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和红楼:记忆的两端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ezhang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大理,点燃记忆的是下关客运中心和大理师专的红楼。从下车时的茫然到凝眸师专红楼的深情,其间时光漫漶三载。岁月的沟壑里除了沙砾还是沙砾。捡拾起来的能够闪烁一些珠玉光泽的却是这两座消失掉的建筑。
  我多少次进出下关客运中心,已经记不清了。曾经的自己仿佛是它巨嘴里的一口气,任其吐纳。就像孙悟空总是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一样。我即便跑得再远,也总会回到它掌心里去。每天,东方似乎还未泛鱼肚白。人们已经和它一起睁开惺忪的睡眼,无数人如潮水般涌到这里,当最后一班客车离开,它又潮声远去般归于寂静。
  而关于那座红楼,现今已踪迹难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座红砖楼曾是大理师专的标志性建筑,已经深深镌刻进老一代师专人的记忆中。然而在我的记忆中,有关这座红楼的影像却异常清晰,虽然它残破不堪。每一块红砖被风雨侵蚀得随时能散掉一般。但是在它消失之前,我曾多次进出其间,遗憾的是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作为纪念及佐证。从畏惧它到亲近它。我在师专度过了最为艰辛的三年。
  车站消失了,我的人生之旅却一直在绵延着;红楼消失了。然而我的记忆深处却始终有一座永不褪色的老房子。
  消失的车站,消失不了的行旅
  1997年,拖着破旧的行李卷,我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颠簸了三个多小时,来到了风城下关。我和邻村的一个同学,站在客运中心的林立的车群中,我努力辨别着出站的方向,沉重的行李提在手中,脑中却愈加茫然,对于将要就读的大理师专似乎已经没有了任何概念。然而心里却清晰地意识到我将和这座城市绑定三年。
  当我们拖着行李艰难挪动时。不断有男人或女人来拉客,问我们去不去保山、楚雄或者昆明。我们一脸漠然,刚刚到这,还能去哪啊!厌恶之情写在脸上。但是那些人不管你高兴与否,甚至还拽着我们的行李问住不住店,或许看我们的行头像是打工的吧。于是,我对形形色色的来拉客的人产生了本能的恐惧感,更对这座充满各色人等的车站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可我们走得慢一点,后面的车辆按着喇叭催促你,似乎下了车,你就不能再在那停留一分钟。所以我们出站就像逃离,带着一身的臭汗。风城下关,那清凉的风吹不散淤积在我们心头的郁闷。冰冷的车群,充满了坚硬,嘈杂的人群令人无所适从。
  有年放寒假,我和同学一个守行李,一个去买票。我留在人流熙攘的候车厅。这里汇聚着南腔北调的人:有不断进出的卖书报杂志的;也有兜售零食的,不断在你眼前晃来晃去,像摆脱不了的绕眼虫:间或有小孩的哭闹声,有些人还没上车,已经痛苦得脸都变了形。候车厅充斥着呕吐出的秽物的味道,我恨不得很快抬脚离开。忽然一个貌似聋哑人的家伙拿着一张标示请求帮助的纸片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我看看他的行头,知道他是为了博取同情才装作聋哑人的,想要骗钱。他面对着我,不断地用手指着纸片,我则不断地用手势回绝他。这时。我猛然觉得有只手从身后的凳子那边伸过来。角度精准,正要从我随身背着的书包里往外掏东西。我这才发现聋哑人是打掩护的,是为了给另外那个家伙制造下手的机会。我拿起正看着的书朝那只手敲去,问他干嘛呢!他居然毫无愧色地回答我:不好意思,摸错了!我直视着他,他终于惭愧地低下头去,匆匆溜了。那一刻我对于这座车站,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排斥。
