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深受班主任指导方式和风格的影响。以前,“专制型”班主任用指令、命令来管理和支配学生的一切行为,但这是一种专断和强硬的班级管理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随着“企业文化” 、“医院文化” 、“建筑文化”等概念的相继提出,在学校也流行着一种“班级文化”的概念。它和以往的班级管理不同,体现了更多的软约束和人文关怀,它是一种柔化的管理,具有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它抛开了传统的管理理念,利用了文化这种隐形的资源和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更有效的完成教育目的。
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呢,在具体实施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创建良好、和谐的物质文化
这是打造班级文化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的物质文化就像房子的装修一样,能反映主人的品味,也能对其他人产生影响。良好、和谐的物质文化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地暗示作用,学生在这样的教室里就会被这种文化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班主任应该组织学生认真设计,对教室进行精心的布置。例如:除了认真办好黑板报外,可以创建“时光之窗”专栏,记录学生在学校参加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的精彩瞬间;创建“星光璀璨”专栏,记录下考试成绩优异和进步明显的同学;创建“班级荣誉墙”、“个人荣誉墙”,记录班级、个人取得的荣誉;贴出一些励志的标语、名人名言,激励同学们的学习动力。通过创建物质文化,使教室里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有教育内容,都有教育作用。
二、落实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
这是打造班级文化的保障。首先,要有成文的制度和不成文的制度。对于成文的制度,我们不把它叫做“班规”,而叫“我们的约定”,经同学们协商一致后制定,可以把它贴在教室内。不成文的制度是指班级的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即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非常规管理。它常常是根据班主任、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是隐性的,但是也影响着成文制度的管理程度和效果。例如,我班有一个不成文的“奖励制度”:如果获得我班“单科状元”称号,我会通过“短信报喜”的方式给家长发短信;如果考入年级前100名,可以记录在“星光璀璨”专栏;如果得到了学校的“三好学生”称号,可以记录在“个人荣誉墙”专栏,并由我颁发奖品。
有了制度,在落实的时候可以采用“自主管理制”和“加分减分制”。在“自主管理制”中,可以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例如,设置“门窗管理员”、“多媒体设备管理员”等,让每个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班级卫生方面,可采用“卫生责任承包制”,学生自己选择承包某一个区域或某一项工作,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加分减分制”是指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成绩、参加活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加分减分,在期中、期末在全班通报,对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奖励,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升高雅、奋进的精神文化
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班级精神文明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例如,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可能会有自卑心理,难以融入班级,但如果让他们在球类比赛、艺术节等活动中向班上同学展示他所擅长的领域,让同学们看到他的另一面,就有助于同学们对他形成新的认识,也能培养他对班级的亲近感。
又如,参加学校比赛时,在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时,班主任及时的鼓励或学生成绩不理想时班主任及时的安慰,都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这些时候都是提升班级精神文化的好时机。
总之,班级管理靠制度,但更要靠文化。通过打造班级文化建设,利用文化育人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它能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优化班集体,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愿班主任都能智慧管理、文化育人。
(责任编辑黄晓)
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呢,在具体实施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创建良好、和谐的物质文化
这是打造班级文化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的物质文化就像房子的装修一样,能反映主人的品味,也能对其他人产生影响。良好、和谐的物质文化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地暗示作用,学生在这样的教室里就会被这种文化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班主任应该组织学生认真设计,对教室进行精心的布置。例如:除了认真办好黑板报外,可以创建“时光之窗”专栏,记录学生在学校参加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的精彩瞬间;创建“星光璀璨”专栏,记录下考试成绩优异和进步明显的同学;创建“班级荣誉墙”、“个人荣誉墙”,记录班级、个人取得的荣誉;贴出一些励志的标语、名人名言,激励同学们的学习动力。通过创建物质文化,使教室里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有教育内容,都有教育作用。
二、落实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
这是打造班级文化的保障。首先,要有成文的制度和不成文的制度。对于成文的制度,我们不把它叫做“班规”,而叫“我们的约定”,经同学们协商一致后制定,可以把它贴在教室内。不成文的制度是指班级的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即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非常规管理。它常常是根据班主任、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是隐性的,但是也影响着成文制度的管理程度和效果。例如,我班有一个不成文的“奖励制度”:如果获得我班“单科状元”称号,我会通过“短信报喜”的方式给家长发短信;如果考入年级前100名,可以记录在“星光璀璨”专栏;如果得到了学校的“三好学生”称号,可以记录在“个人荣誉墙”专栏,并由我颁发奖品。
有了制度,在落实的时候可以采用“自主管理制”和“加分减分制”。在“自主管理制”中,可以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例如,设置“门窗管理员”、“多媒体设备管理员”等,让每个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班级卫生方面,可采用“卫生责任承包制”,学生自己选择承包某一个区域或某一项工作,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加分减分制”是指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成绩、参加活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加分减分,在期中、期末在全班通报,对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奖励,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升高雅、奋进的精神文化
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班级精神文明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例如,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可能会有自卑心理,难以融入班级,但如果让他们在球类比赛、艺术节等活动中向班上同学展示他所擅长的领域,让同学们看到他的另一面,就有助于同学们对他形成新的认识,也能培养他对班级的亲近感。
又如,参加学校比赛时,在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时,班主任及时的鼓励或学生成绩不理想时班主任及时的安慰,都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这些时候都是提升班级精神文化的好时机。
总之,班级管理靠制度,但更要靠文化。通过打造班级文化建设,利用文化育人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它能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优化班集体,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愿班主任都能智慧管理、文化育人。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