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毛泽东所在的第八班教室墙壁正中央,老师杨昌济亲笔书写了一幅对联———“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以此抒发他决心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培养经国济世之才的激越情怀。
豆腐池胡同15号(旧时9号)曾经住着毛泽东的老师、岳父,杨开慧的父亲,这个人就是杨昌济(1871-1920),他是中国近代的伦理学家和教育家。杨昌济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1913-1918)的伦理学教师,是一位进步学者,也是毛泽东青年时代最敬佩的老师,他对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影响也最大。当时他对年轻的毛泽东和蔡和森非常器重,他常对人讲:“毛、蔡将来必然是中国的栋梁”。
上学时,历史书中对于杨昌济的介绍甚少,提到这位老先生,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他毛主席岳父的身份,对于他的其他身份,我怀着一颗好奇之心踏上了这次寻访之旅。
在家预先查好路线后,坐公交车到了宝钞胡同,我下了车,然后沿着宝钞胡同一直向北走,大约走300米距离,前面出现一条东西向的小巷,向东的那条叫丰华胡同,向西的这条便是豆腐池胡同了。
进入胡同,看到有很多军人在操练,看来这里有部队驻守。前行不远便看到杨昌济故居坐落于胡同路北,如意大门开在院子西南侧,硬山顶合瓦皮条脊。右边门框上有一个小信箱,虽经风雨侵蚀但很完好,信箱里面还有邮递员投递的信件。门前有两个雕花门墩立于两边。信箱和门墩应该都是旧物。在大门西边墙上镶嵌有“杨昌济故居”五个大字,在其旁边有一块铁皮标牌,简要的介绍了杨昌济的生平。
这是一座两进院落的小型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12米。院内有倒座房三间、北房三间、东厢房三间,均为硬山合瓦清水脊。西厢房已经改建。北房三间为杨昌济先生自己居住,东厢房三间为女儿杨开慧所住。后院有后罩房四间,为其他家属居住。原来的故居墙上镶嵌的是“毛主席故居”五个字,其实毛主席只是借住在杨先生家。后期改为杨昌济故居,还历史以真实。
八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院子里住了四五户人家,都是租住在这里的房客。院子的主人住在后院也姓杨,这院子是其先辈于20世纪40年代买下的,一直居住至今。据主人介绍,院子里的房屋还都是原来的样子,只做过一些简单的修缮。前院有一棵枣树,据说是杨昌济亲手种的,每年都要结很多枣子。20世纪60年代,院子的主人还特地把摘下来的枣子送进中南海,让毛主席尝一尝。
杨昌济是湖南长沙人。又名怀中,字华生。杨昌济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跟随父亲读书,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秀才。后曾多次赴乡试,皆未中举人,功名止于秀才。光绪二十四年,杨昌济在岳麓书院读书之时,积极投身于湖南维新运动,参加南学会和不缠足会等,戊戌变法失败后,隐居在乡村,以教书为业。光绪二十九年,杨昌济入弘文学校速成师范科,后转入普通科,结业后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宣统元年(1909年),杨昌济又考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专修哲学,191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赴法国考察教育。
杨昌济回国后,相继在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第一师范学校、湖南商业学校、第一中等学校任教。
杨昌济与毛泽东的师生之谊始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回忆:“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伦理学,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我在他的影响之下,读了蔡元培译的一本伦理学的书,我受到这本书的启发,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那时我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杨昌济老师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高度赞赏我的那篇文章,他给了我一百分。”
毛泽东称赞他的这位老师“弘通广大,最所佩服”;杨昌济评价他的这位学生“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后来,他们都离开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师生之谊不但继续保留,而且得到升华。
1918年6月,在湖南第一师范执教的杨昌济应蔡元培之邀上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之职。到了北京,他便将家安置在鼓楼后的豆腐池胡同9号,因其是长沙板仓县人,他还特在院门上悬了块“板仓杨寓”的匾额。安顿下来后,他便给远在湖南的学生毛泽东写信说,蔡元培、吴玉章、李石尊正在倡导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让毛泽东带新民学会会员来京联络赴法求学一事。很快,毛泽东与蔡和森等到京,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古都京城,他借宿的第一个居处就是老师杨昌济先生的家。
不久,毛泽东与蔡和森考虑到来京的新民会会员住地过于分散,不便联系,便经杨先生帮助,迁居位于沙滩北大红楼附近的三眼井里的吉安所东夹道7号(现吉安所左巷8号)的另一住所。虽搬离了杨家,还不时抽空去拜访和求教于杨昌济先生。他和当时在北京读书的邓中夏等进步同学,每到星期日,必到豆腐池杨寓共谈新思潮和国际国内大事,李大钊同志有时也来参加他们的星期讨论会。
