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如何避免硬伤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z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材切题是第一位的]
  审题失误,选材偏了,就不能表现对考题的价值判断。如面对“品味时尚”这道作文题,不少同学把“爱国主义”当作“时尚”,大写特写爱国人士的事迹。有同学受提示语的影响,认为“只有经典才是时尚”,选材回到了古代。一同学写“熟悉”,从古龙小说中选材,亦犯大忌。一同学写“弯道超越”,真写自己两次在上学路上的弯道上超车的事情。以上都是选材上出现了问题,导致切题不到位,影响到后面的发挥。
  以上几名同学审题失误了,就算选材再准确也是白费力气,因为材料不能表达中心,为题所用。所以,同学们不能一心想着在选材上不与别人撞车而忽略了与题目的衔接。创新是在切题基础上的创新,这是考场作文的重要原则。
  [起笔入题忌拖沓]
  一篇800字的作文,哪有余墨转弯抹角,必须快速入题,把主体内容表现出来。而许多同学常犯“入题慢”的毛病,显示主旨的内容“千呼万唤不出来”。这是考场作文的大忌,给人的印象就像皮厚馅少的包子。来看一篇问题记叙文的开头几段:
  ①我喜欢独自欣赏初春时枯树枝上钻出的一抹新绿,那是它们在展示自己争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旺盛的生命力;我敬重破茧时斑斓的蝶影,那是它们不甘于束缚、力争活出美丽的宣言;我敬佩面对湍急的水流仍拼命向上划的渔夫们,那是他们在力争上游时一道精神风景。力争人生的上游,在不断地感悟中去寻找生命的真谛,生命才更有意义!
  ②一个人怎样才能在人生旅途做到力争上游呢?
  ③记得初中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每次考试都在及格线上“徘徊”。为此,父母没少在我面前唠叨,老师也多次找我“面授机宜”,大家都希望我能加把劲,力争上游。但我却总是提不起劲,因为我喜欢语文,喜欢语文世界里散发出来的馨香;我也喜欢英语,喜欢二十六个字母于千变万化中展现出来的美丽。而一想到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字、公式、定理和一些奇形怪状的“符号”,我的头就会一个变成两个大。
  ④然而,高一时的学校运动会改变了我……(《力争人生的上游》)
  咋一看开头,还以为是议论文。接着往下看,却发现主体部分是记叙文,详细讲述了作者参加运动会的经过与感悟。这样看来,这篇作文开头的一段议论就属于画蛇添足了,完全可以直接从②节切入。
  2015年高考江苏作文阅卷组公布的几篇优秀记叙文入题都很快,作者下笔都是开门见山,不绕弯子,直奔主要情节。在下文中,笔者出示的范文《小巷面条香》就符合“快速入题”这一特征,同学们可以验证一下。
  小巷的深处是家面店,主人是位老人。(起笔入题,简洁明快)
  ……
  每当有人夸赞时,老人可不会谦虚,总是热烈地应承,并炫耀自己的汤面——面条是自家手制的,卤是到乡下的钓翁讨来的野生鱼,就连水都是从自家院子的井里挑来的。有人打趣:“老人家,你的秘诀都透露了,不怕被搶了生意?”老人却一笑:“哪里是什么秘诀,谁都知道,但有谁像我这样坚持几十年呢?”(老人的智慧就体现在这里)
  老人的儿子也是厨师。熟客们会发现,父子俩的面颇为不同。所以,叫面时总要添一句:“老爷子的面”或“小伙子的面”。至于我,偏爱老人的面。老人的面筋道,叔叔的面偏软;老人的面味轻,叔叔的面味重。有人说:“小伙子的面是酒,宜趁热享用;老人的面似茶,宜慢慢回味。”的确,叔叔的面上会淋一勺虾子油,而老人却喜欢放上两三根香菜,几滴猪油。吃老人的面时,竟闻不到香气,惟有轻咬面条时,那香气才由面条的缝隙中迸溅出来。面条筋道爽滑,猪油鼓动鱼汤,鱼汤刺激你的味觉。老人的智慧,也许便是他灵魂留在面中了。(精彩描写大大刺激了读者的味蕾)
  终于一日,小巷被拆,小面馆也搬到另一条小巷。临走时,老人让儿子给所有人端上一碗面,面上分明是三根香菜和几滴猪油。老人挑了几根面,喝了一口汤,点点头说:“有三分意思了。”
  后来,我又去吃一次面。老人已经不在,但叔叔的面里却分明有几分父亲的影子。至于在客人间熟稔地招呼着的,却是一位与我差不多大的小伙子了……
  记叙文之所以容易得高分,靠的就是它有故事,有人物,让读者觉得这个人就在你身边。有鉴于此,记叙文的开头就要像《小巷面条香》这样直奔故事,不要拖沓。
  [适当点缀议论抒情]
  一些同学写记叙文时,喜欢大段题记或议论开头,大段抒情结尾,中间加一个情节松散的故事。这种用散文式的笔法写成的记叙文,其实不是正宗的记叙文。记叙文应靠精当的记叙和精彩的描写吸引读者,议论与抒情只是叙述与描写的总结与升华,是“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若大段议论或肆意抒情,就会喧宾夺主,影响记叙文的文体特征。2015年高考江苏满分记叙文《王大爷的早餐店》在处理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的比重问题上恰到好处,值得同学们学习。这篇作文堪称最典型的记叙文了,情节虽不复杂,但文中飘出一股浓浓的生活味。这些都得益于叙述与描写的生动,如第6节“王大爷笑眯眯的,我甚至觉得他的皱纹都特别可爱”一句,写出了考生观察的专注、想像的逼真、情感的饱满。此外文章只在结尾处轻点一笔议论,挑明了主旨——
  王大爷,你一点也不傻,你就是心里敞亮才过得好啊!
