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洞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斌和陈文夫,本应该成为朋友的。即便成不了心心相映的好朋友,也应该成为一般性的朋友。不仅介绍陈文夫和郭斌认识的张哥这样认为,郭斌自己也这样认为。但他们仅仅经过了初识这个过程,两人的相处就戛然而止。像一列徐徐开动了的列车。还没有等到驶出车站。就猛然落了刹闸。踩车刹的当然是他郭斌。他果断地将车刹一踩,别说两人成为朋友的可能没有了。就是基本的熟识关系都没能再保持。相互见面,打个招呼的意思都没有。当然,看得出来,陈文夫还是想和郭斌相处下去的,想和郭斌做朋友的。在郭斌踩下了刹闸后。还挺热切地跟郭斌打了两次招呼。只是老见郭斌环顾左右不理睬他。陈文夫也就知趣而退了。用郭斌的话来说,“贼心虚了”。朋友不能做了,连熟识也算不上了,碰面时,陈文夫心里滋味如何,郭斌不是陈文夫肚子里的蛔虫,不知道,而他自己,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恶心得直想吐。多少年了,郭斌的最大心愿之一,就是不要碰见陈文夫。世道这样好,小康路上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他不愿意淹没在老想吐的糟糕心境中。
  不为别的,就为一本书,一本文学书。
  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城市乡村,为数不少的年轻人在做作家梦,为数更多的年轻人,自知没有当作家的天赋,成不了作家,就以如痴如醉的文学阅读,来热烈地热爱着文学。现在乡村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是喝酒打牌搓麻将。或看三级片打群架。而那时候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是交流书刊和文坛的信息。是各自捧一本或新或旧或厚或薄的书刊,孜孜不倦地阅读。每当几个年轻人聚集到了谁家,谁家立即就成了一个文艺信息发布会,一个临时的图书阅览室。很多时候,还出现十几个男女青年集中在某一家院子里各自捧本书蹲着读站着读坐着读靠着读躺着读的浩荡阅读场面。
  郭斌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以如痴如醉的文学阅读来热烈热爱文学的为数最多的中国年轻人中的一个。以至于后来他调侃说,他最终之所以和文学书永诀,不再热爱文学,是因为在二十郎当的时候。他已经把这辈子和下辈子下下辈子应该热爱的文学,一股脑地热爱完了。通过这调侃之言。今天的我们完全可以掂量出在那些日子里郭斌到底如饥似渴地读了几多文学作品。
  同时我们也可以掂量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像郭斌这样的远离城市的乡村文学爱好者。用阅读的方式,热爱完了这辈子和下辈子下下辈子所应该对文学的热爱。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郭斌和他的书友们远离城市,远离图书馆,远离阅览室。虽说上县城图书馆借阅图书几乎不用花钱,阅览室的报刊让人放开看,但每次进城往返的两块钱车费,就是一笔在当时能买到两本大部头书的花销。这笔账是每一个乡下文学爱好者都算得清的,对他们来说,与其搭着车子进县城图书馆借书。还不如在小镇供销社代销图书的柜台上买书来得划算。不过买书也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那时候,农村人肚子是基本吃饱了,身上也基本穿暖和了,口袋里有了几文钱,但那钱还不是已经多得可以随便掏出来就能买一大摞书的。即便买一本两本,也是紧缩家庭开支腾挪出来的。
