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余华新作《第七天》借助死者杨飞的观察,表现了当下中国社会的现象。在此,我们将通过分析这部作品的叙事特点及其叙事内容,讨论余华在本书中通过与众不同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策略所展现的社会责任感。在《第七天》这部作品中,直接使用新闻素材的叙述方式,借以荒诞的叙事反映了现实,同时以现实的荒诞造就故事,由此体现作品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叙事方式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Y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213-02
前言
《第七天》作为余华最新的长篇小说,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反映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描绘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难;表达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展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1]
故事是作为一本亡灵书而展开的:主人公杨飞在一出场时,就是一个已经死去的亡灵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死亡,但不知道原因何在。在这个亡灵的世界,主人公杨飞仍然可以在现世漂泊,除了可以看见亡魂的世界之外,还可以看见现实的世界。这本迎合了中国传统“头七”的的故事,通过带领着读者一起领略已死灵魂在这七天里的见闻、经历和情感,以一个死人的视角,展现了从现实到荒诞,又从荒诞回归现实的故事。
一、以叙事内容体现荒诞
从1990年代初开始,包括余华在内的一大批先锋小说作家纷纷改变自己的探索姿态,减弱了探索的力度,改变文风,或者与商业化相结合,改变后的余华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漠然冷酷却暗藏着热情和生命力,文学作品更加成熟[2]。《第七天》作为余华的新作,其中所展现的亮点除了以一个死者的见闻引导着每个阅读者参与其中之外,还包括在书的内容方面,不只是在开头与《圣经·旧约·创世纪》相结合,并引用了其中的话:“到了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接下来,我们看到余华所安排的每一天都有忙绿的经历,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见闻,直到第七天万事归于平静,谜题全部解开。
第一天:“我”在被催促之下来到了殡仪馆,看到了殡仪馆的贵宾区和普通区及其中不同人的强烈区别。在偶然之中,还听说了市长与嫩模的性丑闻,听到已逝之人有关于官员的奢华墓地、墓地产权与房产权的大讨论与感慨。
第二天:杨飞在公交车遇见妻子李青,回忆了当年相识相爱的过程,婚后某天,李青遇到一个有志于事业的海归,与杨飞离婚。再后来海归遇小三,与李青离婚,而公司违法,海归逃跑,李青自杀。
第三天:讲述了杨飞的童年故事。杨飞掉下火车上降生,被年轻扳道工父亲杨金彪捡回,他的同事郝强生李月珍夫妇帮忙照顾杨飞,后来杨金彪为婚姻,丢弃杨飞,但终良心后悔,为了养育杨飞而最终放弃婚姻。杨金彪改做站务员,省吃俭用供杨飞上学。长大后杨飞生母千里寻儿,为此,杨金彪父子穿戴一新见面。在见面的宾馆,目击警方惊雷行动抓获李姓男子假扮女人买淫。买过衣服的商场火灾,死亡人数不明,网上流言四起。见面后,杨金彪同意杨飞随迁亲母,返回北方,无奈生母家庭争吵不断,杨飞决定返回旧家庭。郝霞美国扎根,郝强生李月珍夫妇欲移民美国。杨金彪退休患淋巴癌,杨飞辞工买店照顾父亲,但杨金彪离家出走。杨飞回父亲老家三天寻找无果。期间,李月珍被宝马撞死,和尚超度。李月珍死前发现河水死婴记者曝光,医院地质塌陷,李月珍和死婴被埋,人没有了,却依旧存在骨灰,医院对骨灰都进行造假。
