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语文的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犹如清新的春风,给我们带来新的气息。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孩子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
1、交给孩子选择权,唤起自主意识。“选择”,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选择机制,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一篇课文中,有许多使用确切妥贴、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会不同的喜好。所以,我经常让学生挑最喜爱的词句来品赏、交流,读读背背。在人物群出现的课文中,如《大象博士请助手》中的主要人物大象、小猴、小兔、小熊和小猫,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就显得十分广阔,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讲,自主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又如,我在教《落叶》这篇课文,深读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我抓动物们的“有趣”,让学生再读课文,看图说小动物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然后挑一处自己认为最有趣、趣喜爱的句子,说给小朋友听。请不要小看这一“挑”调控行为,“挑”在这挑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因为学生有权决定自己爱讲、能讲的一点;“挑”在这里改变了课堂的基本结构,传统教师的“讲”懂,就成学生自己的“练”懂,你讲这一点,他讲那一点,在教师的点拨下、沟通下,由“点”组成了“面”,形成了“体”。
2、留给孩子质疑的时间,激发孩子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疑是追求新知的开始,是创新的萌芽。学生多方面的疑,也许是来自老师教学的“遗漏”,也许是学生自读自悟中的“疑惑”,也许是教材中的“空白”或“欠缺”,不管什么样情形,都是学生内化语言文字过程中的一种自觉思维火花的闪现。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来,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的兴趣。老师应给足学生质疑的时间,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予鼓励,并组织其析疑、解疑,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对于低段年级的孩子,教师要消除“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年龄小不会提问题”等不正确的认识。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孩子从课题、从词句等小范围处去提出不懂的问题。一年级小学生不仅敢提问题,而且会提问题。学生在学《别说我小》一课时,提出了“别说我小”这个“小”字表示什么?在学《小猴子下山》时提出了“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怎样呢?”等有较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质疑解疑中起到“中介作用”,引导学生处理疑难问题。浅显的问题问学生自己解答;重点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难点的问题引导帮助解答;有 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最后教师讲解评价。如教学《桌椅的对话》时,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桌椅为什么会说话?桌椅在说些什么?我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大家去读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这篇简单的课文就在质疑课题、分组合作学习、对话朗读练习中学完。
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出不同的层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 习的过程。要重点指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小组讨论中,全小组怎样合作学习,怎样抓重点、难点,怎样提问,怎样讨论质疑,教师都要重点指导,适时点拨,由面到点, 由扶到放,逐层深入。
(1)一般性的问题,应多采用“自主”性学习。“一般性的问题”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学习语文最基础的环节,如识字、写字,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理解词语及句子,初步读懂某段内容,用画画、唱歌、表演等形式展现课文情景等;二是指阅读中难度较小的问题。学生“自主”性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自己独立思考为主,充分实现个体在语文活动中的自主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应把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如教学《画风》一文,课前指导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风的存在,并简要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课中建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选择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起初,我很担心这样的方式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差。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强,伙伴之间有集体读的,互教互学,集体表演等,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划一的要求,面面俱到的学习,反而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后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地完成作业,如画一画自己眼中的风,写一写风的语言等,拓展学习空间,验证语文能力。
(2)重点问题,应多采用“合作”性学习。“重点问题”指对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句段的理解,对课文主要意思的把握以及运用语文的规律等。合作性学习主要在课内进行,是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问题的解决,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对话,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如学习《落叶》,当理解了“甲虫、蚂蚁、小鱼和燕子”把落叶当做什么后,我设计了一个句式“树叶飘呀飘,飘呀飘,落到————,——看见了,把它当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比赛,比一比哪一组会想,最有创造性。小朋友经过合作讨论,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想象:“把落叶当做长颈鹿的项链、小猴的帽子、小鱼的桌子……”,并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
(3)难点问题,应多采用“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难问题,应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像课文中的有关自然科学,耐人寻味的课文结尾等,凡是产生疑问的,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对象。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结构还不完善,低年级和高年级也存在差异性,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不宜复杂,应定位在学生“喜欢”的层次上。在教学《不合群的小蝌蚪》一文中,教师将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经过筛选归纳,成为两个主问题:1、从哪些地方看出不合群?2、为什么不合群?这两个主问题综合、集中、覆盖面大。教师就以这两个问题为凭借,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与他人交流、查找相关的资料、开展某种实验等形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既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又能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应在教学中予以关注和重视。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孩子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
