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展业以其1:9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力而闻名于世,会展经济的发展必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另一方面我国会展业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专业科班出身的学生往往与会展企业需求不完全吻合,这就要求会展专业院校在课程培养上设立顺应市场需要的课程标准。
关键词:会展;课程设置;调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1
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设置与办学现状调研分析
(一)调研分析报告
据统计(数据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2014年,全国开设会展专业的高等院校为187所,其中高职院校为145所,教育部备案的4个会展专业新生占比如下:会展策划与管理67.67%,会展经济与管理19.68%,廣告与会展10.11%,会展艺术与技术2.54%;可见,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我国会展学历教育的主体。
对于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设置与办学现状,主要通过现场走访及电话访谈两种形式,共收获5家高职院校调查结果,其中4家为旅游类高职院校,占总数80%。这5所院校分别来自于南京、上海、无
(二)人才培养的定位
1.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会展属于服务型行业,对于操作能力有较高要求。调查中,所有高职院校将50%的课时安排给了实践教学。部分院校着眼于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人才培养的编排。
2.使用教材。调查中发现,普遍院校反映会展专业缺乏优质教材。现有教材存在抄袭欧美市场学、广告学等经典理论的嫌疑,为会展教学带来很大困扰。
3.师资队伍。会展教育进入中国较晚,会展教师的专业大多为市场学、管理学、旅游管理等专业。调研中,5所院校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是从其他专业中调配,专业知识和理论结构缺乏,缺少在职学习机会。
4.实训室建设。会展专业需要很强的操作性与熟练度,而校内外的会展实训基地就必不可少了。在调研中,3家院校目前开设了校内实训室。
5.校企合作。调查中发现,会展专业的校企合作基本根基不牢,合作关系大多只是形式。从大多数院校来看,会展企业的运行机制是由市场所把控的。有些企业甚至视学生为廉价劳力,因而学生只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会展中,而不能参与会展的其他重要项目。
6.项目教学模式。调查中,调查院校普遍认为在会展人才培养中通过加强实训锻炼,推行“工学结合”的模式。以浙江旅院《会展营销与策划》课程为例,课程设计思路:以绍兴地域性特色会展活动“黄酒节开幕式策划项目”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营造了会展公司的氛围,学生有一种真实的工作感觉,而不是被动的听课。
7.学生能力评价。如何将会展专业能力量化、形成公平的立体型的学生评价体系,是5家院校普遍头痛的问题。5家院校在学生评价体系上100%采用学分制。目前,80%以上的评价结果是通过考试考核手段完成的。
8.顶岗实习。调查中,2所院校顶岗实习的时间是大三下学期,从1月到5月进行半年的实习。3所院校顶岗实习的时间是大三一整年的时间。而在校学习会展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最终服务于会展大行业中。其中直接服务于会展策划公司的比例并不高,其他就职于商务企业、政府、婚庆、旅行社、公关等。
二、学生需求与反馈情况分析
学生的需求和对专业建设的反馈意见,也是我们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本小组经过对100名实习生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于实习的反馈以及就业情况等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
(一)目标岗位
学生入学初目标岗位主要集中在会展策划和管理,其中48%是策划,52%是管理,经过学习和实习实践,80%目标岗位发生变化,变化方向主要是酒店和旅行社。
(二)职业发展目标
就最终职业发展目标而言,32%学生是自主创业,开办自己的会展类公司,40%的学生是自主创业,但不一定开办会展类的公司,20%学生将发展目标定位为会展类公司的管理者,8%学生无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三)在素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提升要求
在知识方面,92%学生希望获得行业知识、专业知识、礼仪知识和管理知识;在素质方面,96%学生希望获得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礼仪修养等方面的提升;在综合能力素质方面,在能力方面,80%学生较为看重超强的管理能力、优越的市场调研与创新能力、交际与表达能力、具备良好的气质形象,92%希望通过学习市场营销、多媒体制作和会展策划课程;96%认为目前课程设置中最有用的课程是艺术设计、多媒体制作和会展策划。
(四)对教师的要求
90%以上的学生希望教师在授课时使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和实践教学法,并且希望教师课堂教学具备足够的信息量。
(五)关于实习的反馈与要求
受访学生中,80%以上的学生在实习期间经历过两个以上岗位,40%的学生在两家以上单位实习过;80%的学生认为一年的实习时间合适,其余认为半年比较合适;经过实习,60%以上的学生发现自己知识面窄,40%学生认为自己好高骛远,还有少量学生认为自己动手能力差、协作能力差、应变能力差及创造性差等。
(六)其他建议
学生对于专业建设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50%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增设网络会展营销类的课程;90%希望加入会展策划社团来提高综合能力素质;还有很多学生觉得所学课程比较理论,真正实践中的细节知识还是很缺乏,希望学校加强实践类技能的培养,
(七)启示
根据学生的需求情况与反馈信息,会展策划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注重职业技能培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以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注重专业特长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欣.我国会展人才需求与职业指导浅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4).
[2]胡平.中国会展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模式[J].中国会展,2011(3).