  特别是,那时的年轻人不像今天的年轻人到处可以打工赚钱,经济上可以相对独立。“打工”一词在当时的中国农村,还处于胚胎阶段。几乎所有的男女青年。春夏秋冬。就是跟着父母兄嫂在责任田、责任地里找饭吃找衣穿找钱花,家庭经济大权,理所当然地掌握在父母或兄嫂的手里。加上过分痴迷于书,不可避免地要耽误农活家务活,使得掌握着经济大权的父母兄嫂严重反感他们读书。严重地反感书。这样一来。就更不容易获得买书的钱了。一部分文学爱好者压根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书刊,有书一族的,基本上也就是各自拥有本把、两本,能够拥有七八本、十多本的,是当之无愧的书籍富翁,谁要是拥有个二十本、三十本新的、旧的文学书。谁就成了周围年轻人眼里的明星级人物,受到的崇拜,和今天那些大歌星大影星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办法,办法就是,无书的求奶奶告老爹四处借了看。实在借不到手。就趁别人在公共场合打开书页的时候。蹲到一侧死皮赖脸蹭着看,蹭到眼一页是一页,蹭到眼一次是一次;有书一族呢,则是互相交流着阅读。交流阅读文学书籍,使这些乡村文学爱好者形成了一个个或大或小大小不一的地域性读书圈子。这些乡村文学迷,成为当时中国农村的一道文化景观,坚韧顽强地营造出了那个时代中国空前的文学热。
  张哥就是当时郭斌的读书圈子中的一个。尽管后来也和郭斌一样,不怎么跟书籍打交道了,至少是不会再捧着一部精彩的长篇小说废寝忘食了,可那时候,却也是爱书如命亲书如情侣的书呆子角色。
  一天,张哥来郭斌家还书。郭斌当时就是被周围年轻人崇拜着的明星级人物。他虽然也是农村人,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田,见天跟着他妈他哥哥在责任田里滚打。但他是家住街道上的农民,他家不偏不倚的。就在区公所也就是后来的乡政府镇政府大院后边,是整个区的心脏地点,加上他爸爸在供销社工作。还是供销社副主任。家庭经济比其他纯农户一直要相对宽松,隔三岔五,总能从他爸爸或者他妈妈手里,抠出点闲钱来买书。两三年下来,他已经有了三十八本书,用不了半年时间,就可以突破四十大关。向四十五向五十甚至更辉煌的数字挺进。他用所拥有的文学书籍,构建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小小的星系。街道上的住户,特别是和他家同住一院的那几家人。几乎每天都会看到有小伙子大姑娘捧着书上他家的门,来向他借书,来还给他书,来和他交流书,在他住的那小楼阁里侃侃而谈。捣鼓出阵阵带着浓浓文化清香的气浪。
  也拥有着十几本书的张哥理所当然成了郭斌家的常客,正如郭斌是张哥家那篱笆小院的常客一样。只不过相比较,张哥来郭斌家,比郭斌去张哥家的次数要相对得多,大约是郭斌到他家的次数的两倍。这是拥有书的数量多寡所决定了的。
  郭斌将在大门口遇到的张哥领到了属于他自己的小楼上。
  郭斌的小楼一丈见方。这是他家和另外一家共同拥有的一座坐北正方的带耳楼阁。楼下,他家用来做厨房,楼上,是他的小天地。他和他越来越多的书籍,惬意地同居在这片小天地里。这一点,也是当时其他很多农村文学爱好者无法比的。   张哥把还郭斌的书放到桌子上,神秘兮兮地问郭斌,是否想通过他认识一个作家。
  “作家!”郭斌惊讶地,“你认识一位作家。”在那个时候,能认识一位作家并跟作家打上交道,即便这作家属于小得不能再小的那种。在乡村文学爱好者中。也是一件比拥有几十本文学书更为荣耀和引人羡慕的事情。
  张哥说,也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但这个人也已经在市里唯一办着的一份周报文学副刊上,发表了几首诗,两三篇散文。一篇五千多字的短篇小说,给一个地区级文学刊物投稿。一个多月后虽然被退回来了,却也不是纯粹的退稿。编辑在退回稿件的同时,附了一封长信,说小说很有修改的价值,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嘱咐他认真修改后再寄去。这就是说,在可以想见的将来,这篇小说是很有可能被发表的。这个人将来十有八九是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的。
  郭斌:“他家住哪里?也是我们这区的?”
