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黎平,70后,湖南人,娄底师专毕业后于农村教书数年,后考取暨南大学研究生,修古典文学专业。毕业后就职于《广州日报》,做财经编辑,2010年起采编国学版。创办微信公众号“刘备我祖”,效仿《史记》,以文言文记当代事,大受欢迎,屡次以百万加阅读量的爆文闻名全国,公众号曾进入全国原创自媒体百强(第26名)。
搜了很多关于刘黎平的报道,几乎都是人物报道,写他的成功之路,没有发现访谈,我略松了一口气。因为,固然老刘的文笔辣而多情,读《新史记》让我且笑且泣,但真要让我问他点儿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只会懵懂地总结一句:他写得挺好。我罗列了一堆貌似有高度的提问,而老刘的回答则又把它们拉到了“低处”,谦虚,实在。或许这正是务实的湖南人的特点,有万丈豪情在心中,同时也知道自己正行至半途,前路仍需努力。
最深的梦想:以文字惊艳天下
安春华:在经济热的90年代,你考上研究生,选择的是当时比较冷门的古典文学专业,仅仅是听从父命,还是你自己在内心深处对它也有着向往和认同?
刘黎平:我之所以选择古典文学,最实际的原因就是,如果选择法律专业的话我要从头开始学,学经济学更加不可能,因为还要重新学习高等数学,那是需要费时日的,而我当时在农村教书确实是已经等不及了,想赶紧出来。当然从大的方面来说,也受我父亲的影响,我父亲很喜欢古典文学,尽管他文字水平不高、学历不高,但他确实很崇拜敬仰古代的文人,加上我自己也对文学有相当的爱好,所以综合这些原因,就选择了古典文学,相对冷门一点。
安春华:你的同学们研究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什么职业?你为什么选择了和文学几乎是两股道的新闻行业?
刘黎平:我学的是古典文学——唐宋文学方向,那年毕业的四个同学包括我,有两个进了高校,两个进了新闻单位。因为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不想做学问,而是想从事跟文字相关的工作。中文虽然和新闻不是完全一回事,但还是相通的,有交集,中文学好了去做新闻也是可以的,但新闻学好了去做古典文学那未必做得了。所以我只不过是想借这条路。学中文的最终目的是表达,是写作,我要靠这个来取得大家的认同。就是,我心灵深处最深的梦想,最真切的梦想,还是想用文字传播,让自己通过文字为世人所认识,表达自己。
安春华:做财经夜编,除锻炼了你的新闻敏感性以外,财经这部分内容,你觉得对你有什么样的滋养?
刘黎平:我做财经新闻最大的收获第一个是,认识了这个世界的主流,大家都是以经济为中心,包括国家,包括个人,如果不懂一点点财经,不懂一点点金融,那就完全隔绝于这个世界了。还有一点呢,通过财经新闻的学习、工作,让我培养了一个特长,就是在极其短的时间内,能够把大量的繁杂的稿件、繁琐的线索,全部整合起来做一条新闻稿,我们那时候是下午三点半上班,晚上零点结束,在两个小时之内把几万字资料变成八千字这个确实不容易,也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安春华:你主持国学版,以现代语言、现代视角写古代事,而现在是以古代语言、古代视角写现代事,这给人感觉有点“拧巴”,而你竟能在这两个“频道”之间切换自如。
刘黎平:在这两者之间来往其实并不矛盾,也不拧巴,因为只有把古典的文字琢磨透了,你才可以把它变成现代的文字,而把古典文字琢磨透了,那自然也可以去写古典文字。当然我不敢说我琢磨透了,至少有一定的心得吧。而且古今语言也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隔膜,它们其实是相通的,有一种承继关系。
套用、借用、化用,文本积累多了自然能够打通今古
安春华:你在自媒体时代以文言文写作而突围,我们知道,文言文写作有相当的难度,既要不失古风,又要照顾当下读者的文化水平与理解力,你是如何拿捏这个分寸的?
