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网络学习的趋势下,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接触网络的机会越来越多。对网络社会上的风声和热点也有耳闻。家长刷手机时候的随口评价,网友的留言反馈都在悄悄地构建青春期的学生那还没有成熟的动荡的价值观,影响他们的人生选择。如何让健康向上的正能量洒进学生心中的每个角落,是本文的探究核心。
【关键词】 网红 中学生 心理
一、校园现象
学生们校园内、课间闲谈中偶尔会出现一些网红的姓名,他们靠网上直播卖物走红。报纸宣传标题常常是双十一创收10亿,购买豪宅,抖音粉丝超过1400万等。常常出现在淘宝、小红书、快手等平台,最近更是邀请多位一线明星去他们的直播间做客,很是风光。因此成为学生们羡慕,讨论的对象。
二、调查实践
调查对象:抽取了40名成绩优秀的7年级学生和40名成绩平平的学生。男女比例1:1。共80人。
三、结果呈现
通过学生们的回答,结果如下:
52%的学生听说过。从父母口中听说的同学占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偶尔关注。由此可见,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并不多。
大于50%的学生认为网红是具有某项卓越的才能才出名不经意的言语只是表面现象。对于网红的看法上,意见就变得分散了。觉得网红带坏了年轻一代,中立的,以及觉得网红有正能量的学生占比例相似。
对于自己是否相当网红,84%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和没想过。其中有7个孩子表示很想且有想法。人数虽然不多,但有想此法的初中生已相继出现。
四、背后原因
(一)对网红的片面了解
问及想当网红的学生原因,学生说游戏主播又可以打游戏又可以赚钱,还不用每天写作业,是一种很棒的事业。网红就是长得不错,介绍下产品就能获得如此丰厚的物质回报的职业很有吸引力。
(二)社会的舆论影响
一些社会舆论导向是年轻是资本,赚钱要趁早。学生们发现唱歌撒娇,不用辛苦就能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觉得自己也符合条件。而自从出现带货网红后,学生发现女生男生都有机会。让本就喜欢上网聊天的学生们更有自信和理由。
(三)家长的引导不足
部分家长只管温饱,缺乏对孩子的心理建设指导。或是管着管着就出现了两个极端。不是高压,就是放纵。高压下的孩子敢怒不敢言,容易在考完试后或者成年后再爆发逆反心理。家长越不让的事情越想去尝试。
放纵的原由在于初中生处于心理敏感期,大人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已经无法在像管小学生那样强硬。孩子在悄悄地反抗中摸清了家长的底线,并学会抓住家长的软肋反过来威胁家长。家长会从强制变成妥协最后放纵。学生想什么做什么,家长也放之任之。
五、应对策略
(一)训练学生的思维认知
引导学生多面看待问题,重新看待学生脑中的“轻松光鲜”工作。如带货网红每天休息睡觉的时间只有4,5个小时。那些光环是熬体力做出来的,并不比学生读书写作业轻松。
引导学生思考现象的本质。他们只看到网红个人的光芒,忽略了成名后会承受的诋毁和压力和他们从未间断的努力以及背后强大的运营团队,。真正吸引观众的其实是身后强大团队的议价能力和协作机制,而非网红的几句口头禅。没有团队合作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产生如此大的社会效应。利用这次的沟通,教育学生不要受社会舆论左右,鼓励独立思考。
(二)加强家校合作
根据阿德勒的心理学,孩子是社会人。人的行为和思想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们为基础的。所以孩子对网红的看法其实反映出的是家长的态度。老师应该和家长观念统一,肯定有想法的孩子并不是不务正业。鼓励思想的天马行空,行动的脚踏实地。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六、教育启迪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强项特长,也有不足之处。在曾经读过的《人生的84000种可能》中说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中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同时通过伙伴互助和老师引导,努力成长成更强大的自己。网红的光环来自他們本人的能力和人生积累。想当网红,其实是学生对成功的向往。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定义,鼓励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在朝着目标努力的路上,自然就会有人来为他们加油,倾佩他们并喜欢他们。老师能做的是当一名守护者,保护学生做梦的权力,指导学生获得抓住梦想的能力,静等花开。
参考文献:
【1】简尼尔森(Jane Nelsen)玉冰译 正面管教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7
【2】艾力 人生的84000种可能 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1
