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晚10点多钟,刚加完班、疲惫不堪的娟娟打开电脑,在QQ群发出“好累啊,我好累啊!”的感慨。没想到,这席话得到了大伙积极回应。
Q友茉莉花说:“我也是,最近老加班,一点动力也没有,工作总是出错!”
小妖叹道:“我精神有点涣散了!”
寻梦言之:“觉得很焦虑,晚上都梦到加班,抓狂中……
夜晚10点多钟,刚加完班、疲惫不堪的娟娟打开电脑,在QQ群发出“好累啊,我好累啊!”的感慨。没想到,这席话得到了大伙积极回应。
群里的网友们纷纷发表着“加班感言”。
加班、加班总在加班,现代年青人对加班已习以为常,并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不适症。对照一下以下类型,看你究竟属于哪一种?请在专家指导下寻找到“消炎”的途径吧!
被迫型
申小华——某网络公司主管
加班理由:公司的管理方式和统筹做得不够好,导致经常加班。
在公司加班是常事啊,而且不是每次加班都有加班费的哦,这是重点!目前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公司的工作强度很大,我们要处理的客户临时修改意见也很多。最关键的是公司一直处于没人管理的状态,有矛盾和问题,都没人去解决,下至普通员工,上至老板,没有把自己应承担的工作负责好。
●心理专家:考虑重新选择
加班不能造就百年企业,IBM就会在下班时间放音乐提醒大家该下班了。如果你在的企业奉行“加班就是企业文化”,你就要小心了,因为这往往说明这家企业的统筹和管理能力有问题。
你还在当“忍者神龟”吗?要知道,在职业生涯的选择中,选择一个好的公司去奉献你的才干是最重要的。不然,管理不善的公司一旦被市场淘汰,你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
从众型
林华萍——某广告公司职员
加班理由:别人都没走,我怎么好意思走?
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公司的老板特别喜欢加班,老板不走,我们当然都不敢走,有时候,事情做完了,其他同事因为老板没走,都不敢准时下班,否则显得很不敬业似的,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干着急,希望有人能带头走……
●心理专家:你有休息的权利
不难看出这是一种从众心态,其实,很多人心里想的都是一样:只要有人先走,我就跟着走。那么,何不大胆地试试看?常规是需要人打破的。
既然公司规定了下班时间,你就有权在下班时间离开公司,否则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只要你把本职工作做好了,你就有权得到属于自己的作息时间。
作秀型
张勇——某行政单位职员
加班理由:博口碑,秀敬业。
我们单位有一个加班狂,整天在下班的时候,大声宣告他要加班,而且经常是在上司在的时候说,实际上,他加班的时候,多是玩游戏、煲电话粥。
●心理专家:浮夸风吹不久
有些人加班不是真的因为有那么多工作需要做,而是“秀”自己对工作的“鞠躬尽瘁”。一个精明的领导绝对不会分不清楚苦干和实干的区别,虚假浮夸的作风绝对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成功。如果老板认同了这种浮夸的作风,那么这个集体本身的前景更堪忧。
消磨型
林秋萍——商务公司部门经理
加班理由:往往下了班也没处去,还不如待在单位。
我加班多是因为突然有客户来访,很多时候是不想回家,因为往往下了班也没处去,还不如在公司上网聊天,看网络影片。挺开心,充实了工作,有钱拿,有地方消磨时间。
●心理专家:“混”不是办法
严格来说这不能算加班,只能算“下班后还待在公司的人”而已。一般来说,管理不严格的公司才会允许你在单位混时间,因为下班后还在公司,占用的是公司的资源,也不利于公司的安全管理。所以,在公司混时间,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主动型
玉小芸——某印务公司职员
加班理由:我很喜欢自己目前的工作,加班视为充电之举。
因为公司很多工作都被安排到我这里,工作多了,需要加班才可以完成。但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感兴趣,希望可以多学点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尽快可以独挡一面。
●心理专家:亦张亦弛是文武之道
首先肯定热爱工作,愿为此多付出,想法不错!但是也别忘记事业和生活的平衡,如果长年累月如此,就要想想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亦张亦弛是文武之道,职场亦如此,长期透支不但不能带来超值的回报,还往往有工作效率低的副作用。
职业型
黄淡媛——化妆品代理商
加班理由:因为职业的特殊要求不得不加班。
我们做销售的,上班没个准,多是看我们自己安排,有时候,一天我就要会见好几个个客户,几乎是冲锋陷阵般的。
●心理专家:管出来的时间
其实这个时候说加班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对于某些特殊的职业来说,上下班时间本来就没有准点。
工作时间的有效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你的每一分钟,都必须是有效的。实际上,我们也会发现,那些把时间管理得很好的人,往往也是工作业绩最突出的。
拖沓型
吴志凯——某房产中介公司职员
加班理由:因为上班时不能把该做的工作做完。
事情多,总是不能很快做好,最后,还是拖到下班,别人都走了,我还要忙,其实仔细想想,我和别人的任务也差不多,也许是我比较笨,老板有时候也会骂我效率低。
●心理专家:下一只鱿鱼
可以说没有任何老板愿意雇用一个办事效率低下的笨人,思考一下,你是因为对工作流程不熟悉,还是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尽快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你还有希望。如果别人都对你不满意了你还置若罔闻,你可要小心了,公司下一次烧热裁员的锅,你就是那只“鱿鱼”!