刘黎平:能理解的现代人,一般都是在高中,哦不,大学以上学历,要么就高中的时候语文学得比较好。这个拿捏的分寸,是在不停地摸索当中实现的,有时候文章写得古风盎然,但是人家不懂,往往有这么失败的案例。然后经过数次失败之后慢慢地摸索出来。一要有古风,要符合文言文的标准,二要让人看懂,但是如果是在读者读得懂和坚持文言文标准当中做选择,我还是选择让读者看得懂。
比方说我写路遥小时候不愿做农民:“伯父王玉德,勤于稼穑,路遥稍长,乃授耕具,曰:‘小子可勉,园圃可学。’路遥嗔目,弃耕具于沟渠,曰:‘老农之事,岂吾辈所为。’”
我用了“小子”这个词,它是很有古意的,在先秦时候就有这个说法了,在《尚书》里面,但是用到现在也是容易懂的。“园圃可学”,“园圃”大家一看都知道,种地呀,耕田哪,收割庄稼,都包括在里面,而且这个“园圃”它是有来头的,是《论语》里面有的。这些词汇都来自于先秦。其实先秦时候的语言是很好懂的,反而到明朝清朝时有一些古文不好懂了,因為那种修饰性的东西太多了。总之,古和今呢,不矛盾,要尽量取得这样的平衡,有一个路径可走,就是你引用或化用一些古代的诗词。
安春华:很多读者评价,你深得人物评传之精髓,文章有史迁之神韵。写人尤其生动传神,比如写傅园慧接受采访时的表情,“长啸,瞠目,摇首,大笑,若痴若狂”,寥寥数语,人如在眼前。你是怎么做到的?
刘黎平:我自认为我所写的所谓的古文,在写人物传记方面是最擅长的。写这些人物得其神韵呢,要有大量的文本积累和例子积累。除了《史记》之外,还有《世说新语》《三国演义》《西厢记》等等,这些东西糅合,平常的时候注意抓这些例子去消化去学习,然后运用的时候就会想得到,哪怕是哪句话想不起来,也可以去翻阅这本书。比方说写傅园慧的时候,我联想到了《西厢记》里面的红娘,联想到了《庄子》里面的人物,“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那种不食人间烟火但是又活泼有趣的人物,甚至金庸小说里面的周伯通,其实傅园慧的身上也有周伯通的影子。这些人物呢,是可以从古典里面套出来的,再比方说写郎平身高很高,就想到了形容嵇康的“岩上松”,写林丹就想到了《史记》里面的剑客,包括古龙小说里边的剑客,只不过是把语言换成古文而已。 安春华:也有读者提出,古文多凝炼,能用三个字达意绝不用五个字,你的一些文章还不够凝炼,有点儿长,有点儿啰嗦,给人一种自恋的感觉。你怎么看?
刘黎平:我承认有些地方不够精炼,这个说自恋还是说不上,因为如果自恋的话也不会那么多人看。我觉得其中的原因,第一是我的古文修养还不够,没法跟大家相比,只不过是自己喜欢;第二是说实在的,从发现材料到写成最多也就四个小时的时间,真的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自媒体毕竟是一种新闻传播,不可能这个事情发生了十年二十年后我再记载它。
安春华:你曾说过,有一种文本永远是中国人的阅读“刚需”,那就是《史记》,而你现在的经营模式也主要来自社会对语言美、文学美、形式美的“刚需”。那么是否可以说,文言文是中国人文化血液里的DNA?
刘黎平:对高大上的古文的需求,确实是一种刚需,而且中国历来就有,现在别说写对联都还在节日里有需要,我自从搞“刘备我祖”公众号经营以来,有很多的广告商、地产公司都请我去写赋、写古文,这是最大的利润来源,就说明确实有刚需,而且这种刚需将一直存在下去。
大历史观,我正在朝着它的方向努力
安春华:我们知道,以文言文写时事,仅会遣词造句是不够的,或者说,仅得一张皮毛是不够的,还需要对现实有很强的敏锐性与观察力,你对此是否也深有体会?
刘黎平:嗯对。用古文写时事,首先是在你的心中要有一部《史记》,要有一种历史感。每当一件大事发生的时候,你用一种史学家观察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它。另一方面,对时事保持热度。比方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我就知道这个事情是能够记入历史的。所以马上去找材料写,这写的过程当中,那些读过的历史人物传记在心中就复活了,就考量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在世界医学界有什么地位等等。而且我抓住了一个点,就是她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人,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它的点就在这个地方。
其实司马迁写人物也是这样的,他也抓住一个点,这个人在历史上有什么独特之处,是其他人没有做到的。比方说他写项羽,灭暴秦是他最大的贡献。写韩信,就是他辅佐刘邦得到天下。我写陈忠实,就说陈忠实是一个史官,因为中国当代的小说其实是一部部历史,包括《白鹿原》,从这个角度去写。
安春华:媒体说,你有立言之志,试图让所有热点事件在你这里定调。不过,在自媒体时代,热点事件一出,万千议论有如万马奔腾,而且民间多有高人、多有高见,立言并不容易,你是如何做到的?
