘蛛,它与“我”一同见证这一奇景.另一方面,我发
期刊
一、读成语,入新课rn师:今天的学习,从两组成语开始,请大家齐读并注意每组的特点,看看有什么发现.rn屏显:rn第一组: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龙马精神快马加鞭金戈铁马汗马功劳rn第二组:垂头丧气再接再厉虚张声势力挽狂澜众目睽睽一视同仁rn生:第一组都含有“马”字,读起来感觉很振奋.
期刊
文言文好教也难教.在传统观念中,文言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多被看作解释、翻译,但这种解释、翻译不等同于课标提出的“积累、运用”,学生阅读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更无从落实.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马说》一课的教学从关注学情出发,贴着学生走,依着文本教,使教学成为不断向课堂深处漫溯的发现之旅,值得借鉴.
期刊
《红楼梦》是一部由诗词成就的经典.面对俯拾即是的诗词,若我们没有一个恰当的赏析视角,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简直无从谈起.rn整本书阅读中的诗词赏析应与小说文本的特点保持一致.虽然四大名著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诗词作品,但若要论及诗词融入小说创作且取得卓异效果的作家,曹雪芹堪称古今第一人.他几乎把诗词融入小说这一文体的每一个基因之中,人物命运的揭示,故事情节的安排,自然景物的描写,几乎随处可见诗词的身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