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教育民主的概念分析,从而提出教育民主是当前我国教育法律的重要价值观念,并探讨了教育民主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价值体系;教育民主
一、教育民主之概念分析
教育民主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它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上出现,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又具有不同的内涵。最初教育民主的要求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对工人素质要求的普遍提升而出现的。但这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民主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25年前,当联合国宣布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时,它是在批准一个具有几世纪历史的民主理想。但是这个理想的实现在许多地方仍然受到阻挠,而阻挠实现这个理想的原因和这个理想初次出现时所遇到的情况相同。”随着产业革命的扩展,虽然产生了普及教育和强迫入学之类的教育观念,但工人阶级子女和特权阶级子女享受的教育的质量却存在着天壤之别。最初的教育民主的概念被严格地限制在阶级利益的范围之内,民主是阶级内部的民主,受教育权利的普及无法跨越阶级的局限。领导者、管理者的角色只能由受过高等教育的、出身于特权阶层的继承者担任。这样的民主观念我们称之为原始的教育民主。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育民主概念的发展正趋向于突破原有的阶级的范畴。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意识形态方面的目标,还有世界许多地方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对社会不安定的恐惧等都助长了人类对教育民主的强烈需求。无论是社会主义政体还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为了满足教育民主化的需要,都在继续不断地扩充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为了保证教育质量,都普遍采用普通考试和统一的评分方法来决定学生的录取资格。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特权和阶级的局限,这不能不说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却并不是质的飞跃。因为此时的民主只是一种表面的民主,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并不均衡,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相差悬殊,贫富阶层的子女所享受的教育机会也大不一样。优良的教育设备和师资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集中在城镇学校,富裕家庭的子女可择校、择师而学,而“那些最没有社会地位的人们往往享受不到普遍受教育的权利--在这方面现代文明过早地引以为荣了。在一个贫穷的社会里,他们是首先被剥夺权利的人;而在一个富裕的社会里,他们是唯一被剥夺权利的人。”况且,由于穷人的子女缺乏富人的子女所能得到的优良的早期照顾和学前教育,即使他们与富人的子女处在同样的学校环境中受同样的教育,也往往摆脱不了学业不良的悲惨命运。机会的公平并不必然带来结果的平等。考试、测验等方法作为一种表面的民主掩盖了真正的不平等。此时的教育处于一种表面的民主化状态。
进入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从他的民主主义教育理想出发,对传统上由立法、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厘定教育目的的状况提出质疑。他认为:“整个社会的某部分人将会发现他们的目的是由外来的命令决定的;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从他们自己的经验自由发展而来,他们有名义上的目的,但这并不真是他们自己的目的,而只是达到别人比较隐藏的目的的手段。”杜威这种带有民主主义理想和教育革新色彩的教育目的论,对20世纪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和民主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60年代教育民主化运动勃兴,教育政策的价值主体逐步由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转向地方当局、学校、教师、家长甚至学生共同参与制定和决策分享。约翰·怀特在《再论教育目的》一书中指出“任何学校都必须有用来帮助制定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的教育目的”。揭去教育民主的“遮羞”的“面纱”,使真正的教育民主呈“坦诚”之势而使民众共享,需要政府和社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更大的努力。除了继续普及义务教育,增加学校,扩充各个不同阶段儿童的入学机会,延长学习期限,纠正教育资源和力量上分配不公平状况等等“治标的办法”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坚定地、长期地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并以促进社会民主和政治民主的全面努力作为坚强的后盾。政治和政策上的努力目的在于保障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但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教育民主,代表了人们受教育机会起点上的平等。真正的民主的实现需要将公平的原则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育民主价值的进一步改革。
二、教育中的民主化转向
如果说政治的民主和政策的扶持是实现教育民主的条件性保障,而教育内部的积极努力则是其本体性保障。教育内部的障碍是教育民主之路上的最后也是最顽固的关卡。这最后一道防线不能突破,前面的工作做的再多也只能是表面文章。因此,教育必须以人的最优化发展为目标,将民主的内涵扩展至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深化到每一个人的意识领域。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把握。
1.在教学方面
通常意义上的民主教学意味着对所有的学生(不分民族、性别及成绩优劣)平等地、无差别地对待。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所要提倡的教学民主却要反其道而行之,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要在对学生的潜能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个人化的教育学”,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适合学生的个性和心智发展水平。正如《学会生存》中所说的:“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即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如目前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特点的。”真正的民主反对一视同仁,多元和差异才是教育民主的真正体现。
