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其中计算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根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要学习的计算内容比重较大,这对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数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做一些探讨,以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计算,提高其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有效性
前言:
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但实际计算中,大多数学生往往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降低了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须对学生在计算中遇到的瓶颈进行研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数学计算的有效训练和强化教学,在保障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而正确的数学计算习惯。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授小学数学计算过程中,往往会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例题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方法,但学生的思维发展就会在此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因此,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喜欢在活动中参与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反错误的情境来进行反向教学的方式,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更高漲,也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师讲授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在黑板上写出9+7=15和8+5=12,这时会有几个学生在偷笑,教师便郑重其事的说:怎么?难道老师的计算有错误吗?这时就会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学生都对计算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经过自己的分析和计算后得出9+7=16和8+5=13,在将自己算出的结果与教师的进行比较发现,教师给出的答案是错误的,原来老师也会犯错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创设出的错误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相应提升,也同时对数学计算保持高度兴趣,更自主的和愉悦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以实现小学数学计算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动手操作,帮助理解算理
为了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全面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就需要树立起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仅以引导者的身份,去让学生在探究算理时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去解决。只有学生真正掌握算理,才能进行灵活计算,才能让数学学习更有意义,进而让学生注意数学问题中运用好迁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相当的重视,让学生直观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使学生转变为探索新知的主体,在动手实践中获得自身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加与减(三)》时,在讲授5+26=?时,教师可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木棒,让他们自己动手掰掰和捆捆,满10根就可以用橡皮筋捆在一起,有的学生先将5根和6根合在一起,最后发现是11根,所以就把里面的10根捆起来,再与前面两捆合在一起,就是3捆剩1根;又有的学生将26凑成30根,再从5根里拿出4根,与26结合又捆成一捆,最后也得出是3捆余1根,为31根;还有的学生从26根里拿出25根,将剩余的5根与另外的5根合在一起,同样得出相同的结论。虽然学生的摆法不同,但却都是满10根捆成一捆的过程,从而感悟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这就是适当运用动手操作来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的生动例子。
三、优化算法,关注个性发展
在小学计算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要时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性,也必定产生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算法的优化,优化的过程即学生逐步领会、自我体验、自主选择的过程,其中最优的算法也不一定是统一的,应肯定每个学生创新的算法全是好方法,但到底哪种方法最好,就需要学生自己去鉴别,而非教师有意告之。只要是学生认为合适的好方法,教师就应积极加以鼓励,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过程中,在进行14-6=?的练习中,大多数学生在思考过后就会想到6+8=14,然后依据这一思路得出14-6=8.这种计算方式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教师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进行计算,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方法计算。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还能通过10-6=4,4+4=8的方法得出结论,还有学生通过14-6=14-4-2=8的思路来完成计算,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算法会与其他同学的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发现差距与不足,从而产生优化计算的内在需求。
结论:
总之,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数学计算知识能很好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想培养好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复杂、长期、系统的工程,要让学生在不断的领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作用,还要多给学生创造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大胆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探究精神,进而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金鱼.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4):290-291.
[2]陈碧娜.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实施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9):90-92.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有效性
前言:
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但实际计算中,大多数学生往往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降低了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须对学生在计算中遇到的瓶颈进行研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数学计算的有效训练和强化教学,在保障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而正确的数学计算习惯。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授小学数学计算过程中,往往会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例题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方法,但学生的思维发展就会在此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因此,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喜欢在活动中参与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反错误的情境来进行反向教学的方式,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更高漲,也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师讲授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在黑板上写出9+7=15和8+5=12,这时会有几个学生在偷笑,教师便郑重其事的说:怎么?难道老师的计算有错误吗?这时就会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学生都对计算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经过自己的分析和计算后得出9+7=16和8+5=13,在将自己算出的结果与教师的进行比较发现,教师给出的答案是错误的,原来老师也会犯错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创设出的错误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相应提升,也同时对数学计算保持高度兴趣,更自主的和愉悦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以实现小学数学计算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动手操作,帮助理解算理
为了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全面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就需要树立起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仅以引导者的身份,去让学生在探究算理时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去解决。只有学生真正掌握算理,才能进行灵活计算,才能让数学学习更有意义,进而让学生注意数学问题中运用好迁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相当的重视,让学生直观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使学生转变为探索新知的主体,在动手实践中获得自身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加与减(三)》时,在讲授5+26=?时,教师可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木棒,让他们自己动手掰掰和捆捆,满10根就可以用橡皮筋捆在一起,有的学生先将5根和6根合在一起,最后发现是11根,所以就把里面的10根捆起来,再与前面两捆合在一起,就是3捆剩1根;又有的学生将26凑成30根,再从5根里拿出4根,与26结合又捆成一捆,最后也得出是3捆余1根,为31根;还有的学生从26根里拿出25根,将剩余的5根与另外的5根合在一起,同样得出相同的结论。虽然学生的摆法不同,但却都是满10根捆成一捆的过程,从而感悟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这就是适当运用动手操作来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的生动例子。
三、优化算法,关注个性发展
在小学计算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要时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性,也必定产生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算法的优化,优化的过程即学生逐步领会、自我体验、自主选择的过程,其中最优的算法也不一定是统一的,应肯定每个学生创新的算法全是好方法,但到底哪种方法最好,就需要学生自己去鉴别,而非教师有意告之。只要是学生认为合适的好方法,教师就应积极加以鼓励,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过程中,在进行14-6=?的练习中,大多数学生在思考过后就会想到6+8=14,然后依据这一思路得出14-6=8.这种计算方式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教师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进行计算,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方法计算。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还能通过10-6=4,4+4=8的方法得出结论,还有学生通过14-6=14-4-2=8的思路来完成计算,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算法会与其他同学的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发现差距与不足,从而产生优化计算的内在需求。
结论:
总之,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数学计算知识能很好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想培养好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复杂、长期、系统的工程,要让学生在不断的领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作用,还要多给学生创造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大胆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探究精神,进而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金鱼.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4):290-291.
[2]陈碧娜.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实施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9):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