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育家斯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的兴趣调节着情感,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老师,只有从自身出发,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的激情,从而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上课之始一个精彩的导入是至关重要的。精彩的导入就好比优美的文章,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让人兴趣盎然,有经验的老师都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里的开端就是导语。所以教师上课伊始就应当注意通过导入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强烈探求,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提醒大家注意导入时应注意的几点。
一、“兴趣”的激发
现在的学生求知欲强,好动,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在进入新课之前,如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求知欲望,使每位学生都情绪高昂,精神饱满。老师在课堂中要努力去感染学生,用激情去点燃学生们的心灵。这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例如:今天,老师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只要你随便说出一个分数来,老师就能知道它能否化成小数,你想不想把老师的这项本领学到手呀?
二、“真情”的点染
用精彩的导语,先抛“砖”,以便引“玉”,便于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新课开头要“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抓住。我们的学生情感丰富,易受感染。所以教师要善于用真情打动学生们敏感的心,联系生活,营造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感受真情之时,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有多少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转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大约是1:1;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1:7……这些比在生活中又很多用处,比如:你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你如果是一个侦探,根据罪犯的脚印,就可估算出罪犯身材的大约高度……这里实际上是用这些比去组成一个个有趣的比例去计算的。你想知道什么叫比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三、“知识”的渗透
现在的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具备了一定的运用已知求未知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具有挑战精神,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并顺势导入新课,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例如:我们都学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石头放入水中后出现什么现象?(做演示)你们看,我将大小不同的两块石头放在水中出现的结果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体积与体积单位》。
四、“讨论”的妙用
中学生表现欲望很强,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一节课的时间,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言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老师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可以考虑这种情况。设计和课堂教学有关的话题,由学生自由讨论,既满足了他们表达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导入新课。
例如:同学们,公元前外国有一位科学家叫阿基米德,皇帝故意为难他,拿出一顶镶满金子、珠宝、钻石的皇冠,叫他算出体积有多大,阿基米德一邊思考,一边准备洗澡,当他躺进装满水的浴盆里,水溢出水盆,阿基米德恍然大悟,你们说他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导入方式,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提问式导入法
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导入方法就是提问——设置悬念。借鉴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术,其奥妙就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非听完不能满足心愿这个要害处。说穿了,就是善于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而一经造成这种欲望,就非要扒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二、情境式导入法
情境渲染很显然是人文性的体现,“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
情境渲染型的导语设计方法注重的是学生情感的挖掘,洋溢着人文情怀,通过极富感染力的导语使学生入情、移情、陶情,是以“导”激“情”。
三、引用式导入法
引用式导入法就是在讲授新课时,引用一些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诗歌、诗词、名言警句、评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引用式导入语就是用学生已知的知识激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设计引用式导入语,一定要选好资料。一方面资料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密切相关,只有这样的资料才能很自然地引入自己的教学内容,才不致于喧宾夺主;另一方面,资料也必须是学生所知道、熟悉的,只有这样的资料,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在诵读资料时,还需根据课文内容和资料性质来确定自己的语调、表情等,要声情并茂,要使学生有所感,把学生自然地导入教学中。
四、多媒体辅助导入法
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它的推广普及无疑是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入了一副调味剂。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把原先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特别是较为抽象的一些东西,用形象直观的图像、声音、视频等具体地呈现给学生,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更为深刻的体会文章的内容,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导入语的设计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体现这些要求,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打造出一把与众不同的金钥匙,一经拿出,就熠熠生辉,引人注目,吸引着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去开启课堂宝库,在知识库中尽情畅游。巧妙的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育家斯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的兴趣调节着情感,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老师,只有从自身出发,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的激情,从而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上课之始一个精彩的导入是至关重要的。精彩的导入就好比优美的文章,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让人兴趣盎然,有经验的老师都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里的开端就是导语。所以教师上课伊始就应当注意通过导入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强烈探求,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提醒大家注意导入时应注意的几点。
一、“兴趣”的激发
现在的学生求知欲强,好动,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在进入新课之前,如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求知欲望,使每位学生都情绪高昂,精神饱满。老师在课堂中要努力去感染学生,用激情去点燃学生们的心灵。这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例如:今天,老师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只要你随便说出一个分数来,老师就能知道它能否化成小数,你想不想把老师的这项本领学到手呀?
二、“真情”的点染
用精彩的导语,先抛“砖”,以便引“玉”,便于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新课开头要“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抓住。我们的学生情感丰富,易受感染。所以教师要善于用真情打动学生们敏感的心,联系生活,营造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感受真情之时,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有多少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转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大约是1:1;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1:7……这些比在生活中又很多用处,比如:你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你如果是一个侦探,根据罪犯的脚印,就可估算出罪犯身材的大约高度……这里实际上是用这些比去组成一个个有趣的比例去计算的。你想知道什么叫比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三、“知识”的渗透
现在的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具备了一定的运用已知求未知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具有挑战精神,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并顺势导入新课,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例如:我们都学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石头放入水中后出现什么现象?(做演示)你们看,我将大小不同的两块石头放在水中出现的结果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体积与体积单位》。
四、“讨论”的妙用
中学生表现欲望很强,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一节课的时间,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言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老师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可以考虑这种情况。设计和课堂教学有关的话题,由学生自由讨论,既满足了他们表达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导入新课。
例如:同学们,公元前外国有一位科学家叫阿基米德,皇帝故意为难他,拿出一顶镶满金子、珠宝、钻石的皇冠,叫他算出体积有多大,阿基米德一邊思考,一边准备洗澡,当他躺进装满水的浴盆里,水溢出水盆,阿基米德恍然大悟,你们说他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导入方式,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提问式导入法
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导入方法就是提问——设置悬念。借鉴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术,其奥妙就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非听完不能满足心愿这个要害处。说穿了,就是善于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而一经造成这种欲望,就非要扒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二、情境式导入法
情境渲染很显然是人文性的体现,“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
情境渲染型的导语设计方法注重的是学生情感的挖掘,洋溢着人文情怀,通过极富感染力的导语使学生入情、移情、陶情,是以“导”激“情”。
三、引用式导入法
引用式导入法就是在讲授新课时,引用一些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诗歌、诗词、名言警句、评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引用式导入语就是用学生已知的知识激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设计引用式导入语,一定要选好资料。一方面资料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密切相关,只有这样的资料才能很自然地引入自己的教学内容,才不致于喧宾夺主;另一方面,资料也必须是学生所知道、熟悉的,只有这样的资料,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在诵读资料时,还需根据课文内容和资料性质来确定自己的语调、表情等,要声情并茂,要使学生有所感,把学生自然地导入教学中。
四、多媒体辅助导入法
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它的推广普及无疑是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入了一副调味剂。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把原先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特别是较为抽象的一些东西,用形象直观的图像、声音、视频等具体地呈现给学生,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更为深刻的体会文章的内容,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导入语的设计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体现这些要求,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打造出一把与众不同的金钥匙,一经拿出,就熠熠生辉,引人注目,吸引着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去开启课堂宝库,在知识库中尽情畅游。巧妙的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