这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十日谈》的分天叙述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本书又暗含了中国古老的头七的说法。于是主人公杨飞得以在阴阳两界行走,既看得到生者,又能与亡者沟通交流。杨飞所经历的七天里的见闻从章节上看似毫无关联、各自独立,但其实,每一天的内容都是连环式的,这七天的内容从整体上来看可以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作家通过对不同事件及场景的描述,把我们引入到一个荒诞不经的世界里。经历杨飞的经历,感慨杨飞的感慨。仔细推敲之后。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七天的见闻对应的分别是官、商、食、住、医,基本针对的都是我国现下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社会矛盾集中突出的方面,第一天讲述的是官场的事情,官员的腐败和沽名钓誉。名不副实,抨击了现今不少的不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给人民作威作福的腐化的官员。第二天则讲述的是商场上的内容,商家以不法方式圈钱融资,最后为他们的不负责行为买单的还是普通民众。第三天则通过讲述一段历史回忆,表现普通人生活的不易,居住条件的恶劣以及医疗方面的问题。在书中,余华以作家独有的社会责任感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在本书中主人公杨飞虽然是作为一个死的糊里糊涂不明不白的糊涂鬼形象出现的:一开始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也不知道自己死了多长时间,更不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到哪里安身停留。故事的线索就是“我”想去找我的父亲,期间经历了官民的不平等对待、暴力拆迁、医院的造假、“鼠族”的艰难生活、警察的暴力执法等等,看到了人性中负面的欲望、贪婪、虚荣以及正面的善良、怜悯、奉献、道德、正义,并由此串联起所有的故事,最终找到了能够实现灵魂平等的地方“死无葬身之地”。也在小说的最后寻找到了父亲——那个在故事最一开始就出现在殡仪馆的老人。至此,故事形成了一个奇妙的圆满结局。感伤悲苦作为这部小说的根本,杨飞这样的孤苦无依的灵魂生前努力的生存,死后努力的寻找在整个世界中惶惶无依,无论生前死后。虽然在此期间看到了荒诞不经的社会现象,但是故事中依旧包含著人性的温暖和美好的期许,虽然故事中有悲凉的无奈和深深的悲哀,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回顾整个故事的时候,余华为这些故事里出现的灵魂所安排的结局是最为合理和美好的结局。
二、用新闻事件表现现实
在《第七天》中,所展现的一大叙述亮点就是对新闻事件的使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其中包括暴力拆迁、灾祸之后有关方面瞒报死亡人数、医院将死婴当做医疗垃圾处理、面对一件事故各有关部门相互推卸责任、冤假错案、刑讯逼供、男子假扮女子卖淫、“鼠族”在大都市的艰难生活等等一系列事情。有人评价说,余华的《第七天》并不能和他以前的作品相比。《第七天》只不过是新闻素材的简单堆积,没有什么艺术性,是简单的“新闻串串烧”,这本书与他以前写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完全不能相比,是他所写的书中最差的一本。但是在我看来,《第七天》并不是完全一字不落生搬硬套的使用新闻素材。在本书中,余华用一个亡灵——杨飞的视角,亲身体验这些事件,在这里,读者除了可以感受到一个个曾经经历过的或者通过媒体所了解的一些新闻事件,还能感受到的是,这些荒谬的事件发生在一个真实的社会中,更显示出这个社会的荒谬。 比如,在第四天,讲述了出租屋洗头工鼠妹伍超穷困生活,后来鹏飞大厦鼠妹因男友伍超买山寨IPHONE跳楼自杀。在行走中遇到下棋骨骼悔棋争吵,以及卖淫李姓男子恶语中伤张姓警察遭踢下身致残,多次上访无果密谋报复,终杀死张姓警察,被判死刑的经历。张父母欲为其争取烈士称号,踏上漫漫上访路,政府公款旅游招待叫苦不迭。
第五天:杨飞遇下棋骨骼、商场死者、家教夫妇、谭家菜鬼魂,得知死因。男鬼魂精神病妻子离家出走捞尸被告被枪毙,半年后疯妻回家,男子家属获赔封墓地不就。
杨飞遇李月珍死婴鬼魂,得知骨灰真相,李月珍回忆杨金彪寻找丢弃杨飞之地发病被流浪汉夺衣病死。
第六天:203车祸死者肖庆告知鼠妹男友伍超为其买墓地卖肾,鼠妹净身入殓。
第七天:鼠妹回忆与伍超相遇相恋,伍超为女友放弃前途。杨飞在殡仪馆遇父亲杨金彪感动,而卖肾伍超入死无葬身之地与与鼠妹错过。
在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案件:宝马撞车案、杨佳袭警案、医院弃婴案。我们在阅读过后,往往会感叹于余华想象的绮丽,但不要忘记。这些全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新闻”事件,是零距离的写实,更是个体在社会中的挣扎,立足于现实中,用笔墨诉说着现实中发生的一些引人深思的事件。余华自己曾说:“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第七天》通过新闻事件的使用所揭示的内容正式揭开伪装的生活中最苦痛的部分。