刘黎平:其实我所谓的立言之志,在当初也不是这样的。后来写着写着,社会上对我形成一定的期待,另外我写的文章是史书体,它对写作态度有一定的要求,你必须端起来,要有一定的使命感,才能写好。
比方说我写《张纯如传》,其他人写她都是从作家的良心和日本侵华的暴行写。那么我写她的时候,因为是史记啊,张纯如传,我不得不从史书的角度写她,所以说就给她做一个定论,说她是“千秋之英烈,中华之国士”,人们呢也可以接受。那么这个定论以后还能不能树立起来,我就不知道,但是至少在传播上,在影响人们的感情上它是成功了。
安春华:站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来看当下热点,至关重要。你能够把当下事嵌入到历史中去审视,比如仿清末状元张謇致当代企业家,也能把历史事放在当下来解读,这是不是因为你已经具备了一种大历史观?
刘黎平:我还不敢说我有种大历史观,但是我可能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因为一,看史书多了,尤其是看《资治通鉴》和《史记》《三国志》、新旧《唐书》,就会有一个大视野的感觉,比如《史记》里面讲列国的历史的时候,往往把几百年放到一篇里面讲。而《资治通鉴》它是一个编年体史书,你从战国时期一直看到唐朝末年,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一个长卷这么一路看下来,慢慢的慢慢的,你就会有一个大的视野,你的立场就能从当下的一些局限当中跳出来。看到当前发生的事情,我会想到五十年之后,一百年之后,会怎么样,甚至我想到现在那些著名的作家,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三百年之后五百年之后他们还能不能留下名声。当然我也有一点野心,希望他们的名声能通过我这个文体保留下来。
今风古韵,希望这种风格能为当代文学助力
安春华:在你从小到大的阅读书单中,最爱读、最受益的是哪一本?除了中国古代文史典籍,现当代的著作读吗?国外的呢?喜欢哪些?
刘黎平:古典文学里边我很难说只喜欢哪一本,要说最最最喜欢的一本就是《聊斋志异》,因为《聊斋志异》不只是谈鬼论古,它其实是一部神怪版的《史记》,它吸取了《史记》的所有精华,读它就好像也在读《史记》。至于现当代文学,我很喜欢鲁迅和汪曾祺这两位,外国文学喜欢狄更斯、屠格涅夫、莎士比亚,最喜欢莎士比亚。
安春华: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语言?你感觉“新史记”系列是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刘黎平:我比较喜欢那种一针见血的,一句话就讲到要点,但是又很含蓄的语言。“新史记”也可以说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就是“今风古韵”吧。希望这种风格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一点点作用。
安春华:你的粉丝多为“硬粉”,有极高的黏合度,但同時,这又是一个容易出现审美疲劳的时代,有报道说,2017年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在下降、阅读量在下滑、传播范围在收窄。那么你有没有危机感?将如何应对?
刘黎平:我当然也有危机感,我在想要克服它的话,一方面坚持自己的调性,不要随便改,因为好不容易才形成这样的江湖地位。另外一个,就是要把它形成一个有后续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东西,可能得往国学教育方面去发展,现在我开了一个“刘备我祖”国学馆,也招了五六百个学生,如果把这个教育群体再扩大,很可能就是一个稳固的后方阵地吧。
安春华:截至目前你已经出版了四本书了,有自传体小说《花田岁月》,有解读历史的《一混三千年》《历史,你也懂的》,还有就是《新史记——秉笔画时代》,这几本书里,你最中意哪本?未来新的创作目标是什么?