2.从师生关系来看
“尊师重教”是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师长”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处于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地位,由此演绎成今天教师与学生之间主体与客体、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教师是领导者、控制者和裁判者,他控制着话语霸权、发展资源、活动的内容和规则;而学生处于被迫学习,等待塑造的地位。正如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的那样:“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所以,师生间应该是要创设一种无拘束、无畏缩、畅所欲言、敢于争鸣的民主氛围,形成平等参与、多向交流、共同发展的民主教学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的学习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3.从教育管理上说
要吸纳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士都参与到教育法律的制定中来。教育民主化不仅要使更多的人受到更优良的待遇,而且要使更多的人参加到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来。“保证人们能够充分行使他们在教育上的民主权利,这也意味着保证他们有权参加教育机构的管理和教育政策的制定。”这些人可以包括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科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雇用单位、政治团体、及其他有关的社会组织。尽管他们介入的层面和角度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合理意见和建议都应该有效地纳入教育管理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过程中来。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生活和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的凸显,教育法制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也越来越举足轻重。相应地,人们对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种种利益关系的分配的难度越来越复杂。因此,单靠决策者的行政力量是不够的,教育法律的研究以及开展教育研究的知识分子,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咨询主体和参与主体,承担着研究和创新的责任,为教育决策主体更好的制定和出台教育法律,提供参考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约翰.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李永宏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 张胜勇:反思与建构--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高莉女(1975- ),籍贯:重庆,滁州学院教育法政系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法哲学.
关键词 价值体系;教育民主
一、教育民主之概念分析
教育民主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它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上出现,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又具有不同的内涵。最初教育民主的要求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对工人素质要求的普遍提升而出现的。但这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民主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25年前,当联合国宣布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时,它是在批准一个具有几世纪历史的民主理想。但是这个理想的实现在许多地方仍然受到阻挠,而阻挠实现这个理想的原因和这个理想初次出现时所遇到的情况相同。”随着产业革命的扩展,虽然产生了普及教育和强迫入学之类的教育观念,但工人阶级子女和特权阶级子女享受的教育的质量却存在着天壤之别。最初的教育民主的概念被严格地限制在阶级利益的范围之内,民主是阶级内部的民主,受教育权利的普及无法跨越阶级的局限。领导者、管理者的角色只能由受过高等教育的、出身于特权阶层的继承者担任。这样的民主观念我们称之为原始的教育民主。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育民主概念的发展正趋向于突破原有的阶级的范畴。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意识形态方面的目标,还有世界许多地方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对社会不安定的恐惧等都助长了人类对教育民主的强烈需求。无论是社会主义政体还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为了满足教育民主化的需要,都在继续不断地扩充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为了保证教育质量,都普遍采用普通考试和统一的评分方法来决定学生的录取资格。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特权和阶级的局限,这不能不说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却并不是质的飞跃。因为此时的民主只是一种表面的民主,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并不均衡,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相差悬殊,贫富阶层的子女所享受的教育机会也大不一样。优良的教育设备和师资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集中在城镇学校,富裕家庭的子女可择校、择师而学,而“那些最没有社会地位的人们往往享受不到普遍受教育的权利--在这方面现代文明过早地引以为荣了。在一个贫穷的社会里,他们是首先被剥夺权利的人;而在一个富裕的社会里,他们是唯一被剥夺权利的人。”况且,由于穷人的子女缺乏富人的子女所能得到的优良的早期照顾和学前教育,即使他们与富人的子女处在同样的学校环境中受同样的教育,也往往摆脱不了学业不良的悲惨命运。机会的公平并不必然带来结果的平等。考试、测验等方法作为一种表面的民主掩盖了真正的不平等。此时的教育处于一种表面的民主化状态。
