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更重要?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片断一 :不在场的目击证人
  一次作文公开课上,老师在讲评上周的周记。一位同学读了自己的周记,写的是上周五放学时,同学们急着回家,争先恐后,在单车棚里,两位同学一不留心发生了碰撞,互不相让,发生了口角,进而大打出手。
  老师肯定了这位同学真实记录身边事的优点,接着说:“不过,写得不够生动。比如打架的场面应该是很火爆的,你没有具体写出来。”略微停顿了一下,老师环视全班:“哪位同学能帮XXX把打架的场面修改一下,写得生动些?比如,加入动作的细致描写,加入氛围的渲染,还可以用上一些修辞手法。”
  稍微静了一会儿,有积极的同学举手了。于是,有三位同学先后发言,按照老师提示的思路来修改打架的场面。修改都比较精彩,有的描写还引出了班上同学的笑声和掌声。
  我注意到XXX同学一开始还在专注地听同学的“修改”,后来表情便放松了,漠然了,似乎若有所思。
  三位同学发言后,老师特意问了一句:“XXX,你觉得这三位同学的修改怎么样?是不是生动了许多?”
  XXX看了看老师,又回头,似乎在寻找刚才发言的几位同学,但终于没有回答,只是嘿嘿笑着搔了搔头。我突然觉得自己从XXX的神情中读到了一句话:
  “他们都不在场,怎么说得比我还清楚?不在场也能做目击证人吗?”
  教学片断二:我们的数学老师就那样嘛!
  一节初三作文讲评课,作文题目是《我的老师》。
  一位同学写的是班上的数学老师。语文老师投影了其中的片段:
  “升入初三,我们班的数学科换了新老师。这是一位高大的男老师,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讲课总是那么耐心。同学们心想:多么和蔼可亲的好老师呀!
  可是,过了不到三周,大家都有些怕见到数学老师和蔼的笑脸了。他是那么认真,常常抓住我们改正作业中的错误,要求我们错题一定要重做。晚自修的时候,他总会出现,然后把一个同学叫出去,出去的同学回来又会叫下一位,就这样一直到晚自修结束。有时,中午休息的时候也会有同学被他抓住补课。
  而且,数学作业越来越多!
  于是,晚上睡前神聊说到数学老师时,大家都不由得咬牙切齿、义愤填膺了!”
  读过之后,语文老师问同学们的意见,大家都笑了,还互相递眼神儿。看来他们都认同这位同学的描述。语文老师表扬了几句写得生动什么的,然后开始引导:“如果要升格,这个片段该怎么改呢?”看同学们有些茫然,她接着说:“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征!这个片段抓住了么?——写出了有一点,但是,不够准确!”在后面听课的我有些诧异——数学老师的特点写得很传神嘛!但语文老师的声音里传递的是不容置疑的否定判断。语文老师接着引导说:“数学老师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你们呀!为了学生呀!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这位老师的特点?”在她的反复引导下,学生们终于说出了“极端负责”这个词。于是,她接下去提出了修改意见:
  在第二段开头可以加上一个总起句——“数学老师是一个对学生的学习极端负责的好老师”,然后围绕这句话来修改全段内容。
  听着老师的修改建议,我不由得猜测起来:全班同学会不会在心里直嘀咕——“我们的数学老师就是XXX写的那样嘛!”
  一点思考:什么更重要?
  类似的作文教学片断还有很多。可能许多老师都会认同这两位老师的做法,甚至自己平时也就是这么做的。
  大家都如此,从来都如此,就是对的吗?
  在片段一的老师心目中,生动是最重要的,生动是优秀作文的标志,因此,讲评作文时引导学生对不生动的文字进行修改,使之变得生动,这是最自然不过的教学行为了。
  在片段二的老师心目中,人物的特征应该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然后围绕这个特征来修改,使事例更能表现人物的特点,这样的作文才会中心明确、思路清晰。而且,对老师的描写应该从正面展开。这样,考场作文才能取得高分。
  两位老师的教学行为似乎都是正确而且有效的。
  问题是:这两个片断中的学生作文写的都是身边真实的事和人呀,老师在引导学生修改时为什么不先引导学生求证事实,不先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去观察分析?
