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陶村的古建筑群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printh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部星城长沙出发,近四小时的飞机,近四小时的大巴,终于在夜幕降临时分,抵达“中国作家看沁源”采风第一站:山西省沁源县王陶村。
  原以为走进素有“煤海之乡”的山西,一路上是如丘陵般连绵起伏黑黝黝的煤山,当两脚踏入王陶村,却让人惊叹不已。除了两旁满眼葱绿的白杨,周边便是如峨冠之崇山,如纱巾之云霞,如衣袂之莽原,如缀线之溪流。它们浸润于心间,确实令人神清气爽。
  沁源,因沁河之源而得名。《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又北二百里,曰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汜水。”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在沁河水的滋养下,沁源这片土地,不仅呈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积淀了几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王陶村如一颗古朴而温润的珍珠,镶嵌在沁源西北端,见证着沁源绵长的历史,氤氲着千百年古朴的中华文化。
  同行的山西人张素明老师,是一位古建筑研究领域的专家。甫一踏进王陶村,便和我聊起他所了解的王陶。他说,你现在看到的,是满眼绿的“生态王陶”,可深入其里,不知藏了多少秘密呢!
  他说的秘密,便是前方一片古朴而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
  历史的久远,总给人一种挥之不去的神秘感。立于村头,放眼望去,麻石铺就的古老街巷,雕饰华丽的门楼,高耸的青砖墙,以及青砖上印迹斑斑的凹凸不一的雕饰,无声诉说着时代的久远和历史的沧桑。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王姓人在堡则背、王家沟定居,烧制砖瓦陶器,故起名王陶村。从残存的寺庙、遗址、碑文、锅灶、瓦片考究,隋唐五代时期,这里便已有人类居住,迄今已有1400余载。
  寺庙是这个古村庄的重要景观。晚唐时期,黄巢起义,在堡则背杀200余人,多年阴森可怖,后官民修起三官庙,才镇住了邪恶。
  唐宋时期,全村人还修建了玉帝庙、关帝庙、山神庙、华爷庙。明清时期,扩建了玉帝庙,增修了孔关岳庙、进士庙、佛东庙、观音庙、北门老爷楼、东门介神庙、南门春秋壁。众多的寺庙中,玉帝庙规模最大,品位最高,三进院落,有正殿、偏殿,山门两旁有钟鼓楼,门外有高大的旗杆石和雄狮一对,院中有两丈高的琉璃塔,塑像栩栩如生。碑林画廊,一步一景,整个院落琉璃荟萃。每到初一、十五,敬香上供的百姓络绎不绝,香烟缭绕,钟鼓有声,一派仙风道骨的气氛。每年农历四月、十月的庙会、进香会,不仅十里八乡的父老前来助兴,就连外州县游人都慕名而来观光。村里还时常组织隆重的祭祀活动,辅以大戏秧歌、武术棍棒,热闹非凡。
  每逢晨曦初露或夕阳西下,晨钟暮鼓,遥相呼应;咏经诵佛,此起彼伏;香云烛雾,缭绕笼罩;给秀美的山村,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温馨的色彩。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到了上个世纪中期,王陶村颇有名的寺庙道观荡然无存,剩下的玉帝庙和孔关岳庙两栋建筑改成了学校。早些年,善男信女们将残垣断壁翻新重建,将自己的虔诚和佛心倾注于中。
  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不远处,炊烟袅袅中,一栋栋青砖木门雕花窗的古民居映入眼中。沿着一条青石砖铺就的小巷缓缓而入,一座座充满古朴气息的古民居坐落其间。从青砖印刻的字迹可辨,这些民居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建筑,古香古色的历史韵味镶嵌其中。
  “民居”一词,最早来自《礼》:“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得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日:“既知十二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眼前这些民居从布局上看,主要为四合院和楼阁式住房。从建筑材料来看,有土体民居、木架结构体系民居、砖木混合结构民居等。