在《第七天》中对新闻素材使用其实并非余华首创,在文学史中早有先例。此外,据《第七天》的背景出版商北京新经典总经理陈俊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第七天》中的很多情节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写好了,出版以后和媒体所报道事件的相似或相同只不过是巧合[3]。虽然我们不能排除这番言论是不是出版商对这本书的炒作,但我们必须肯定的是,因为对新闻事件的使用,更加鲜明地突出表现了我们所处时代、所处社会的局限和阴暗的部分。同时,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发现鲁迅的影子,虽然表达方式不同,艺术手法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通过对一些社会事例的使用和润色,用故事文本针砭时事,余在本书中没有过多的使用繁复华丽的辞藻和手法,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义正词严的传达了我们所忽略的社会中确实大量存在的却被人们所忽视的社会事实。此外,所谓的“新闻”指的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4]但是,出现在《第七天》中的各种事例已经不是一两桩突发的意外的事件,而是切切实实天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所以,其实这些新闻已不能严格的算作是新闻了,这些荒诞不经的新闻所发生的时代也许才是一个新闻,这个荒诞的社会变成了最大的一个荒诞不经的新闻。在本书中,余华通过对这些事件的使用更体现出来文学所追求的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三、在荒诞中体现现实,在现实中发掘荒诞
《第七天》在开头是这样说的:“在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我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他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做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半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故事的一开篇就给人以一种荒诞不经的非真实感,大家都在好奇,为什么人死之后还能自己去殡仪馆火化自己,这种以死亡开头的小说也透露出一种沉重的凄凉估计的感觉。但是故事的荒诞不仅仅体现在开头,我们随着故事的主人公杨飞的视角,跟着他走进了死后的世界,来到殡仪馆,我们惊讶的发现,就算是在阴间,灵魂之间也不是平等的,有钱有墓地的人们坐在有沙发的VIP区,高谈阔论着自己的殓衣、骨灰盒、墓地的材质、价钱、位置等等。而生前没有钱的灵魂们则还像活着的时候讨论着怎样省钱,什么叫物美价廉,还有的则是象活着的时候发愁房价一样,死了以后发愁墓地的价钱,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墓地的价钱象房价一样蹭蹭蹭的往上窜,墓地的时间到期之后,自己又将在何处安身。但大家的比较不仅仅止于此,最讽刺的对比是市长的火化:殡仪馆的火化炉全部停了,等待市长的火化,市长等待的位置已经不是沙发,而是豪华贵宾室,金钱在权力面前不值得一提。阳间的人说市长因工作劳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真正的死因确实因为个人的生活腐化糜烂。于是,我们在混沌中也多少也写清醒,也有些感慨。这是赤裸裸的现实,也是赤裸裸的讽刺。随着故事的发展进行,我们看到了强制拆迁导致的悲剧,孩子在已变成废墟的家上面认真的忍受着寒冷写字期待着爸爸妈妈的回来,殊不知父母早已在强制拆迁中被压在废墟之下,命丧黄泉。强拆导致的家破人亡的悲剧就这么简单明了的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这是社会的悲哀。在之后的故事走向中,我们看到了医院堂而皇之的把死去的婴儿作为医疗垃圾扔到了河里,常言尊重生命,但在这里,生命被视为多余的东西,变成了垃圾,这是对生命的漠视与轻薄,是现实生活中的荒诞与悲哀。再然后,我们看到了一出冤假错案,严加拷打,被迫招供的杀人犯和多年之后意外回家的“死者”。这不仅仅是一出荒唐的冤案,更是对现下玩忽职守急于求成的拷打与质问。在接下来是假扮女子卖淫被抓的男子,在审讯中被警察踢坏下体,上访多年无果后怒杀警察。在接下来则是打工者为给女友买最新款手机而卖肾,但女友最终还是坠楼身亡,又为了给女友买墓地而自己重伤也离世等等。我们于是在杨飞的讲述下和和他一起在混沌中游历了七天,在混沌中看见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看到了悲剧世界里的横死和无常,通过悲剧的叠加,直接凸显现实的荒诞。仔细想想,这又全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故事。我们会感慨荒诞不经的时代促使了荒诞不经的故事的产生,这些荒诞不经的故事客观而公正地反映了现实。这些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才能在阅读过后引发读者的思考。