进入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从他的民主主义教育理想出发,对传统上由立法、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厘定教育目的的状况提出质疑。他认为:“整个社会的某部分人将会发现他们的目的是由外来的命令决定的;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从他们自己的经验自由发展而来,他们有名义上的目的,但这并不真是他们自己的目的,而只是达到别人比较隐藏的目的的手段。”杜威这种带有民主主义理想和教育革新色彩的教育目的论,对20世纪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和民主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60年代教育民主化运动勃兴,教育政策的价值主体逐步由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转向地方当局、学校、教师、家长甚至学生共同参与制定和决策分享。约翰·怀特在《再论教育目的》一书中指出“任何学校都必须有用来帮助制定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的教育目的”。揭去教育民主的“遮羞”的“面纱”,使真正的教育民主呈“坦诚”之势而使民众共享,需要政府和社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更大的努力。除了继续普及义务教育,增加学校,扩充各个不同阶段儿童的入学机会,延长学习期限,纠正教育资源和力量上分配不公平状况等等“治标的办法”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坚定地、长期地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并以促进社会民主和政治民主的全面努力作为坚强的后盾。政治和政策上的努力目的在于保障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但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教育民主,代表了人们受教育机会起点上的平等。真正的民主的实现需要将公平的原则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育民主价值的进一步改革。
二、教育中的民主化转向
如果说政治的民主和政策的扶持是实现教育民主的条件性保障,而教育内部的积极努力则是其本体性保障。教育内部的障碍是教育民主之路上的最后也是最顽固的关卡。这最后一道防线不能突破,前面的工作做的再多也只能是表面文章。因此,教育必须以人的最优化发展为目标,将民主的内涵扩展至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深化到每一个人的意识领域。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把握。
1.在教学方面
通常意义上的民主教学意味着对所有的学生(不分民族、性别及成绩优劣)平等地、无差别地对待。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所要提倡的教学民主却要反其道而行之,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要在对学生的潜能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个人化的教育学”,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适合学生的个性和心智发展水平。正如《学会生存》中所说的:“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即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如目前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特点的。”真正的民主反对一视同仁,多元和差异才是教育民主的真正体现。
2.从师生关系来看
“尊师重教”是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师长”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处于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地位,由此演绎成今天教师与学生之间主体与客体、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教师是领导者、控制者和裁判者,他控制着话语霸权、发展资源、活动的内容和规则;而学生处于被迫学习,等待塑造的地位。正如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的那样:“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所以,师生间应该是要创设一种无拘束、无畏缩、畅所欲言、敢于争鸣的民主氛围,形成平等参与、多向交流、共同发展的民主教学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的学习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3.从教育管理上说
要吸纳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士都参与到教育法律的制定中来。教育民主化不仅要使更多的人受到更优良的待遇,而且要使更多的人参加到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来。“保证人们能够充分行使他们在教育上的民主权利,这也意味着保证他们有权参加教育机构的管理和教育政策的制定。”这些人可以包括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科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雇用单位、政治团体、及其他有关的社会组织。尽管他们介入的层面和角度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合理意见和建议都应该有效地纳入教育管理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过程中来。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生活和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的凸显,教育法制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也越来越举足轻重。相应地,人们对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种种利益关系的分配的难度越来越复杂。因此,单靠决策者的行政力量是不够的,教育法律的研究以及开展教育研究的知识分子,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咨询主体和参与主体,承担着研究和创新的责任,为教育决策主体更好的制定和出台教育法律,提供参考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约翰.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李永宏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 张胜勇:反思与建构--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高莉女(1975- ),籍贯:重庆,滁州学院教育法政系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法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