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困惑缠绕财经媒体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man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摊上旧媒体在退隐,新媒体在登场,行人的感觉是,“体”越来越多,但不知“媒”了没有。人们觉得,人际的沟通似乎并没有因为媒体的发达而变得容易。
  现在的媒体人,为了影响他人的视听,有人流香,有人遗臭,而更多的人被历史谈忘。庞大的信息积累是否会累垮后世的历史学家不得而知?可以肯定将有后世的学者为事件的真伪而考证终生。
  如果谈不上是一种非凡的纪录,那也是一种力量。媒体人影响了有钱人和没钱人的生活,谁又在搅动媒体人的思想?
  这里出场的100传媒老总,或许不是天才,他们只想代表他们的媒体发一点儿声音。
  
  2003年底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改版,掀起了新一阵的财经媒体热潮,几乎在同时,《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都推出了自己的新媒体计划,而中国台湾的《商业周刊》、《天下》杂志,美国的《福布斯》等大型财经媒体也加快了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步伐。以现在的发展看来,如果没有意外,2004年应该是一个“财经媒体年”,众多新的财经媒体将涌入,老资格的财经媒体要么取得更大的发展,要么被新入场者压制。在众多资金涌入财经媒体的同时,中国财经媒体的困惑甚至越来越大。
  
  读者之惑
  在很多媒体的宣传手册上,你都可以看到类似的话语:我们定位于企业的决策者,他们是社会最顶尖的精英。很多财经媒体的负责人以此为荣,但作为一本刊物的普通编辑记者,谁能做出让经过二三十年奋斗的企业老总满意的文章?如果你不能让读者有收获,读者为什么要买你的杂志?我们不能让老板满意,但得让想成为老板的人满意。
  
  主流之惑
  第一个做斗士的人,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他通过揭露黑暗的一面给人们带来光明。但是在目前的财经媒体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做斗士,纷纷以揭黑幕为主要的报道方向,一些媒体记者见面问话就是:最近有没有猛料?这个猛料,就是指黑幕事件。如此这般下去,当揭黑幕被视做一种成功的技巧时,斗士已经与无赖画了等号。当揭黑幕、挖奇闻成为“主流”财经媒体报道时,我们的财经媒体记者和狗仔队有什么区别?阅读财经媒体的人大多是成长中的精英阶层,那么铺天盖地的揭黑幕似的报道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我们和以前有什么变化?
  
  发行之惑
  发行量,一向是财经媒体的软肋。根据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公司提供的零售监测报告,大部分财经杂志在市场上的零售量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地步,个别杂志的实销量甚至不到5000份。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发行”这个概念被提出来作为救命稻草。一些媒体开始用读者群档次来取代发行量,但一份发行量只有几千份的媒体,怎么有资格谈有效发行?怎么可能有影响力?怎么可能让广告投放获得回报?而这种情况的造成,一个是由于市场不成熟,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财经媒体没有深入分析读者的需求,在内容、定价、发行等方面不能适应读者。
  