  长期以往,类似的教学导向,从浅层次说,会把学生引向纯粹关注写作的技巧,使学生认为学习写作就是学习技巧;从深层次说,会把学生引向胡编乱造,使学生养成在作文中说假话的习惯。
  而且,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来看,这两位老师的引导也是值得商榷的,是一种缘木求鱼的做法,犯了方向性的错误。要知道,在人的写作素养构成中,相对于写作技巧来说,对生活的感受力是更为重要、更为核心的能力。而对生活感受力的提高,更多的是有赖于观察生活、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假如片断一中的语文老师,在让其他同学帮忙修改之前,先请周记作者回顾描述一下打架当时的场面,或是问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当时也在现场,有的话则请在场的同学一起来补充描述……
  假如片断二中的语文老师,不那么急于让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数学老师的特点,而是让同学们一起来聊聊数学老师,通过大伙儿的描述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于数学老师的认识,让同学们学会更深入地理解身边的人……
  假如语文老师对于作文课(及其他语文课)上涉及到生活中的事和人时,都注意引导学生回到生活的现场去感受思考……
  那么,长期以往,学生会不会养成自觉的观察和思考生活的习惯?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会不会有质的飞跃?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不是会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作者单位: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室)
其他文献
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才是中小学教师所需要的?什么样的课题才是适宜于中小学教师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将自身的经验总结提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只有在厘清了这些问题之后,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才谈得上有了准确的定位。在教育研究实践中,中小学教师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不同,导致研究的方式、途径各异,其效果也是大相径庭。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广州市黄埔区教研室的曲天立老师就提出了“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理念
【摘 要】学生把“=”理解为“算式与答案的连接符号”“开始计算的固定信号”,不仅狭隘,甚至还有错误。“=”本身的“一词多义”和教材安排的失衡是造成学生片面理解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总是被简单教学的现象,适时帮助学生打破算式在等号左边、结果在等号右边的观念,逐步建立等号表示等量的观念,丰富对等号意义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等号意义  “=”是学生较早认识的数学符号,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初中语文教科书将选入的课文分为两类,一类为精读课文,一类为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数量占了将近一半,融在各单元之中,与精读课文密切联系,可见教材编定者对略读课文的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往往不能把握略读课文本身的特点,对略读课文的教与学仍存在着种种误区,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或是视而不见、置之不理,或是任其自读、轻视能力,或是以练代讲、忽视过程,或是精雕细琢、难以取舍。
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练习课还是复习课,似乎无“练”不成课,确实,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发展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学生厌倦学习也常常是练习惹的祸,繁多、重复、枯燥的练习让学生常常生发“题海无涯”只能“苦作舟”的烦闷。那么,教学中如何能够让学生通过爱上数学题而爱上数学?江苏省特级教师严育洪及其团队对此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探索,本期特刊发相关成果,以供大家讨论。  【摘 要】到练习阶段,学生大多已
两岸华人同台 五地名师“秀文”  ——第七届两岸四地暨新加坡语文课程交流实录  大陆与港澳台的中小学教学交流这些年很频繁。今年上半年,珠海举办第七届两岸四地暨新加坡语文课程交流之写作教学研讨活动,一些人以为是老一套。没想到这一次亮点频现,新意扑面——  台湾孔维勤老师的《我的妈妈》一课在海峡两岸都教过,学生在表达真情实感方面表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大陆学生笔下的妈妈都是勤劳善良、关爱孩子的伟大母亲,
2009年的4月23日是国际读书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考察国家图书馆时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一句广告词说到:“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不可能是一个坏孩子。”同样,一位爱读书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  相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建国60年可谓历史之一瞬,但对于60年的教师阅读历史而言,那是几代人的生命阅读体验。面对风云变幻
每个人都有名字,作为英语教师,一次灵感的突现让我发现了英文名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我开始实施起“让英文名飞起来”的行动计划。  计划进行前,我让孩子们感受到拥有英文名是一件骄傲、令人羡慕的事。于是我首先介绍自己的英文名,告诉他们我的名字Shirley的含义及在跟外国朋友交流时,它给我带来的便利。看着孩子们羡慕的眼神,我心里美滋滋的。在之后的教学中,我每天选出两个课堂表现突出的学生,并在下一节
低学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期,对学生终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新修订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简称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下同)建议,“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因此把握低学段语文的教学特点,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形成和发展出适当的教学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低学段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对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结合教
2013年9月25日--11月20日,我有幸随深圳市福田区中小学校长海外培训班去到大洋彼岸被人称之为“天堂”的美国,深入到大学和中小学浸入式学习58天。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几乎每天和美国老师一起,到校听课、访谈、研讨、参加活动、查阅资料,零距离感悟美国社会,体验美国教育,同时不断地对比、反思、检讨我们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现状,真是受益匪浅,感慨颇多。  我们把“因材施教”这部“经”念歪了  25
【教前思考】  “找规律”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感知找规律的方法,体会生活中也包含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思维方法,落实数学思维训练。“找规律”一课的教学,可渗透“归纳推理”这一思维活动。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发现生活中的事物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排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