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对猪“爱恨交织”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ing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的非洲猪瘟令中国生猪养殖损失很大。之前有一则新闻说,法国出口中国的1500头纯种猪仔已经陆续飞抵中国。很多人这才发现,吃鹅肝、品红酒的法国原来也是个“养猪大国”。其实,从古至今,猪在法国文化里一直拥有重要一席之地,常常成为法国人插科打诨的灵感和素材。形容两个人关系铁,法国人说“朋友就该猪朋猪友的”。
  令人捧腹的学猪叫比赛
  要不是亲眼所见,笔者怎么也不敢想象,优雅浪漫的法国人会参加当众学猪叫的比赛。从11月到来年4月,有不少法国乡村会举办“猪猪节”。节日期间,除了宰猪办流水席让来宾吃到以猪为原料的各色菜肴,还有很多娱乐及歌舞表演助兴。“猪猪节”根据地区不同,日期和内容也有所变化。这个节日最初起源于农民杀猪摆宴席,但如今除了各种猪肉美食,还在一些地方兴起了人气高涨的“学猪叫比赛”。
  瓦兹省的瓦卢瓦地区克雷皮举办学猪叫大赛已经24年历史了。在去年8月举行的比赛中,参赛者被要求在不同环节模仿不同种类的猪叫声,包括猪宝宝出生时的啼声,小猪吃奶时的吮吸声,养肥了以后被送上屠宰案时悲惨的嚎叫声等。模仿者需要相当高的技巧才能演绎出来。似乎是为了增加观众缘,有选手在比赛现场戴上了猪耳朵、猪鼻子等饰物,使劲揪着自己的胡子发出“噜噜噜”的声音,整个脸都涨红了,观众无不捧腹大笑。
  学猪叫表演形式接地气,又符合法国人搞怪的天性。各地冠军也常被邀请到每年一度的巴黎农业展,一边现场逗观众,一边宣传法国农产品优势。
  为“猪被告”请辩护人
  尽管法国人现在喜欢拿猪开涮、制造笑点,在历史上却多次因为被猪袭击而将它告上法庭。
  中世纪的法国,农民养猪经常让它们在马路上和村镇里闲逛,吃些剩饭和垃圾。没想到一些“穷凶饿极”的猪对小孩发起进攻,甚至吃掉了摇篮中的婴儿。愤怒的人们并没有把肇事猪一棒打死,而是将它们送到监狱等待法官审判。由当时的检察官提起公诉,在听取受害人(或家属)证言之后审判。法国国家档案馆就收藏了众多从13到16世纪的猪伤人惨案,比如1394年,一只猪杀害了卢曼尼教区的一个孩子,被处以绞刑。1404年,勃艮第的三只猪被判死刑,罪名是共同谋杀了一个摇篮里的孩子。
  审判对象虽然是猪,可是司法处理程序相当正规。有起诉方、被告,甚至还有辩护人。当然法院还出具正规的判决书。对猪执行死刑过程一般也是公开的,在广场上当众行刑。1386年,诺曼底一只母猪因为啃伤了一个婴儿的面颊、手臂而导致其死亡。结果它被“以牙还牙”的司法原则先判处砍伤猪蹄和猪头,然后穿上人的衣服处以绞刑。有趣的是,肇事猪也能被“特赦”。史载显示,1379年勃艮第地区一对父子在田里放猪,突然4头猪袭击了儿子致其死亡。4头猪作为共犯被判死刑,然而处死的猪被视为不纯洁,既不能吃也不能买卖。可怜的父亲失去了儿子还要赔上4头猪,损失巨大。于是,他跑到公爵处请了一张为猪赦免罪行的“信札”,才得以保全了它们的性命。17世纪起,“猪勾当”一词被法国人用来形容龌龊、卑鄙之事,也是法国人至今使用的高频词汇,它的诞生或许就跟上述“猪惨案”有着某种渊源。
  450种猪肉熟食
  到了21世纪,猪伤人的惨剧几乎不会发生了。除了圈养在农场里的生猪外,半放养的巴斯克地区“熊猫猪”金托阿、科西嘉黑猪等等也成了法国优质品牌猪的代表。法国人利用猪的各个部位制作出的猪肉熟食多达450多种,就算每天尝一种,一年也吃不完。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猪头肉冻,这是13世纪在法国流行起来的一道头盘冷拼。它是用猪头肉与胡萝卜、洋葱等一起炖煮、切碎,再加入各种香料,最后用肉汤浇盖上,冷却成肉冻儿的一道菜,做法并不复杂,但比较耗时。据说这道菜也是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的最爱。此外每个地区还有其代表特产,直观地反映了法国人对猪肉加工的深入钻研。其中最著名的有各式干肠、熏肠、血肠、肉酱、肉冻、火腿等。猪肉熟食是如此平凡而不可或缺,以至于法国的肉店都挂牌为“肉店-豬肉熟食店”。以巴斯克金托阿、科西嘉黑猪等制作的熟食还获得了国家颁发的原产地标识,进行特别保护。
  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2区有个73年的老字号餐厅“猪蹄之下”。虽无鹅肝、松露或鱼子酱等高档菜肴,却受到广大吃货的力赞。在这里,不但有画着小猪形象的菜单、餐盘和精美猪肉熟食等待食客发现,人们还可以在普通家庭已经绝迹的传统农家菜如猪蹄冻、猪耳盒子中回味独特的“法国味道”。
  前些年,法国人一直努力向中国市场推销他们的猪肉熟食,没想到如今直接出口猪仔了。很多养殖户对法国猪能够推广到中国感到骄傲,而且比起单卖猪肉或者熟食,出口生猪、种猪的实际增值更为可观。在他们看来,中国庞大的猪肉需求足以让法国养猪产业链发生“革命性”变革。
其他文献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这是人类最惨烈的技术悲剧之一。上万平民因放射性物质长期受到感染或致命;数万亩土地被污染,切尔诺贝利一夜之间化为废城。因为“欺骗”,所以切尔诺贝利造成的后果,远远超过了核泄漏事故本身。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说死亡还是说爱情?或者这是一码事,应该说什么呢?  我和先生结婚时间不长,就住在他服役的消防队宿舍,住在2层。一层停放着消防车,红色的消防车。这
期刊
