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像数学家一样思考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社会科学的高速发展,对人们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促使基础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化。基于此,兼具能力发展与实践操作等丰富内容的数学拓展课进入了广大教师的视野。一线教师如何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如何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发展规律等要素设计出高水平的数学拓展课?本期话题围绕“小学数学拓展课的设计与实践”展开探讨。
  纵观数学史,许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虽然数学猜想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它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科学发现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说,数学猜想不仅是推动数学理论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猜想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该怎么教呢?如果能引导学生像数学家一样去思考,经历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过程,无疑是培养学生猜想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发展推理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以提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将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之一的“四色猜想”引入课堂,开发了五年级思维拓展课。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猜想
  心理专家指出,紧张的学习气氛制约着人们智慧潜能的发挥,而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可以诱发学生创新潜能的萌动。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学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才会敢想、敢说、敢问、敢猜、敢辩。
  《最强大脑》节目以“让科学流行起来”为口号,以“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科学”为目标。节目中的智力游戏有助于提高选手和观众的观察力、记忆力、空间力、创造力、推理力和计算力。其中有两期节目是以“四色问题”为主题的,一期是拿破仑的四色礼物,一期是卢浮宫四色金字塔,正好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契合。因此,创设此情境,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伏笔,可谓一举多得。
  课前,先让学生欣赏一段《最强大脑》比赛视频。以视频为媒介,借谈话导入新课,消除了紧张的气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的猜想从心理上做了充分的准备。课中,现实版的“最强大脑”填色游戏贯穿始终,吸引着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加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每一个学生都乐于猜想。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言,答错了也能体面地坐下,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猜想。
  二、设计有趣的推理游戏,让学生科学猜想
  数学猜想是以一定的数学事实为根据,包含着以数学事实作为基础的可贵的想象成分。没有数学事实作根据,随心所欲地胡乱猜想得到的命题不能称之为“数学猜想”。数学猜想通常是应用归纳、类比的方法提出的。归纳猜想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其思维过程为“特例—归纳—猜测”。类比猜想是一种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其思维过程为“联想—类比—猜测”。四色猜想属于归纳猜想。不管哪种猜想,都是一种合情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不一定正确,需要进一步证明。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设计了现实版的“最强大脑”推理游戏,给泰森多边形填色。游戏分初级、中级和高级挑战三个层级,每一级胜出的学生都有资格进入最后的脑王争霸赛,让学生在填色游戏中经历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过程,不断体验挑战的乐趣。随着游戏不断升级,学生的学习也从浅表逐渐走向深入。具体操作如下。
  游戏规则:给泰森多边形填色,要求每相邻两个多边形颜色不能相同,使用颜色种类最少、用时最短并且填色均匀者为胜,显示不全看不到公共边的两个图形视为不相邻。泰森多边形对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北京水立方像肥皂泡一样的图案却是学生熟悉的,将两者建立联系,一下便拉近了学生和泰森多边形之间的距离。
  游戏从初级挑战开始,要求按游戏规则给图1填色。完成后对比观察,发现最少是三种颜色。教师追问:“用四种颜色的能不能减少一种呢?”学生很快发现,红色多边形和黄色多边形是不相邻的,可以用同一种颜色来填。因此,把黄色改成红色即可(图4)。
  游戏需要学生根据规则步步推理。既要保证相邻两个多边形颜色不能相同,又要保证使用颜色种类尽可能少。对于规则,比赛之前笔者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与提醒,学生出错在所难免。而恰恰是在出错、纠错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强化了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为接下来的猜想埋下伏笔。