  张哥:“马坪子区的。不过,隔我们区的罗白子村就隔了一道沟。我也是到罗白子村我表舅家走亲戚,在沟边看书时认识他的。他约我去他家玩了一个小上午,他们村叫辛庄。”
  “辛庄?”郭斌迫不及待,“我知道这个村。明天你就带我去认识他。”他读过了很多作家写的书,却还不认识一个能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的人。
  张哥:“你别性急。我跟他约好了,下个街子天,他来这里赶街,顺便跟我借《红旗谱》。那天你不要出去了,我带他来找你玩。”
  郭斌:“他叫什么名字。”
  张哥:“陈文夫。”
  郭斌:“陈文夫,跟大作家陆文夫只差了一个字。”
  街天,也就是第三天,吃过早饭,郭斌坐在小楼阁面院子开的窗前,边看他几天前借到手的《红楼梦》,边带点焦急,等着张哥和张哥说的那个跟陆文夫只差了一个字的人到来。这本书是他很费了些口舌,才跟一个叫刘云的书友借到手的。他自己也很想拥有一本《红楼梦》,可镇上的图书代销点从来没见卖过,上县城新华书店留意了两次,也没发现有卖。自己没能搞到,而刘云,却不知道从什么途径搞到了。差不多等了一个多小时,张哥才带着一个人走进了他们院子。他赶紧丢下贾宝玉的顽劣和林黛玉的眼泪,出楼阁,迎了下去。快步走完十一级的楼梯,也就完成了对张哥带来的这个无疑是陈文夫的人整体性的打量。
  将张哥和陈文夫迎到楼阁上,郭斌泡上了两杯茶。以往张哥在郭斌这里,是享受不到这份贵客待遇的,其他的书友一般也享受不到。茶是郭斌他爸爸喝的,是用来招待来家的脸面人物的。以往他们聚在小楼上。各自专注地看书。相互讲讲看过的作品,也就是所谓的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口渴了,跑到小楼阁下面的厨房里,舀一瓢冷水灌。今天,张哥显然是沾了陈文夫的光——与其说是沾了陈文夫的光。不如说是沾了陈文夫已经发表的作品和即将发表的作品的光。递上茶的时候,郭斌崇拜地喊了一声“陈作家”。闹了壮壮实实的陈文夫一个红脸,说自己算哪一门子的作家,直到现在,在县内搞文学创作的人当中,连个重点作者都算不上。这又让郭斌的崇拜之情,情不自禁增添了几分。他读书圈子中也有两个不时捣鼓出点“豆腐块’’往报纸杂志投投的人。那俩哥,文字没发表一行,人前人后牛皮哄哄,投出的每篇稿子上署的名,不是“赛鲁”就是“比巴”,张口闭口《人民文学》的稿费是每个字多少、《当代》的稿费是每个字多少、《十月》的稿费又每个字是多少,好像他们已经在《人民文学》、《当代》和《十月》上,发表了几多作品,赚了几大把稿费。相比之下,这个长得壮壮实实的梳着个小平头的陈文夫。才是实实在在搞文学创作的人。
  郭斌也给自己泡了一杯茶。
  三个人在一起谈了半天。谈话的时候,陈文夫边谈边捧着一本书把玩。不是张哥借给他的《红旗谱》,是郭斌刚才随手放在桌子上的《红楼梦》。也许是陈文夫本来就不善言辞,也许是将过多的心思放到了手中的那本书上。总之。他的谈吐很差劲,有时候甚至就是结结巴巴的词不达意。郭斌不相信一个在报上发表文章的人,谈吐居然如此糟糕。不过他很快找到了原因,陈文夫的心思不在他们的谈话上,而在他手中捧玩着的那本《红楼梦》上。他一定没有读过这本书。而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却非常渴望能够读读这本经典文学名著。只是初次见面,他又不好开口言借。这让郭斌很感到为难,乃至于生出一些歉疚的心理。如果这本书是他自己的,不用陈文夫开口,他会主动借给陈文夫看段时间的。借书给陈文夫看,比借给其他任何一个人看更值。但这书是他跟别人借的,而且约定好了还的时间。再说,他自己也仅仅看了前几十回,他要抓紧时间,才能在约定好的时间里把这本书看完。如此,他就爱莫能助了。他打定主意,合适的时候,一定介绍陈文夫跟借他这本书的刘云认识。凭陈文夫在报纸上发表了散文诗歌和即将会在刊物上发表小说这一点。同样对作家有热烈仰慕之情的刘云,一定会将《红楼梦》借给陈文夫看的。实在不行,他就贴几十块车旅费到市里买一本,买到手,第一件事,就是亲自给陈文夫送去。
  一个小时后,陈文夫起身告别了。郭斌挽留他再玩一会,他说路远,还要在街上买几样家常日用,过些日子,他还会来打扰的,还邀请郭斌有时间和张哥一道到他家玩。