  毋庸置疑,作为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山西,其民居建筑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的烙印,最典型的是商业与儒学双重影响下的四合院。这些宅院,无一例外地在中轴线上最为显要的地方就建为堂,堂前建一片空地,空地的上面便是天空,形成了天与地的完美结合。
  这些四合院,一般由大门、倒座、过厅、垂花门、正房以及厢房组成。院子的入口与倒座相结合,将门设在中间,与官署建筑相似。而一些大规模的院落,则融合了官府的气势与富商的奢华,由好几个院落共同组成一个大院落。住宅平面布局,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沿中轴方向由几套院组成。其中一些民居还建有外墙,均用砖砌,做成清水砖墙,高达七八米,对外不开窗户,外观坚实雄壮。院子内地面则是用砖铺满,内门有木雕精细的垂花门,还有讲究风水的宅门,周边更多的则是阁楼式住房。
  张素明老师解释说,王陶村境内属土石山区,地势高寒,群山环绕,境内生物资源丰富,林地宽广,以杨树、槐树、柳树为主。当地居民常常就地取材,以木构架结构为主,即以木架梁来作为承重的构件,再用土块、土砖或者磚墙来做围护结构。一些民居正房的房檐特别突出,除了防雨与遮阳的功能,还可以作为通道。房屋多为阁楼式两层结构,一般一楼的楼层都高于二楼,人一般住在一楼,二楼一般是做仓库,另一个作用便是隔热。这些地方的建筑,一般都是三间两层,通常采用一明两暗的方式,既有利于采光,又有利于空间的充分利用。
  四梁八柱,是人们对沁源阁楼式住房建筑特色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只有三间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四根梁八根柱子。四梁八柱很像是古庙的建筑风格,房屋窗户一面的柱子,叫明柱。窗户直接隼接于明柱上,以一种名曰灯笼心的图案,用细木条勾连而成。随着房子间数的增多,梁和柱子的根数也随之增加。根据人们的需求,可在四梁八柱的基础上,改变为三梁六柱、五梁十柱、六梁十二柱。在建筑的过程中,先搭结构后砌墙,也叫先立木后垒墙。1980年代前这样的建筑十分兴盛,嗣后由于森林的禁伐,混凝土代替了土木结构,人们很少再建这种四梁八柱结构建筑,与此同时,这种建筑技术也将面临失传。
  除了四合院和四梁八柱的结构特色,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建筑中的雕刻了。抬头望,各种砖雕、木雕和绘画,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据说均出自清末民国时期的几位民间雕刻家之手。   相传王陶村郝治家的先祖,其泥、木、石、画匠,样样齐全:郝桂明为泥木匠,郝桂亮为石匠,郝守图为画师。其次是郭龙家的先祖,从潞城县微子镇东义村来王陶,长年累月搞修建,到其曾祖父在清朝同治年间定居王陶村,祖父郭永富则是远近闻名的木工画师,子承父业,代代相传。民国时期,汾阳画师周师前来王陶为戏台、寺庙彩绘梁栋,描绘壁画,将庙宇塑神仙着色,其功底深厚,以国画、工笔画见长。后收郝守图为徒,郝守图为人忠厚、心灵手巧,颇受周师赏识,所学绘画技法,无不悉心传授。郝守图不仅继承了周师技艺,而且有所创造,花草、山水、树木建筑等静物绘画,既符合透视原理,又逼真自然;画人物、动物、各部比例无不符合解剖原理,喜怒哀乐神态各异,性格鲜明。
  清末宣统年间,一位名郭有金的木匠,从潞城迁居王陶。据说,郭氏乃木工世家,尤其擅长修建寺庙。郭有金之子郭永富,有一本家传《鲁班经》,深得经中奥妙,飞檐挑角、升斗插飞、龙头像鼻,乃至飞禽走兽、花草山水人物的雕刻,无所不能,栩栩如生。
  这样的大院落,其砖雕、木雕等各种装饰细部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每一个雕刻,每一幅画面,都有其民俗的说法,一件艺术品便是一个故事,令人观之,回味无穷。
  站于古建筑群的某一房顶,眼前高低错落的起伏变化,一种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的韵律感和神秘感油然而生。恍惚间,又增一种渺茫的点缀感。悠悠历史,沧海一粟,人置身其中,亦如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步下阁楼,一条小道蜿蜒开来。王陶村支书史远良说,这是一条古老的马道。放眼前方,又一别具风格的建筑群延展开来。走近一看,若干块青砖上依稀可见“清乾隆××年”等字样。朝前走去,是一个个商铺,票号、茶庄、烟店、当铺……凝视间,恍若时空穿越,走进那繁华鼎盛的历史风云之中。
