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放学后,我在班级整理报纸,值日生也把垃圾袋扎紧了,准备离开。忽然发现负责擦书架的学生还没有做完值日,还时不时偷偷瞅我两眼。刚想开口批评这孩子,怎么还没擦好?孩子已悄悄走到我身边,轻声问:“老师,我平时上课很认真呀,你说的我都有记下来,下课还复习了。可是为什么我的成绩总上不去?我是不是不聪明,读不好书了?”
这是一个平时不太起眼,成绩中游的小女孩,每个老师都评价她是个很勤奋、认真的孩子。我想,可不能让这样一个努力的孩子失去信心。我轻声安慰道:“当然不是,跟老师说说,你平时是怎么学的?我们一起来找原因,想办法,好吗?”小女孩立刻用力点了下头。
“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你都听懂了吗?”我想了想问道。“老师上课提的问题都会回答吗?哪些问题你在预习时也想到过、思考过?”
“那个……老师,除了书后练习中的问题,我在预习中没有问题啊……”
这正是一个问题。每次上新课,我都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理解生字词的意思、辨析文中的多音字、正确朗读课文、尝试思考归纳并概括课文段意和主要内容,学习名人名篇名著时要搜集资料,了解相关人物背景、故事梗概、历史地位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我希望通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培养提高阅读分析和自学的能力。
在和同学们的平时交流中发现:不少学生,尤其是读书好、会读书的同学在每次新授课前都有较好的预习习惯,在学习时总能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他们觉得如果没有在课前多读课文,理解字词,自己提问和思考,对课文产生一些自己的理解,上课时就不容易跟上老师,一起开动脑筋。往往只能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就像看着鱼儿在水里不断游过,自己手中的渔网却还未撒下,收获很少。有的问题老师讲的时候很明白,一环一环,条理清晰;可一旦课后再练习、或者碰到类似的题目,自己很少能独立完成,常常不知从何下手。
什么原因呢?
因为我们的学生曾长久地被比作一块海绵或者一个容器,老师不断将知识湿透这块海绵或者倾入这个容器。长期接受式的学习知识,使得学生也乐意或习惯于作为一个被填塞知识的容器。一部分学生面对教师直接的分析和强势的解读,总是被老师的预设牵着鼻子走;另一部分学生还未曾思考就被其他同学的理解所左右。倘若有一天,老师不再动手,要学生自己动手将知识放入容器,这些消极被动的学生怎能不陷入一种迷茫呢?该从哪里开始?选择什么内容来填塞?用什么方式装入?
我们的学生需要做有热情的、会思考、能独立的学生。只有在事先的阅读中能对课文产生一些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进而提出问题,不断思考,才能在课堂上作为主体,与老师、与文本进行真正的对话和交流,产生心灵上的碰撞,得到更多维、更深层的收获。正如古人所言“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有疑问才会有思考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极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预习的主体,老师则要做好学生预习的服务者、支持者和合作者。面对学生提不出问题的质疑,要引导学生由少到多、从浅入深的发现和提问。
首先,老师需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会什么。基础的预习要求要具体,掌握好生字词到怎样的程度,是理解和造句还是达到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归纳段落大意要说清哪些要素和重点等。让学生在这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借助工具解决问题。无法解决的则继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摸索学习方法。
然后让学生在阅读感受的过程中,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记叙文要弄清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等问题,帮助学生快速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诗歌、散文中可以抓关键词质疑,找到统领全文思想的核心;还可以从文章独特的语言中找一找,思考句式和修辞手法,作者这么写的好处。
学生在开始阶段对什么是真正的好问题还不知所谓,只是为了完成指定数量的提问而提问。此时,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评价和分析尤为重要。在教学环节中增加师生共同评价,让提出好问题的学生谈一谈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是如何想到这个问题的。老师再适时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学生预习质量,激发和增强学生质疑的意识。渐渐地,学生就能把握如何提出真正有意义的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慢慢养成预习提问的习惯之后,实际上就养成了阅读中的问题意识,在思维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的独特认知,甚至敢于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有意识地进行更多、更广的自主学习。
有思考才会有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质疑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开端。事实上,能够单独做好预习工作的学生很少。老师可以组织预习较好的学生带头,帮助学生成立预习合作小组。根据学生的预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在家学习情况,从他们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学习方式等几个方面资料,根据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互补性的分组学习,让组员之间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此外还要考虑学生合作的方便,比如,家庭临近的同学搭配等。
小组预习时,大家将自己单独预习时的感想或者疑问,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迸出思考的火花。头脑风暴是最容易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常常能够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思维。此时交流、质疑的过程又是一次新的质疑的过程,学生往往能够提出更棒的问题。而在课堂交流中遇到学生提出新颖独到但又非常突兀的问题,或者是思维跨度非常大的问题时,教师又能指导设置铺垫性的问题,让学生“拾级”而上,水到渠成地理解。
语文是一门充满激情的学科,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通过有效地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思考质疑,能够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锻炼思维能力,提高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培养良好自学能力。
这是一个平时不太起眼,成绩中游的小女孩,每个老师都评价她是个很勤奋、认真的孩子。我想,可不能让这样一个努力的孩子失去信心。我轻声安慰道:“当然不是,跟老师说说,你平时是怎么学的?我们一起来找原因,想办法,好吗?”小女孩立刻用力点了下头。
“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你都听懂了吗?”我想了想问道。“老师上课提的问题都会回答吗?哪些问题你在预习时也想到过、思考过?”