  和陈文夫见面后的当天下午。郭斌家里出了件大事,他爸爸突然病了,送进了县医院,这就使得郭斌不仅放下了田地里的活计,也暂时告别了每天必读的文学书。等他爸爸病愈出院回到家中,他想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出刘云借给他的《红楼梦》,准备连天赶夜读完,按时还刘云。
  他是一个相当注重诚信的读书人。
  可《红楼梦》这本书却不见了。
  这让他大吃一惊。他又把书重新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书在,向别人借的其他书也在,偏偏少了这本《红楼梦》。他开始着急了,翻被子,扯床单毯子,最后连床板上的草垫子都提起来抖。也没有这本书。他又翻自己用来装衣服的那口皮箱,依然没有《红楼梦》的影子。这么一间小楼阁,再没有值得翻的地方了。到哪里去了呢,难道它真成书中甄士隐家的小英莲,还没说不见了就真销声匿迹了?   他知道他不会将这本书借给任何人的。连他崇拜的陈文夫他都不借。还能借给谁?翻开他那本借书还书的登记册子,果然里面没有《红楼梦》借出的记录。
  这间房。他出出进进是必上锁的,陪他爸爸住院的这段时间更是铁将军把门。门锁的钥匙也就他一个人有,不会是被家里人拿了放在其他什么地方的。再说了,这几年,家里也没有谁上楼来动过他的书。
  着急间,他忽然想到了陈文夫,眼前又浮现出那天陈文夫一直爱不释手把玩这本书的情景。
  他想书肯定是被陈文夫带走了。
  当然他不是怀疑陈文夫偷了他的《红楼梦》。陈文夫那样一个本份实在的人,一个文学作者,一个未来的作家。怎么会偷朋友(他已经从内心里把陈文夫当作自己的朋友了,而且还是位置很突出的朋友)的书呢。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陈文夫在觉得应该告别了的时候。顺手把一直爱不释手把玩着的这本书,当作其他书,比如当做刚刚向张哥借到手的《红旗谱》,装进了他的包里去了。记得很清楚,那天,陈文夫背一个军绿色的包。而当时。他正在给张哥向他借的一本书作借出登记。也就没有能够注意到发生在朋友身上的这点小错误。
  说实话,直到这个时候,他也还没有在心理上鄙视和憎恶陈文夫。丝毫都没有。陈文夫是在无意识之间,将《红楼梦》当作张哥借给他的《红旗谱》或者他自己的其他什么书,装进背包带走了的。这虽然也算是一种错,但作为朋友,这样的错是可以原谅的,可以不作计较的。连这样点小失误都不能原谅,都斤斤计较,他郭斌也就太不够朋友了。至于陈文夫回家发现后没有及时将书送回来。也是可以理解的。路远,特别是他本来就非常渴望能读一读这本书。发现书后,必不可避免打开读,一读,竟沉浸进去一下子走不出来了,打定主意一定要看完,看完了将书归还时再向朋友解释。换上他郭斌,他也会这样做的。何况他不曾告诉陈文夫,这书是他跟别人借的,还特别约定好归还的时间。
  他的心放下来了。
  他知道陈文夫会把书还给他的。至于什么时候送还来,他却没有把握。他决定忍痛割爱,就让陈文夫先看着。到约定好归还刘云的头天,陈文夫还不将书送回来,他就叫上张哥去陈文夫家去,取书,顺便拜读一下陈文夫已经发表和还没有发表的作品,和陈文夫吹吹文学,吹吹文学创作。
  对陈文夫强烈的鄙视和憎恶。生于三十里外的陈文夫家。
  到了约定好还刘云书的头天,没盼到陈文夫的影子,郭斌不能再等了,吃过早饭,跟他妈打了一声招呼,就骑上自行车,急急忙忙赶往张哥家,在张哥家。也没对张哥说索书的事。只是说想去拜访陈文夫,要张哥千万给带路。张哥欣然答应。两人骑上自行车又急急忙忙赶往辛庄。到了辛庄,正好陈文夫在房前菜地里拔草。郭斌松了一口气。他们随陈文夫进了堂屋。看得出,这堂屋其实也就是陈文夫读书写作的地方。面院的一孔半米见方的窗下。摆了一张四根木棒撑一块黑乎乎木板的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桌子。桌子上,有墨瓶,有稿纸,有几份报。有几本很旧的不是卷了边就是前后缺页的书籍,稍微像样的书,就是从张哥那里借的《红旗谱》。不见那本《红楼梦》。郭斌想,那样珍贵的书,陈文夫是不会放在堂屋桌子上的,这让郭斌更加敬佩陈文夫了。他见摊开的稿纸上,一行行字墨迹始干,知道了这篇稿是陈文夫在他们到来前刚刚写成的。就对陈文夫说:“能看看你的大作吗?”