混乱型
袁学文——行政单位办公室人员
加班理由:事前计划不够,往往在急需某一项工作时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完,于是只好加班。
学文的同事说:“每次看他在办公室里蹿上蹿下的,可是每次问他,又没有成果出来,一次,给了一个紧急材料让他处理,结果他却忙着处理一个经理刚给他的方案,可这个方案并不急,这下把我们急死了。
”
●心理专家:把自己“表”起来
职场中像袁学文这种风风火火的人不少,他们总是希望在最快的时间内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不会给工作排一个轻重缓急的表格。这样的结果就是真正急需的时候,往往才发现工作只做了一半。怎么办呢?只好加班了。要懂得一个道理,所有的任务都是有时间表的,所以应学会给自己接到的任务排一个座次表,别再瞎忙活了。
研究表明:加班时间长 自杀倾向高
日本社会经济生产本部心理健康研究所通过调查发现,加班时间越长的人自杀倾向也越高。该研究所就“加班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将每月加班时间分为 60小时以下、60~80小时,以及 80小时以上三个区间,对 15个企业的 10738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 7.5岁)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月加班 60小时以下的人群中,回答常常想自杀的人占 3.6%至 4.7%,而月加班 60~80小时的人群中,回答常常想自杀的人骤增至 6%,月加班 80小时以上的人则为7.1%。
超负荷工作伤心伤身
超负荷工作,不但会给身体,也会给心理带来压力。专家们分析说,精神上的压力过大,往往导致各种疾病,如心脏病、中风、高血压、胃溃疡、神经衰弱等,或者让人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如抽闷烟、暴饮暴食等,这些情况或者致命,或者演变成致命疾病。为加班减压,建议多使用如阅读、倾诉、在家看电视、出门KTV、蒙头大睡、郊游旅行、网络聊天等减压之道。
Q友茉莉花说:“我也是,最近老加班,一点动力也没有,工作总是出错!”
小妖叹道:“我精神有点涣散了!”
寻梦言之:“觉得很焦虑,晚上都梦到加班,抓狂中……
夜晚10点多钟,刚加完班、疲惫不堪的娟娟打开电脑,在QQ群发出“好累啊,我好累啊!”的感慨。没想到,这席话得到了大伙积极回应。
群里的网友们纷纷发表着“加班感言”。
加班、加班总在加班,现代年青人对加班已习以为常,并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不适症。对照一下以下类型,看你究竟属于哪一种?请在专家指导下寻找到“消炎”的途径吧!
被迫型
申小华——某网络公司主管
加班理由:公司的管理方式和统筹做得不够好,导致经常加班。
在公司加班是常事啊,而且不是每次加班都有加班费的哦,这是重点!目前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公司的工作强度很大,我们要处理的客户临时修改意见也很多。最关键的是公司一直处于没人管理的状态,有矛盾和问题,都没人去解决,下至普通员工,上至老板,没有把自己应承担的工作负责好。
●心理专家:考虑重新选择
加班不能造就百年企业,IBM就会在下班时间放音乐提醒大家该下班了。如果你在的企业奉行“加班就是企业文化”,你就要小心了,因为这往往说明这家企业的统筹和管理能力有问题。
你还在当“忍者神龟”吗?要知道,在职业生涯的选择中,选择一个好的公司去奉献你的才干是最重要的。不然,管理不善的公司一旦被市场淘汰,你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
从众型
林华萍——某广告公司职员
加班理由:别人都没走,我怎么好意思走?