小结
在整体故事中,灵魂的诉说和新闻事件的密集表达,正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荒诞表达。现实性与荒诞性相互交错,相互融合。虚构与现实的水乳交融让着部书虽然是使用了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但并不枯燥乏味,反而通过荒诞的描述把读者引向更深一步的思考:在现在这个荒诞不经的时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生活。当书中这些看似荒诞不經的新闻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事实,身为普通民众的我们,又到底在这个时代里扮演怎样的角色。也许我们也像主人公杨飞一样糊里糊涂的过活,但无论是出于对自己的尊重还是对别的生命的尊重,我们都应该致力于寻求创造一个平等的地方,这就是小说带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小说的现实意义所在。
注释
[1]《第七天》.中国作家网[OL].
[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67
[3]欧阳春艳:《出版商否认<第七天>是“余华最差小说”余华看球赛懒理睬》[N].《长江日报》,2013,6(20)
[4]周明全:《当代作家评论》[J] .2013,6
参考文献
[1]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文学社.2013,6:1-217
[2]薄伽丘.《十日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3]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4]《圣经·旧约》[M].江苏:南京爱德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万家璐(1996- ),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在读。
[关键词]叙事方式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Y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213-02
前言
《第七天》作为余华最新的长篇小说,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反映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描绘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难;表达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展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1]
故事是作为一本亡灵书而展开的:主人公杨飞在一出场时,就是一个已经死去的亡灵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死亡,但不知道原因何在。在这个亡灵的世界,主人公杨飞仍然可以在现世漂泊,除了可以看见亡魂的世界之外,还可以看见现实的世界。这本迎合了中国传统“头七”的的故事,通过带领着读者一起领略已死灵魂在这七天里的见闻、经历和情感,以一个死人的视角,展现了从现实到荒诞,又从荒诞回归现实的故事。
一、以叙事内容体现荒诞
从1990年代初开始,包括余华在内的一大批先锋小说作家纷纷改变自己的探索姿态,减弱了探索的力度,改变文风,或者与商业化相结合,改变后的余华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漠然冷酷却暗藏着热情和生命力,文学作品更加成熟[2]。《第七天》作为余华的新作,其中所展现的亮点除了以一个死者的见闻引导着每个阅读者参与其中之外,还包括在书的内容方面,不只是在开头与《圣经·旧约·创世纪》相结合,并引用了其中的话:“到了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接下来,我们看到余华所安排的每一天都有忙绿的经历,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见闻,直到第七天万事归于平静,谜题全部解开。