  游戏进入中级挑战,要求按游戏规则给图2填色。教师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多边形数量增多,再用三种颜色,还够吗?”大部分学生猜不够,认为图形数量越多,用的颜色种类也越多。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合情推理能力的有效措施。缺乏思考的验证是盲目的,亲历失败后,教师不用做过多强调,学生自会总结经验教训,先认真思考,再小心填色,多了理性,少了盲目,使验证更加有效。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发现三种颜色不够,最少用四种。在汇报交流方法时,学生的发言特别精彩。一个学生说:“我先把中间的多边形填上蓝色,它周围一圈的多边形就不能用蓝色了,我用‘红—绿—红—绿—红—绿’交替着填,当填到周围一圈的最后一个时,发现不增加颜色就撞色了,于是又增加了黄色。”(图5)另一个说:“我是先把左下角的一个填上红色,然后根据规则推理,把所有可能填红色的都填上。再选绿色,把所有可能填绿色的都填上,以此类推,直到填满。”这些都是最优的策略。笔者的评价“思维缜密、推理严谨”直指核心素养,给全班同学指明努力的方向。学生也在对话交流中分享收获的喜悦,初步学会了科学合理地提出猜想,小心谨慎地验证猜想。
  三、制造尖锐的矛盾冲突,让学生修正猜想
  猜想是一種合情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有的猜想被验证为正确,成为定理,如本节课研究的四色猜想,现在可以称为四色定理;有的猜想被验证为错误,如欧拉猜想;还有一些猜想正在验证过程中,如哥德巴赫猜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设计,让学生经历“猜想—修正—再猜想”的过程,体会猜想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有时需要调整方向。   中级挑战结束后,教师再让学生用最优策略给图6、图7填色。很快得出结论:图6最少用三种颜色,图7最少用四种颜色。面对结论,学生产生了三个疑问:(1)为什么图6和图2多边形数量相同,却用了三种颜色?(2)为什么图7多边形数量较少,却用了四种颜色?(3)颜色种类的多少,到底和什么有关呢?这些都是笔者期待的很有价值的问题。笔者启发学生比较图6和图7中间图形的边数,再联想涂色过程,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图6中间图形是六边形,边数为偶数,周围相邻的图形按照“红—绿—红—绿—红—绿”的顺序正好填完,而图2中间图形是七边形,边数为奇数,按照同样的顺序填,最后会单出一个,不增加颜色就撞色,图7也同样。由此发现,颜色种类的多少和中间图形的边数有关。如果中间图形边数是奇数,则最少需要4种颜色。
  教师巧设矛盾冲突,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引发质疑,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的发现,迫使学生对之前的猜想进行修正。带着新发现,进入游戏的高级挑战,要求按游戏规则给图3填色。学生自觉地观察“中间图形”(周围有一圈多边形的图形)边数,发现图3的“中间图形”不止一个,并且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都有。根据刚才新发现推测,3种颜色肯定不够。多边形的数量增加了很多,边数也复杂了很多,4种也可能不够,所以猜5种。验证猜想时,学生又提出填色时能不能只涂一个点代替,在此启发下又想到可不可以用数字代替,省下换彩笔的麻烦。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认真倾听、相互启发、不断改进的过程。遇到复杂的问题能想到化繁为简,用抽象的数学符号代替填色,说明学生已经在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了。
  验证猜想时学生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原来4种颜色能填满(图8)。出乎大家预料,并没有像猜的那样,多边形数量越多,需要的颜色种类越多。合情未必是真理,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这是本环节学生最真切的体会。笔者追问:“如果多边形数量再增加一倍,甚至更多,你猜结果会怎样?”学生大胆猜想,不管图形数量增加多少,都是最少用4种颜色。此时,学生提出的猜想就是著名的四色猜想。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想竟和数学家一模一样时,心里是满满的自豪感。“四色猜想”这节拓展课的价值不在于了解四色问题是什么,而在于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家猜想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思想的魅力。
  四、感受执着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延续猜想
  不经逻辑证明的猜想永远是猜想。经过一代又一代数学家的不懈努力,四色猜想终于得到证明,由四色猜想变成了四色定理。由猜想走向定理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也充满了魅力,吸引一代又一代数学家献出毕生的精力。观看科普视频,了解四色猜想证明的过程,学生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是科学精神。数学猜想与发现,就像数学领域中的两颗耀眼的明珠,放射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是科学宝库中无价的财富。相信数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会激励着学生们在“大胆猜测、小心求证”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勇攀科学高峰。
  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为目标,从喜闻乐见的《最强大脑》开始,在层层递进的填色游戏中推进,在数学家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的故事中升华,在紧张激烈的脑王争霸赛中结束。将冰冷的美丽还原成火热的思考,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段美好的智慧之旅。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情境带领學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完整地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价值。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清照小学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学校文化,一般包括理念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等方面。在学校建设中,如果说政府部门建起的校园校舍,是满足办学硬件需求,奠下的是“建筑基石”;那么,校长确立的学校文化,则是办学的软件要求,奠下的是“文化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比前者更具长远意义,故有“百年名校”“百年树人”之谓也!  一、理念文化应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  理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纲”,纲举则目张,它