刘黎平:这四本书我都很满意,因为都是写的真实的东西。其中,河北出版的这套《新史记》是我真正立足的作品,我很满意,也感谢河北教育出版社的青睐。其他的两本,《历史,你也懂的》《一混三千年》也是我几年心血浇灌而成的,我以后可能在公共媒体上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了,因为没有那种兴奋了。那么我以后的打算,写作上分为两点,一个是写热点写焦点,还有一个呢就是应社会的需求,写一些有分量的人物的传记,双管齐下吧。
编辑:郭文岭
搜了很多关于刘黎平的报道,几乎都是人物报道,写他的成功之路,没有发现访谈,我略松了一口气。因为,固然老刘的文笔辣而多情,读《新史记》让我且笑且泣,但真要让我问他点儿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只会懵懂地总结一句:他写得挺好。我罗列了一堆貌似有高度的提问,而老刘的回答则又把它们拉到了“低处”,谦虚,实在。或许这正是务实的湖南人的特点,有万丈豪情在心中,同时也知道自己正行至半途,前路仍需努力。
最深的梦想:以文字惊艳天下
安春华:在经济热的90年代,你考上研究生,选择的是当时比较冷门的古典文学专业,仅仅是听从父命,还是你自己在内心深处对它也有着向往和认同?
刘黎平:我之所以选择古典文学,最实际的原因就是,如果选择法律专业的话我要从头开始学,学经济学更加不可能,因为还要重新学习高等数学,那是需要费时日的,而我当时在农村教书确实是已经等不及了,想赶紧出来。当然从大的方面来说,也受我父亲的影响,我父亲很喜欢古典文学,尽管他文字水平不高、学历不高,但他确实很崇拜敬仰古代的文人,加上我自己也对文学有相当的爱好,所以综合这些原因,就选择了古典文学,相对冷门一点。
安春华:你的同学们研究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什么职业?你为什么选择了和文学几乎是两股道的新闻行业?
刘黎平:我学的是古典文学——唐宋文学方向,那年毕业的四个同学包括我,有两个进了高校,两个进了新闻单位。因为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不想做学问,而是想从事跟文字相关的工作。中文虽然和新闻不是完全一回事,但还是相通的,有交集,中文学好了去做新闻也是可以的,但新闻学好了去做古典文学那未必做得了。所以我只不过是想借这条路。学中文的最终目的是表达,是写作,我要靠这个来取得大家的认同。就是,我心灵深处最深的梦想,最真切的梦想,还是想用文字传播,让自己通过文字为世人所认识,表达自己。
安春华:做财经夜编,除锻炼了你的新闻敏感性以外,财经这部分内容,你觉得对你有什么样的滋养?
刘黎平:我做财经新闻最大的收获第一个是,认识了这个世界的主流,大家都是以经济为中心,包括国家,包括个人,如果不懂一点点财经,不懂一点点金融,那就完全隔绝于这个世界了。还有一点呢,通过财经新闻的学习、工作,让我培养了一个特长,就是在极其短的时间内,能够把大量的繁杂的稿件、繁琐的线索,全部整合起来做一条新闻稿,我们那时候是下午三点半上班,晚上零点结束,在两个小时之内把几万字资料变成八千字这个确实不容易,也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安春华:你主持国学版,以现代语言、现代视角写古代事,而现在是以古代语言、古代视角写现代事,这给人感觉有点“拧巴”,而你竟能在这两个“频道”之间切换自如。
刘黎平:在这两者之间来往其实并不矛盾,也不拧巴,因为只有把古典的文字琢磨透了,你才可以把它变成现代的文字,而把古典文字琢磨透了,那自然也可以去写古典文字。当然我不敢说我琢磨透了,至少有一定的心得吧。而且古今语言也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隔膜,它们其实是相通的,有一种承继关系。
套用、借用、化用,文本积累多了自然能够打通今古
安春华:你在自媒体时代以文言文写作而突围,我们知道,文言文写作有相当的难度,既要不失古风,又要照顾当下读者的文化水平与理解力,你是如何拿捏这个分寸的?
