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也开始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始提倡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掌握学习知识。通过研究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中,发现了导学案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可行性。通过使用导学案这一教学模式可以使中学历史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本文旨在简要概述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步骤,以及最后对教师合理的使用导学案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导学案;中学历史;应用
现在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着着很多问题。教材的编写缺乏层次;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不足;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割裂等等。在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中,发现了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可行性。所以,通过研究“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上的教学方式来寻找使中学历史课堂更加高效的方法。
1、什么是导学案
目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导学案的说法不尽相同,叫法也各异。有的叫做学案,也有的称之为导学案。而导学案的实质也不是单一的学习方案。它既是为学生设计,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案,即“学案”;又兼有教师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树立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即“导案”。所以,导学案, 是教师在充分调查了解学情、大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 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究其实质而言,导学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掌握教学内容的蓝本。它在教师 “教”与学生“学”之间搭建了连接桥梁,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形成知识框架方面,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导学案,承载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实现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转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达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而把学习的过程升华成一种学习经验。
2、导学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历史教师应该灵活掌握运用导学案,具体的,历史教师应该遵循以下操作步骤:
首先:在课前下发导学案,学生提前完成导学案。在使用导学案的历史教学中,导学案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媒介。在上课之前,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后,设计好关于新授课的导学案。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分为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和课堂检测三环节。学生在预习时自主完成导学案,参考教科书以及其他辅导资料,并且自主思考,学生通过对重难点的提前预习,可以提前带着问题上课,避免腦子一片空白,这样可以加深记忆,防止课上的低效率。
其次:课堂中师生合作,共同解决疑难点。上课时限以四十五分钟来计划。在上课前五分钟,教师通过小组互查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情,为接下来的课堂重心做好铺垫。学生对一节课的基本内容了解之后,教师对这节课的基本知识点进行介绍。重难点方面,在导学案上应有重点标注,让学生提前进行思考。在历史课堂中,教师结合导学案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活动,用生动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基本史实,形成唯物史观。分层教学也是必要的一点,不仅要对书中内容进行分层,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学到了东西,这是对教师如何灵活运用导学案的一个考验。
最后:课后复习巩固,分层量化。在导学案中,会设置检测的部分。学生通过完成测试来检测自己是否对本节课的知识全部掌握。如遇到普遍的问题学生没有掌握,教师要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某一点是否被一笔带过,切忌用自己的思维模式代替学生思考。学生难以解决,教科书又模棱两可的问题,教师应该予以讲解。教师应该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测验,可以在检测部分穿插以前之前学过的重难点,加强学生的记忆。
3、导学案使用方法的建议
经过以上对导学案的分析,以下将从教师的角度来对导学案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来更好地优化导学案教学模式,使中学历史课堂更加理想。
(1)重新定义导学案,合理导学
设置导学案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一味的被动接受。教师不能认为某个知识点较为简单就全面放权,这时就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到导学案编写的详略得当。导学案是枝干,那么学生的理解就是树叶,导学案要引领学生完成课时目标,而不是教师替学生完成,更不是学生自己去自学。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历史有自己的看法,形成唯物史观,能够充分的理解历史事件。所以导学案要能够引领学生,先让学生形成思路,再让学生自主学习。
(2)重视小组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
新课改强调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是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参与度的策略。导学案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关系从传统课堂的讲授听从转变为引导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改变往常的座位的安排来让学生放松心情,更好地在问题交流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增进团结意识。通过合作探究,每组的学生都通过先进行各自的自主探究,再进行组内的探讨与分析总结归纳结论,高效解决历史问题。无论是对于问题探究得出所学内容从而接近学习目标,还是对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而言都能有所收获。
(3)注意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在使用导学案的课堂中,师生之间要实时互动。尤其在评价学生上,学生做得对的地方要表扬,错的地方要去提醒,让其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错误。除此之外,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因材施教,有自己的度,才能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
(4)尝试将导学案与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教学实践
如今,现代教学技术大行其道,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技能,造成了这些新设备的资源浪费,很多配备了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等,在日常教学中被束之高阁,几乎没有教师引导学生去使用,而电子白板仅作为一块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屏幕来使用,只发挥出其一部分功能。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探索电子白板的更多应用方法,如做实验演示、设计竞赛游戏等,将导学案与这些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发挥出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导学案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与复习,不仅让学生的考试成绩得到提高,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这一切离不开教师的个人水平,业务能力,以及对导学案的灵活使用。当然,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的使用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我们要客观看待导学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探索导学案使用的最佳模式,这需要我们教师与学生间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蒋小龙.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9.
[4]乔学男.“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7(8).