1、交给孩子选择权,唤起自主意识。“选择”,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选择机制,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一篇课文中,有许多使用确切妥贴、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会不同的喜好。所以,我经常让学生挑最喜爱的词句来品赏、交流,读读背背。在人物群出现的课文中,如《大象博士请助手》中的主要人物大象、小猴、小兔、小熊和小猫,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就显得十分广阔,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讲,自主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又如,我在教《落叶》这篇课文,深读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我抓动物们的“有趣”,让学生再读课文,看图说小动物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然后挑一处自己认为最有趣、趣喜爱的句子,说给小朋友听。请不要小看这一“挑”调控行为,“挑”在这挑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因为学生有权决定自己爱讲、能讲的一点;“挑”在这里改变了课堂的基本结构,传统教师的“讲”懂,就成学生自己的“练”懂,你讲这一点,他讲那一点,在教师的点拨下、沟通下,由“点”组成了“面”,形成了“体”。
2、留给孩子质疑的时间,激发孩子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疑是追求新知的开始,是创新的萌芽。学生多方面的疑,也许是来自老师教学的“遗漏”,也许是学生自读自悟中的“疑惑”,也许是教材中的“空白”或“欠缺”,不管什么样情形,都是学生内化语言文字过程中的一种自觉思维火花的闪现。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来,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的兴趣。老师应给足学生质疑的时间,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予鼓励,并组织其析疑、解疑,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对于低段年级的孩子,教师要消除“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年龄小不会提问题”等不正确的认识。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孩子从课题、从词句等小范围处去提出不懂的问题。一年级小学生不仅敢提问题,而且会提问题。学生在学《别说我小》一课时,提出了“别说我小”这个“小”字表示什么?在学《小猴子下山》时提出了“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怎样呢?”等有较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质疑解疑中起到“中介作用”,引导学生处理疑难问题。浅显的问题问学生自己解答;重点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难点的问题引导帮助解答;有 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最后教师讲解评价。如教学《桌椅的对话》时,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桌椅为什么会说话?桌椅在说些什么?我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大家去读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这篇简单的课文就在质疑课题、分组合作学习、对话朗读练习中学完。
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出不同的层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 习的过程。要重点指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小组讨论中,全小组怎样合作学习,怎样抓重点、难点,怎样提问,怎样讨论质疑,教师都要重点指导,适时点拨,由面到点, 由扶到放,逐层深入。
(1)一般性的问题,应多采用“自主”性学习。“一般性的问题”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学习语文最基础的环节,如识字、写字,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理解词语及句子,初步读懂某段内容,用画画、唱歌、表演等形式展现课文情景等;二是指阅读中难度较小的问题。学生“自主”性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自己独立思考为主,充分实现个体在语文活动中的自主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应把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如教学《画风》一文,课前指导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风的存在,并简要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课中建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选择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起初,我很担心这样的方式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差。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强,伙伴之间有集体读的,互教互学,集体表演等,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划一的要求,面面俱到的学习,反而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后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地完成作业,如画一画自己眼中的风,写一写风的语言等,拓展学习空间,验证语文能力。
(2)重点问题,应多采用“合作”性学习。“重点问题”指对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句段的理解,对课文主要意思的把握以及运用语文的规律等。合作性学习主要在课内进行,是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问题的解决,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对话,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如学习《落叶》,当理解了“甲虫、蚂蚁、小鱼和燕子”把落叶当做什么后,我设计了一个句式“树叶飘呀飘,飘呀飘,落到————,——看见了,把它当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比赛,比一比哪一组会想,最有创造性。小朋友经过合作讨论,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想象:“把落叶当做长颈鹿的项链、小猴的帽子、小鱼的桌子……”,并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
(3)难点问题,应多采用“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难问题,应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像课文中的有关自然科学,耐人寻味的课文结尾等,凡是产生疑问的,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对象。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结构还不完善,低年级和高年级也存在差异性,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不宜复杂,应定位在学生“喜欢”的层次上。在教学《不合群的小蝌蚪》一文中,教师将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经过筛选归纳,成为两个主问题:1、从哪些地方看出不合群?2、为什么不合群?这两个主问题综合、集中、覆盖面大。教师就以这两个问题为凭借,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与他人交流、查找相关的资料、开展某种实验等形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既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又能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应在教学中予以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