刘黎平:能理解的现代人,一般都是在高中,哦不,大学以上学历,要么就高中的时候语文学得比较好。这个拿捏的分寸,是在不停地摸索当中实现的,有时候文章写得古风盎然,但是人家不懂,往往有这么失败的案例。然后经过数次失败之后慢慢地摸索出来。一要有古风,要符合文言文的标准,二要让人看懂,但是如果是在读者读得懂和坚持文言文标准当中做选择,我还是选择让读者看得懂。
比方说我写路遥小时候不愿做农民:“伯父王玉德,勤于稼穑,路遥稍长,乃授耕具,曰:‘小子可勉,园圃可学。’路遥嗔目,弃耕具于沟渠,曰:‘老农之事,岂吾辈所为。’”
我用了“小子”这个词,它是很有古意的,在先秦时候就有这个说法了,在《尚书》里面,但是用到现在也是容易懂的。“园圃可学”,“园圃”大家一看都知道,种地呀,耕田哪,收割庄稼,都包括在里面,而且这个“园圃”它是有来头的,是《论语》里面有的。这些词汇都来自于先秦。其实先秦时候的语言是很好懂的,反而到明朝清朝时有一些古文不好懂了,因為那种修饰性的东西太多了。总之,古和今呢,不矛盾,要尽量取得这样的平衡,有一个路径可走,就是你引用或化用一些古代的诗词。
安春华:很多读者评价,你深得人物评传之精髓,文章有史迁之神韵。写人尤其生动传神,比如写傅园慧接受采访时的表情,“长啸,瞠目,摇首,大笑,若痴若狂”,寥寥数语,人如在眼前。你是怎么做到的?
刘黎平:我自认为我所写的所谓的古文,在写人物传记方面是最擅长的。写这些人物得其神韵呢,要有大量的文本积累和例子积累。除了《史记》之外,还有《世说新语》《三国演义》《西厢记》等等,这些东西糅合,平常的时候注意抓这些例子去消化去学习,然后运用的时候就会想得到,哪怕是哪句话想不起来,也可以去翻阅这本书。比方说写傅园慧的时候,我联想到了《西厢记》里面的红娘,联想到了《庄子》里面的人物,“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那种不食人间烟火但是又活泼有趣的人物,甚至金庸小说里面的周伯通,其实傅园慧的身上也有周伯通的影子。这些人物呢,是可以从古典里面套出来的,再比方说写郎平身高很高,就想到了形容嵇康的“岩上松”,写林丹就想到了《史记》里面的剑客,包括古龙小说里边的剑客,只不过是把语言换成古文而已。 安春华:也有读者提出,古文多凝炼,能用三个字达意绝不用五个字,你的一些文章还不够凝炼,有点儿长,有点儿啰嗦,给人一种自恋的感觉。你怎么看?
刘黎平:我承认有些地方不够精炼,这个说自恋还是说不上,因为如果自恋的话也不会那么多人看。我觉得其中的原因,第一是我的古文修养还不够,没法跟大家相比,只不过是自己喜欢;第二是说实在的,从发现材料到写成最多也就四个小时的时间,真的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自媒体毕竟是一种新闻传播,不可能这个事情发生了十年二十年后我再记载它。
安春华:你曾说过,有一种文本永远是中国人的阅读“刚需”,那就是《史记》,而你现在的经营模式也主要来自社会对语言美、文学美、形式美的“刚需”。那么是否可以说,文言文是中国人文化血液里的DNA?
刘黎平:对高大上的古文的需求,确实是一种刚需,而且中国历来就有,现在别说写对联都还在节日里有需要,我自从搞“刘备我祖”公众号经营以来,有很多的广告商、地产公司都请我去写赋、写古文,这是最大的利润来源,就说明确实有刚需,而且这种刚需将一直存在下去。
大历史观,我正在朝着它的方向努力
安春华:我们知道,以文言文写时事,仅会遣词造句是不够的,或者说,仅得一张皮毛是不够的,还需要对现实有很强的敏锐性与观察力,你对此是否也深有体会?
刘黎平:嗯对。用古文写时事,首先是在你的心中要有一部《史记》,要有一种历史感。每当一件大事发生的时候,你用一种史学家观察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它。另一方面,对时事保持热度。比方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我就知道这个事情是能够记入历史的。所以马上去找材料写,这写的过程当中,那些读过的历史人物传记在心中就复活了,就考量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在世界医学界有什么地位等等。而且我抓住了一个点,就是她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人,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它的点就在这个地方。
其实司马迁写人物也是这样的,他也抓住一个点,这个人在历史上有什么独特之处,是其他人没有做到的。比方说他写项羽,灭暴秦是他最大的贡献。写韩信,就是他辅佐刘邦得到天下。我写陈忠实,就说陈忠实是一个史官,因为中国当代的小说其实是一部部历史,包括《白鹿原》,从这个角度去写。
安春华:媒体说,你有立言之志,试图让所有热点事件在你这里定调。不过,在自媒体时代,热点事件一出,万千议论有如万马奔腾,而且民间多有高人、多有高见,立言并不容易,你是如何做到的?