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公司的老板特别喜欢加班,老板不走,我们当然都不敢走,有时候,事情做完了,其他同事因为老板没走,都不敢准时下班,否则显得很不敬业似的,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干着急,希望有人能带头走……
●心理专家:你有休息的权利
不难看出这是一种从众心态,其实,很多人心里想的都是一样:只要有人先走,我就跟着走。那么,何不大胆地试试看?常规是需要人打破的。
既然公司规定了下班时间,你就有权在下班时间离开公司,否则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只要你把本职工作做好了,你就有权得到属于自己的作息时间。
作秀型
张勇——某行政单位职员
加班理由:博口碑,秀敬业。
我们单位有一个加班狂,整天在下班的时候,大声宣告他要加班,而且经常是在上司在的时候说,实际上,他加班的时候,多是玩游戏、煲电话粥。
●心理专家:浮夸风吹不久
有些人加班不是真的因为有那么多工作需要做,而是“秀”自己对工作的“鞠躬尽瘁”。一个精明的领导绝对不会分不清楚苦干和实干的区别,虚假浮夸的作风绝对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成功。如果老板认同了这种浮夸的作风,那么这个集体本身的前景更堪忧。
消磨型
林秋萍——商务公司部门经理
加班理由:往往下了班也没处去,还不如待在单位。
我加班多是因为突然有客户来访,很多时候是不想回家,因为往往下了班也没处去,还不如在公司上网聊天,看网络影片。挺开心,充实了工作,有钱拿,有地方消磨时间。
●心理专家:“混”不是办法
严格来说这不能算加班,只能算“下班后还待在公司的人”而已。一般来说,管理不严格的公司才会允许你在单位混时间,因为下班后还在公司,占用的是公司的资源,也不利于公司的安全管理。所以,在公司混时间,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主动型
玉小芸——某印务公司职员
加班理由:我很喜欢自己目前的工作,加班视为充电之举。
因为公司很多工作都被安排到我这里,工作多了,需要加班才可以完成。但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感兴趣,希望可以多学点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尽快可以独挡一面。
●心理专家:亦张亦弛是文武之道
首先肯定热爱工作,愿为此多付出,想法不错!但是也别忘记事业和生活的平衡,如果长年累月如此,就要想想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亦张亦弛是文武之道,职场亦如此,长期透支不但不能带来超值的回报,还往往有工作效率低的副作用。
职业型
黄淡媛——化妆品代理商
加班理由:因为职业的特殊要求不得不加班。
我们做销售的,上班没个准,多是看我们自己安排,有时候,一天我就要会见好几个个客户,几乎是冲锋陷阵般的。
●心理专家:管出来的时间
其实这个时候说加班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对于某些特殊的职业来说,上下班时间本来就没有准点。
工作时间的有效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你的每一分钟,都必须是有效的。实际上,我们也会发现,那些把时间管理得很好的人,往往也是工作业绩最突出的。
拖沓型
吴志凯——某房产中介公司职员
加班理由:因为上班时不能把该做的工作做完。
事情多,总是不能很快做好,最后,还是拖到下班,别人都走了,我还要忙,其实仔细想想,我和别人的任务也差不多,也许是我比较笨,老板有时候也会骂我效率低。
●心理专家:下一只鱿鱼
可以说没有任何老板愿意雇用一个办事效率低下的笨人,思考一下,你是因为对工作流程不熟悉,还是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尽快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你还有希望。如果别人都对你不满意了你还置若罔闻,你可要小心了,公司下一次烧热裁员的锅,你就是那只“鱿鱼”!
混乱型
袁学文——行政单位办公室人员
加班理由:事前计划不够,往往在急需某一项工作时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完,于是只好加班。
学文的同事说:“每次看他在办公室里蹿上蹿下的,可是每次问他,又没有成果出来,一次,给了一个紧急材料让他处理,结果他却忙着处理一个经理刚给他的方案,可这个方案并不急,这下把我们急死了。
”
●心理专家:把自己“表”起来
职场中像袁学文这种风风火火的人不少,他们总是希望在最快的时间内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不会给工作排一个轻重缓急的表格。这样的结果就是真正急需的时候,往往才发现工作只做了一半。怎么办呢?只好加班了。要懂得一个道理,所有的任务都是有时间表的,所以应学会给自己接到的任务排一个座次表,别再瞎忙活了。
研究表明:加班时间长 自杀倾向高
日本社会经济生产本部心理健康研究所通过调查发现,加班时间越长的人自杀倾向也越高。该研究所就“加班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将每月加班时间分为 60小时以下、60~80小时,以及 80小时以上三个区间,对 15个企业的 10738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 7.5岁)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月加班 60小时以下的人群中,回答常常想自杀的人占 3.6%至 4.7%,而月加班 60~80小时的人群中,回答常常想自杀的人骤增至 6%,月加班 80小时以上的人则为7.1%。
超负荷工作伤心伤身
超负荷工作,不但会给身体,也会给心理带来压力。专家们分析说,精神上的压力过大,往往导致各种疾病,如心脏病、中风、高血压、胃溃疡、神经衰弱等,或者让人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如抽闷烟、暴饮暴食等,这些情况或者致命,或者演变成致命疾病。为加班减压,建议多使用如阅读、倾诉、在家看电视、出门KTV、蒙头大睡、郊游旅行、网络聊天等减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