杨开慧也经常旁听,毛泽东的宏论卓识深深打动了年少开慧的心,她经常参加他们的学习和讨论,还把自己写的学习笔记和日记送给毛泽东看。经杨先生介绍,毛泽东在离新址不远的沙滩红楼做了北大图书馆的助理员,月薪8元。这时他与开慧接触更多,并且建立了恋爱关系。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也是在这里,我见到而且爱上了杨开慧。”从此杨开慧和毛泽东建立了真挚的感情,杨开慧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从此开始到1921年春节前夕他们结婚,已有数年书信往返,寄托相思。杨开慧在她的无题自传散文中,对这段恋爱生活作了生动的描绘。
“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不过我没有希望过会同他结婚。……一直到他有许多的信给我,表示他的爱意,我还不敢相信我有这样的幸运。……自从我完全了解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去死!假如他被人捉着去杀,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命运!……”
他们结婚前夕,毛泽东曾有情浓词美的《虞美人》写与开慧,状孤身异地,辗转反侧,长夜不眠的刻骨相思: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49岁。杨昌济先生在临终之时,给自己的好朋友、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的章士钊写信,力荐毛泽东与蔡和森。信中写道:“毛蔡二君,当代英才,望善视之!”“吾郑重语君,毛蔡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先生为国举贤,不遗余力,不愧为毛泽东的恩师。
杨昌济先生病逝之时,毛泽东因“驱张运动”正在北京,自然尽力帮助料理恩师的后事。1月25日上午8时,杨昌济先生追悼会在宣武门外法源寺举行。2月中旬,杨昌济先生的灵柩在其夫人向振熙、儿子杨开智、女儿杨开慧等人的护送下,离开了北京,返回湖南长沙板仓。先生魂归故里,其家人也从此离开了豆腐池9号的“板仓杨寓”。
杨昌济一生以发展教育为己任,他最钟爱的两个学生: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家,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名闻天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他们实现了导师的“欲栽大木拄长天”的宏愿。
告别了杨昌济故居,不禁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眼前仿佛能看见当年毛主席和热血青年们在这条胡同奔走的身影,一晃数十年的时光逝去,如今的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留下这些古物留给后人缅怀。
杨昌济故居
地址:鼓楼后豆腐池胡同15号
豆腐池胡同15号(旧时9号)曾经住着毛泽东的老师、岳父,杨开慧的父亲,这个人就是杨昌济(1871-1920),他是中国近代的伦理学家和教育家。杨昌济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1913-1918)的伦理学教师,是一位进步学者,也是毛泽东青年时代最敬佩的老师,他对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影响也最大。当时他对年轻的毛泽东和蔡和森非常器重,他常对人讲:“毛、蔡将来必然是中国的栋梁”。
上学时,历史书中对于杨昌济的介绍甚少,提到这位老先生,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他毛主席岳父的身份,对于他的其他身份,我怀着一颗好奇之心踏上了这次寻访之旅。
在家预先查好路线后,坐公交车到了宝钞胡同,我下了车,然后沿着宝钞胡同一直向北走,大约走300米距离,前面出现一条东西向的小巷,向东的那条叫丰华胡同,向西的这条便是豆腐池胡同了。
进入胡同,看到有很多军人在操练,看来这里有部队驻守。前行不远便看到杨昌济故居坐落于胡同路北,如意大门开在院子西南侧,硬山顶合瓦皮条脊。右边门框上有一个小信箱,虽经风雨侵蚀但很完好,信箱里面还有邮递员投递的信件。门前有两个雕花门墩立于两边。信箱和门墩应该都是旧物。在大门西边墙上镶嵌有“杨昌济故居”五个大字,在其旁边有一块铁皮标牌,简要的介绍了杨昌济的生平。
这是一座两进院落的小型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12米。院内有倒座房三间、北房三间、东厢房三间,均为硬山合瓦清水脊。西厢房已经改建。北房三间为杨昌济先生自己居住,东厢房三间为女儿杨开慧所住。后院有后罩房四间,为其他家属居住。原来的故居墙上镶嵌的是“毛主席故居”五个字,其实毛主席只是借住在杨先生家。后期改为杨昌济故居,还历史以真实。
八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院子里住了四五户人家,都是租住在这里的房客。院子的主人住在后院也姓杨,这院子是其先辈于20世纪40年代买下的,一直居住至今。据主人介绍,院子里的房屋还都是原来的样子,只做过一些简单的修缮。前院有一棵枣树,据说是杨昌济亲手种的,每年都要结很多枣子。20世纪60年代,院子的主人还特地把摘下来的枣子送进中南海,让毛主席尝一尝。
杨昌济是湖南长沙人。又名怀中,字华生。杨昌济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跟随父亲读书,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秀才。后曾多次赴乡试,皆未中举人,功名止于秀才。光绪二十四年,杨昌济在岳麓书院读书之时,积极投身于湖南维新运动,参加南学会和不缠足会等,戊戌变法失败后,隐居在乡村,以教书为业。光绪二十九年,杨昌济入弘文学校速成师范科,后转入普通科,结业后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宣统元年(1909年),杨昌济又考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专修哲学,191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赴法国考察教育。