  [不给读者留下质疑的情节]
  情节合理是记叙文的基本要求,但是2015年高考江苏阅卷组公布出来的多篇优秀记叙文在情节上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比如上文的《小巷面条香》开篇简洁明快,人物形象丰满,生活味浓厚,几乎堪称完美之作。但读到后面,仍然有一个小小的瑕疵——这家面馆的口味最后到底走的是哪条路线?在笔者看来,不如将最后一节文字删除,反而能使故事的结尾有一种“余音绕梁,面香犹存”之感。
其他文献
考情分析  直线与圆的方程问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强度有所增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考查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二是在解答题中考查直线与圆的综合问题或是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含参数问题以及探讨性问题等,主要考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  命题特点  直线与圆在近几年高考题命题中有以下特点:①直线考查斜率的应用较多;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是重点,含参数
期刊
在文言文阅读的考题中,最后一题常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或“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考查形式为选择题,题干多表述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我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所写人物、所述事件或所论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该题近三年的全国课标卷,文本都是人物传记。  文言文人物传记一般都要写下列内容:人物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人物的官职及其变动情
期刊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文言文的一个常考点,其解题方法课堂上老师讲得多。本文拟用高考题进行简析,请大家仔细阅读。  例1 (2014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  B. 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  C. 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  D. 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  分析 A项的“振”
期刊
2016年高考湖北省将恢复全国卷,这对于广大湖北考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除了用七选五代替了一篇传统的阅读理解,全国卷没有湖北高考卷的完成句子,取而代之的是更具灵活性的短文填空和短文改错。本文将结合高考新题型跟同学们介绍一些全国英语卷的的基本答题规范,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语篇型语法填空]  语法填空只有十个空,没有选项,考查形式有两种:有提示词、无提示词。  第一部分:无提示词(只能填写
期刊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达到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解析几何正是用代数思想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所以数与形相结合更为重要.
期刊
[概率事件]  例[1] 如图1,并联电路中元件[a,b]在某段时间内接通的概率分别为[p1,p2,]且元件[a,b]接通与否互不影响,求此并联电路接通的概率.  解析 设在某段时间内元件[a,b]接通的事件分别为[A,B,]因为元件[a,b]接通与否互不影响,所以[A,B]相互独立,且[P(A)=p1,P(B)=p2].  方法一:(利用互斥事件解题)此并联电路要被接通,则元件[a,b]至少一个
期刊
什么样的议论文最优秀?考纲关于“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发展等级说得太简。有没有更具体的标准和可操作的做法?考场优秀议论文的“三性”要素值得我们思考  [在真实中强化感性]  选择真实感性的论据材料 论据材料来源于真实可感的生活,来源于“我”的亲身经历、“我”的见闻。衣食住行、“我”思“我”想的就是最感性的論据材料。能够从身边的这个“小”看到世界的“大”,就是最感性的好文章。  这样的材料,
期刊
怎样才能在考场中写出高分记叙文呢?下面笔者以今年高考涌现出的高分记叙文为例,结合自己的感悟,谈谈优秀记叙文的一些评价标准。  [立意新颖] 优秀的记叙文通常体现在三个方面:新异、独特、深刻。这就要求我们能于常事中看到与别人不同的事理,生发别人说不出的感悟,达到别人看不到的深度。如江苏卷材料关键词是“智慧”,许多同学都在讴歌智慧,而《逃离“智慧”的周庄》一文,作者却要否定“智慧”,原来此处的“智慧”
期刊
同一个材料,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阐发,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毕昇一例,可以用来证明“炎黄子孙富有才智”,证明“发明创造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还可以证明“我国是文明古国,很早就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思考的威力》一文却用此例论证“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創新”这一观点。文章有这样一段:  毕昇是我国北宋时一个优秀的刻字工人,他的手艺很精巧,刻的木版印出来的书很受欢迎。但是,他在长期的艰辛劳动中
期刊
现在,离我两米之外,监考老师低着头不知在做啥。但我知道,本人的一举一动都进入了他的瞳孔。原先就紧张的我,手心变得更湿。  我的双眼紧盯着题目,大脑却不配合,本来尚算平稳的呼吸突然滞了一秒。然后,我如同一个快要窒息的人突然又被松开脖子,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怎么办?  想起老师在考前给我们鼓励,说高考语文卷的设计,一定能充分展现考生的智慧。可我觉得可怕的并非眼前这张正反六页的卷子,而是一双眼睛,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