  报道之惑
  曾有人说:中国真正能做财经报道的记者不超过20个人。这句话听来很有道理,因为财经方面的专业要求的确很高。但这句话本身也带来一种问题,就是记者专家化。记者的本职工作,是发现读者的问题,用客观公正的方式找来答案交给读者。记者本身没有必要成为专家,他们的工作在于“找到真正的专家”。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大部分媒体人都习惯了“把自己的东西写给别人看”,至于别人想看什么,爱看什么,则“不关我事”。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报道怎么可能适合读者的口味?即使记者真正成为专家,也不能让读者就此接受你的媒体。
  有人说“股市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但是在中国,目前恐怕说“财经媒体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更为贴切。不过财经媒体想要成为真正的晴雨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本文作者系《世纪华文》高级顾问)
其他文献
“千万不要玩虚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公众场合收敛起笑容,多次一本正经地表示。  闲暇里,身材瘦弱的马云不喜欢从事剧烈的运动,“高尔夫,从来不打。”他说。前段时间,他重新拾起了“打了好多年,又好多年不打了”的太极拳,这项平缓的运动使马云思考许多,他把它上升到哲学的层面来谈。“打太极讲究手到、眼到、脚到,打上必先打下,打左必先打右。最重要的在于打太极看似是在防守,实际上是在调动你全身的力量集中于一
期刊
魏家福:最难拉拢的航运掌舵人  进入9月,魏家福执掌下的中远集团拥有了新加坡第一个码头经营权。就在两年前,海运霸主马士基撤离新加坡转投回报优厚的竞争对手马来西亚怀抱,并引起业界效仿频仍。魏家福对此不为所动。如今,同样甚至更大的诱惑来自釜山港,这个以上海洋山港为头号竞争对手的韩国重量级港口,面对魏家福,开始放出股权诱饵。  身为国资企业董事长,魏家福一定会支持洋山港,而釜山如能打动魏家福,即便日后中
期刊
在当下,重量级富豪纷纷落马之际,在国内市场国际化,跨国企业本土化,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由混沌逐步走向有序的背景下,管理的精细化、专业化、职业化正日益成为中国企业谋求成长与持续发展的惟一路径。以咨询、顾问为己任的知识服务型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将成为中国企业未来走向制度化、程序化的幕后设计者。  然而,从美国的安然丑闻到国内的“银广夏案”、麦科特案,令这些向企业出售“智力罐头”的幕僚从业者陷入双
期刊
中国人也许不是最会编派排行榜,但可能是最在乎排行榜。在10—11月之间,一份叫全球竞争力研究报告发布着实把不少人忽悠了一下。  先是在10月早些时候,号称首次用英文以外的语言——中文公布的《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根据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角度对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促进和阻碍因素分析比较,得出该年度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升至第33位,竞争力跃升了6位。  接着,在11月6—7日世界
期刊
韩美林说自己童心不泯,我却觉得这个老顽童让人难以猜透。他遭受过耻辱,却用不一般的韧性挺过来了。美好的感情曾帮助他在困境中鼓起勇气,如今已看透了一个情字。刚开始的时候明明不是这样,为什么兜兜转转地到后来竟会是这样呢,如果我提出这样的问题,韩美林也许会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在他看来,“有时笑笑人家,也被人家笑笑,人生如此而已。”  或许他会用平常的语气告诉我:不要想,不要记挂,但心里一定要明白。他以画为生
期刊
中国股市中那些证券咨询家们就像冬至的太阳,用最短的时间爬上天空,又以最快的速度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证券咨询业,这个在欧美收入颇丰的职业,在当今中国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颓靡时期。许多大的证券咨询公司依靠咨询业务已经不能支持公司的独立运转,小公司则纷纷改行以维持生计。  然而不幸更要落在那些曾经在电视、报纸风光无限的“股评家”们身上,他们中的很多人为了保住自己在证券公司中的位置,被迫向老板提出降低薪
期刊
谢克人已经离开IBM很久了。  因为他曾经的声誉和朋友关系,有不少企业来找他做咨询;另外他还有一家网络技术公司,包括IBM在内的很多外企,以及几家国有银行的网站都是他们制作的。  为IBM效力30多年,作为一位老牌职业经理人,谢克人开创了IBM在中国的广阔市场,而今回首往事,他称:人生如舟。  “一条小船,飘飘荡荡地从河流驶向大海,就如同一个人离开学校,走入社会。或许河流中,小舟可以借流缓缓而行,
期刊
给你100个鸡蛋,你会怎么放?  EMC的办法最直接明了,他们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头。EMC的表现证明:只要篮子选好了,一个筐子也能带来丰厚的利润。  IBM的做法却截然不同,他们先是对市场上所有的篮子都做了一番研究,然后选定自己擅长或者在未来会擅长运作的几个篮子,然后再把鸡蛋分门别类地放进去。IBM的表现证明:篮子的数量不是问题,关键是要随时调整应该往哪个篮子多放一些或者少放一些鸡蛋。 
期刊
企业家是有些特质的,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更是如此。因为特质,往往成就了他们的开疆大业,又因为特质,时常可能制约了他们的再续辉煌。我们在领略侨兴吴瑞林的传奇之时,就特别能感受到吴“思维”特质的潜在风险。  首先,有感于吴对在侨兴使用“职业经理人”持“请别人哭,没有眼泪”的观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简单的结论?就因为两次外部经理人的引进失败?我认为,不妨多角度来看。其一,曾用的 “外部人”,或许压根就不合适,道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