  陈文夫:“半个小时前。正好写完了一篇小散文,请指导。”
  郭斌就捧着陈文夫的手稿看了起来。这里说拜读是准确的。郭斌确实是带着虔敬的心理来读陈文夫的文章的。陈文夫写散文的文笔很优美流畅,当然,比起郭斌读过的那些作家写的,还显得有几分稚嫩,远不够成熟。这也没什么。郭斌在一本书里看到过一个全国著名作家的创作谈。他说:稚嫩。是绝大多数初习文学创作的人要经历的一个阶段。看完这篇散文,又看了那篇退回来让修改了再投去的短篇小说。最后看了陈文夫刊登在报纸上的那几件作品。
  陈文夫家像绝大多数纯农户一样,没有茶,甚至没有茶杯这样的用具。他们每个人面前,放了一碗临时烧的白开水。
  三个人喝着白开水谈了将近两个小时。谈陈文夫的生活和创作经历,谈他们看过的书,谈他们各自喜欢的作家和作品,谈各自捕获到的省内的省外的最新文坛信息……
  郭斌也不提《红楼梦》的事,他等着陈文夫自己提起来,那样更合适一些,彼此都自然。
  到了太阳偏西的时候。陈文夫还是没有提他无意识中带回了《红楼梦》的事。郭斌知道不能再耽搁了,再耽搁下去,会给陈文夫带来某方面的不方便,便决定转入正题,然后带着书告别。他喝了口水,对陈文夫说了第二天要将《红楼梦》按约还给刘云的事。还特别地说这个刘云,一般情况下对人很好,可也容易翻脸不认人。如果迟一天还他书,两人的关系说不定从此就僵了。
  “你那本《红楼梦》是借的?”陈文夫不无遗憾地说:“我一直还以为是你的书呢。如果你们不来,我想明天去拜访你,请你借我看看,我抓紧着看,有个十天时间也就够了。”
  郭斌心里立即一凉。听陈文夫的话里的意思,那天他并没有从他郭斌的小楼里带走了刘云的《红楼梦》。他真的没有带走吗?不可能。决不可能!郭斌想:当天下午我就锁上门到医院看护我爸爸了。在陈文夫和张哥之后。再没有一个人到过小楼里。不是一直把玩那本书的你陈文夫拿走的,难道是张哥拿走的?我跟张哥相处那么长时间了,知人知面也知心,他是那样的人吗?