期刊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最早形成的一个基本原理。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教育法,也是生活法,他特别强调要在“做”中获得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关注现实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语文教师就是要将“教”“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不同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观察生活
期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统编语文教材将具有共性的红色革命类文本集中安排在一个主题单元中,更有利于突出革命传统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持续式、浸润式的熏陶作用。那么,如何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不受阻碍地与革命传统作品对话?在与革命英雄人物对话时,学生该以怎样的姿态响应革命传统作品的精神号召?笔者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温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课堂教学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学中越发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心理体验,教师多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有效地掌握新知识,并将新学会的知识点有效地融合到原有的学习结构中,进而促进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度学习的能力发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促进小学生的深度学习。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学生
期刊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生法治意识形成、建立及实施的主渠道。教师或学生如果只借助道德与法治教材获取信息,那么学生对道德底线和法治意识的建立是有局限性的。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互联网+”教学时代的到来,以及远程教育工程、城乡对接同步课堂等在学校的推广,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增添了动力,结束了“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或“仅靠图片、简单的课件”的传统简单教学模式。二者深度融合,实现师生教与学的共
期刊
前不久,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举办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我原定参加会议并做发言,但因为研讨会与民进中央常委会时间冲突,无法到现场,非常遗憾。但是,因为与首都师范大学附小及宋继东校长的特殊情缘,还是忍不住为他写点文字。  我认识宋继东校长有6年多的时间了,每一年都有几次见面的机会,每一年都有两次以上走进他的校园,每一年都要与他深度交流。在我看來,他的确是一位怀揣教育理想,充满教育激情,
期刊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四大方面。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为落实语文要素,设计的问题应分别从培养学生检索、理解、评鉴、质疑、创新等能力出发,而问题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思、辨、评、驳等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以问题驱动,落实语文要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呢?本文以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一课为例展开论述。  一、以学生为主,扣“问”梳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
期刊
对于以英美体系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媒体上有很多文章,总体上,我们在“自负”和“自卑”的两个极端摇摆。特别是对美国教育的认识往往带着个人的主观情绪,根据片面的资料做一些“自以为”的解读。万维钢的《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一书中,关于美国教育的《我们“羡慕”的美国教育,到底是美国哪个阶层的教育》一文,我看过多遍。这篇文章给我们认识美国教育提供了一些新角度,但还是存在一些偏颇。  为了进一步客观认识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温床,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源泉,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求异”,便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然而,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等相对还不够成熟,如果一味地“放手”,就会使课堂失控,使教学变得杂乱无章。如何才能让个性化阅读绽放精彩呢?
期刊
统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怎么用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所以,他提出“1+x”的教学模式,提出“海量阅读”。因此,笔者尝试“引子范本教学”,即把课文当“引子”教,采用“1+x”的办法,实践课内海量阅读。课内海量阅读已经不是新名词,韩兴娥老师早在2013年就提出“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但是,韩老师的海量阅读是将“课内”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