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而忽视了略读课文的教学和研究。那么略读课文该怎样教?怎样学?笔者从勇于放手、提示引路、找准基点、发挥个性等方面,浅谈了略读课文教学中的教“略”而学不“略”,有效地展示略读课文的魅力。
关键词:略读教学留足简约精炼灵活
叶老先生曾说:“教任何一门课程,最终目的都在达到不需要教。”略读课文正是语文教学这一终极目标实现的舟楫。那么,在略读课的教学中,该如何把握教与学的尺度,展现略读课文的魅力呢?
一、勇于放手,“”自读时间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对于提供给学生独立阅读的略读课文,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去进行阅读实践。
如《秦兵马俑》一课,教师可以预设从三个层面带领学生逐步深入地去阅读课文。第一层面是粗读感知。以“世界遗产博物馆档案室需保存各个遗产的基本资料”为名,引领学生自主搜索有效信息,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渗透整理信息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跳读、扫读、选读等略读方法感知全文。第二层面是赏析阅读。课文对兵马俑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进行了非常细致、逼真地描写,让学生选择一种兵马俑,结合单元学习主题“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读读、议议。第三层面是整体赏读。让学生基于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当当小导游向游客做介绍,使学生的自读不断地往纵向深入……
二、提示引路,“简约”课堂结构
与精读课文比较,略读课文的教学主张摒弃过度的设计,让大气度、大智慧充盈我们的课堂。因此略读课堂教学结构应力求简约,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大块大块的时间与空间。
新教材在每篇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中都会提出特定的要求。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篇课文前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就为我们提供了略读课文学习的一般流程:默读——思考——交流。根据提示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一是初读。老师尽其所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反复朗读中扫清障碍,独立阅读;二是自悟。教师适时淡出,退位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充分地默读,在读中思考感悟;三是交流。由学生汇报读书所得,在讨论交流时可以就自己最感兴趣的、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进行交流;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文章的表达方式的……教师只是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提出存在问题;四是点拨。教师根据学生自读情况以及教材的特点,以自己的“厚积”进行“薄发”,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去阅读,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再议议。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三、找准基点,“精炼”教学引导
略读课文教学是学生唱主角,教师虽由幕前转到幕后,但绝不能放羊。特别是在教学难点处,教师若能善于点拔,那化解的过程将会是略读课堂最亮丽的风景。因而教师在钻研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多立足学生,寻找、抓准课文的难点,充分预设,为生成的精彩作准备。
如教学《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时,我着重引导学生们围绕“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大家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这两个问题品读感悟。但在教学中,我又进行大胆取舍,淡化“悲痛”部分,强化“关爱”部分,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找读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谁最让你感动?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细细品读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时大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眼神,我只是在关键的文本上作简单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而更多的语言和情感的感悟让学生自我去实践、提升,真正体现“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主体观,使学生在感受到浓浓的爱意时,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四、发挥个性,“灵活”学习方法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时教师应担当好组织者、参与者、欣赏者等多重角色,为学生搭设平台,让学生站在更“亮”的舞台中间,使他们的个性在略读课中熠熠生辉。如教学《陶罐和铁罐》后可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学《索溪峪的“野”》后,让学生摹仿其写作方法,写写自己熟悉的校园,把学到的动静结合、先概括后具体等写作方法运用于实践中;教学《火烧云》时,在学生根据提示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火烧云颜色、形态的美后,化背喜欢的部分为风光解说……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使略读课文的教学出现别具一格的境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略读课文文字浅白、教学要求低、课时安排灵活的特点,铸就了它在新课程阅读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只要我们教学得法,做到“教”略而“学”丰,隐去教师“明目张胆”地教,转而让学生“粉墨登场”去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定会更富有生命的动感和厚重!
参考文献:倪文锦主编.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叶圣陶、朱自清. 《略读指导举隅》. 商务印书馆
赖德胜主编.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略读教学留足简约精炼灵活
叶老先生曾说:“教任何一门课程,最终目的都在达到不需要教。”略读课文正是语文教学这一终极目标实现的舟楫。那么,在略读课的教学中,该如何把握教与学的尺度,展现略读课文的魅力呢?
一、勇于放手,“”自读时间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对于提供给学生独立阅读的略读课文,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去进行阅读实践。
如《秦兵马俑》一课,教师可以预设从三个层面带领学生逐步深入地去阅读课文。第一层面是粗读感知。以“世界遗产博物馆档案室需保存各个遗产的基本资料”为名,引领学生自主搜索有效信息,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渗透整理信息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跳读、扫读、选读等略读方法感知全文。第二层面是赏析阅读。课文对兵马俑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进行了非常细致、逼真地描写,让学生选择一种兵马俑,结合单元学习主题“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读读、议议。第三层面是整体赏读。让学生基于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当当小导游向游客做介绍,使学生的自读不断地往纵向深入……
二、提示引路,“简约”课堂结构
与精读课文比较,略读课文的教学主张摒弃过度的设计,让大气度、大智慧充盈我们的课堂。因此略读课堂教学结构应力求简约,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大块大块的时间与空间。
新教材在每篇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中都会提出特定的要求。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篇课文前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就为我们提供了略读课文学习的一般流程:默读——思考——交流。根据提示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一是初读。老师尽其所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反复朗读中扫清障碍,独立阅读;二是自悟。教师适时淡出,退位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充分地默读,在读中思考感悟;三是交流。由学生汇报读书所得,在讨论交流时可以就自己最感兴趣的、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进行交流;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文章的表达方式的……教师只是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提出存在问题;四是点拨。教师根据学生自读情况以及教材的特点,以自己的“厚积”进行“薄发”,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去阅读,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再议议。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三、找准基点,“精炼”教学引导
略读课文教学是学生唱主角,教师虽由幕前转到幕后,但绝不能放羊。特别是在教学难点处,教师若能善于点拔,那化解的过程将会是略读课堂最亮丽的风景。因而教师在钻研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多立足学生,寻找、抓准课文的难点,充分预设,为生成的精彩作准备。
如教学《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时,我着重引导学生们围绕“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大家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这两个问题品读感悟。但在教学中,我又进行大胆取舍,淡化“悲痛”部分,强化“关爱”部分,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找读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谁最让你感动?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细细品读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时大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眼神,我只是在关键的文本上作简单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而更多的语言和情感的感悟让学生自我去实践、提升,真正体现“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主体观,使学生在感受到浓浓的爱意时,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四、发挥个性,“灵活”学习方法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时教师应担当好组织者、参与者、欣赏者等多重角色,为学生搭设平台,让学生站在更“亮”的舞台中间,使他们的个性在略读课中熠熠生辉。如教学《陶罐和铁罐》后可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学《索溪峪的“野”》后,让学生摹仿其写作方法,写写自己熟悉的校园,把学到的动静结合、先概括后具体等写作方法运用于实践中;教学《火烧云》时,在学生根据提示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火烧云颜色、形态的美后,化背喜欢的部分为风光解说……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使略读课文的教学出现别具一格的境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略读课文文字浅白、教学要求低、课时安排灵活的特点,铸就了它在新课程阅读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只要我们教学得法,做到“教”略而“学”丰,隐去教师“明目张胆”地教,转而让学生“粉墨登场”去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定会更富有生命的动感和厚重!
参考文献:倪文锦主编.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叶圣陶、朱自清. 《略读指导举隅》. 商务印书馆
赖德胜主编.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