“那个……老师,除了书后练习中的问题,我在预习中没有问题啊……”
这正是一个问题。每次上新课,我都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理解生字词的意思、辨析文中的多音字、正确朗读课文、尝试思考归纳并概括课文段意和主要内容,学习名人名篇名著时要搜集资料,了解相关人物背景、故事梗概、历史地位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我希望通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培养提高阅读分析和自学的能力。
在和同学们的平时交流中发现:不少学生,尤其是读书好、会读书的同学在每次新授课前都有较好的预习习惯,在学习时总能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他们觉得如果没有在课前多读课文,理解字词,自己提问和思考,对课文产生一些自己的理解,上课时就不容易跟上老师,一起开动脑筋。往往只能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就像看着鱼儿在水里不断游过,自己手中的渔网却还未撒下,收获很少。有的问题老师讲的时候很明白,一环一环,条理清晰;可一旦课后再练习、或者碰到类似的题目,自己很少能独立完成,常常不知从何下手。
什么原因呢?
因为我们的学生曾长久地被比作一块海绵或者一个容器,老师不断将知识湿透这块海绵或者倾入这个容器。长期接受式的学习知识,使得学生也乐意或习惯于作为一个被填塞知识的容器。一部分学生面对教师直接的分析和强势的解读,总是被老师的预设牵着鼻子走;另一部分学生还未曾思考就被其他同学的理解所左右。倘若有一天,老师不再动手,要学生自己动手将知识放入容器,这些消极被动的学生怎能不陷入一种迷茫呢?该从哪里开始?选择什么内容来填塞?用什么方式装入?
我们的学生需要做有热情的、会思考、能独立的学生。只有在事先的阅读中能对课文产生一些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进而提出问题,不断思考,才能在课堂上作为主体,与老师、与文本进行真正的对话和交流,产生心灵上的碰撞,得到更多维、更深层的收获。正如古人所言“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有疑问才会有思考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极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预习的主体,老师则要做好学生预习的服务者、支持者和合作者。面对学生提不出问题的质疑,要引导学生由少到多、从浅入深的发现和提问。
首先,老师需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会什么。基础的预习要求要具体,掌握好生字词到怎样的程度,是理解和造句还是达到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归纳段落大意要说清哪些要素和重点等。让学生在这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借助工具解决问题。无法解决的则继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摸索学习方法。
然后让学生在阅读感受的过程中,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记叙文要弄清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等问题,帮助学生快速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诗歌、散文中可以抓关键词质疑,找到统领全文思想的核心;还可以从文章独特的语言中找一找,思考句式和修辞手法,作者这么写的好处。
学生在开始阶段对什么是真正的好问题还不知所谓,只是为了完成指定数量的提问而提问。此时,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评价和分析尤为重要。在教学环节中增加师生共同评价,让提出好问题的学生谈一谈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是如何想到这个问题的。老师再适时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学生预习质量,激发和增强学生质疑的意识。渐渐地,学生就能把握如何提出真正有意义的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慢慢养成预习提问的习惯之后,实际上就养成了阅读中的问题意识,在思维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的独特认知,甚至敢于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有意识地进行更多、更广的自主学习。
有思考才会有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质疑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开端。事实上,能够单独做好预习工作的学生很少。老师可以组织预习较好的学生带头,帮助学生成立预习合作小组。根据学生的预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在家学习情况,从他们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学习方式等几个方面资料,根据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互补性的分组学习,让组员之间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此外还要考虑学生合作的方便,比如,家庭临近的同学搭配等。
小组预习时,大家将自己单独预习时的感想或者疑问,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迸出思考的火花。头脑风暴是最容易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常常能够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思维。此时交流、质疑的过程又是一次新的质疑的过程,学生往往能够提出更棒的问题。而在课堂交流中遇到学生提出新颖独到但又非常突兀的问题,或者是思维跨度非常大的问题时,教师又能指导设置铺垫性的问题,让学生“拾级”而上,水到渠成地理解。
语文是一门充满激情的学科,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通过有效地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思考质疑,能够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锻炼思维能力,提高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培养良好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