  郭斌认定陈文夫是不会将《红楼梦》还他了。既然不将书还他,很明显,那就不是他原本想的无意间带走了书,而是有意识的偷了。是的,偷。那天一进楼,一看到《红楼梦》,他就打起了偷的主意,然后趁别人不注意,悄悄放进了包里,然后带走。郭斌心里开始愤怒了,几乎是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原本对陈文夫的所有喜欢、尊敬和仰慕,一下子转化成鄙视和憎恶。天啊,万万没想到,这个自己所崇拜的人,这个自己刚认识就当作朋友的人,居然是如此的卑鄙,卑鄙到把别人的书——别人还是借来的——悄悄偷走匿为己有的地步!还写作品呢!还想当作家这样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地地道道一个小偷!一个骗子!一个无耻的流氓!你去给陆文夫提鞋子吧,看看人家要你不要?!   郭斌心里充满了愤怒、鄙视和憎恶。以他一贯的性格,却不屑于再跟陈文夫哕嗦什么。他喊上张哥就走。任凭陈文夫怎么留他们吃过午饭再走,他也不准备再在陈文夫家耽搁哪怕一秒钟了。一个人的家,不怕贫寒简陋,就特怕肮脏。
  这陡然生出的愤怒、鄙视和厌恶是来得那么的强烈汹涌,如决堤的洪水。以至于陈文夫送他们到村头,郭斌连声再见都不礼还给陈文夫。他跳上自行车,喊张哥上了车,就风驰电掣地往回走。他的两只脚蹬得那样的愤怒,愤怒从他的脚上传递到自行车上,自行车也跟着愤怒了,在平坦的沙路上蹦蹦跳跳,好像要把轮子下面的这条路,蹦成不相连接的几段。最后,通过自行车传递到路面上的愤怒,更是让车轮下面的这条乡村沙路,也愤怒地扭来扭去了。那样子,光景是要扭往另外一个方向,不再连接那个叫做辛庄的村子。
  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张哥感觉到了郭斌情绪上不对头,问:“出什么事了?”
  郭斌:“没什么,什么事也没有。你想会出什么事?”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二十多年,当年的区成了乡又成了现在的镇。在区改乡乡改镇的行政称谓变化中。郭斌顺应时代潮流。成功地完成了从一个乡村文学爱好者到一个建筑行业老板的转变。钱是挣得多了,白发也悄然地掺杂在他一头曾经引以骄傲的黑发中。皱纹呢,更是像镇外田野里的地垄子一样,推不开撵不走起起伏伏地开始赖在前额上。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对陈文夫一如既往的鄙视和憎恶。陈文夫也和他一样在变,偶尔遇到陈文夫时,斜着眼睛注意地看看,这个据张哥说已经发表了几百万字作品加入了省作家协会圆了作家梦的家伙,虽然依旧天庭饱满脸肤红润,但头发,更是浓浓染上了霜花,比他郭斌的还白得厉害。
  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一件让郭斌非常意外的事,被一本书梗了二十多年的郭斌,会让那本书再梗他个三十年四十年。在本世纪中叶的某一个日子,带着对陈文夫依然的鄙视和憎恶,到那个人人都要去的地方,继续着对陈文夫的鄙视和憎恶。
  然而,生活往往就跟郭斌当年读过的很多优秀小说一样。猛然地。在情节发展上给人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
  二十几年后的郭斌。已经早就不住在那个土木小楼阁里了。早十年前他搞建筑赚了钱,在街外地里建了一座二层小洋楼。他携妻带女实现了居住小康。现在,小楼已经被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高矮矮的楼房所簇拥。简直就成了群楼中的一个小鸽笼,挣了更多钱的郭斌,又在距离镇子中心三里处的荷花池边重新买了一块地皮。准备在那里建造高档次的住宅。但土木小楼阁经过弟兄分家,还在他名下,白天黑夜任老鼠蜘蛛蚊虫们逍遥。郭斌对那小楼阁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感情。