  自从那次差点被偷之后,对于这座车站,我再面对它的时候。恨不得多长几双眼睛。一进到里面我就变成了一个“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胆小鬼。有时候带着行李,买了票暂时走不了,为了安全,我只好把行李寄存起来。然而那几个寄存处的人,似乎你欠了她们八百吊钱一样,整天哭丧着脸。这让我对于附着在这座车站上的一切也抵触了起来。直到我认识了在车站旁卖眼镜的一位朋友,我对它的恐惧之心才消除了一些。我突然间发现人生其实何尝不是如此,聚散离别,车站其实只是一个载体。多少卑微或者高贵的人都得依附它生存,排斥它实在毫无道理。
  从这里离去。再回到这里。我竟然在时间的洗刷中对它生出莫名的情愫来。也许我的人生行旅终究离不开一座又一座的车站吧!消失前的下关客运中心很像一个统一的王国,把各县的班车都统一到它麾下;然而当我毕业工作几年后重返下关时,我发现它已经消失了,各县的班车分成不同方向散落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像是分裂出去的诸侯国。当我再次走过那时,我发现它出奇地寂静。一座位于市中心的喧嚣的车站终于让位给了别的建筑。也许它的使命真正结束了。那个做眼镜生意的朋友告诉我,现在车站搬了。人流量小多了,他已经决定把眼镜店迁到别处去了。也许再路过那,我只有凭着想象恢复它往昔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了。无论我曾经对它如何排斥抑或依恋,它没有和我打一声招呼就消失了。我多少还是有些伤感的。大学三年加上我在电视台打工的那些日子,无数次,我进入其间,又毫无留恋地离开它,它成了我生命旅程中最重要时光的见证。
  褪色的红楼,无法褪色的梦忆
  除了客运中心。大理师专里那座斑驳的红砖楼是我记忆中另一座最有特色的建筑物。虽然在我读书的学校只是一所最普通不过的专科学校。但学校里的那座红砖楼却很特殊,之所以说它特殊。一是它孤零零的灰败形象。尤显突兀;二是我大学最艰苦的时光和这座斑驳的红砖楼有着紧密的联系。
  斑驳的墙面。残破的门窗。屋顶长着的衰草。一切的一切都昭示着。它随时都可能在下关风凛冽的劲吹下倒掉。然而直到我离开师专奔赴工作岗位,它依然屹立在那里。整座校园所有的建筑物中,唯独它最为残破。莫不是建校以前,它就存在了?但是没人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知为何,看见它,我总会想起《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福尔摩斯和华生经常去的那些古老的钟楼和教堂。总有股阴森森逼人的味道。
  当时学校校卫队的办公室的是红砖楼一楼最外面的房间。我曾在冬天的时候进入过校卫队的那间办公室,屋外的风吹着电线,发出鬼哭狼嚎的声音,屋内则阴冷得似乎能拧出水来。在云南干燥的冬天,这样的感觉只怕在那座红砖楼里才会有。烤着电炉,仍禁不住打冷噤,特别是脚就像放在冰窟里。在那间房子里,你不由得会想到江南冬天的阴冷。当然,那时我还不曾去过江南,也不曾了解江南冬天是何种景致。不过管它江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反正一有阳光,任何人都不想再待在那间房子里。仿佛晚逃离一分钟,就会被鬼魅给缠住一般。然而楼虽老,决然不会有任何鬼魅,有些胆大者其实倒还期望有女鬼出现呢。当然这都是笑谈罢了。   我终于有机会进入那座楼的内部了,那是我在学校勤工俭学的时候。跟着后勤处的张老师进去的。张老师是个和蔼的长者,她像极了我的姑妈。那次是进去搬桌子,很多斑驳陆离的门背后丢着些课桌。她不断提醒我们小心点,因为楼梯残破不堪。再加上光线很暗。进入里面简直得摸索着前行。打开门,霉味、灰尘味直往鼻子里钻,我知道时间一定在那里停留了太久,所以时光也发酵了。我们开始还耐心地用毛巾把灰尘揩掉。然而在里面待的时间一长,总觉得会马上窒息了一般。后面就没有耐心了,管它脏不脏,扛起就走。然而也许正是因为仓皇逃离,脚底下总是没有深浅,再加上踩在那快腐朽的楼板上,心中总是惴惴不安,生怕自己跑快了,楼会塌掉一样,所以每抬出一张桌子,我和同伴都要站在阳光下喘会气,回下神。
