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3年式步骑枪(以下简称53式步骑枪)仿自前苏联莫辛一纳甘M1944步骑枪,是建国后我军装备的第一支制式步枪。莫辛一纳干M1944步骑枪的精度高,故障少,抗美援朝作战中我军神枪手张桃芳使用该枪,写下了单人狙击241个敌人的传奇。
53式步骑枪属于非自动武器,采用旋转后拉式枪机、机头回转式闭锁机构。该枪于1953年定型,1954年开始装备部队。53式步骑枪的刺刀通过
刺刀座与枪口帽装在枪口部,可向右侧折叠,刀体截面为四棱形,刀尖为一字形平刃
53式步骑枪采用缺口式照门,表尺板上设有1~10的分划,对应100~1000m射程;机匣上方刻有铭文,从上至下依次为生产厂家代号、生产日期及枪械编号
当弹仓内还剩余枪弹而暂时不用时,按压弹仓底部的卡笋,可以打开弹仓快速退弹
打开弹仓可见其“之”字形的托弹簧及托弹板
柱形准星带有护圈
枪机及拉机柄特写。拉枪机向后时,先上抬拉机柄于竖直位置,再向后拉
53式步骑枪枪托特写。其握持部分的下部呈直线形,不像毛瑟步枪那样有向下的突出部分,因此握持时不太牢固,另外该枪没有采用背带环,代之以贯通枪托的背带槽
将拉机柄由水平状态向上扳至竖直状态,机身带动机头旋转而开锁
后拉拉机柄,机身带动机头向后运动到位
再向前推拉机柄,带动机头向前,将弹仓内最上方一发枪弹推入弹膛:机头向前运动到位后,将拉机柄旋转至水平状态,使机头旋转闭锁,机尾被阻铁卡住呈待击状态
扣动扳机,阻铁解脱机尾,在击针簧力作用下,机尾/击针向前运动,打击底火击发枪弹。图中可见机尾向前复位。
先拧下刺刀座上的固定螺钉,将刺刀、枪口帽及弹簧取下
确认膛内无弹后向后拉动拉机柄,一手扣住扳机,另一只手将枪机组件从机匣后端拉出
卸下枪机组件之后,可见机匣尾端的阻铁及弹仓内的托弹板
机匣尾端和弹仓前端各有一枚固定螺钉,将其拧下之后可以将弹仓/扳机护圈组件取下
按压下护手上的护手箍卡笋,将两只护手箍向前推出,取下上护手,并将机匣/枪管组件从枪身上取下
枪管/机匣组件尾端的发射机构,包括扳机,片状扳机簧及抛壳挺簧。其中片状扳机簧尾端与阻铁相连接,扣动扳机后扳机簧带动阻铁下降释放机尾,实现击发。
枪机闭锁状态。此时机头上的两个闭锁突笋卡入机匣内的闭锁槽中,形成闭锁
枪机开锁状态。将拉机柄上抬至竖直位置,机身带动机头旋转,机头上的两个闭锁突笋自机匣闭锁槽中滑出而开锁
机头中露出的击针
击针与机尾通过螺纹连接,用螺丝刀转动机尾中央的击针杆可将其取下
53式步骑枪枪机组件分解图
53式步骑枪不完全分解图
53式步骑枪属于非自动武器,采用旋转后拉式枪机、机头回转式闭锁机构。该枪于1953年定型,1954年开始装备部队。53式步骑枪的刺刀通过
刺刀座与枪口帽装在枪口部,可向右侧折叠,刀体截面为四棱形,刀尖为一字形平刃
53式步骑枪采用缺口式照门,表尺板上设有1~10的分划,对应100~1000m射程;机匣上方刻有铭文,从上至下依次为生产厂家代号、生产日期及枪械编号
当弹仓内还剩余枪弹而暂时不用时,按压弹仓底部的卡笋,可以打开弹仓快速退弹
打开弹仓可见其“之”字形的托弹簧及托弹板
柱形准星带有护圈
枪机及拉机柄特写。拉枪机向后时,先上抬拉机柄于竖直位置,再向后拉
53式步骑枪枪托特写。其握持部分的下部呈直线形,不像毛瑟步枪那样有向下的突出部分,因此握持时不太牢固,另外该枪没有采用背带环,代之以贯通枪托的背带槽
将拉机柄由水平状态向上扳至竖直状态,机身带动机头旋转而开锁
后拉拉机柄,机身带动机头向后运动到位
再向前推拉机柄,带动机头向前,将弹仓内最上方一发枪弹推入弹膛:机头向前运动到位后,将拉机柄旋转至水平状态,使机头旋转闭锁,机尾被阻铁卡住呈待击状态
扣动扳机,阻铁解脱机尾,在击针簧力作用下,机尾/击针向前运动,打击底火击发枪弹。图中可见机尾向前复位。
先拧下刺刀座上的固定螺钉,将刺刀、枪口帽及弹簧取下
确认膛内无弹后向后拉动拉机柄,一手扣住扳机,另一只手将枪机组件从机匣后端拉出
卸下枪机组件之后,可见机匣尾端的阻铁及弹仓内的托弹板
机匣尾端和弹仓前端各有一枚固定螺钉,将其拧下之后可以将弹仓/扳机护圈组件取下
按压下护手上的护手箍卡笋,将两只护手箍向前推出,取下上护手,并将机匣/枪管组件从枪身上取下
枪管/机匣组件尾端的发射机构,包括扳机,片状扳机簧及抛壳挺簧。其中片状扳机簧尾端与阻铁相连接,扣动扳机后扳机簧带动阻铁下降释放机尾,实现击发。
枪机闭锁状态。此时机头上的两个闭锁突笋卡入机匣内的闭锁槽中,形成闭锁
枪机开锁状态。将拉机柄上抬至竖直位置,机身带动机头旋转,机头上的两个闭锁突笋自机匣闭锁槽中滑出而开锁
机头中露出的击针
击针与机尾通过螺纹连接,用螺丝刀转动机尾中央的击针杆可将其取下
53式步骑枪枪机组件分解图
53式步骑枪不完全分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