早准备处理了,但那座院子的房屋和地皮属于多家人,但凡有人要卖,几家人你情我不愿,一直卖不出去,好在他郭斌不缺卖小楼阁的那几个钱,也就有当没有,任小楼阁风吹雨打蜘蛛结网老鼠打洞。最近,镇几大机关扩建办公区,以政府的权威,很容易地把老院房子连着地皮买下了。老房院上的新建筑恰巧是郭斌的建筑公司中标施工。拆旧那天,本来另外一个工地更需要他去料理。但他却不去。来了这里。他要亲眼看着小楼被拆掉,让旧生活的痕迹亲自在他眼前彻底抹掉。他吩咐施工的人就从那座小楼阁拆起。施工队的工人知道这楼阁是他们老板住了很多年的地方。老板出人意料地亲自监拆。都以为里面藏着老板家后来怎么也找不到的珍贵东西,拆得格外小心。拆了房顶,拆了面院的板壁,接着拆小楼三面土墙。拆着拆着,隔正楼的那壁土墙上,出现了一个四面封闭的洞。当这个洞初现倪端时,几个工人激动地拥拢去,想他们老板今天苦等的宝贝,肯定就藏在这四面封闭的墙洞里。几个人扒的扒撬的撬,可谁想到,整个洞暴露在阳光下的时候,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不是什么珍珠翡翠金银财宝。也不是什么文物古董。就连民国晚期还在通用的铜板儿都不是——是一本被老鼠啃去了半截的厚书。
  残缺不全的书带着工人们的自嘲。落到站在院子中的郭斌附近。
  一本破书原本是难能引起早不看书的郭斌在意的,他也准备离开这个灰天灰地的地方了。可在他就要转身离开的那一瞬间,残书封面上的书名引起了他的注意,眼睛也一下子睁得老大,大得像一双老水牛的眼睛。怎么?难道……他几步奔过去,急急忙忙弯腰捡起了残书,不错,是那部《红楼梦》,是一直认为让那个陈文夫偷了的那本书。书虽然已经残缺不全,纸质也已经发黄发脆,但上半截还相当的完整。翻开封面,扉页上,当年刘云用毛笔题的“刘云存阅”几个字明晰可见。
  捧着这本失而复得的《红楼梦》,郭斌如捧了一块烙铁,浑身烧得厉害。他记得这个墙洞是曾经向着楼室开口的,封堵这个洞的事,他也还记得清清楚楚,就是有一段日子。他发现几只老鼠从这个后墙洞里出出进进,在他的蚊帐上拉屎。在他的楼板上撒尿。甚至还有啃他的宝贝书的罪恶企图。扰得他不安生。他被扰得气火烧肝时,索性搬来三块砖,一块睡在一块上面,齐墙壁把洞口堵了,然后找了些石灰,抹平洗光。但这本书是怎么进了这个洞呢?他绞尽脑汁想啊,想啊,最后终于隐隐约约地回忆起来了,陈文夫他们走后,他半躺在床上看大观园里的才子才女们饮酒做诗,看着看着,睡意袭来了,就赶紧起身下床,捏着《红楼梦》在小楼里边踱步边继续欣赏那群小男小女出口生韵的诗文。就在他踱步看书的时候,突然来了他爸爸单位上的人。说他爸爸突然病得昏迷不醒。已经用车送往县医院,要家属赶紧去帮着护理照料。他大吃一惊,来不及想什么,把手里的书就近往这个洞里一塞,逐一锁上门,跟着爸爸单位上的人走了。就这么顺手一塞,让这本书在这个洞里无声躺了二十多年。也让他顽强坚韧地鄙视和憎恶了那个叫陈文夫的男人二十多年。
其他文献
五叔没了之后,五婶依旧生活在滇西一个僻远得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名为核桃林的小山村。白天干活。拉扯3个孩子。晚上睡在一张早已被时光涂抹得乌黑如墨的大木床上。  核桃林村坐落在叫狗山腰部一块开阔而平缓的红土坡地上,四周除了森林就是林地。如今,五婶老了。孩子们却都纷纷展翅飞走——大女儿嫁到县城做了媳妇,二儿子工作在省城。小儿子在州府高就。  早些年,几个孩子都在城里成家立业有了出息。不但五婶心里宽慰和高兴
期刊
阳光,心中的阳光  时刻,我都极小心  我要紧紧相随,一步挨紧着一步  像一个涉足长路的行人。追随  在你灿烂的荣光里  我的臂膀上负着担子  那是满满的沉沉的光明;我就  在其间歌唱,歌唱这一片持续的  金黄。自每一个晨曦  可是啊。我的梦境也离不开她  我要在她的光芒里成长,需要  她博大宽容的胸怀,需要那生机  昂然的气息。每一刻  每一刻,新星皆在闪耀  在你光的抚照下绚丽多姿。它们  执
期刊