  抬着桌子,同伴们还会恶作剧地说,蛇啊,你看门边上不是蛇是什么?我生来怕那冷血的动物。一听有蛇,头皮一紧,脚下更是没了准头,一脚踩在凹陷处,脚崴了。仔细一看,原来我正好踩进那个地砖被起掉的坑里。同伴直到听到我的“哎呦”声,才知道坏了。我一瘸一拐地走到外面一看,脚踝都肿了。于是,我心想没事的时候,真还不能进这里,即便这里埋着宝藏,不是迫不得已,也得离它远点。
  平常的时间里,我从红楼外面过,总想从那些开着的窗子里窥探点什么。然而每一扇窗背后似乎都藏着太多的秘密,即使白天,都开着灯,昏黄的灯光映在窗帘上。破旧的窗户上有的还糊着纸,窗格上的油漆被风雨侵蚀得已经辨不清是红色还是白色。
  有天我进去红砖楼里的仓库拿东西,看着有间敞开的门透着光亮。忐忑的心似乎有了些许安慰。可惜我刚走进去,里面的人似乎听到了脚步声,迅速关了门,似乎我一走近就会窥破他的秘密一样。忐忑的心继续不安,到仓库拿了扫帚之类的用具后,我再次仓皇逃离。也许自己真是与生俱来的胆小,连一座老宅子都怕成这样,和住在里面的人比比,只能心生汗颜啊。
  有次我站在红楼的门洞里避雨。有机会又仔细打量了它一下。才发现,它的甬道之所以很黑是因为靠近门口的地方有大树的浓荫遮着,加上甬道太长。两边又全是房间。把甬道都挤瘦了。不阴暗才怪;加上红楼所处地势比较低,所以雨水多的日子,水自然淤积在那,屋内自然常年阴冷。不知道那些站在讲台上的多少老师因为住在红楼得了关节炎?红楼见证了多少白发的先生和青春年少的学子,已经不得而知了。
  在学校勤工俭学期间,我还帮书店卖书,为了图方便,我每天都把书放在离摊点很近的红楼里。多次把书搬进搬出之后。我已经对它丧失了所有的戒备。这座楼就像是一位看似古板的长者,猛然看见他一脸阴郁地矗立在那。的确会对他敬而远之,然而随着你对他了解的深入,你会发现他也有令人可亲可敬的一面。几度风雨沧桑,这座楼送走了白发的先生。又迎来送往了一茬又一茬的青春学子。当几年后,那些学子俊彦们在教育岗位、商界或政界一展其才的时候,不知是否还会和我一样记得这座时光深处的红楼。
  散文集出版之后。我受大理学院文学院纳张元院长的邀请,让我回母校开讲座售书。我本以为讲座是在师专老校区举行,那样就可以看看红楼了。却不知文学院已经搬到了风景秀丽的大理古城校区。住在专家楼里,背靠雄奇的苍山,面对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洱海,我才明显地感觉到在我毕业这十几年里。大理学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苍洱毓秀,这座山水间的大学更加壮观美丽了,也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留下了诸多美誉。我曾经的师专校区,曾经的红楼已经被时光掩埋了。听朋友说,红楼早已经不复存在了,纳老师的《永远的红房子》的确变成了我们永远的回忆。也许有一天,我还会去翻翻老照片,看看它的前世究竟是何模样。
其他文献
你用一根针,刺进我的诗中  你用一根针。刺进我的诗中  疼痛,从陈年的痼疾中  跃起。反击  愤懑,迷茫,败下阵来的文字  独自在山巅奔跑。撕扯  白云,大地和小草  是谁的呼唤穿过了如蛇的野径  若断若续。我必须,俯下身来  五体投地,疼痛的耳朵  才能听见,风中那一声声的叮咛  一朵花不知道她的寂寞  阳光叫她开。她就开了  弓起的花瓣,一使劲  便弹破了山谷,厚厚的  尘埃  她奔跑,跳跃,
期刊
人的一生,像走一条弯弯曲曲的路,隔不多远,便会有十字路口供你选择。方向选对了,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选错了,也未必就走不出去,迂回绕行,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菊儿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  1  菊儿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小生活在冀南平原上一个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小村子里,村子里的地倒是不少,可大多是盐堿地,除了堿蓬,连草都长得稀稀拉拉的。村子里没有机井,靠天吃饭,也不知道是因为日子过得穷
期刊