提到蜗牛,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有一个重重的壳。其实蜗牛除了身上有重重的殼被人所知之外,它还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  有一项研究表明,蜗牛的牙齿数量相当庞大。大家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在蜗牛的触角中间往下一点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个小洞就是蜗牛的嘴巴,蜗牛的嘴巴很小,它的嘴巴大小跟针尖差不多,科学家们都把它称为“齿舌”,蜗牛的嘴里有一条矩形的舌头,上面长着无数细小而整齐的角质牙齿。这些牙齿最多有135排
期刊
近年来,在江浙一带悄然兴起一种新的婚姻形式——两头婚,这种婚姻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小夫妻成家后依旧与双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们一般会生育两个小孩,第一个随父姓,由男方抚养为主,第二个随母姓,由女方抚养为主。在两头婚家庭里,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为何会兴起两头婚?两头婚有何利弊?独生子女家庭的选择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小西
期刊
1964年10月16日上午,一道道密语电波在罗布泊与北京之间穿梭:  “8点钟,老邱住上房,开始梳辫子。”  “10点30分,梳完辫子。”  “11点30分,第一次检查完毕,结果正常。”  记录这些密语的是時年29岁的宋炳寰。认真核对相关信息后,他再通过一部专线电话将“老邱”的情况传递出去——接收密报的,是周恩来总理办公室的军事秘书王亚志。  这些信息是如此重要,以至50年后,耄耋之年的宋炳寰回忆
期刊
乐器到底能有多贵?  我们先来说说被誉为乐器皇后的小提琴,它的价格区间非常的大,入门千百元,上不封顶。  我们经常会用音色的好坏来衡量一把琴的价值,对于小提琴来说,决定它音色的除了木料,还有制作方式,纯手工制作的由于数量有限,自然价格不菲,而制琴师傅的知名度也是决定小提琴价格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技术也无法再现的七大奇迹中,有一项就是“斯特拉迪瓦里琴”。  斯特拉迪瓦里是18世纪意大利的一个小提琴
期刊
在“冷兵器”时代,弓,为骑兵和步兵所乐用,其击敌距离,数十倍于近战的刀枪剑戟。  弓箭的射程,取决于器械的质量与射手的膂力。“养由基百步穿杨”,说明箭射出百十多米远,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在这个距离内,敌方若无盔甲保护,而射者的命中率比较高,那对手就死定了。但是,箭的弱点在于射得愈远,“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其杀伤力也愈低。为改变这种劣势,射手必须与射击对象缩短距离;不过,距离越短,危险越大。尤其
期刊
意大利皮奥比科镇被称为“世界丑人之都”,虽然小镇只有2000名居民,但其所设立的丑陋俱乐部却吸纳了来自全球的3万多名会员。小眼睛、塌鼻梁、肥胖——任何不被所在国家主流审美接受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  皮奥比科镇的居民,似乎也从不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妇女把衣服甩干,直接晾在临街窗台;男人随意地坐在吧台,吞云吐雾……与意大利一贯给人的优雅、迷人印象完全不同。  其实,这背后有一段悲惨的历史:由于大
期刊
中国人有喝开水的习惯。可是你知道吗,大家随手可得的开水,对古人来说却是奢侈品。  木炭在古时是烧火做饭的最佳燃料。但这不是每个人都用得起的。因为其价格特别昂贵,一般只有皇宫、官府及富贵人家才用得起。  自古宫廷和政府部门都有供炭制度保障。唐朝的“木炭使”、元朝的“柴炭局”、明朝的“惜薪司”、清朝的“柴炭处”等,均下辖柴炭厂、山林及专属的樵夫,负责为宫廷和政府部门采办燃料、制作木炭。而普通老百姓,绝
期刊
剛到爱尔兰时,我惊异于此地物流的不发达。每天早晨邮差走后,打开信箱一看,政府信件是淡黄色牛皮纸信封,金融机构来信是白色厚纸信封。整个岛屿的生活节奏恰如木心的诗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当地网购很不发达,运费很贵,买个小东西可能少则三五欧、多则十欧。速度也很慢,从下单到收到,一个星期算快的,两个星期也属正常。跨国购买更是没谱。有一次我从网上买东西,眼睁睁地看着
期刊
说到古代杰出皇帝,人们马上会提到前四把交椅——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但是在这四人里,“宋祖”的流量,又远不及其他三人,赵匡胤,在历史上的地位,确实被大大地低估了。  很多深爱历史的人,他们心目中的最爱,不是唐朝,也不是明朝,而是宋朝。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老赵御宇之初,就定下很多基本国策,对中国文化的涵养,影响极其深远。  天下那么多武将文人,野心勃勃,为什么历史选择了赵匡胤?10年间,他何以从流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