在云南,我的足迹总是在山路与田畴之间游荡。我知道,我仅仅是云南的大地上一个轻如草籽的游魂。当我的身影转瞬之间被一片郁郁葱葱的植物遮住,云南的乡村便把我揽到阴影里,用它们的湿气。告诉我。其实我的脚下有太多被时光掩盖住的往事。顺着泥土里纷繁的根须,努力地生长出来。于是,我在云南的行走,总会发现一些事物,让我在有生之年深爱着它们,并且为之沉迷。在永平。一片澜沧江边的热气腾腾的土地。它在群山之间掩藏着一个
期刊
记忆中,那是一个很冷很冷的冬季,当我第一次乘坐汽车翻过者摩山,随着盘山公路下到山脚,首先感到的是风的厉害,这也是我对于风城下关的最初印象。在下关工作以后,无论春夏秋冬,我都会在饭后或者休息之时到户外走走。我工作的单位离西洱河不远,于是,洱河便成了与我最近的风景。  到了西洱河边,还得先从风说起,下关风较为奇特,年均三十五天以上的大风,风力有时超过八级。本来海拔四千多米的苍山屏峙,挡住了西南吹来的季
期刊
一  栀子花在夏季开放,那个季节,塘河村的上空总是飘溢着淡淡的清香。  塘河村是苏北里下河地区水乡一个偏僻的小村,这里远离县城,沟渠交织,河荡相连。没有一条能开汽车的路,人们进出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了,只有紧靠东边的一条九曲十八弯的塘河,在终日不停地流淌着,向人们诉说着它的风霜雨雪,还有偶尔从河上驶过的吨位不算大的运输船响起的汽笛声。才能给这片还不富有的土地注入一些生气,发布它存在的信息。  
期刊
冬天  千万朵花瓣纷纷赶在太阳下签字  让生命燃烧  平原人雪  如水的流势  清瘦的冬天枝枝重如人的五指  比开放的头脑聪颖智能冷静  最贵重的乳名悄悄胜出  大自然重捧一部  《沁园春·雪》的亲笔手稿  开始和作者们面对面  倾心叙旧  大理  被长江源头步步堆高的洁白浪花  洗涤远在边陲您星星般的名字与服饰  风常常围坐在南国秋园沉甸甸的谷粒边唱歌  让劳累了的夜的笑靥  安枕一汪被静谧群峰
期刊
洱海东岸有一个古老的集镇叫挖色街。是我出生的地方。洱海南岸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大理市下关。从挖色到下关,走旱路50余公里,走水路约40公里。几十年来,我在挖色和下关生活着、工作着,经常在这条路上反复往返。  1961年,我从宾川一中高中毕业后,在洱海区挖色管理大队工作。那时挖色没有一寸公路,不要说乘汽车,就连马车都没有,所以要到下关办事,一是乘船走水路。二是翻过洱海东岸的几座大山走旱路。当时
期刊
对于大理,点燃记忆的是下关客运中心和大理师专的红楼。从下车时的茫然到凝眸师专红楼的深情,其间时光漫漶三载。岁月的沟壑里除了沙砾还是沙砾。捡拾起来的能够闪烁一些珠玉光泽的却是这两座消失掉的建筑。  我多少次进出下关客运中心,已经记不清了。曾经的自己仿佛是它巨嘴里的一口气,任其吐纳。就像孙悟空总是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一样。我即便跑得再远,也总会回到它掌心里去。每天,东方似乎还未泛鱼肚白。人们已经和它一起
期刊
天地间有大美而无言,大理的苍山正是一座无言的,大美的山。  他伟岸,他谦逊,他阔大,他宽容,他坚忍不拔,他平和深沉,他是一个民族灵魂的高度,生命的高度,梦想的高度,爱与恨,的高度。  他有形的海拔,却彪炳了无言的矗立。他既是大理人的山,是白族人的山,更是中国的山,世界的山。  他是数万年,数十万年自然奇迹的缔造者和见证者,是一部永远没有终结的神话,是一组大气淋漓的水墨绝笔。  十九座伟岸的山峰,是
期刊
有人说,黑龙桥是下关历史的见证。  “我很喜欢这样的注解。因为这座桥默默地伴着我们这代人成长,见证着下关这座老城从孤寂、单调到发展、繁华的全部历史。”谈起黑龙桥,今年64岁的杨大光女士就像谈起自己的亲人,温暖而亲切。  “对我来说。黑龙桥是童年时代无法忘怀的记忆!”杨女士告诉记者。她外祖父家在西洱河北的关迤小井巷。她小的时候。母亲每天都要领着她从西洱河南的关外经过黑龙桥去探望外祖父。  “记得当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