第一天:“我”在被催促之下来到了殡仪馆,看到了殡仪馆的贵宾区和普通区及其中不同人的强烈区别。在偶然之中,还听说了市长与嫩模的性丑闻,听到已逝之人有关于官员的奢华墓地、墓地产权与房产权的大讨论与感慨。
第二天:杨飞在公交车遇见妻子李青,回忆了当年相识相爱的过程,婚后某天,李青遇到一个有志于事业的海归,与杨飞离婚。再后来海归遇小三,与李青离婚,而公司违法,海归逃跑,李青自杀。
第三天:讲述了杨飞的童年故事。杨飞掉下火车上降生,被年轻扳道工父亲杨金彪捡回,他的同事郝强生李月珍夫妇帮忙照顾杨飞,后来杨金彪为婚姻,丢弃杨飞,但终良心后悔,为了养育杨飞而最终放弃婚姻。杨金彪改做站务员,省吃俭用供杨飞上学。长大后杨飞生母千里寻儿,为此,杨金彪父子穿戴一新见面。在见面的宾馆,目击警方惊雷行动抓获李姓男子假扮女人买淫。买过衣服的商场火灾,死亡人数不明,网上流言四起。见面后,杨金彪同意杨飞随迁亲母,返回北方,无奈生母家庭争吵不断,杨飞决定返回旧家庭。郝霞美国扎根,郝强生李月珍夫妇欲移民美国。杨金彪退休患淋巴癌,杨飞辞工买店照顾父亲,但杨金彪离家出走。杨飞回父亲老家三天寻找无果。期间,李月珍被宝马撞死,和尚超度。李月珍死前发现河水死婴记者曝光,医院地质塌陷,李月珍和死婴被埋,人没有了,却依旧存在骨灰,医院对骨灰都进行造假。
这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十日谈》的分天叙述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本书又暗含了中国古老的头七的说法。于是主人公杨飞得以在阴阳两界行走,既看得到生者,又能与亡者沟通交流。杨飞所经历的七天里的见闻从章节上看似毫无关联、各自独立,但其实,每一天的内容都是连环式的,这七天的内容从整体上来看可以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作家通过对不同事件及场景的描述,把我们引入到一个荒诞不经的世界里。经历杨飞的经历,感慨杨飞的感慨。仔细推敲之后。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七天的见闻对应的分别是官、商、食、住、医,基本针对的都是我国现下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社会矛盾集中突出的方面,第一天讲述的是官场的事情,官员的腐败和沽名钓誉。名不副实,抨击了现今不少的不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给人民作威作福的腐化的官员。第二天则讲述的是商场上的内容,商家以不法方式圈钱融资,最后为他们的不负责行为买单的还是普通民众。第三天则通过讲述一段历史回忆,表现普通人生活的不易,居住条件的恶劣以及医疗方面的问题。在书中,余华以作家独有的社会责任感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在本书中主人公杨飞虽然是作为一个死的糊里糊涂不明不白的糊涂鬼形象出现的:一开始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也不知道自己死了多长时间,更不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到哪里安身停留。故事的线索就是“我”想去找我的父亲,期间经历了官民的不平等对待、暴力拆迁、医院的造假、“鼠族”的艰难生活、警察的暴力执法等等,看到了人性中负面的欲望、贪婪、虚荣以及正面的善良、怜悯、奉献、道德、正义,并由此串联起所有的故事,最终找到了能够实现灵魂平等的地方“死无葬身之地”。也在小说的最后寻找到了父亲——那个在故事最一开始就出现在殡仪馆的老人。至此,故事形成了一个奇妙的圆满结局。感伤悲苦作为这部小说的根本,杨飞这样的孤苦无依的灵魂生前努力的生存,死后努力的寻找在整个世界中惶惶无依,无论生前死后。虽然在此期间看到了荒诞不经的社会现象,但是故事中依旧包含著人性的温暖和美好的期许,虽然故事中有悲凉的无奈和深深的悲哀,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回顾整个故事的时候,余华为这些故事里出现的灵魂所安排的结局是最为合理和美好的结局。
二、用新闻事件表现现实