[5]魏惠琴.高中历史课导学案设计与使用的行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8.
[6]熊超平.导学案设计文本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导学案;中学历史;应用
现在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着着很多问题。教材的编写缺乏层次;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不足;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割裂等等。在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中,发现了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可行性。所以,通过研究“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上的教学方式来寻找使中学历史课堂更加高效的方法。
1、什么是导学案
目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导学案的说法不尽相同,叫法也各异。有的叫做学案,也有的称之为导学案。而导学案的实质也不是单一的学习方案。它既是为学生设计,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案,即“学案”;又兼有教师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树立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即“导案”。所以,导学案, 是教师在充分调查了解学情、大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 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究其实质而言,导学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掌握教学内容的蓝本。它在教师 “教”与学生“学”之间搭建了连接桥梁,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形成知识框架方面,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导学案,承载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实现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转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达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而把学习的过程升华成一种学习经验。
2、导学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历史教师应该灵活掌握运用导学案,具体的,历史教师应该遵循以下操作步骤:
首先:在课前下发导学案,学生提前完成导学案。在使用导学案的历史教学中,导学案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媒介。在上课之前,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后,设计好关于新授课的导学案。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分为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和课堂检测三环节。学生在预习时自主完成导学案,参考教科书以及其他辅导资料,并且自主思考,学生通过对重难点的提前预习,可以提前带着问题上课,避免腦子一片空白,这样可以加深记忆,防止课上的低效率。
其次:课堂中师生合作,共同解决疑难点。上课时限以四十五分钟来计划。在上课前五分钟,教师通过小组互查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情,为接下来的课堂重心做好铺垫。学生对一节课的基本内容了解之后,教师对这节课的基本知识点进行介绍。重难点方面,在导学案上应有重点标注,让学生提前进行思考。在历史课堂中,教师结合导学案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活动,用生动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基本史实,形成唯物史观。分层教学也是必要的一点,不仅要对书中内容进行分层,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学到了东西,这是对教师如何灵活运用导学案的一个考验。
最后:课后复习巩固,分层量化。在导学案中,会设置检测的部分。学生通过完成测试来检测自己是否对本节课的知识全部掌握。如遇到普遍的问题学生没有掌握,教师要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某一点是否被一笔带过,切忌用自己的思维模式代替学生思考。学生难以解决,教科书又模棱两可的问题,教师应该予以讲解。教师应该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测验,可以在检测部分穿插以前之前学过的重难点,加强学生的记忆。
3、导学案使用方法的建议
经过以上对导学案的分析,以下将从教师的角度来对导学案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来更好地优化导学案教学模式,使中学历史课堂更加理想。
(1)重新定义导学案,合理导学
设置导学案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一味的被动接受。教师不能认为某个知识点较为简单就全面放权,这时就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到导学案编写的详略得当。导学案是枝干,那么学生的理解就是树叶,导学案要引领学生完成课时目标,而不是教师替学生完成,更不是学生自己去自学。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历史有自己的看法,形成唯物史观,能够充分的理解历史事件。所以导学案要能够引领学生,先让学生形成思路,再让学生自主学习。
(2)重视小组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
新课改强调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是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参与度的策略。导学案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关系从传统课堂的讲授听从转变为引导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改变往常的座位的安排来让学生放松心情,更好地在问题交流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增进团结意识。通过合作探究,每组的学生都通过先进行各自的自主探究,再进行组内的探讨与分析总结归纳结论,高效解决历史问题。无论是对于问题探究得出所学内容从而接近学习目标,还是对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而言都能有所收获。
(3)注意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在使用导学案的课堂中,师生之间要实时互动。尤其在评价学生上,学生做得对的地方要表扬,错的地方要去提醒,让其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错误。除此之外,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因材施教,有自己的度,才能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
(4)尝试将导学案与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教学实践
如今,现代教学技术大行其道,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技能,造成了这些新设备的资源浪费,很多配备了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等,在日常教学中被束之高阁,几乎没有教师引导学生去使用,而电子白板仅作为一块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屏幕来使用,只发挥出其一部分功能。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探索电子白板的更多应用方法,如做实验演示、设计竞赛游戏等,将导学案与这些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发挥出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导学案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与复习,不仅让学生的考试成绩得到提高,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这一切离不开教师的个人水平,业务能力,以及对导学案的灵活使用。当然,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的使用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我们要客观看待导学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探索导学案使用的最佳模式,这需要我们教师与学生间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蒋小龙.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9.
[4]乔学男.“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7(8).
[5]魏惠琴.高中历史课导学案设计与使用的行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8.
[6]熊超平.导学案设计文本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