刘黎平:其实我所谓的立言之志,在当初也不是这样的。后来写着写着,社会上对我形成一定的期待,另外我写的文章是史书体,它对写作态度有一定的要求,你必须端起来,要有一定的使命感,才能写好。
比方说我写《张纯如传》,其他人写她都是从作家的良心和日本侵华的暴行写。那么我写她的时候,因为是史记啊,张纯如传,我不得不从史书的角度写她,所以说就给她做一个定论,说她是“千秋之英烈,中华之国士”,人们呢也可以接受。那么这个定论以后还能不能树立起来,我就不知道,但是至少在传播上,在影响人们的感情上它是成功了。
安春华:站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来看当下热点,至关重要。你能够把当下事嵌入到历史中去审视,比如仿清末状元张謇致当代企业家,也能把历史事放在当下来解读,这是不是因为你已经具备了一种大历史观?
刘黎平:我还不敢说我有种大历史观,但是我可能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因为一,看史书多了,尤其是看《资治通鉴》和《史记》《三国志》、新旧《唐书》,就会有一个大视野的感觉,比如《史记》里面讲列国的历史的时候,往往把几百年放到一篇里面讲。而《资治通鉴》它是一个编年体史书,你从战国时期一直看到唐朝末年,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一个长卷这么一路看下来,慢慢的慢慢的,你就会有一个大的视野,你的立场就能从当下的一些局限当中跳出来。看到当前发生的事情,我会想到五十年之后,一百年之后,会怎么样,甚至我想到现在那些著名的作家,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三百年之后五百年之后他们还能不能留下名声。当然我也有一点野心,希望他们的名声能通过我这个文体保留下来。
今风古韵,希望这种风格能为当代文学助力
安春华:在你从小到大的阅读书单中,最爱读、最受益的是哪一本?除了中国古代文史典籍,现当代的著作读吗?国外的呢?喜欢哪些?
刘黎平:古典文学里边我很难说只喜欢哪一本,要说最最最喜欢的一本就是《聊斋志异》,因为《聊斋志异》不只是谈鬼论古,它其实是一部神怪版的《史记》,它吸取了《史记》的所有精华,读它就好像也在读《史记》。至于现当代文学,我很喜欢鲁迅和汪曾祺这两位,外国文学喜欢狄更斯、屠格涅夫、莎士比亚,最喜欢莎士比亚。
安春华: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语言?你感觉“新史记”系列是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刘黎平:我比较喜欢那种一针见血的,一句话就讲到要点,但是又很含蓄的语言。“新史记”也可以说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就是“今风古韵”吧。希望这种风格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一点点作用。
安春华:你的粉丝多为“硬粉”,有极高的黏合度,但同時,这又是一个容易出现审美疲劳的时代,有报道说,2017年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在下降、阅读量在下滑、传播范围在收窄。那么你有没有危机感?将如何应对?
刘黎平:我当然也有危机感,我在想要克服它的话,一方面坚持自己的调性,不要随便改,因为好不容易才形成这样的江湖地位。另外一个,就是要把它形成一个有后续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东西,可能得往国学教育方面去发展,现在我开了一个“刘备我祖”国学馆,也招了五六百个学生,如果把这个教育群体再扩大,很可能就是一个稳固的后方阵地吧。
安春华:截至目前你已经出版了四本书了,有自传体小说《花田岁月》,有解读历史的《一混三千年》《历史,你也懂的》,还有就是《新史记——秉笔画时代》,这几本书里,你最中意哪本?未来新的创作目标是什么?
刘黎平:这四本书我都很满意,因为都是写的真实的东西。其中,河北出版的这套《新史记》是我真正立足的作品,我很满意,也感谢河北教育出版社的青睐。其他的两本,《历史,你也懂的》《一混三千年》也是我几年心血浇灌而成的,我以后可能在公共媒体上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了,因为没有那种兴奋了。那么我以后的打算,写作上分为两点,一个是写热点写焦点,还有一个呢就是应社会的需求,写一些有分量的人物的传记,双管齐下吧。
编辑:郭文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