在《第七天》中,所展现的一大叙述亮点就是对新闻事件的使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其中包括暴力拆迁、灾祸之后有关方面瞒报死亡人数、医院将死婴当做医疗垃圾处理、面对一件事故各有关部门相互推卸责任、冤假错案、刑讯逼供、男子假扮女子卖淫、“鼠族”在大都市的艰难生活等等一系列事情。有人评价说,余华的《第七天》并不能和他以前的作品相比。《第七天》只不过是新闻素材的简单堆积,没有什么艺术性,是简单的“新闻串串烧”,这本书与他以前写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完全不能相比,是他所写的书中最差的一本。但是在我看来,《第七天》并不是完全一字不落生搬硬套的使用新闻素材。在本书中,余华用一个亡灵——杨飞的视角,亲身体验这些事件,在这里,读者除了可以感受到一个个曾经经历过的或者通过媒体所了解的一些新闻事件,还能感受到的是,这些荒谬的事件发生在一个真实的社会中,更显示出这个社会的荒谬。 比如,在第四天,讲述了出租屋洗头工鼠妹伍超穷困生活,后来鹏飞大厦鼠妹因男友伍超买山寨IPHONE跳楼自杀。在行走中遇到下棋骨骼悔棋争吵,以及卖淫李姓男子恶语中伤张姓警察遭踢下身致残,多次上访无果密谋报复,终杀死张姓警察,被判死刑的经历。张父母欲为其争取烈士称号,踏上漫漫上访路,政府公款旅游招待叫苦不迭。
第五天:杨飞遇下棋骨骼、商场死者、家教夫妇、谭家菜鬼魂,得知死因。男鬼魂精神病妻子离家出走捞尸被告被枪毙,半年后疯妻回家,男子家属获赔封墓地不就。
杨飞遇李月珍死婴鬼魂,得知骨灰真相,李月珍回忆杨金彪寻找丢弃杨飞之地发病被流浪汉夺衣病死。
第六天:203车祸死者肖庆告知鼠妹男友伍超为其买墓地卖肾,鼠妹净身入殓。
第七天:鼠妹回忆与伍超相遇相恋,伍超为女友放弃前途。杨飞在殡仪馆遇父亲杨金彪感动,而卖肾伍超入死无葬身之地与与鼠妹错过。
在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案件:宝马撞车案、杨佳袭警案、医院弃婴案。我们在阅读过后,往往会感叹于余华想象的绮丽,但不要忘记。这些全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新闻”事件,是零距离的写实,更是个体在社会中的挣扎,立足于现实中,用笔墨诉说着现实中发生的一些引人深思的事件。余华自己曾说:“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第七天》通过新闻事件的使用所揭示的内容正式揭开伪装的生活中最苦痛的部分。
在《第七天》中对新闻素材使用其实并非余华首创,在文学史中早有先例。此外,据《第七天》的背景出版商北京新经典总经理陈俊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第七天》中的很多情节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写好了,出版以后和媒体所报道事件的相似或相同只不过是巧合[3]。虽然我们不能排除这番言论是不是出版商对这本书的炒作,但我们必须肯定的是,因为对新闻事件的使用,更加鲜明地突出表现了我们所处时代、所处社会的局限和阴暗的部分。同时,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发现鲁迅的影子,虽然表达方式不同,艺术手法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通过对一些社会事例的使用和润色,用故事文本针砭时事,余在本书中没有过多的使用繁复华丽的辞藻和手法,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义正词严的传达了我们所忽略的社会中确实大量存在的却被人们所忽视的社会事实。此外,所谓的“新闻”指的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4]但是,出现在《第七天》中的各种事例已经不是一两桩突发的意外的事件,而是切切实实天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所以,其实这些新闻已不能严格的算作是新闻了,这些荒诞不经的新闻所发生的时代也许才是一个新闻,这个荒诞的社会变成了最大的一个荒诞不经的新闻。在本书中,余华通过对这些事件的使用更体现出来文学所追求的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三、在荒诞中体现现实,在现实中发掘荒诞
《第七天》在开头是这样说的:“在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我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他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做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半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故事的一开篇就给人以一种荒诞不经的非真实感,大家都在好奇,为什么人死之后还能自己去殡仪馆火化自己,这种以死亡开头的小说也透露出一种沉重的凄凉估计的感觉。