[3]过聚荣.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5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高文知.德国会展业发展原因探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
[5]周国忠.高职院校会展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能力培养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作者简介:闫 旭(1987-),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会展策划与管理研究。
丁 旭(1987-),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会展策划与管理。
关键词:会展;课程设置;调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1
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设置与办学现状调研分析
(一)调研分析报告
据统计(数据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2014年,全国开设会展专业的高等院校为187所,其中高职院校为145所,教育部备案的4个会展专业新生占比如下:会展策划与管理67.67%,会展经济与管理19.68%,廣告与会展10.11%,会展艺术与技术2.54%;可见,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我国会展学历教育的主体。
对于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设置与办学现状,主要通过现场走访及电话访谈两种形式,共收获5家高职院校调查结果,其中4家为旅游类高职院校,占总数80%。这5所院校分别来自于南京、上海、无
(二)人才培养的定位
1.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会展属于服务型行业,对于操作能力有较高要求。调查中,所有高职院校将50%的课时安排给了实践教学。部分院校着眼于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人才培养的编排。
2.使用教材。调查中发现,普遍院校反映会展专业缺乏优质教材。现有教材存在抄袭欧美市场学、广告学等经典理论的嫌疑,为会展教学带来很大困扰。
3.师资队伍。会展教育进入中国较晚,会展教师的专业大多为市场学、管理学、旅游管理等专业。调研中,5所院校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是从其他专业中调配,专业知识和理论结构缺乏,缺少在职学习机会。
4.实训室建设。会展专业需要很强的操作性与熟练度,而校内外的会展实训基地就必不可少了。在调研中,3家院校目前开设了校内实训室。
5.校企合作。调查中发现,会展专业的校企合作基本根基不牢,合作关系大多只是形式。从大多数院校来看,会展企业的运行机制是由市场所把控的。有些企业甚至视学生为廉价劳力,因而学生只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会展中,而不能参与会展的其他重要项目。
6.项目教学模式。调查中,调查院校普遍认为在会展人才培养中通过加强实训锻炼,推行“工学结合”的模式。以浙江旅院《会展营销与策划》课程为例,课程设计思路:以绍兴地域性特色会展活动“黄酒节开幕式策划项目”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营造了会展公司的氛围,学生有一种真实的工作感觉,而不是被动的听课。
7.学生能力评价。如何将会展专业能力量化、形成公平的立体型的学生评价体系,是5家院校普遍头痛的问题。5家院校在学生评价体系上100%采用学分制。目前,80%以上的评价结果是通过考试考核手段完成的。
8.顶岗实习。调查中,2所院校顶岗实习的时间是大三下学期,从1月到5月进行半年的实习。3所院校顶岗实习的时间是大三一整年的时间。而在校学习会展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最终服务于会展大行业中。其中直接服务于会展策划公司的比例并不高,其他就职于商务企业、政府、婚庆、旅行社、公关等。
二、学生需求与反馈情况分析
学生的需求和对专业建设的反馈意见,也是我们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本小组经过对100名实习生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于实习的反馈以及就业情况等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
(一)目标岗位
学生入学初目标岗位主要集中在会展策划和管理,其中48%是策划,52%是管理,经过学习和实习实践,80%目标岗位发生变化,变化方向主要是酒店和旅行社。
(二)职业发展目标
就最终职业发展目标而言,32%学生是自主创业,开办自己的会展类公司,40%的学生是自主创业,但不一定开办会展类的公司,20%学生将发展目标定位为会展类公司的管理者,8%学生无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三)在素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提升要求
在知识方面,92%学生希望获得行业知识、专业知识、礼仪知识和管理知识;在素质方面,96%学生希望获得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礼仪修养等方面的提升;在综合能力素质方面,在能力方面,80%学生较为看重超强的管理能力、优越的市场调研与创新能力、交际与表达能力、具备良好的气质形象,92%希望通过学习市场营销、多媒体制作和会展策划课程;96%认为目前课程设置中最有用的课程是艺术设计、多媒体制作和会展策划。
(四)对教师的要求
90%以上的学生希望教师在授课时使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和实践教学法,并且希望教师课堂教学具备足够的信息量。
(五)关于实习的反馈与要求
受访学生中,80%以上的学生在实习期间经历过两个以上岗位,40%的学生在两家以上单位实习过;80%的学生认为一年的实习时间合适,其余认为半年比较合适;经过实习,60%以上的学生发现自己知识面窄,40%学生认为自己好高骛远,还有少量学生认为自己动手能力差、协作能力差、应变能力差及创造性差等。
(六)其他建议
学生对于专业建设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50%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增设网络会展营销类的课程;90%希望加入会展策划社团来提高综合能力素质;还有很多学生觉得所学课程比较理论,真正实践中的细节知识还是很缺乏,希望学校加强实践类技能的培养,
(七)启示
根据学生的需求情况与反馈信息,会展策划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注重职业技能培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以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注重专业特长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欣.我国会展人才需求与职业指导浅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4).
[2]胡平.中国会展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模式[J].中国会展,2011(3).
[3]过聚荣.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5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高文知.德国会展业发展原因探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
[5]周国忠.高职院校会展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能力培养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作者简介:闫 旭(1987-),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会展策划与管理研究。
丁 旭(1987-),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会展策划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