  史支书说,这些建筑与多年前盛行的经商之风息息相关。千百年来,王陶村地处沁源的交通要道,是方圆几十个村庄的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受晋商的影响,王陶村在晚清民国时期商业贸易非常发达,店铺林立,生意兴隆,再加上一年两次的古庙会(农历四月初一、十月初一各五天),更是南来北往,人声鼎沸。
  早在1996年正月初四,82岁高龄的颜月华曾回忆过去,向村民们诉说着这些建筑的过往历史,王陶村修史的民间专家们将其记录于册。史支书带着我们,沿着记录中的那些久远的古迹脉络,漫步一圈。
  王陶村旧街上,从南到北的千米大街上字号相连,经营项目五花八门。先从南门西,从王陶村民王来元的那个宅院说起———原来的字号叫“东升义”,是平遥樊丑日开的炉食铺和留人小店;刘晋平老院过去的字号“德承永”,是介休任九令开的面铺和杂货店;旧公社现在郝保中住的院,过去的字号“万生恒”,先是当铺后来是面铺,安了两盘磨,用的足踏罗,一天能磨200斤小麦。如今针姓住的院,过去叫“兴盛店”,是襄垣人丑牛、丑孩弟兄两个开的驴马店;胡建明的木工铺过去叫“泰山泉”,前院开的药铺,后院酿酒,年产白酒3万来斤,除供市场饮用,五区地带的莜麦种籽基本都用泰山泉的白酒拌种。再过来的旧供销社二楼地址,原来是骆驼场,往返内蒙、武汉之间的贸易驼队要在这里歇脚打尖。韩天胜旧院,原来字号是“协生泰”,为平遥人裴景和阴布雨开的杂货布匹店;韩金珠之院,是其父韩三则开的驴马店和炉食铺,字号是“元和店”;师玉米来的院叫“本立店”,是师玉米来祖父师广林(平遥人)开的驿马店,后来又改为“七仙聚”榨油店;张永亮院叫“永盛全”,是张永亮父子开的染房,后来又经营皮货、鞍具;常天虎院原来是“复盛店”,先是王德远开的药铺,后来出租娶媳妇用的花轿和织卖袜子、裤带。李春院原来是“增盛店”,平遥人李玉日、李拉则开了驴马店。北头桥老爷楼东,原来叫“东台底”,后来有个马师在那儿搞钉鞋生意。郭景明现在住的院子叫“通裕昌”,是平遥人胡二小开的屠幸场也兼留人小店。王丽生院叫“久盛店”,是平遥林泉人赵三狗开的驴马大店。旧医院叫“永茂源”,酿酒店,由古寨人孙登海、孙学海弟兄俩合伙经营。惠明则住的院以前是炉食麻花,小饭店。张锁生旧院是其父张丙生开的炉食铺,字号叫“永盛义”。郝天云住的院原来叫“万庆店”,是平遥九日开的留人小店,20世纪20年代住过防共保卫团。史建偉院叫“天义永”,任民开了绸缎布匹杂货店。崔岫家的旧房叫“昌盛义”,是崔宏亮、崔宏都弟兄三人开的炉食店,崔记麻花酥饼飘香十里,远近闻名……真是一幅生动饱满的“清明上河图”!光是听说这一个个店招,读这一个个画面,便像是有了气息,有了声响,有了故事。
  逝者如斯夫。千百年来,山河巨变,一段遥远的历史,尘封在逝去的岁月中,可它的故事,却依旧凝结在这些饱经风霜雨雪浸透的古建筑里。
  这一座座古庙宇,一栋栋古民居,风蚀了的雕刻,斑驳了的墙壁,褪色了的青砖,凝聚了遥远的时光,凝结了久远的故事,聚合了人生的沧桑。
  我想,古老的中华文化便是积淀在如此厚重的古建筑中,在风霜雨雪的洗礼中,生生不息而源远流长吧!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作者简介:尹红芳,女,湖南耒阳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耒阳市作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企事业文联专职作家。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凤舞寿岳》《城道》《执着的力量》等。
其他文献
一  维也纳郊外的海利根斯塔特有一条大自然风情和音乐精神昂扬的贝多芬小路。1808年,时常在那里散步的玄晏大师,再次被旖旎的景致所陶醉,那么多灵动的音符汇集升华着,共鸣着,从双耳完全失聪的他感怀澎湃的脑海里奔涌而出,著名的第六交响曲就这样诞生在了世间。  迄今,一批批朝觐者鱼贯而至。我到音乐之都,自然亦不忘朝觐并巡游于格林琴小镇那片传奇的田园纵深,去体验、探求贞洁而又平静的经典乡路时光,如何铭心刻
期刊
我的味蕾和胃肠是祖父养熟的。  祖父王锡章先生生于宣统三年秋天,香港回归那年秋天辞世,在人世里苦了八十六个春秋。祖父是教书先生,自他的第三任妻子我的祖母离世后,就独自养活一家九口。彼时,他四十余岁,尚值壮年。  祖父性子不缓不急,做人周到,做事精细。除却教书,家里家外的所有活计都须他操持,素常做饭也总是不肯敷衍。各样菜蔬各种配相,调料无非盐油酱醋,滋味却不俗。以致祖父故去廿余载,这滋味仍旧存在我的
