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酸碱盐知识的特点和地位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具有起点低落点高,知识点多,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易混乱,易忘记,应用更难的特点。我们发现,学习基础和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在学习酸碱盐之前,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虽差别不大,但学习酸碱盐之后,就产生很大的差异,不少同学开始对化学学习从束手无策到惧怕、焦虑、厌烦,从此成绩一落千丈,所以说,酸碱盐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成绩优与劣的分化点,酸碱盐知识的教学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制衡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但是,酸碱盐知识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内含许多新奇有趣的化学实验和充满悬念的性质变化,教师便于创设多样的学习情景,开展探究式教学,从这一角度看,酸碱盐知识的教学在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突破难点?
二、发挥新课程优势,实施素质教育
1、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和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要实施新课程,教师首先要准确理解和牢牢把握新课程蕴含的先进理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实施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课程实施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三者水乳交融,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学习方式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会学,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学是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学习的过程是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2、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1)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习已知向注重培养能力,强调解决未知转变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的更新速度是上世纪的几倍,几十倍,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学生来说,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最重要的是看谁更懂得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解决新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利用知识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勇于探究未知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酸、碱、盐教学中的性质探究发现和分析归纳,利用性质进行物质检验、鉴别、提纯、分离、推断、制备正好是培养能力的最好介质。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去分析比较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然后归纳出碱的通性,寻找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区分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探究铁、锌、铜活动顺序或者探究碳酸钠与氯化铵的多种鉴别方法,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从重学习结论向重探究结论的形成过程转变,把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作为教学主线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重结论轻过程是违背化学学科规律的作法,导致学生将化学看成是一堆堆符号、概念的集合,看不到物质与物质之间、化学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学习积极性和学生智慧的扼杀。因此,酸、碱、盐教学,既要重结论又要重过程,教师要通过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景,组织学生主动去经历新知的探索过程,去体验新知的获得过程。例如:在教学碳酸盐的检验方法时,教师不是把检验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设计下列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自已去发现,①做碳酸钠、碳酸钙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实验。②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分析产生相同现象的原因。③猜想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并实验验证。④归纳碳酸盐的检验方法。⑤设计并操作碳酸钠与硫酸钠的鉴别方法。
三、发挥酸碱盐知识结构和实验的优势,激发、保持和发展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具有学习兴趣或求知欲强的人,常会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地学习,把学习看成是内心满足而不是负担,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因此,把新课程理念和酸碱盐知识整合成学生倍感兴趣的认知活动,应是突破酸碱盐这个教学难点的行动策略。
1、利用化学美,激发学习兴趣,陶冶学生审美情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东西能吸引人的注意,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展示酸碱盐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美,使欣赏、追求、探索化学美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巨大动力。酸碱盐知识中蕴含的美有①、实验仪器美:玻璃仪器质地晶莹剔透,点线面富有节律的运动变化,就象一件件工艺品,使人产生对称、稳定、优美等各种遐想。②、实验物质美。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无论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它的鲜艳颜色,多变的状态给人以不同美感,特别能引起学生兴趣。如:紫红色的铜,黑色粉未氧化铜,黄色的氯化铁溶液,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③、化学反应的动态美。如: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铁丝变“铜丝”,酸碱中和滴定时红色和无色的瞬间转变,碳酸钠固体与盐酸反应产生的“冲天豪气”,碳酸钙沉淀与盐酸反应的“灰飞烟灭”,学生在兴奋惊叹之余,将大脑的思维引向深入,又受到美的陶。④、化学变化的规律美。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蕴含着许多妙不可言的规律美。如:酸碱盐的通性及具有通性的原因,金属与酸和盐溶液的置换规律,复分解反应发生判断规律和生成物的组合规律,由生成物推断反应现象的规律,物质的组成决定性質、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每一个规律可谓寓意深刻,以简驭繁,既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又美纶美奂(如: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组合规律就像交换舞伴的交谊舞者),学生去发现规律的过程,其实是发现美的过程,应用规律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体验美的过程。
2、利用化学在我身边,化学知识能为我解决生活难题,化学对我很有意义,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化学素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已部分了解但还没完全了解或者是很想了解但还没了解的事情最感兴趣。酸、碱、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联系,学生也有很多活生生的有关经验和疑问,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使化学知识从生产生活中来,又回到生产生活中去,可按下述思路展开教学:第一步,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切入,提出问题。第二步,组织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升为理论高度。第三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这个性质时,可这样组织教学:第一步,从联系石灰浆砌墙或展示装石灰水的试剂瓶为什么有白色固体提出问题,氢氧化钙能与什么物质反应?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第二步,分析原因,设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探究实验,归纳反应原理。第三步,应用反应原理,分析石灰水,石灰浆,熟石灰的保存方法。这样组织教学不但化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生动,而且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3、创设问题情景,提供表演舞台,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希望受人尊重、独立自主、自我表现、自由实践和创新,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些需要特别强烈。怎样才能满足这种心理需要呢?教学中可利用酸、碱、盐性质变化和反应现象的生动直观、新奇悬疑的特点,创设问题情景,并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发挥聪明才智、展示奇思妙想的快乐;体验到获得成功、别人赞赏的快乐;体验到展示自己特长、自由表达思想的快乐;体验到平等交流,团结协作,亲手实践快乐。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一方面,要求我们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中,彻底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人才观,再由观念转变落实为教学行为转变,教学过程全面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感三维目标。另一方面,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新课程理念先进的优势,积极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更先进、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突破化学教学中的难点。
(作者单位:545112广西柳州市柳江县新兴中学)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具有起点低落点高,知识点多,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易混乱,易忘记,应用更难的特点。我们发现,学习基础和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在学习酸碱盐之前,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虽差别不大,但学习酸碱盐之后,就产生很大的差异,不少同学开始对化学学习从束手无策到惧怕、焦虑、厌烦,从此成绩一落千丈,所以说,酸碱盐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成绩优与劣的分化点,酸碱盐知识的教学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制衡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但是,酸碱盐知识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内含许多新奇有趣的化学实验和充满悬念的性质变化,教师便于创设多样的学习情景,开展探究式教学,从这一角度看,酸碱盐知识的教学在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突破难点?