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 杨思慧
【关键词】 网红 中学生 心理
一、校园现象
学生们校园内、课间闲谈中偶尔会出现一些网红的姓名,他们靠网上直播卖物走红。报纸宣传标题常常是双十一创收10亿,购买豪宅,抖音粉丝超过1400万等。常常出现在淘宝、小红书、快手等平台,最近更是邀请多位一线明星去他们的直播间做客,很是风光。因此成为学生们羡慕,讨论的对象。
二、调查实践
调查对象:抽取了40名成绩优秀的7年级学生和40名成绩平平的学生。男女比例1:1。共80人。
三、结果呈现
通过学生们的回答,结果如下:
52%的学生听说过。从父母口中听说的同学占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偶尔关注。由此可见,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并不多。
大于50%的学生认为网红是具有某项卓越的才能才出名不经意的言语只是表面现象。对于网红的看法上,意见就变得分散了。觉得网红带坏了年轻一代,中立的,以及觉得网红有正能量的学生占比例相似。
对于自己是否相当网红,84%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和没想过。其中有7个孩子表示很想且有想法。人数虽然不多,但有想此法的初中生已相继出现。
四、背后原因
(一)对网红的片面了解
问及想当网红的学生原因,学生说游戏主播又可以打游戏又可以赚钱,还不用每天写作业,是一种很棒的事业。网红就是长得不错,介绍下产品就能获得如此丰厚的物质回报的职业很有吸引力。
(二)社会的舆论影响
一些社会舆论导向是年轻是资本,赚钱要趁早。学生们发现唱歌撒娇,不用辛苦就能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觉得自己也符合条件。而自从出现带货网红后,学生发现女生男生都有机会。让本就喜欢上网聊天的学生们更有自信和理由。
(三)家长的引导不足
部分家长只管温饱,缺乏对孩子的心理建设指导。或是管着管着就出现了两个极端。不是高压,就是放纵。高压下的孩子敢怒不敢言,容易在考完试后或者成年后再爆发逆反心理。家长越不让的事情越想去尝试。
放纵的原由在于初中生处于心理敏感期,大人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已经无法在像管小学生那样强硬。孩子在悄悄地反抗中摸清了家长的底线,并学会抓住家长的软肋反过来威胁家长。家长会从强制变成妥协最后放纵。学生想什么做什么,家长也放之任之。
五、应对策略
(一)训练学生的思维认知
引导学生多面看待问题,重新看待学生脑中的“轻松光鲜”工作。如带货网红每天休息睡觉的时间只有4,5个小时。那些光环是熬体力做出来的,并不比学生读书写作业轻松。
引导学生思考现象的本质。他们只看到网红个人的光芒,忽略了成名后会承受的诋毁和压力和他们从未间断的努力以及背后强大的运营团队,。真正吸引观众的其实是身后强大团队的议价能力和协作机制,而非网红的几句口头禅。没有团队合作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产生如此大的社会效应。利用这次的沟通,教育学生不要受社会舆论左右,鼓励独立思考。
(二)加强家校合作
根据阿德勒的心理学,孩子是社会人。人的行为和思想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们为基础的。所以孩子对网红的看法其实反映出的是家长的态度。老师应该和家长观念统一,肯定有想法的孩子并不是不务正业。鼓励思想的天马行空,行动的脚踏实地。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六、教育启迪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强项特长,也有不足之处。在曾经读过的《人生的84000种可能》中说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中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同时通过伙伴互助和老师引导,努力成长成更强大的自己。网红的光环来自他們本人的能力和人生积累。想当网红,其实是学生对成功的向往。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定义,鼓励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在朝着目标努力的路上,自然就会有人来为他们加油,倾佩他们并喜欢他们。老师能做的是当一名守护者,保护学生做梦的权力,指导学生获得抓住梦想的能力,静等花开。
参考文献:
【1】简尼尔森(Jane Nelsen)玉冰译 正面管教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7
【2】艾力 人生的84000种可能 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1
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 杨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