期刊
永州有一条溪,叫愚溪。水量不是很大,源头也不是特别邈远,但是名气却很大,是外地来永州的人都想去看一看的地方。  唐朝有一个人,叫柳宗元。虽然他在永州只生活了10年,但是永州人却认定此人是真正的永州人,好像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这块土地。你在永州街上随便碰到一个人打听一下,都知道这个人,知道愚溪侧畔有座柳子庙纪念这个人。“清莹”“秀澈”“山水绿”,他们对这个唐代文人为自己家乡山水贴上的美丽标签感到自豪,
期刊
河流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乡村和城市。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总有一些风景和故事。虽然那些流淌在岁月里的影像斑驳了,淡远了,消失了,但是那些风景和故事则越来越老,越来越有味道。  在湘西南那片苍茫的群山中,奔走着一条纤细而美丽的河流,人称赧水。赧水,这是一个谦逊而安静的名字,它游动于群山之间,演绎着时光的沉郁和岁月的沧桑。  一  在赧水上游南岸,大抵是隆回县与邵阳县交界地段,有一座恬静的村庄,名字
期刊
累了,看着窗外出神。  楼下是个小花园,有松、有竹、还有一些矮乔木。天气很好,早春的阳光随性地漫漶,叽喳的鸟雀,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打乱着春的秩序。  一个园林工人,正在园里忙着活计。他用尖头锨一点点地铲着矮乔木下的泥土,铲起,垒上,再拍平,形成一个椭圆。他慢慢地翻动,新翻的泥土湿润富有粘性,听话地在铁锨上滚动。远远的,仿佛闻到一股淡淡的气息,还带着新鲜的质感,好像一不小心便会挤出水来。静静看着这
期刊
十多年前,因缘分而爱上南岳,爱上南岳这一座灵性的大山,爱上南岳这一片神奇的土地。  曾多次登临祝融,俯瞰群峰,遥望“九龙朝圣”的风水大观,九条山脊如龙形蜿蜒,齐向祝融,因而也无数次设想是否还有其他道路可登峰顶。  近几年才得知,原来山北还有一条古道可直通祝融峰,为清代湖湘名臣曾国藩为其母亲朝圣南岳而修建,故名“曾国藩古道”,因其险峻,又有“北山天路”之称。但由前山至后山古道起点,路途颇远,加之不常
期刊
暑热退了,黄昏便漫上来。  房屋、树木、花草,一切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笼着一层淡淡的轻纱。白天的闷热与喧闹被风滤过,渐渐安静下来。树叶儿一动不动,偶尔一阵风吹来,叶子颤动一下,断断续续传来知了低沉的嗓音。瓜果和庄稼吸足了一整天的光热,在此时展开释放。四周弥散着潮热、土腥和青稞草样的气息,慢慢消融在黄昏的清幽淡远里,带着一丝曼妙的温柔。  这里便是菜园,老人辛勤播种,精心照料,一切绿色植物都呈现出葳
期刊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古有班昭、蔡文姬、卓文君、谢道韫、李清照、朱淑真等人,近有张爱玲、冰心、林徽因、萧红、丁玲等人,那些有才情有智慧有学问的女子不胜枚举,她们业已成为文学天空中一颗颗璀璨的明星。  时值已亥“三八”妇女节前夜,位于南岳祝圣寺东侧的松麓街上,大红灯笼高高挂,依然渲染着南岳年的喜庆祥和气氛。晚上七点多钟,松麓书堂灯火辉煌,高朋满座,“松麓讲堂”首场名人讲座即将拉开序幕。文惠、李静姐和一
期刊
三月底的一天下午,与内子又去市郊雨母山中打泉水。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看那三五只燕子斜飞,七八声黄鹂婉转,池畔田埂漫布着碧绿的青苔。想起清明既近,古之谓植树节,而我对植树造林一向兴趣有加,何不借此良机为家山种植一片树林呢?二十多年前,父亲和两位叔父身体尚健,趁重新给祖父母立碑时,手植四棵扁柏,如今长势良好,树干高达数米,宛若四位壮士守卫着荞麦皁的祖山———那么好吧,咱就植柏树!  柏树寓意吉祥昌
期刊
烟波浩渺的湘江,未架大桥之前,人们东西往来全靠一叶扁舟。湘江两岸曾留下许多旧时的渡口,在所有渡口中,留给人们久远记忆的无疑是朱张渡。它见证了湖湘文化昌盛的历史,也凝固了湘江载道的荣耀。  朱张渡是一个文化古渡,位于原六铺街江畔、白沙路口,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张栻往还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的主要渡口,后世者为了纪念他俩渡江求学、讲学、渡人的美德,弘扬其思辩精神而命名。由于往返中经过橘子洲,为了方便他们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