但是故事的荒诞不仅仅体现在开头,我们随着故事的主人公杨飞的视角,跟着他走进了死后的世界,来到殡仪馆,我们惊讶的发现,就算是在阴间,灵魂之间也不是平等的,有钱有墓地的人们坐在有沙发的VIP区,高谈阔论着自己的殓衣、骨灰盒、墓地的材质、价钱、位置等等。而生前没有钱的灵魂们则还像活着的时候讨论着怎样省钱,什么叫物美价廉,还有的则是象活着的时候发愁房价一样,死了以后发愁墓地的价钱,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墓地的价钱象房价一样蹭蹭蹭的往上窜,墓地的时间到期之后,自己又将在何处安身。但大家的比较不仅仅止于此,最讽刺的对比是市长的火化:殡仪馆的火化炉全部停了,等待市长的火化,市长等待的位置已经不是沙发,而是豪华贵宾室,金钱在权力面前不值得一提。阳间的人说市长因工作劳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真正的死因确实因为个人的生活腐化糜烂。于是,我们在混沌中也多少也写清醒,也有些感慨。这是赤裸裸的现实,也是赤裸裸的讽刺。随着故事的发展进行,我们看到了强制拆迁导致的悲剧,孩子在已变成废墟的家上面认真的忍受着寒冷写字期待着爸爸妈妈的回来,殊不知父母早已在强制拆迁中被压在废墟之下,命丧黄泉。强拆导致的家破人亡的悲剧就这么简单明了的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这是社会的悲哀。在之后的故事走向中,我们看到了医院堂而皇之的把死去的婴儿作为医疗垃圾扔到了河里,常言尊重生命,但在这里,生命被视为多余的东西,变成了垃圾,这是对生命的漠视与轻薄,是现实生活中的荒诞与悲哀。再然后,我们看到了一出冤假错案,严加拷打,被迫招供的杀人犯和多年之后意外回家的“死者”。这不仅仅是一出荒唐的冤案,更是对现下玩忽职守急于求成的拷打与质问。在接下来是假扮女子卖淫被抓的男子,在审讯中被警察踢坏下体,上访多年无果后怒杀警察。在接下来则是打工者为给女友买最新款手机而卖肾,但女友最终还是坠楼身亡,又为了给女友买墓地而自己重伤也离世等等。我们于是在杨飞的讲述下和和他一起在混沌中游历了七天,在混沌中看见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看到了悲剧世界里的横死和无常,通过悲剧的叠加,直接凸显现实的荒诞。仔细想想,这又全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故事。我们会感慨荒诞不经的时代促使了荒诞不经的故事的产生,这些荒诞不经的故事客观而公正地反映了现实。这些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才能在阅读过后引发读者的思考。
小结
在整体故事中,灵魂的诉说和新闻事件的密集表达,正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荒诞表达。现实性与荒诞性相互交错,相互融合。虚构与现实的水乳交融让着部书虽然是使用了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但并不枯燥乏味,反而通过荒诞的描述把读者引向更深一步的思考:在现在这个荒诞不经的时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生活。当书中这些看似荒诞不經的新闻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事实,身为普通民众的我们,又到底在这个时代里扮演怎样的角色。也许我们也像主人公杨飞一样糊里糊涂的过活,但无论是出于对自己的尊重还是对别的生命的尊重,我们都应该致力于寻求创造一个平等的地方,这就是小说带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小说的现实意义所在。
注释
[1]《第七天》.中国作家网[OL].
[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67
[3]欧阳春艳:《出版商否认<第七天>是“余华最差小说”余华看球赛懒理睬》[N].《长江日报》,2013,6(20)
[4]周明全:《当代作家评论》[J] .2013,6
参考文献
[1]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文学社.2013,6:1-217
[2]薄伽丘.《十日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3]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4]《圣经·旧约》[M].江苏:南京爱德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万家璐(1996- ),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