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要抓好三个环节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最深刻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责任。语文是各门课程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呢?窃以为必须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立足整体,把握教材,设计教法
  
  坚持整体性原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语文教学中教者把握教材、设计教法、指导学法必须遵循的主要方法之一。首先,教师必须立足整体,坚持“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切实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养。其次,要立足整体,把握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各版本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体性较强,各年级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有计划地按一定的知识体系安排训练重点,并围绕重点项目组织课文,体现基本功训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因此,教者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体系,并从整体上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针对教材的特点,把各年级、学段、单元、每篇目看作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紧密关联的整体,并依据整体目标及要求设计教学线路,选择教学方法。
  
  二、减“负”减“压”,激发兴趣,倡导乐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主战场,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素养;二是听、说、读、写等能力方面的素养;三是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家庭、学校都向学生施加压力,“棍棒下面出秀才”、“学海无涯苦作舟”等治学格言所形成的心理定势,严重地影响和桎梏着师生的思想,为了考高分,学生苦学、教师苦教,使教学过程成为使学生厌倦、痛苦,甚至产生对立、逃避、抗拒心理的过程。因此,实施素质教育,除了社会、家庭的配合支持外,课堂教学一定要减“负”减“压”,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获得身心之乐。另外,在“乐学”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乐”是手段,“学”是最终目的;要把握不同学段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追求外在乐与内在乐的完美统一;采取各种手段,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重视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过程,“跳一跳去摘桃子”,使其获得内在之乐,即成功之乐。
  
  三、注重导学,授人以渔,培养能力
  
  “导学”好指导学生怎样去学习。按新课程的理念,我们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导”。
  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教,而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综合素养。要始终摆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要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一味地去灌注,而应想方设法把学习变成学生本身发自内心的一种自愿自主的活动,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其次,要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学生金子,不如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方法,要重视学法的指导。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教法和学法,要依据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最佳导学方案,使预设和生成同重。教学中要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手、脑、口并用,加强能力的培养,帮助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导学时一定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讲、学、练的关系。教师的讲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与“练”则是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吸收和运用,通过实践,进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二是听、说、读、写的关系。听是说的基础,说与读是写的基础。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综合训练,让学生听得清楚、讲得明白、读得流利、写得通顺。三是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实践证明:学习一般的学生不一定没有特长。如爱迪生、高尔基、华罗庚等人上学时成绩平平,但后来通过学习和自身的努力,都分别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数学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要关心厚爱后进生,培养特长生。教师既要有雕璞成玉的热忱,又要有化朽成材的胸襟,同时具备伯乐识马的慧眼。要在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基础上,注意发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721102 陕西省千阳县寇家河乡何家庄小学)
其他文献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汲取知识的。”这就告诉每一位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想法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消除他们心理上的疲劳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呢?    一、巧设悬念,激趣导入    课程
期刊
综合性学习课是当今教育教学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综合性活动课程是所有课程领域中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所有课程领域中开放性最强的课程;第三,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过程较之其他课程领域涉及更加宽泛复杂的课程资源。  针对这种情况,教育者应如何搞好教学设计呢?    一、要明确综合性学习目标    目标设计应着眼于满足学生现实生活中运用语文的需要,并建构学生
期刊
人文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而语文教材,尤其是其文学作品,是通过艺术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借以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表达作者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语文教学因其具有的人文性对学生人格塑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追求其内隐的对精神和人格素质的深层文化本质,通过阅读课文、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正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一个新教师,我在教学中也比较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经常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探知。在合作中,我还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1、培养学生勇于交流的习惯。由于不少学生存在着害怕出错的心理,在合作交流时往往只是个别学生
期刊
【摘要】能力是以知识和活动为前提条件而形成的经验及其应用。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在加强美术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文化修养,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美术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创造性能力创造性教育  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已经突出,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
期刊
新课程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选择了很多适合学生发展的新知识、新内容,倡导一种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还给了学生一片自主学习的天空,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能力。     一、新教材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联系实际重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新课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向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富有意义且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以
期刊
自古道:“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在社会上享有特殊的地位,历来都受到社会的尊重。教师,是教育、培养人才的人,是民族的希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此,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才有动力。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没有对自己教
期刊
什么是集体主义精神呢?就是一切从集体出发,以集体利益为重,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有为集体奉献的精神。在多年的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我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六点体会:    一、做好入学教育,建立小学生的集体意识    在小学中建立起集体意识,是培养小学生集体精神的起点。对刚入学的小学生,心目中还没有集体这个概念,也不能像对成人那样讲定义和深奥的道理。我首先引导他们知道自己是哪个学校、哪个班级
期刊
一、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课外阅读,是学生拓宽视野、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当前,在中学生课外阅读中普遍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阅读面窄。不少中学生比较重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对课外阅读分配的时间较少,导致阅读面窄,知识面不广。笔者曾对本校的学生阅读情况作了调查。从图书室学生借书的记录了解到,全校1180人,有借书记录的总共有568人次,从学生所借的书的
期刊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百花齐放,比较常用的有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引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法、情境教学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验中研究和总结出来的,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