土灶家族的成员。几乎都很难见到了。总是很怀念温暖的土灶。城里人家用的都是电饭煲、电磁炉、液化灶和天然气灶了,乡间山野人家,也基本都用电饭煲、电磁炉和沼气灶做饭菜了,就很怀念土灶。很怀念土灶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土灶、灶坑、灶头、锅洞、大锅、大锅铲、火扇、火钳、枝木火灰、葫芦瓢、木桶、木盆、大石缸,这些温暖的东西,像一个个老农民,像一个个乡亲一般躲到哪里去了,基本见不到了。  但是,我还牢牢记得那些每天
期刊
五叔没了之后,五婶依旧生活在滇西一个僻远得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名为核桃林的小山村。白天干活。拉扯3个孩子。晚上睡在一张早已被时光涂抹得乌黑如墨的大木床上。  核桃林村坐落在叫狗山腰部一块开阔而平缓的红土坡地上,四周除了森林就是林地。如今,五婶老了。孩子们却都纷纷展翅飞走——大女儿嫁到县城做了媳妇,二儿子工作在省城。小儿子在州府高就。  早些年,几个孩子都在城里成家立业有了出息。不但五婶心里宽慰和高兴
期刊
阳光,心中的阳光  时刻,我都极小心  我要紧紧相随,一步挨紧着一步  像一个涉足长路的行人。追随  在你灿烂的荣光里  我的臂膀上负着担子  那是满满的沉沉的光明;我就  在其间歌唱,歌唱这一片持续的  金黄。自每一个晨曦  可是啊。我的梦境也离不开她  我要在她的光芒里成长,需要  她博大宽容的胸怀,需要那生机  昂然的气息。每一刻  每一刻,新星皆在闪耀  在你光的抚照下绚丽多姿。它们  执
期刊
在云南,我的足迹总是在山路与田畴之间游荡。我知道,我仅仅是云南的大地上一个轻如草籽的游魂。当我的身影转瞬之间被一片郁郁葱葱的植物遮住,云南的乡村便把我揽到阴影里,用它们的湿气。告诉我。其实我的脚下有太多被时光掩盖住的往事。顺着泥土里纷繁的根须,努力地生长出来。于是,我在云南的行走,总会发现一些事物,让我在有生之年深爱着它们,并且为之沉迷。在永平。一片澜沧江边的热气腾腾的土地。它在群山之间掩藏着一个
期刊
记忆中,那是一个很冷很冷的冬季,当我第一次乘坐汽车翻过者摩山,随着盘山公路下到山脚,首先感到的是风的厉害,这也是我对于风城下关的最初印象。在下关工作以后,无论春夏秋冬,我都会在饭后或者休息之时到户外走走。我工作的单位离西洱河不远,于是,洱河便成了与我最近的风景。  到了西洱河边,还得先从风说起,下关风较为奇特,年均三十五天以上的大风,风力有时超过八级。本来海拔四千多米的苍山屏峙,挡住了西南吹来的季
期刊
一  栀子花在夏季开放,那个季节,塘河村的上空总是飘溢着淡淡的清香。  塘河村是苏北里下河地区水乡一个偏僻的小村,这里远离县城,沟渠交织,河荡相连。没有一条能开汽车的路,人们进出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了,只有紧靠东边的一条九曲十八弯的塘河,在终日不停地流淌着,向人们诉说着它的风霜雨雪,还有偶尔从河上驶过的吨位不算大的运输船响起的汽笛声。才能给这片还不富有的土地注入一些生气,发布它存在的信息。  
期刊
冬天  千万朵花瓣纷纷赶在太阳下签字  让生命燃烧  平原人雪  如水的流势  清瘦的冬天枝枝重如人的五指  比开放的头脑聪颖智能冷静  最贵重的乳名悄悄胜出  大自然重捧一部  《沁园春·雪》的亲笔手稿  开始和作者们面对面  倾心叙旧  大理  被长江源头步步堆高的洁白浪花  洗涤远在边陲您星星般的名字与服饰  风常常围坐在南国秋园沉甸甸的谷粒边唱歌  让劳累了的夜的笑靥  安枕一汪被静谧群峰
期刊
洱海东岸有一个古老的集镇叫挖色街。是我出生的地方。洱海南岸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大理市下关。从挖色到下关,走旱路50余公里,走水路约40公里。几十年来,我在挖色和下关生活着、工作着,经常在这条路上反复往返。  1961年,我从宾川一中高中毕业后,在洱海区挖色管理大队工作。那时挖色没有一寸公路,不要说乘汽车,就连马车都没有,所以要到下关办事,一是乘船走水路。二是翻过洱海东岸的几座大山走旱路。当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