杨昌济回国后,相继在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第一师范学校、湖南商业学校、第一中等学校任教。
杨昌济与毛泽东的师生之谊始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回忆:“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伦理学,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我在他的影响之下,读了蔡元培译的一本伦理学的书,我受到这本书的启发,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那时我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杨昌济老师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高度赞赏我的那篇文章,他给了我一百分。”
毛泽东称赞他的这位老师“弘通广大,最所佩服”;杨昌济评价他的这位学生“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后来,他们都离开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师生之谊不但继续保留,而且得到升华。
1918年6月,在湖南第一师范执教的杨昌济应蔡元培之邀上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之职。到了北京,他便将家安置在鼓楼后的豆腐池胡同9号,因其是长沙板仓县人,他还特在院门上悬了块“板仓杨寓”的匾额。安顿下来后,他便给远在湖南的学生毛泽东写信说,蔡元培、吴玉章、李石尊正在倡导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让毛泽东带新民学会会员来京联络赴法求学一事。很快,毛泽东与蔡和森等到京,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古都京城,他借宿的第一个居处就是老师杨昌济先生的家。
不久,毛泽东与蔡和森考虑到来京的新民会会员住地过于分散,不便联系,便经杨先生帮助,迁居位于沙滩北大红楼附近的三眼井里的吉安所东夹道7号(现吉安所左巷8号)的另一住所。虽搬离了杨家,还不时抽空去拜访和求教于杨昌济先生。他和当时在北京读书的邓中夏等进步同学,每到星期日,必到豆腐池杨寓共谈新思潮和国际国内大事,李大钊同志有时也来参加他们的星期讨论会。
杨开慧也经常旁听,毛泽东的宏论卓识深深打动了年少开慧的心,她经常参加他们的学习和讨论,还把自己写的学习笔记和日记送给毛泽东看。经杨先生介绍,毛泽东在离新址不远的沙滩红楼做了北大图书馆的助理员,月薪8元。这时他与开慧接触更多,并且建立了恋爱关系。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也是在这里,我见到而且爱上了杨开慧。”从此杨开慧和毛泽东建立了真挚的感情,杨开慧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从此开始到1921年春节前夕他们结婚,已有数年书信往返,寄托相思。杨开慧在她的无题自传散文中,对这段恋爱生活作了生动的描绘。
“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不过我没有希望过会同他结婚。……一直到他有许多的信给我,表示他的爱意,我还不敢相信我有这样的幸运。……自从我完全了解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去死!假如他被人捉着去杀,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命运!……”
他们结婚前夕,毛泽东曾有情浓词美的《虞美人》写与开慧,状孤身异地,辗转反侧,长夜不眠的刻骨相思: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49岁。杨昌济先生在临终之时,给自己的好朋友、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的章士钊写信,力荐毛泽东与蔡和森。信中写道:“毛蔡二君,当代英才,望善视之!”“吾郑重语君,毛蔡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先生为国举贤,不遗余力,不愧为毛泽东的恩师。
杨昌济先生病逝之时,毛泽东因“驱张运动”正在北京,自然尽力帮助料理恩师的后事。1月25日上午8时,杨昌济先生追悼会在宣武门外法源寺举行。2月中旬,杨昌济先生的灵柩在其夫人向振熙、儿子杨开智、女儿杨开慧等人的护送下,离开了北京,返回湖南长沙板仓。先生魂归故里,其家人也从此离开了豆腐池9号的“板仓杨寓”。
杨昌济一生以发展教育为己任,他最钟爱的两个学生: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家,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名闻天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他们实现了导师的“欲栽大木拄长天”的宏愿。
告别了杨昌济故居,不禁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眼前仿佛能看见当年毛主席和热血青年们在这条胡同奔走的身影,一晃数十年的时光逝去,如今的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留下这些古物留给后人缅怀。
杨昌济故居
地址:鼓楼后豆腐池胡同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