二、发挥新课程优势,实施素质教育
1、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和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要实施新课程,教师首先要准确理解和牢牢把握新课程蕴含的先进理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实施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课程实施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三者水乳交融,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学习方式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会学,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学是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学习的过程是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2、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1)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习已知向注重培养能力,强调解决未知转变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的更新速度是上世纪的几倍,几十倍,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学生来说,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最重要的是看谁更懂得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解决新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利用知识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勇于探究未知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酸、碱、盐教学中的性质探究发现和分析归纳,利用性质进行物质检验、鉴别、提纯、分离、推断、制备正好是培养能力的最好介质。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去分析比较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然后归纳出碱的通性,寻找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区分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探究铁、锌、铜活动顺序或者探究碳酸钠与氯化铵的多种鉴别方法,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从重学习结论向重探究结论的形成过程转变,把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作为教学主线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重结论轻过程是违背化学学科规律的作法,导致学生将化学看成是一堆堆符号、概念的集合,看不到物质与物质之间、化学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学习积极性和学生智慧的扼杀。因此,酸、碱、盐教学,既要重结论又要重过程,教师要通过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景,组织学生主动去经历新知的探索过程,去体验新知的获得过程。例如:在教学碳酸盐的检验方法时,教师不是把检验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设计下列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自已去发现,①做碳酸钠、碳酸钙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实验。②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分析产生相同现象的原因。③猜想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并实验验证。④归纳碳酸盐的检验方法。⑤设计并操作碳酸钠与硫酸钠的鉴别方法。
三、发挥酸碱盐知识结构和实验的优势,激发、保持和发展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具有学习兴趣或求知欲强的人,常会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地学习,把学习看成是内心满足而不是负担,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因此,把新课程理念和酸碱盐知识整合成学生倍感兴趣的认知活动,应是突破酸碱盐这个教学难点的行动策略。
1、利用化学美,激发学习兴趣,陶冶学生审美情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东西能吸引人的注意,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展示酸碱盐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美,使欣赏、追求、探索化学美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巨大动力。酸碱盐知识中蕴含的美有①、实验仪器美:玻璃仪器质地晶莹剔透,点线面富有节律的运动变化,就象一件件工艺品,使人产生对称、稳定、优美等各种遐想。②、实验物质美。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无论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它的鲜艳颜色,多变的状态给人以不同美感,特别能引起学生兴趣。如:紫红色的铜,黑色粉未氧化铜,黄色的氯化铁溶液,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③、化学反应的动态美。如: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铁丝变“铜丝”,酸碱中和滴定时红色和无色的瞬间转变,碳酸钠固体与盐酸反应产生的“冲天豪气”,碳酸钙沉淀与盐酸反应的“灰飞烟灭”,学生在兴奋惊叹之余,将大脑的思维引向深入,又受到美的陶。④、化学变化的规律美。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蕴含着许多妙不可言的规律美。如:酸碱盐的通性及具有通性的原因,金属与酸和盐溶液的置换规律,复分解反应发生判断规律和生成物的组合规律,由生成物推断反应现象的规律,物质的组成决定性質、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每一个规律可谓寓意深刻,以简驭繁,既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又美纶美奂(如: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组合规律就像交换舞伴的交谊舞者),学生去发现规律的过程,其实是发现美的过程,应用规律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体验美的过程。
2、利用化学在我身边,化学知识能为我解决生活难题,化学对我很有意义,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化学素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已部分了解但还没完全了解或者是很想了解但还没了解的事情最感兴趣。酸、碱、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联系,学生也有很多活生生的有关经验和疑问,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使化学知识从生产生活中来,又回到生产生活中去,可按下述思路展开教学:第一步,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切入,提出问题。第二步,组织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升为理论高度。第三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这个性质时,可这样组织教学:第一步,从联系石灰浆砌墙或展示装石灰水的试剂瓶为什么有白色固体提出问题,氢氧化钙能与什么物质反应?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第二步,分析原因,设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探究实验,归纳反应原理。第三步,应用反应原理,分析石灰水,石灰浆,熟石灰的保存方法。这样组织教学不但化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生动,而且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3、创设问题情景,提供表演舞台,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希望受人尊重、独立自主、自我表现、自由实践和创新,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些需要特别强烈。怎样才能满足这种心理需要呢?教学中可利用酸、碱、盐性质变化和反应现象的生动直观、新奇悬疑的特点,创设问题情景,并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发挥聪明才智、展示奇思妙想的快乐;体验到获得成功、别人赞赏的快乐;体验到展示自己特长、自由表达思想的快乐;体验到平等交流,团结协作,亲手实践快乐。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一方面,要求我们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中,彻底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人才观,再由观念转变落实为教学行为转变,教学过程全面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感三维目标。另一方面,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新课程理念先进的优势,积极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更先进、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突破化学教学中的难点。
(作者单位:545112广西柳州市柳江县新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