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善,会意字,从言从羊。本意“吉祥”,做形容词有“吉、美好、慈善、慎重”等义项,做动词有“擅长、修治、赞许、友好”等义项,做名词有“好人”义。“善”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哲学和佛学内涵,中国传统伦理有丰富的劝善内容。同时也是宗教、哲学、伦理学等范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关键词]爱心,善举,传承,发扬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1]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与万物不争任何东西。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世界上至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坚硬的东西,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浸入没有缝隙的东西之中,我们从中明白了“不言”的教导。
海岩曾说,善良的人是容易成功的。善良的人在总体上能拥有大局,善良跟傻不一样,所谓傻,是说你对很多事情缺乏判断力,这与善良无关[2]正是这种“傻”,似乎是在不断的吃亏,你的善良,在于某一件事上没有获利或者没有得到你应当得到的东西,但这与你成功与否是两回事。你在“傻”的同时,虽然失去了眼前的利益,收获的却是他人的认同感和接纳包容,时间久了,你将会收获一片广袤无垠的天地。在这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主基调的舞台,这里便是凭鱼跃的大海,任鸟飞的蓝天。更多的机遇与帮助将会向你走来,这便是善的魔力。
有人认为富豪义捐千万的行为才是伟大;有人认为雪中送炭才能真正发挥善应有的效果;还有人认为嘘寒问暖也有它的伟大之处。每个人对于“善”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谁都可以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诠释“善”的真谛。可曾记得汶川地震后,人民为灾区筹集善款的时候,那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他将自己一天拾荒所换来的“收益”,小心翼翼的放入了募捐箱,那一刻他的行为感化了多少内心早已冰封的人们。他的善举赢得了世人的欣赏,他的行为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善”的余温。
目前,正值全国爱心日活动全面开展之时,很多学校开展“扶贫帮困”活动,部分学生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前往家庭贫困的孩子们家中,为他们辅导功课,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善行虽小,积则成其大,简单的陪伴和关怀,对于我们来说消耗的只是点滴的时间,但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是善的种子,辅以养料与阳光,为梦插上翅膀。
人不会因为善良而一辈子不断地“吃亏”,善良是在“吃亏”的过程中积累的福利,“吃亏”对于善良的人来说是在具体的事情上能够为他人考虑,不去斤斤计较。长此以往,你的性格中自然会多出一份对外界人情冷暖的体味,对人生也会多出一份坦然。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水法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善不求报,善为仁也。”[3]今人继承古人之法,只是行善的方式有所改变,不变的仍然是心中以善为美的高尚品德。古有二十四孝,今有雷锋、郭明义。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扬,才使得善的光芒普照着每一寸土地。
一个小小的善举,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或许只是举手投足之间的小事,但对于需要的人来说,那便是漫漫黑夜之中的一点星光,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同时这也是对我们心灵的洗礼,心存善念,便会为自己的心带来慰藉和勉励,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肯定和鼓舞,对自身人生价值的升华。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能只是无心之举,只是发自内心的善念,是最纯净的想法。却没想到无心插柳之举,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蓦然回首处,却发现了最值得回味的道理,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这便是善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老子 《道德經》 第八章
[2]海岩 《善良的人当然可以成功》. 新周刊 第228期
[3]老子 《道德经》 第六十章
[关键词]爱心,善举,传承,发扬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1]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与万物不争任何东西。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世界上至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坚硬的东西,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浸入没有缝隙的东西之中,我们从中明白了“不言”的教导。
海岩曾说,善良的人是容易成功的。善良的人在总体上能拥有大局,善良跟傻不一样,所谓傻,是说你对很多事情缺乏判断力,这与善良无关[2]正是这种“傻”,似乎是在不断的吃亏,你的善良,在于某一件事上没有获利或者没有得到你应当得到的东西,但这与你成功与否是两回事。你在“傻”的同时,虽然失去了眼前的利益,收获的却是他人的认同感和接纳包容,时间久了,你将会收获一片广袤无垠的天地。在这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主基调的舞台,这里便是凭鱼跃的大海,任鸟飞的蓝天。更多的机遇与帮助将会向你走来,这便是善的魔力。
有人认为富豪义捐千万的行为才是伟大;有人认为雪中送炭才能真正发挥善应有的效果;还有人认为嘘寒问暖也有它的伟大之处。每个人对于“善”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谁都可以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诠释“善”的真谛。可曾记得汶川地震后,人民为灾区筹集善款的时候,那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他将自己一天拾荒所换来的“收益”,小心翼翼的放入了募捐箱,那一刻他的行为感化了多少内心早已冰封的人们。他的善举赢得了世人的欣赏,他的行为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善”的余温。
目前,正值全国爱心日活动全面开展之时,很多学校开展“扶贫帮困”活动,部分学生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前往家庭贫困的孩子们家中,为他们辅导功课,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善行虽小,积则成其大,简单的陪伴和关怀,对于我们来说消耗的只是点滴的时间,但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是善的种子,辅以养料与阳光,为梦插上翅膀。
人不会因为善良而一辈子不断地“吃亏”,善良是在“吃亏”的过程中积累的福利,“吃亏”对于善良的人来说是在具体的事情上能够为他人考虑,不去斤斤计较。长此以往,你的性格中自然会多出一份对外界人情冷暖的体味,对人生也会多出一份坦然。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水法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善不求报,善为仁也。”[3]今人继承古人之法,只是行善的方式有所改变,不变的仍然是心中以善为美的高尚品德。古有二十四孝,今有雷锋、郭明义。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扬,才使得善的光芒普照着每一寸土地。
一个小小的善举,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或许只是举手投足之间的小事,但对于需要的人来说,那便是漫漫黑夜之中的一点星光,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同时这也是对我们心灵的洗礼,心存善念,便会为自己的心带来慰藉和勉励,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肯定和鼓舞,对自身人生价值的升华。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能只是无心之举,只是发自内心的善念,是最纯净的想法。却没想到无心插柳之举,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蓦然回首处,却发现了最值得回味的道理,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这便是善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老子 《道德經》 第八章
[2]海岩 《善良的人当然可以成功》. 新周刊 第228期
[3]老子 《道德经》 第六十章